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8月2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香港中文大学讲师。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诗作《回答》《一切》。代表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中文名:赵振开
别名:笔名北岛、石默
籍贯:浙江省湖州
出生地:北京
国籍:美国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49年8月2日
职:业: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人文学科讲座教授
毕业院校:北京四中
主要成就: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美国布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代表作品:《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太阳城札记》等
1、人物生平
北岛
1969年,历任北京市六建工人,后为北京飞达公司*。
1978年,北岛和诗人芒克,创办了民间诗歌刊物《今天》。
1980年任《新观察》杂志编辑。
1981年在《中国报道》(英文版)任文学编辑,后辞职。
1989年,因故移居国外,一度旅居瑞典等七个国家并进行创作,寻找机会朗读自己的诗歌。
1990年,移居美国,曾任教于加州戴维斯大学,同年在北岛的主持下《今天》文学杂志在挪威复刊,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发行,其网络版和论坛也享誉世界各地汉语文学圈。
1994年,返回中国,在北京入境时被扣留,遣送回美国,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后来,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杜伦大学中文系担任讲师。
2001年10月,回国为父奔丧,2002年宣布退出中国*。
2004年北岛的散文集《失败之书》在*出版,这是时隔15年北岛首次在大陆出版书籍。
2007年,北岛收到香港中文大学的聘书。8月,北岛正式搬到香港,与其家人团聚,结束其近20年的欧美各国漂泊式生活。
2008年北岛的散文集《青灯》在大陆出版。
2009年北岛的散文集《蓝房子》与《午夜之门》在大陆出版。
2010年北岛的散文集《城门开》在大陆出版。
2011年8月8日,北岛获准入境参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并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
2013年10月30日,“时间的玫瑰——北岛诗歌之夜”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邵逸夫堂举行,600多人入场,创下主办方同系列活动的最高纪录。
2013年11月25日,北岛出席汕头大学国际诗歌节。
2014年7月,北岛编选《给孩子的诗》在*出版。
2014年7月5日,北岛时隔13年重回北京,出席新书发布会。
2014年8月22日,北岛出席上海书展。
2014年9月22日,北岛到北京南五环寿宝庄的民工子弟学校——蒲公英中学教孩子们读诗。
2014年10月6日北岛出席杭州“第三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
2014年10月17日,北岛阔别45年重回北京四中,并表明希望能回北京四中开课。
2015年6月,北岛与李陀一起编选《给孩子的散文》在大陆出版。
2015年8月8日,北岛出席深圳“第一朗读者”跨界诗歌活动。
2015年11月25日,出席第四届香港国际诗歌节开幕式。
2、诗歌创作
理性精神
北岛
艺术风格
北岛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冷峻的风格和坚硬的质地。或许过去的时代在他的心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他在改革的春风面前依然坚持做一块拒绝溶化的冰。他的目光如电,直射阳光下的灰尘,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孤独的,这在他的诗中常有体现,如《迷途》:“一只迷途的薄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和弦》:“烟头忽明忽暗/野猫孤零零的/海很遥远”,《界限》:“对岸的树林中/掠过一只孤独的野鸽/向我飞来”。他的主观情感跟现实世界如此隔隔不入,这就造成了他的诗的两大主题,一方面,他对“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深恶痛绝,企图用人性和理性的两大标尺对其进行审判。另一方面,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心中时时感到寂寞和无助。这两种情绪集结在一起,使他的诗中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剧感。
思辨特征
北岛与同期朦胧诗人相比,具有更为清醒的思辩特征。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又是通过直觉性的意象表现出来的。隐喻、象征、通感,“蒙太奇”,这些艺术手法在他的诗中都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他使用的诗歌意象瘦硬奇崛,如重锤出击,扑面袭来,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他善于使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悖论式警句,如《祖国》:“她被铸在青铜的盾牌上/靠着博物馆黑色的板墙”,《在黎明的铜镜中》:“在黎明的铜镜中/呈现的是黎明/水手从绝望的耐心里/体验到石头的幸福”,《诗艺》:“骨骼松脆的梦依然立在远方/如尚未拆除的脚手架”,这些句子都具有鲜明的意象和独特的感觉。
3、个人作品
类型 | 作品 | 时间 |
诗集 | 《陌生的海滩》 | 1978年 |
《北岛诗选》 | 1986年 | |
《在天涯》 | 1993年 | |
《午夜歌手》 | 1995年 | |
《零度以上的风景线》 | 1996年 | |
《开锁》 | 1999年 | |
小说集 | 《波动》及英译本 | 1984年 |
《归来的陌生人》 | 1987年 | |
《蓝房子》 | 1999年 | |
散文集 | 《失败之书》 | 2004年 |
《青灯》 | 2008年1月 | |
《城门开》 | 2010年9月 |
4、成就奖项
北岛
2009年获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
2010年11月23日,《钟山》杂志当代(1979-2009年)十大中国诗人评选,北岛获得全票居首位。
2011年获布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15年3月荣获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StrugaInternationalPoetryFestival)最高荣誉“金花环奖”。
2015年12月获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
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5、诗歌推广
2007年,北岛受邀到香港中文大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北岛来香港后致力于诗歌教育,以及国际诗歌的翻译和推广,先后发起了“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国际诗人在香港”等诗歌项目。
北岛教授希望透过诗歌朗诵会、专题座谈会、公开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使诗歌逐渐深入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打破校际以及学院内外的藩篱,以开拓正规教育中创造与想像的空间。
诗歌教育方面,北岛除授课外,还选编了《给孩子的诗》,以期“让孩子天生的直觉和悟性,开启诗歌之门,越年轻越好”。《给孩子的诗》挑选了101首中外经典现代诗,简体中文版2014年7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繁体中文版2015年1月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6、人物评价
北岛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布朗大学校长路斯·西蒙斯:你用深邃的、充满力量、让人难以忘怀的诗句,向你的祖国和世界发出了声音,谱写*和表达的乐章。你曾经写道:“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从*广场到更远处,这些诗句激励着青年们改变世界的热望。作为一份民间文学杂志的创始人和出版者,你常常不惜以自身和家人付出的巨大代价,为你的同胞创造并培育一个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平台。
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李欧梵教授高度肯定北岛对香港的贡献,认为“北岛带动了香港新诗国际化”,知名诗人廖伟棠则把两年一度的香港国际诗歌节称作“北岛给香港的礼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