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敬
方敬(1914.4-1996.3)男,汉族,生于重庆市万州区。民盟盟员,中*员。诗人,散文家,文学翻译家,教授。20世纪30年代初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毕业后,留校任课和研究,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以写诗和散文为主。先后出版有诗集《雨景》、《声音》、《行吟的歌》、《多难者的短曲》、《拾穗集》、《飞鸟的影子》、《花的种子》。
中文名:方敬
籍贯:重庆万县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14年
去世年月:1996年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政党:中国*
代表作品:《雨景》、《声音》、《行吟的歌》、《受难者的短曲》、《飞鸟的影子》、《拾穗集》、《花的种子》,散文集《风尘集》、《生之胜利》、《记忆与忘却》、《花环集》、《何其芳散记》、《方敬选集》,译著《家庭幸福》、《圣诞欢歌》
1、人物生平
方敬
抗日战争爆发后,方敬曾在四川大学借读。1938年在成都加入中国*,不久即担任四川大学文学院支部书记,同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北京大学毕业后,方敬到四川罗江中学任教。曾与何其芳、卞之琳合编《工作》半月刊;1941年春转移到桂林,主办名为"工作社";
1943至1944年在桂林主办工作社,出版《工作》文学从书;
1944年到贵阳,历任贵州大学讲师、副教授。
1945至1947年,在贵州大学任教期间,曾主编《大刚报》文艺副刊《阵地》,并与潘家洵、吕荧、祖文等编《时代周报》。
1947年春转徙到重庆,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重庆大学教授、相辉学院外语系主任。同时从事文学创作,陆续出版散文集《生之胜利》和《记忆与忘却》。
1949年以后,方敬一直在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原名西南师范学院,由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教育学院合并建立)工作,担任教授并历任外语系主任、教务长、副院长,并从1985年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方敬长期担任四川省文联和作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和作协主席,多届重庆市人大代表。他的文学创作主要以新诗、散文为主,出版有诗集《雨景》等近10部、散文集《风尘集》等5部,1990年出版了《方敬选集》、翻译出版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幸福》、狄更斯的《圣诞欢歌》等中篇小说以及外国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1952年,他曾参加亚太和平会议的工作;1984年,应英国英中文化协会的邀请,他出访英国,并在伦敦出席了英国笔会为第六届作家节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和英国诗会成立75周年纪念会。他的部分诗歌作品被外国译介和被编入海外多种中国新诗选本。海外汉学家对他时有评论。
自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出版有诗集《雨景》、《声音》、《行吟的歌》、《多难者的短曲》、《拾穗集》、《飞鸟的影子》、《花的种子》,散文集《风尘集》、《保护色》、《生之胜利》、《记忆与忘却》、《花环集》、《何其芳散记》(与何频加合著)、《方敬选集》,以及翻译著作等多种。其代表作有《高楼赋》、《祝愿赋》、《生命赋》、《季节赋》等。
2、著作书目
风尘集(散文集)1937,良友
雨景(诗、散文集)1942,文生
声音(诗集)1943,桂林工作社
保护色(散文集)1944,桂林工作社
行吟的歌(诗集)1948,文生
生之胜利(散文集)1948,文生
受难者的短曲(诗集)1948,星群
记忆与忘却(散文集)1949,文化工作社
拾穗集(诗集)1981,四川人民
花环集(散文集)1983,重庆出版社
翻译书目
家庭幸福(中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著,1943,文生
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著,1944,文生
圣诞欢歌(长篇小说)英国狄更司著,1945,文生
3、荣誉成就
作品获四川省首届郭沫若文学奖、省第二届文学奖荣誉奖、庆祝建国40周年重庆市文学奖。
4、艺术理想
“真与美”是方敬作为一位现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教育家一生的人生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原则,更是他诗歌创作一以贯之的“诗之思”的集中体现。他是“凭着爱的名义写诗”的,因爱而求“真与美”,为求“真与美”而担当而奉献。方敬诗歌创作生涯,呈现“真与美”寻绎过程。透视方敬诗歌精神之旅,不仅易于贴近方敬诗歌意义世界,同时也对于把握20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与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脉络,不无裨益。
5、怀念作家
纪念方敬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发言
方敬先生是中国当代重要的诗人、散文家、文学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先后担任过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担任过重庆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在重庆文学发展史上写下了颇有影响的篇章。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方敬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无论是缅怀文学前辈对重庆文学的昨天作出的巨大贡献,还是推动当下重庆文学的繁荣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方敬先生首先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作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先后出版了《雨景》、《受难者的短曲》、《圣诞欢歌》等7部诗集、5部散文集、3部文学译著,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诗词和文学评论文章。方敬先生的作品,其标识是诗歌,他的部分诗作被译介到国外并编入海外多种中国新诗选本,为中国新诗走出国门作了身体力行的贡献,成就显著。
方敬先生还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四川罗江中学、贵州大学、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重庆大学和相辉学院任教,作过讲师、副教授、教授;新中国建立以后一直在西南师范大学工作,担任教授并历任外语系主任、教务长、副院长等职,担任过硕士研究生导师,一身传道授业解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天下桃李,其中不乏专家学者和大量的作家诗人。
同时,方敬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组织工作者。早年与何其芳、卞之琳等合编过《工作》半月刊,与潘家洵、祖文等主办过《时代周报》;主编过贵州《大刚报》的文艺副刊,刊发了不少优秀作品;长期担任四川省文联和作协副主席、重庆巿文联和作协主席,组织了大量的文学活动,出席过英国作家节等对外交流活动,为重庆文学和重庆作家争得了荣誉。
今天,我们以文学和艺术的名义,纪念方敬先生的百年诞辰,就是要好好地缅怀前辈的文学贡献,学习前辈的文学精神,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写出好作品,发出好声音,将重庆文学的繁荣梦、发展梦,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合唱中去。
一是要学习方敬先生爱国主义的情怀。还在小学时代,方敬先生就在轰轰烈烈的抗英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高昂的爱国热情;进入中学后,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爱上了新诗;上大学以后,方敬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北平大游行;抗战时期,他加入了中国*,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创办刊物,发表抗战文学作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方敬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讴歌战斗,心向光明,为抵御强敌和人民解放而歌唱;解放后的几十年教育生涯中,方敬又撰写出版了一系列的诗集、散文集和翻译作品,歌唱祖国,歌唱人民,歌唱时代。学习方敬先生,就要像方敬先生那样,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我们脚下这块神奇的土地,爱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化,为时代抒情,为人民放歌,把个人的文学梦汇入到如火如荼的时代洪流之中。
二是要学习方敬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还在学生时代,方敬先生就在心灵中点燃了文学的星火,他读五四时期的新诗,读郭沫若、读冰心的作品,也读泰戈尔、歌德的作品,并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散文,汇集成《雨景》和《风尘集》。不管时局怎样变幻莫测,生活怎样颠沛流离,方敬始终没有放弃孜孜以求的文学理想。抗战时期是他创作生涯的第二次高潮,发表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出版了多部诗集和散文集。这些作品、贴近时代,满怀激情,讴歌民族解放,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蕰含于作品之中。就是在后来担任了西南师范学院一系列领导职务和硕士生导师以后,也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并形成了第三次创作高潮,其诗歌创作的技巧,比以前更加纯熟,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学习方敬先生,就要像他那样呕心沥血,精益求精,生命不息,耕耘不止,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三是要学习方敬先生乐于奉献的精神。方敬先生50多年教书育人,50多年传道授业,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书。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和写作生涯,不知培育了多少天下桃李,为祖国输送了多少优秀人才,并写下了一部又一部沉甸甸的厚重之作,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姹紫嫣红的文学百花园。作为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教授、高等院校和文学创作的组织工作者,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的教育事业和文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得到教育界、文学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尊敬和普遍赞誉。学习方敬先生,就要像他那样爱国敬业,不辱使命,善于担当,无私奉献,站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厚度上和世界文化宽广阔大的广度上忘我跋涉,精耕细作,为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建设而歌,为华夏大地实践着的中国梦而歌,在坚守中创造,在创造中坚守,为重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奉献我们的赤胆忠心和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