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安全

儿童发生哪些意外要现场急救?方法有哪些?

科普小知识2021-10-08 01:53:15
...

现如今,儿童发生意外的几率很高,总体来说,发生意外伤害的孩子主要集中在五六岁,男孩比女孩多,因为男孩更好动些。然而儿童发生哪些意外要现场急救?方法有哪些?

哪种情况要现场急救?

心肺骤停和吸入异物窒息

孩子发生意外如何处理?是否都需要立即送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急诊科主任朱翠平介绍,家长要留意孩子有无以下情形:疼痛、大量出血或流血不止、窒息或呼吸困难、严重的呕吐或腹泻、精神状态异常(不清醒、嗜睡或烦躁),脸色不红润或发白、发青、手脚发冷、呼吸不顺畅或者无呼吸。

假如孩子对家长的呼叫没有反应,并且没有呼吸或者不能正常呼吸,很可能是出现心肺骤停,此时送院反而是浪费时间,需要马上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胸骨中线(新生儿在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每分钟至少要按压100次,按压深度大约在5厘米(婴儿大约4厘米),要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将中断时间控制在10秒钟以内每按压30次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持续到专业救护人员到为止。而气管进入异物引起窒息,也应该按照下文介绍的方法进行现场急救。除了心肺骤停、吸入异物造成窒息以外,假如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表现,应该立即送到医院急诊科。

假如孩子受伤后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可以按照本系列中介绍的方法给孩子进行处理,但也需要随时观察孩子,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同样需要立即送院。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指南

一、跌落伤:

4岁男孩小马随父母从老家来到广州番禺,就住在父母打工的工地附近。转到市妇儿医疗中心时,距离他摔倒已经有几天的时间。医生了解到,摔伤后小马曾经到当地医院简单处理后回家,到了第二天家长发现孩子精神不太好,赶紧送到市妇儿医疗中心。检查发现小马颅内高压,形成脑疝,需要做开颅手术。

专家提点:

头起包未必摔得严重

后脑勺着地最需注意

据统计,跌落伤在各年龄段儿童意外伤害中都居首位。市妇儿医疗中心儿童外科门诊主任朱志强介绍,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有活动能力,可能家长一转头,宝宝就从床上翻了下来,而且由于头部重量相对较大,往往是头着地;大一点的孩子多数都是从家具、楼梯、湿滑的地面或者在打闹嬉戏中摔倒。

孩子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头上磕出了大包,不少家长都会很紧张。朱志强说:“起包是皮下血管破裂,不一定代表摔得严重,千万不要急着去揉,因为越揉淤血越厉害,用冷水敷一敷有利于消肿。一般从床上跌下来锁骨骨折的比较多,脑震荡的不是太多。”如果孩子受伤后立即放声大哭,并跟家长述说事情的经过等,说明大脑内没有受到伤害,可以让孩子仰卧在床上休息,但头部要垫高。如孩子睡着了,家长应该隔一段时间叫醒他一次,看看孩子的反应如何。

如果是头朝下摔下来,并且是后脑勺着地,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最担心的是造成颅脑创伤。家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应该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出现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喷射状呕吐、走路摇晃、抽搐、意识不清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则可能是脑震荡,要立刻送院治疗。

如果孩子摔倒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了骨折。最容易发生的一般是骨弯曲,而不是骨头断裂。这时,要切记不要去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这样只能加重骨折。如果怀疑孩子的脊椎骨断了,要先固定头部,把身体放平,迅速用木板抬到医院进行治疗。

如果孩子只是表皮擦伤,可以用凉开水或自来水清洗局部,用酒精消毒。铁器造成的伤口,可能会被破伤风杆菌感染而诱发破伤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处理。

怎样预防?

换尿片时

别把宝宝单独留床上

专家提醒说,预防孩子摔伤、跌伤,最重要是避免单独把孩子留在家里,家长要养成“关窗即锁”的习惯,换尿片时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桌子、床、沙发或椅子上,别让孩子攀爬凳子、桌子、床等家具。要提供安全的家居环境,婴儿睡床应该加置护栏,阳台、门窗、楼梯处最好也加装防护。孩子有可能攀上的家具,如沙发、桌椅、柜子等,都不应靠近窗户摆放,室内地上也不要随意放置板凳、脸盆、玩具等杂物。桌角款式选择圆钝状的或用棉布包裹。地上有水时马上要擦干,在浴缸或淋浴间内装上扶手、铺上防滑垫。

在外搭乘手扶电梯时,家长应一手扶扶梯,另一手牵孩子,或者选择乘电梯;孩子下楼梯时要手扶梯栏逐层上下,不要打闹。孩子玩滑梯、木马、秋千等项目时,家长要在旁边看护。

二、意外窒息:

曾有一名孩子在节日里玩气球,一边手里摸着气球,一边狠狠地咬了气球一口。结果橡皮气球顿时爆裂,一块破碎的气球片一下子吸进了宝宝的喉咙口,发生窒息。由于窒息时间过久,孩子还出现脑缺氧,给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不幸成了植物人。

专家提点:

孩子吸入异物

绝不可用手指挖

根据胡艳提供的2010年监测数据,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构成比中,窒息仅占0.13%,排在第八,并不起眼。然而,讲到儿童意外致死的原因,意外窒息就变得非常可怕——2001~2010年十年间一直是广州5岁以下孩子死亡原因的前两位。最新的2012年数据,意外窒息是当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之首,尤其是在0~2岁的年龄组。

市妇儿医疗中心耳鼻喉科副主任陈彦球介绍,儿童意外窒息最常见是由异物吸入引起,高危人群为0~4岁儿童,导致窒息的异物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花生米、瓜子,占了其中的八九成,其次是滑溜溜的果冻、玩具零件、纽扣、笔帽、塑料插板甚至铁钉、图钉等小物品。还有些有“广州特色”,如咸骨粥里面的小碎骨、黄皮核等。另外,因被子盖住婴儿面部、母亲极度疲劳喂奶时乳房堵住幼儿口鼻,都有可能造成窒息死亡。

陈彦球介绍,孩子吸入异物后如果还能够有力地说话或咳嗽,妈妈们可先让孩子尝试自己咳嗽将异物排出,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大块食品咽压,而应想法诱其本人吐出,过分的干预和不当操作可能会促进异物吸入呼吸道。

如果孩子咳嗽无力、呼吸越来越困难以及嘴唇、指甲或皮肤发紫,甚至用拇指和食指卡住自己的脖子,这就说明气管堵住了。此时,对5岁以下孩子可以用“倒立拍背法”:将孩子倒置、头向下或倒提孩子双腿,使其头向下垂,拍击其背部,可通过异物自身重力和婴儿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另外还有推压腹部法,即让孩子坐着或站着,成人站在其身后,用两手臂抱住孩子,手握成拳形,大拇指向内放在肚脐与剑突之间,用另外一只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向上向内推压,以促使孩子横隔抬起,压迫肺底,让婴儿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卡在其中的异物在气流的冲击作用下,被“驱逐出境”。

怎样预防?

玩具不宜小于嘴巴

年幼孩子容易摔倒,而且情绪易变,可能突然大哭大笑,他们喉保护功能还不完善,很容易误吸异物。陈彦球建议,尽量避免让5岁以下的孩子吃花生、瓜子、豆类及其他带核食品,果冻应用勺子盛着吃,骨头汤、骨头粥要把骨头过滤后给孩子吃。另外,幼儿进食时应有成人监护,进食时不要让孩子说话、打闹、哭笑,不要在孩子吃东西时打骂或逗孩子;进食完毕应确认孩子口中的食物已吞完,成人才能离开。平日要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把东西放到嘴里,以免误入气管。告诉孩子不要把脑袋伸进塑料袋内,不要在柜子、箱子内玩捉迷藏。

家长不应该捏着孩子的鼻子给孩子灌药,不要随便将硬币、糖果、瓜子、纽扣及其他小物品放在孩子能够拿到的地方。小于嘴巴、易被吸入或吞入的物品都不该作玩具。家长也应该定期检孩子的玩具,确保没有松脱的小零件。不要给婴儿枕大而软的枕头;不要将被子盖过婴儿的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