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集古瓷窑遗址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位于市区北10公里处,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次发掘,清理出窑迹作坊、盘、罐、坛等生活用具,狗、马等动物模型,象棋、铃铛等大量器物,器物有白釉、黑釉、酱釉、天兰釉等,其中白釉器居多,而黑釉晶莹发亮,可见人影,工艺居众釉色之首,纹饰有刻花、铃花、剔花、印花、加彩等,构图简炼,笔法流畅,写实性强。1986年5月,遗址内建立了“鹤壁集瓷窑遗址陈列馆”。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位于鹤壁集羑河两岸,分布区域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约650米,面积84万平方米,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是称誉世界的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之一。该窑始烧于晚唐,中经五代、北宋、金时期,终烧于元代,历始五百余年,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是鹤山先民对中华文明的一大贡献。该窑址于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重新开发民间古陶瓷艺术,经该区积极申报,近日,被省发改委、省文物局列入了“十一五”大型古遗址抢救性保护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对鹤壁集古瓷窑的第二次发掘、文物保护设施二期改扩建工程(包括文物展厅、管理工作用房、文物修复室、看护用房的改扩建)、现代陶吧建设及模具和炉具的购置等。
遗址保护
鹤壁窑位于鹤壁市北部30公里的鹤壁集西侧,传统上称为“鹤壁集瓷窑遗址”或“鹤壁集窑”。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这里唐代就开始烧造瓷器,当时该地已称“鹤壁”,窑以地名,在1963年河南省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将其命名为“鹤壁瓷窑遗址”,简称鹤壁窑。
到21世纪初期,鹤壁集窑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又进入了复苏期。鹤壁瓷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学昆老师历尽艰辛,通过上百次研究实验,在仿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制成功了仿古、美术、日常三大系列工艺产品200多种,产品在国内展出屡屡获奖,产品已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荷兰、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投巨资兴建鹤壁集窑艺术会馆,会馆坐落于鹤壁迎宾馆二楼,是国内最大的鹤壁窑主体展馆,馆内集鹤壁窑文物收藏陈列,现代艺术精品展销,鹤壁窑学术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圣地,标志着现代鹤壁集窑艺术的新延续......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市区北10公里处,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次发掘,清理出窑迹作坊、盘、罐、坛等生活用具,狗、马等动物模型,象棋、铃铛等大量器物,器物有白釉、黑釉、酱釉、天兰釉等,其中白釉器居多,而黑釉晶莹发亮,可见人影,工艺居众釉色之首,纹饰有刻花、铃花、剔花、印花、加彩等,构图简炼,笔法流畅,写实性强。1986年5月,遗址内建立了“鹤壁集瓷窑遗址陈列馆”。
鹤壁集镇:鹤壁市郊区辖乡。1958年建红卫公社,1985年改鹤壁集乡。位于区境北部,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4.9万。有4条公路通周边地区。辖后蜀村、前蜀村、龙宫、窦马庄、郭吕寨、贾吕寨、焦家沟、毕吕寨、王吕寨、杨吕寨、大吕寨、王马庄、梨林头、石碑头、良峪、曹家、寺湾、鹤壁集北街、鹤壁集西街、鹤壁集南街、鹤壁集东街、李家荒、韩林涧、东马驹河、中马驹河、西马驹河、贾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