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普小知识2022-02-11 03:46:15
...

摘要: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

关键词:票据业务 问题及对策

0 引言

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2003年以来,基层票据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经历了超常发展、业务萎缩到理性复苏的过程。

1 当前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票据业务市场创新不足,过分依赖于银行承兑汇票。由于受企业信用状况的制约,金融机构出于规避业务风险的目的更加愿意办理银行承兑业务,商业承兑业务基本上不予办理,签票、用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缓慢。

人民银行再贴现窗口指导作用减弱,再贴现政策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1.2 票据职能异化严重,扭曲了票据的本质内涵。wwW.11665.COm一是“以票引存”情况突出。即在企业存入一定比例保证金,有的甚至是100%保证金的前提下银行为企业开出承兑汇票,金融机构获得了保证金存款,而且保证金存款的比例占整个存款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二是连环套开票据。企业取得票据后,又将持有的汇票在其他金融机构贴现取得资金,再以存款的形式转入承兑银行再开出票据,这种方式影响了存款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造成了社会信用虚增。三是“多头”开票。一些企业为了取得资金,同时在多家银行申请承兑汇票业务,由于银行之间缺少沟通,导致企业多头开票,风险高度集中。一些关联企业采取相互背书的方式,在各关系企业之间来回“倒票”,套取银行资金。四是成为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工具。由于目前金融统计口径将贴现纳入贷款指标统计,加之与贷款相比,贴现业务风险低、审批手续简便,部分银行通过大量办理贴现,以达到扩大贷款基数、降低不良资产占比的目的。

1.3 票据市场的转贴现业务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点。转贴现业务票据买卖双方都是金融机构,风险要大大低于票据直贴,但是仍存在着风险点。一是操作风险。转贴现从验票、审查、审批、放款、票据保管、托收等诸环节,风险的控制都依赖于贴现业务实施细则、操作流程和办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以及具体操作人员对制度的遵守和程序的执行程度。如果具体岗位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程序和规定操作和管理,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漏洞。二是票据自身的风险。转贴现业务大多是异地业务,工作人员经常要携带巨额的票据出差在外,存在票据丢失、被盗抢等各方面不安全因素。三是市场利率风险。随着*银行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从紧货币政策,票据市场随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波动明显,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办理转贴现实现的效益。

1.4 民间票据融资风险仍需高度关注。民间票据融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了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但是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政策实施效应,特别是在收紧信贷的宏观调控时期,民间票据融资行为对货币信贷政策具有强烈的对冲作用。以逐利为目的的民间票据融资的“虚假”繁荣,大大减少了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量,造成大量资金游离于金融机构之外而形成资金的体外循环,不利于对信用总量的监控。同时由于民间票据市场运作资金的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信贷资金,其用途的不稳定性、缺乏法律保障及严重的期限错配,极易导致短期资金被长期占用,形成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以及道德风险。各类风险的集合,最后汇集成该类信贷资金的高风险。目前监管部门对民间票据融资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如果过快增长,会加大银行信用风险。

2 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措施

2.1 规范商业银行行为、培植良好的社会信用。人民银行应大力整顿票据业务中的不良信用行为,建立规范的票据信用环境;要积极联合工商、司法和税务等部门统一协调,严厉打击票据业务中的违规行为和违法活动,促进商业信用、社会信用的好转,为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加强对票据市场主体严格监管,消除融资主体的不良票据行为。进一步加强票据签发过程中的监管,严格按照《*票据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暂行办法》以及各金融机构自行制定的商业汇票承兑与贴现业务内部管理规程、办法等办理业务,对虚开、套开商业汇票的企业和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加强对票据流通中的监管,杜绝银行为争揽票据业务而采取的诸如降低贴现率,甚至低于再贴现率的种种不正当行为,加大对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对民间票据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合理引导民间票据市场的发展,并对扰乱票据市场的行为进行打击,维护票据市场秩序。

2.2 继续扩大票据市场的交易主体,稳妥建立统一的票据市场。一是在坚持安全规范的前提下,适当放宽票据市场准入条件,逐步增加票据市场的交易主体。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件地鼓励部分经济效益和信誉状况良好的企业签发各类商业票据,使更多企业进入票据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票据市场的总容量。在商业票据总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允许更多的、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入票据市场,活跃票据市场交易,同时在市场资金价格相对透明的前提下,增加票据流通的频率,增强商业票据的流动性。二是*银行真正运用再贴现配合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来有效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基础在于统一市场的建立,在统一的市场上实现统一的市场价格和市场利率,最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积极培育和开拓区域性票据市场。在票据业务发达、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组建区域性票据市场,专门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不受规模和区域限制。人民银行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并根据需要在票据市场设立再贴现窗口,加强服务和指导,积极帮助解决票据到期收款可能遇到的困难。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实现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对接联网,建立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及企业法人的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

2.3 逐步实现票据利率市场化。一是实行再贴现利率浮息制度,让金融机构在一定浮动区间内自主定价,形成银行贷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之间的合理差价;二是根据行业、企业规模和信用状况等确定差别利率,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有效发挥*银行再贴现利率的杠杆作用,引导信贷资金结构和投向,以发挥再贴现在信贷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2.4 强化激励和约束力度,促进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是建立票据业务联席会议制度和警示、违规处罚制度,将票据业务的发展引入人民银行调控和商业银行同业间共同促进和约束下的发展轨道上来。二是建立统一的票据信息查询系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网络化的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再贴现、增值税发票查询系统,对票据的流通进行全程监控。三是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进入市场交易的机构进行资信审查。四是实现票据利率市场化,贴现利率应以市场化管理为主。同时,再贴现利率要根据票据市场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及时引导产业资金结构的合理配置。五是建立灵活的商业化经营机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承兑汇票的授权和转授权管理,加大对县域企业的支持力度。

2.5 金融机构大力整合内部资源,提高票据业务的综合服务水平。一是要建立对市场、利率敏感快速反应的受理审批机制,简化操作程序,减少中间环节,使票据业务能够实现规范、高效的标准化操作,方便快捷地服务客户;二是要灵活处理银企关系,对优质客户的贴现业务开辟“快速通道”,提供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和优先服务;三是要加强风险防范,完善以票据真实性审查为核心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对业务操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能够建章立制,构筑风险监测、评估、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