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亟需行动
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反映了全人类在加强减排、控制气温上升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共识。然而,由于本次会议议事过程中的“协商一致”原则,许多重要问题被拖延了很长时间。
12月2日至15日,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第15届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和第2届巴黎协定缔约方会议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中国代表团成员朝陈清对《中国科学报》表示,此次会议的三个焦点问题,即巴黎协议下的“市场和非市场机制”以及长期气候基金,尚未最终落实。尽管华沙国际损失和损害机制通过了相关决议,但该机制的治理所有权问题尚未解决。
三个焦点仍未解决。
陈清说,关于巴黎协定第六条“市场机制”的谈判仍未达成一致。双方在避免碳交易配额的“双重计算”方面存在分歧,即国际转让的减排成果(ITMO)被双方用于实现国家独立贡献(NDC)减排承诺。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希望用它们在《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下于2020年之前实现的减排来抵消《巴黎协定》中的2020年后减排目标。
出席会议的绿色和平组织高级政策顾问李硕表示:“全球市场机制的建立需要考虑环境利益,否则碳市场规则将充满漏洞。各国需要在谈判中平衡多方利益,寻求解决方案,避免最坏的情况。”
关于华沙损失和损害国际机制,陈清说:“关于损失和损害基金的问题,大会的决定只强调‘敦促’在资本、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扩大对气候特别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但没有表明发达国家应该是投资者。”
对于该机制是属于“巴黎协定缔约方会议”还是属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目前还没有一致意见。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第二大排放国,已经决定退出《巴黎协定》,这意味着如果它只属于“巴黎协定缔约方会议”,美国将被免除相应的义务,并给有效实施损失和损害机制的前景蒙上巨大的阴影。
“此外,对薪酬的长期融资支持尚未最终确定。”陈清说:“争论主要集中在资金筹集的方式和规模上。”
陈清表示,根据巴黎协议,发达国家提供的长期补偿资金到2020年应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2025年后将继续增加。然而,许多发达国家给融资贴上了“标签”,这不符合追加和新增资金的要求。
此外,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利用公共资金进行市场融资,这意味着无法保证长期金融支持的稳定性。
一些发达国家还认为,应该从动态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有能力的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在减少排放和提供资金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为回应,陈清认为发达国家应该首先正视它们对工业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此外,发达国家应该检查它们是否履行了根据《京都议定书》做出的到2020年减少排放的承诺。
此外,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考虑,中国将根据自身国情的发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承担责任,本着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领导者。
1.5度或2度
该会议第1号决议(智利马德里)第8条指出:“(会议)再次强调并表示严重关切的是,各缔约方为在2020年前减少全球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所做的一切努力与相应的累计排放途径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其目的是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工业化水平的2℃以内,并努力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
数据显示,与2000年的海平面相比,在2℃的升温情景下,海平面将上升50厘米,在1.5℃的升温情景下,海平面将下降10厘米,上升速度也比2℃的升温情景下低30%。
面对生存的巨大压力,受全球变暖威胁最大的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正在推动1.5摄氏度的温度控制目标
陈清对《中国科学日报》表示,温度上升目标的选择应该在可行性和紧迫性之间取得平衡。轻率地推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会给实现过程带来很大的困难。
根据联大设定的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世界需要在2050年实现比2005年低50%-70%的排放,并在2100年实现接近零排放。在1.5摄氏度的目标下,世界需要在2050年实现接近零排放。接近零排放意味着需要大规模实施生物质能和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根据这一措施,可能需要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发展生物质能,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多元化的国际气候治理结构
2019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这意味着美国在多边环境基金的国际参与财政支持和援助政策将大大减少。
然而,陈清认为,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趋势来看,美国的退出不会从根本上逆转全球气候治理的大方向。
首先,“在美国,低碳发展得到了大量城市和企业的支持。”陈清认为,由于美国政治中的“三权分立”和联邦*与地方*之间的分权,低碳发展在美国许多地方和利益集团仍有广泛的舆论基础。
此外,美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已经确立了“低碳”和适应气候的轨道,并在许多领域转向新能源技术。因此,即使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将走上更高排放的老路。
与此同时,欧盟仍然积极参与气候变化治理,并且没有受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影响。陈清认为,欧洲的气候主要受北大西洋环流的影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敏感。此外,许多欧盟国家开发了环境友好型技术。促进低碳经济有助于增加其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出口。此外,低碳发展是全球共识,欧盟也希望加强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和发言权。
陈清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最大排放国,中国在满足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同时,满足了国内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碳排放将继续上升,但增速已经显著放缓,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
11月27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敏在2019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年度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中国国家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5.8%,提前实现了从2005年到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承诺。
陈清表示,除了进一步实现203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60%-65%的目标,中国还在考虑制定2050年中长期低碳发展规划。
与此同时,在国际气候控制的舞台上,中国也在积极参与,为建设美好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最近的发展使其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桥梁,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中国更大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中国的桥梁作用,是帮助各方找到解决办法、在多边气候变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李硕说。"我们希望中国能够从一个中间立场转变为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立场."
上一篇:后的唇膜怎么用
下一篇:没洗脸就敷面膜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