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李象益:缘何加冕“卡林伽”

科普小知识2022-10-26 08:31:11
...

李象益:缘何加冕“卡林伽”

李祥义在第六届世界科学大会上发表了讲话。

■我们的记者郝军

"我不是一个提议者,而是一个问题解决者."李祥义一再强调,他的科普事业是回答如何创新。

“我今年75岁了。我似乎还不觉得自己已经75岁了。我仍然珍惜这个职业。”

声音还没有落地,观众就大声鼓掌。在一个吸引全世界关注的世界舞台上,一个充满活力和高昂的“中国声音”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巴西里约热内卢。2013年11月24日,第六届世界科学大会在这里举行。在开幕式上颁发的奖项——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普及奖的“卡林加奖”,颁给了一位白发苍苍的中国老人。

“这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希望继续为科普事业而思考和探索。”演讲结束后,掌声再次响彻全场。

制造这些“中国声音”的人名叫李祥义。他的获奖为中国的科学普及在国际舞台上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

获奖后

“卡林加奖”被称为“诺贝尔科学普及奖”,是世界科学普及领域的最高奖项。每年选出一个人。这是该奖项自1952年设立以来首次授予中国人。

在获奖后的几个月里,李祥义度过了最忙碌的时光。研讨会,科普报道,媒体采访...各种各样的邀请一个接一个地来了。

"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学会恰当地拒绝。"在接受《中国科学》的独家采访时,李祥义这样宣布会议开始。

然而,长期以来习惯于自己做每件事并认真对待的他,并没有真正转过身来,试图拒绝来自各方面的请求。在所有与科学普及有关的活动中,他都坚持致力于科学普及。

一件红色的棉袄,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羊毛瓜皮帽,肩上背着一个沉重的电脑包,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冲向指定的面试地点。今年2月中旬,当记者见到李祥义时,他面前的老人给人一种特殊的职业感,轻松整洁与紧张并存。

坐下后,他不断调整自己在沙发上的坐姿,因为肩膀周围的疼痛,他需要用沙发靠背给自己一个舒适的支撑。

在采访中,李祥义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都是科普组织邀请他做一段时间的演讲,和他讨论演讲的细节。接到长途电话后,李祥义向记者道歉。他说有一个单位组织了全省的科普*来听他的讲座。明天一早,他将乘火车去其他地方,并在晚上寄出一份手稿。“太忙了,但真的没有办法。”

据报道,“卡林加”奖获得者李祥义的头衔和身份得到了强调——前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馆长、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前国际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专家...

“多少称谓不是问题。然而,有一个概念需要注意,这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份,我有资格获得该奖项。”李祥义直言不讳。他自己在获奖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是我?”

45岁,转而从事科普工作

在2013年6月访问新加坡期间,李祥义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国家委员会的通知,他在一项研究决定后被推荐为“卡林加奖”候选人,并为此填写了非常厚的申请材料。

“这是*的奖励。在我看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没什么乐趣。”李祥义告诉记者,当他在2013年10月收到获奖通知时,他仍然感到惊讶。

该奖项旨在普及科学,由印度实业家帕特纳克创立,以公元前2世纪印度皇帝卡林加的名字命名。这是为了纪念他对战争的反对以及他对科学、文化和教育的热情。之前的获奖者包括作家、记者、讲师和导演。他们的职业生涯必须表明他们努力强调科学和技术的国际重要性以及他们对改善公共福利、丰富国家文化遗产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的贡献。

在世界科学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获奖感言中说:“李香仪教授为中国和世界的科学普及做出了杰出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是对李向义科普事业的高度评价,这些成就是在李向义45岁之后取得的。

在转而从事科普工作之前,李祥义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喷气发动机研究。1961年大学毕业后,李祥义留下来教书2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他组织了J-7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改进实验项目,并获得了国防科工委重大技术改进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改革开放初期,他于1981年赴美发表学术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

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协正在筹建国家科技馆。这项工作需要各行各业的关键科技人员。1983年,李祥义入选筹建组,参与筹建科技馆。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副馆长和副书记,李祥义加入科普队伍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从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建立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旧博物馆)的现址被称为北京的“北大荒”。它靠近北三环,当时就像一条乡村公路。

1988年9月21日,李祥义在一次采访中脱口说出了这一天,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中国科技馆正式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技馆的建设首次引入了美国科学家弗兰克·奥本海默创立的“科学中心”的概念。科学、知识、趣味相结合的展示设计理念,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的传播,让参观者从被动的参观展览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和实践。

“有人说我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创始人。事实上,我和我的团队只是实践者。”李祥义说道。

做一个问题解决者

在中国科技馆建设之初,为了引入科学中心的概念,首次举办了“加拿大安大略科学中心”展览。李祥义回忆说,在北京的展览期间,一张小女孩的头发竖起来的照片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在展览现场,人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触摸“范德格拉夫静电发生器”时的惊人现象,就像照片中的那些一样,让许多人感到惊讶。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各地科技馆的建设,“世界展品一份”的问题开始出现。李向义意识到,推动科技馆科普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的科技馆,结果是几百人,参观参观;在国外,一群有组织有目的的观众或学生研究问题。这被称为非正规教育。”因此,李向义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推动科普创新,深化教育发展。

"我不是一个提议者,而是一个问题解决者."李祥义一再强调,他的科普事业是回答如何创新。

因此,他开始认真研究国际创新前沿理论和最新进展,全方位借鉴科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等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科普。

例如,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概念强调对事物认知过程的探索和理解。李祥义把它融入到科技馆的各个方面,不断地问游客“这是为什么?”

1991年,李祥义被调任中国科协科技部,这为他的科技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时任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公共社会学家的乔尼·米勒(jonny miller)来访,希望与中国合作开展他的公共科学素养调查和国际比较研究。

“过去的科学研究经验使我特别注意用定量的依据来解释这个问题。科普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但公众的科学素养达到了什么水平一直不清楚。”李向义欣然接受了米勒的建议,积极推进调查研究,并首次在我国200个县进行了抽样调查,开启了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研究与评价。

自1992年以来,中国开展了八次大规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为国家制定科学技术和教育政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无尽的事业

1995年,在中国科协科普部担任部长四年的李祥义,自愿再次担任中国科技馆馆长,主持第二期展览项目。

有些人不理解和认为李祥义已经担任了多年的行政职务。“其他人都想呆在办公室里。他为什么愿意下去?”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知识非常珍贵,做科技馆的工作是非常真实的。”李祥义少年时曾生活在中国西北,但他今天的言行仍然显示了西北人民的勤劳和慷慨。然而,在22年的科学研究经验所锻造的价值观中,职业成就不能从公务中得到满足。

回到科技馆,李向义开始了一场“战斗”。他计划让科学技术博物馆走出衰退,并在三到五年内恢复活力。他派了一个小组到日本进行调查,“博物馆的领导都不会去,他们都是技术骨干”,并要求他们带回50件在中国从未见过的全新展品进行研究。

2002年4月29日,新中国科技馆二期正式向公众开放。在那一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每天的游客流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2000人。

展馆二期开放后不久,李祥义从中国科技馆馆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然而,在接下来的13年里,他从未离开过科普战线,“在某种程度上,退休比不退休更忙”。

在积极推动国内科学普及的同时,他开始活跃在博物馆行业的国际舞台上,成为亚太科学博物馆联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世界科学中心会议八个赞助商的代表之一。2004年,他当选为国际体育促进会执行委员会委员,自*成立以来首次成为该组织的*。他还为中国成功申办2010年第22届国际体育协会大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30年的科普生涯中,李向义以多元化的方式参与了各种科普工作,从事科普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活跃在国际科普事业的舞台上。

这就是李祥义被授予“卡林加”奖的原因。他说,在这项诱人的科普事业中,他展示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价值,因为“这是一项永远创新、永无止境的事业”。

我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

■我们的记者郝军

《中国科学报》:你说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科普事业,并继续“鼓励”他们。你对科普的传承有什么建议?

李祥义:首先,我们应该让科普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科普事业。科普是与公众的零距离接触。只要你致力于科普,它的社会价值就会很快得到体现。这就是生活的幸福。

《中国科学新闻》:这意味着要吸引年轻人进入科普领域,他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价值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价值观应该如何确立?

李祥义:我认为在具体的实践中仍然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榜样和社会指导的力量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仍然需要让每个人看到科普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来自所谓的“一维投资”,它是有回报的。你可以通过参与其中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就社会测试而言,这种成就感的获得可能比科学研究更快、更直接。

《中国科学新闻》:你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李向义:经验是一种财富。退休后,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你还做得这么好?"我说,因为我积累了30年的经验,现在很多科技场馆和单位都在找我问一些问题。我经常觉得自己有点像一个老中医,他大概知道这是什么病。为别人解决一些问题是一种解脱。

《中国科学新闻》:既然你想把这些想法和经验传递给每个人,你的科普工作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

李祥义:如果别人愿意听,我就说。我认为这是这份工作的真正乐趣。此外,我已经养成了职业习惯。我说话不能马虎,但应该有好的结果。因此,每个人都喜欢听我的讲座。作为北京市科委的科普专家,我几乎走遍了北京所有的区县。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夏天蚊子咬了我,我睡不着,但我还是起床,第二天做了一个严肃的报告,因为我喜欢它。

中国科学新闻:你认为在年轻一代的科普工作者中,有更多的人和你追求同样的目标吗?

李祥义:只要你进入这个行业,我相信现在会有很多人喜欢我,将来会越来越多,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有吸引力的、永无止境的企业。因此,对年轻人来说,价值观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当然,他们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同,经历也不同,但我相信年轻人会比我们做得更好,因为他们接触的东西比我们新鲜得多。只要一个人扎根于科普行业,就会发现它非常有趣,并且会在科学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中国科学新闻》(人民周刊,第9版,2014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