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科普

陆埮 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普小知识2022-10-27 20:49:57
...

天体物理学家陆埮于1932年2月23日出生于江苏常熟。他于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他于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他是南京大学天文系的教授。

陆埮教授长期从事高能天体物理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伽玛暴的恒星风环境和致密介质环境在余辉被发现后不久就得到研究,有力地支持了伽玛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坍缩的观点。提出了一个GRBs余辉动态演化的统一模型。首次发现夸克非轻子弱过程对奇异恒星的径向振荡有很强的阻尼作用。对于脉冲星辐射,提出了“替代参数”的新概念。

1996年陆埮,天体物理学家,1932年2月23日出生于江苏常熟。他于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他于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他是南京大学天文系的教授。

一个角色的生活

1932年2月23日,陆埮出生在常熟县南门外的东石河。

1946年考入常熟县初级中学。

1949年,他被吴栋大学附属中学录取,进入高中就读。

1952年,他参加了全国高考。他被江苏的预备班录取了。他因病休学一年,次年被北京大学物理系录取。

他于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从1958年到1978年,他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长春化学防御学院担任了11年的基础课教师,在南京电信仪器厂工作了8年多。

1978年,他被调到南京大学天文系。他在南京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5年,曾任南京大学天体物理实验室主任和博士生导师。

从1978年到1993年,他先后当选为第五、第六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于1982年开始招生。

1985年,他们开始招收博士生。

1994年,魏大明和宋立明同学提出了脉冲星辐射级联过程的“生成参数”概念。

2003年7月,他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2003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他成为南京大学和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建立的粒子-核-宇宙学联合研究中心的第一任主任。

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以陆埮的名字命名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91023,以表彰他在天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这颗小行星是在1998年2月23日被发现的,那一天是陆埮的生日。

他于2014年12月3日11: 12在南京因病去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