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人大教授:“破五唯”对顶尖人才意义更大

科普小知识2022-10-28 16:11:27
...

人大教授:“破五唯”对顶尖人才意义更大

近年来,“只成绩,只学习,只文凭,只论文,只帽子”等“五大因素”的混乱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围绕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向上反映。去年,作为*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的成员,我所在的科技组就进一步改革科技评估体系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建议已提交*领导同志参考。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高校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确立正确评价方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有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他们在不同层次的科技中发挥着作用。在我看来,打破“SCI第一”的论断对科技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对于那些追求突破、颠覆性发现和发明的科学家来说,意义会更大。他们可以摆脱“不断追求SCI论文数量”的束缚,以取得一流的成果为努力方向。

在“打破五个限制”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全盘否定”学术界多年来探索和形成的评价机制。事实上,能够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文章仍然是研究人员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因为这些文章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客观地反映了研究水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术界一直强调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目标,这对于促进中国科技和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仅是论文,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而粗略地使用量化指标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

近年来,我国一些一流大学在职称评定和毕业条件等量化指标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坦率地说,对于“打破五项限制”后该怎么办,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方向。

根据目前的学术状况,我认为《意见》中提到的“大力减少人才评价、奖励评价、组织评价”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做法。一方面,太多的评论会涉及到研究人员不必要的精力;另一方面,基于我国当前的学术生态,如何消除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也是一个问题。

就检讨的可行性而言,我建议应大幅减少检讨的次数,并应透过同侪检讨,找出最优秀的检讨。例如,在美国挑选院士时,很容易形成共识,因为最终获奖者的学术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形成一致的观点。然而,如果你必须区分1000和1001,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目前,我们最好做那种更容易达成共识的审查,而不是需要量化指标的审查。

在“打破五项规则”之后,形成一种干净正直的学术风格不是一天的工作。但是,如果学术界能够就这些优秀人才达成共识,让他们回归科学精神的本质,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将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记者季红梅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