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献策科技艺术 第三届EAST-科技艺术季在北京启动
中国科普网络新闻(记者胡丽娟)作为一门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艺术创作的交叉学科,科技艺术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社会关怀,正为具有百年传统的*美术学院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美术学院近年来创建的全球学术平台,“东方——科技与艺术季”可谓硕果累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科研成果不仅直接服务于国家建设,而且相关作品出现在重要的国际展览和知名美术馆。学术论文在世界*学术会议上发布。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学术理念在艺术界和学术界达成了广泛共识,成为艺术发展的时代潮流。
11月15日,由*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东方科技艺术季”在北京拉开帷幕。“科学、技术与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同时举行。
*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在会上表示,*美术学院应成为科技与艺术教育发展的先锋,并提供借鉴。它应该是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学科建设的源泉,为在传统美术学院的基础上发展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基础。
苏新平表示,目前,*美术学院正在开展相关工作,积极申请美术目录下的“科技艺术”两个学科。此时举办的“东方——科技艺术季”,特别是“科学、技术与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是集思广益、讨论发展的好机会。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各行各业的专家聚集在这里,汇聚他们的智慧,形成共识,这为科学、技术和艺术这一新学科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汇聚他们努力的机会,并为未来的探索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Linz Electronic Arts Festival)的负责人马丁·洪齐克(Martin Honzik)指出,在新的工业革命和技术浪潮下,数字化和自动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东方——科学、技术和艺术季”提供了一个传统艺术无法提供的平台。它将世界联系在一起,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和各个领域的人才,使艺术更好地融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进程。*美术学院是中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作为“东方科技艺术季”的发起者和*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表示,“东方科技艺术季”不仅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科技艺术学术活动,也是一个国际科技艺术教育联盟。当一群创新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他们会形成一个快速优化和迭代的创新结果。
在这个科学与艺术的季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术学院特别邀请了国庆70周年庆典“变革的时代”的多媒体开幕演出作品由*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研究所所长邱志杰教授和“黑脸”小组组长王志鸥共同创作。大会现场发言中提到的关键词呈现在“文字”、“河流”、“湖泊”和“山脉”四层画面中。每一层图片分别代表会议所涉及问题的不同思维维度。随着关键词的出现,其对应的河流、山脉和湖泊将继续延伸、上升和扩展,从而生动地展示参与者思维的火花。
据了解,第三届东方科技艺术季的规模在前两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它由会议、展览、教学和讲座组成,涵盖艺术教育、学术研究和展览话语制作等广泛领域。具体来说,包括东方上海论坛、东方国际科技与艺术教育研讨会、东方企业创新论坛、乌镇互联网大会、海峡两岸及港澳互联网发展论坛科技与艺术专题展、从林茨到深圳的40周年科技与艺术文献展、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机器学习、基因编辑、腾讯功能游戏、多媒体展等四个专题研讨会,以及数十个前沿课题的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