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龙泉书院
荆门龙泉书院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泉书院位于荆门市龙泉中学内,龙泉书院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荆门知军舒成龙集资于书塾旧址兴建。书院有堂三间、厦四间,莲沁有泉数孔自地涌出,故题名"龙泉书院"。道光六年(1826年)、同治六年(1867年)两次修葺。主要有育德堂、洗心堂、东山草堂、春华馆、秋实馆、敬业斋、群乐斋、寄畅轩、会心轩等。配以小桥流水,植以青松翠柏,颇富园林之胜。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增建文明楼、尺木楼等。檐角飞翘,金碧辉煌,更具规模。再后改为龙泉中学。现存文明楼等建筑与南侧文明湖等景观,明丽古粹,映衬如画。
龙泉书院内的白鹤亭(原名听泉亭)、洗心亭、育德堂、东山草堂、春华馆、秋实馆、敬业斋、乐群斋、方塘书屋等。从龙泉书院仰望象山腰,有仰止亭、观德亭,龙泉的后坡建有泉神、西山两祠,远望与象山对峙的雨山,有甘雨亭,比雨山更高的白龙山,山上有白龙观,霖苍阁和寒亭,这些并称为龙泉十亭。
龙泉象山东麓四道清泉汩汩奔涌,泉水汇入文明湖,再流入竹皮河,穿越城区,东入汉江,这就是闻名江汉的象山四大名泉:龙、蒙、惠、顺。蒙泉依原蒙山(象山的原名)而得名。惠泉较蒙泉后出,因是温泉较蒙泉优惠,所以叫惠泉。乾隆十一年(公元1740年),短州舒成龙在竹皮河上修筑来龙石桥,傍田采石,在蒙泉与惠泉之间凿得一泉,并掘出一块碑碣,上有南宋熙宁年间荆门知军吕元所题的一首诗:泓泉敷润有深功,石渎涓涓海眼通,岁稔时和霖雨足,风云长静白龙宫。舒成龙便根据诗的末句,将此泉定为龙泉。顺泉,因位于老莱子山庄,老莱子是有名的孝子,为纪念他,将此泉取名为顺泉。老莱子山庄是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莱子隐居自耕奉养双亲的庄园,是荆门历史上的"三台八景"之一,山庄占地025公顷,1993年投资355万元建设后试行开放,分为主殿、侧殿和东、西门,殿内陈列"老莱子斑彩娱亲”、"孝感动天"等二十四孝的腊像。是进行老子研究和对广大市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阵地。
陆夫子祠又名陆文安祠'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陆九渊在荆讲学的地方由1993年重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石木结构的四合院基础上,投资121.7万元,祠内现有荆门历代名宦陈列室、张自忠纪念馆,盆景园1993年修建于荆门历史上的唐安古寺和绎志园的遗址上,占地1公顷,由勋、榻、楼、阁、廊等十五组青瓦白墙红柱的仿清建筑体组成,是进行盆景生产,举办大型展览和市民休闲的场所.
*荆门县第一次代表会议会址位于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道办事处象山东麓文明湖北岸。
1922年7月,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一批在外地读书并加入中国*的荆门籍党员,先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到荆门,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党组织。1922年冬,胡孟平受武汉区执行委员会董必武派遣回到荆门,发展孙凤洲、杨序东为中*员。1923年9月,成立以孙凤洲为组长的*荆门石桥驿小组。1925年,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员张汝洛到龙泉中学任教,秘密组织学生运动,介绍进步学生杜永瘦、邱林、张俊之加入中国*,并建立*龙泉中学小组。1926年4月,又介绍进步学生尉士筠、刘继汉等人加入中国*,并成立*荆门县城关支部委员会。
随着荆门各地党组织的建立,1926年12月,*荆门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在荆门城关高小门楼内(龙泉中学)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刘鼎甲、李明扬、李文宣、贺鼎元、黄孝育、张蕴美、李廷璧、王洁华等。会议决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是扩大党组织,号召党员到农村去,到工厂去,积极领导工农运动。会议成立*荆门县部委员会,*湖北区执行委员会派胡孟平任县部委书记。
*荆门县第一次代表会议会址(龙泉书院)于2008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街道: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道龙泉街道办事处驻府前街,人口84898人,面积26平方千米。辖14个居委会:南门、南台、塔影、龙山、团结、土门巷、西门、凤台、千佛洞、白龙、金虾河、白云楼、北门、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