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杜宣

科普小知识2021-08-26 05:50:58
...

杜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国际文学活动家、《文学报》的创始人之一。杜宣同志于1932年参加中国*。曾先后在上海、桂林、昆明、重庆、香港等地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建国后,曾任国际政治经济所所长、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常驻代表、上海市文化局顾问、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市剧协主席、中国剧协顾问、上海市对外友协副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他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创作了一大批剧本、散文、诗歌,在中外文学界、戏剧界等领域里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文名:杜宣

别名:原名桂苍凌

籍贯:江西九江人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14年

去世年月:2004年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法律系

政党:中*员

代表作品:《无名英雄》、《难忘的岁月》、《动荡的年代》、《上海战歌》、《彼岸》、《杜宣剧作选》、《抗美援朝大活报》(执笔)、《欧洲纪事》、《梦迢迢》、《世纪的悲剧》、《沧海还珠》,散文集《西非日记》、《五月鹃》、《杜宣散文选》等。

1、人物生平


杜宣

  1932年加入中国*。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法律系。1938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战地服务团秘书,《戏剧春秋》杂志编委,新中国剧社社长,《群报》总编辑,香港大千出版社社长,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派驻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常驻代表、书记处书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编剧,《文学报》总编辑,上海大学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主席,上海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委及第九、十届人民代表,上海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及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老年书画会会长。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香港回归,84岁高龄的杜宣心潮澎湃,1个月内挥笔写就四幕大戏《沧海还珠》,反映中国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巨变。在上海,包括张瑞芳在内的五代演员同台演出这部话剧,向他致敬。200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收集杜宣生平剧作、散文、诗歌和电影剧本,出版了8卷本《杜宣文集》。2004年8月23日下午,91岁的杜宣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

2、个人作品

著有话剧剧本《无名英雄》、《难忘的岁月》、《动荡的年代》、《上海战歌》、《彼岸》、《杜宣剧作选》、《抗美援朝大活报》(执笔)、《欧洲纪事》、《梦迢迢》、《世纪的悲剧》、《沧海还珠》,散文集《西非日记》、《五月鹃》、《杜宣散文选》、《飞絮·浪花·岁月》、《芳草梦》、《桂叶草堂漫笔》,电影文学剧本《兰兰和冬冬》、《长虹号起义》、《先驱》等。话剧剧本《彼岸》获1978年国家文化部创作二等奖。

3、怀念作家


杜宣

  杜宣同志病重期间,*上海市委、市*、市委宣传部领导曾多次到医院探望。杜宣同志逝世后,**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副市长杨晓渡等分别到医院或致电对杜宣同志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杜宣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上海泰安路,杜宣生前的寓所,灵堂设在书房里,里面摆满各方送来的花篮。百合、红掌、白玫瑰的围绕中,安放着杜宣的遗像,照片里的他笑得十分开怀。女儿桂未明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2002年5月杜宣和家人一起去宁波游玩时拍的。两年前,杜宣因不完全肠梗阻入院手术,之后便一直住在华东医院,此次因为肺部感染引起并发症,“他走得十分突然。”桂未明瞬间红了眼眶,8月21日,医生告诉家人,老人的病情突然恶化,两天后,他便永远离开了我们。桂未明说,杜宣生前清醒时已将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他要求丧事从简,但要办得“体面”,这符合他一贯坚持的对自己的尊重。记者得知,即使在医院里,老人也坚持每天洗澡、换衣服、刮胡子,整洁清爽地面对来人;他在医院里一直坚持练习书法,常常有护工、清洁工向他求字,他来者不拒,但一些想用钱买字的人却多被他拒绝。

85岁之后,他还坚持创作,话剧《弘一法师》和《田汉传》各写了一幕,结果因为生病耽搁下来,他还写过一个无场次小话剧,讲述两个年轻时的朋友在年老时开始一段“黄昏恋”的故事,家人说这个故事写得十分恬淡温馨,反映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爱情观。宣是个重感情的人,对于自己的师长和朋友,他始终怀着深切的思念。以田汉为主角的话剧《狂飙》上演后,他一直想去观看,却因为生病错过了演出,最后他在病房里看了该剧的录像,并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巴金先生百岁生日,他亲自参加庆祝活动,并当场写了几首诗;去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复排《难忘的岁月》,他来到青年编导和演员中间,与他们交流创作心得,他说:“我写作的才华有限,但我写作时怀着深情。”人们也用同样的深情回报着这位可敬的老人,在他手术前,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多次前去看望。在他进手术室前后,市委宣传部长王仲伟打了多个电话询问情况。在他住院期间,包括本报的领导在内的许多人都曾经去看望他,巴金的女儿李小林常常走进他的病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星期,李小林对他说:“我爱你,爸爸。”在他住院的两年多时间里,家人一直轮流24小时陪在他身边,“亲情延续了他的生命”,桂未明说。杜宣生前对自己参与创办的文学报十分关心,今年年初,他还对本报前去采访他的记者说,我们个人都受着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的限制,但《文学报》,今天已成为我国文学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办一张报,要把它当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工作。2004年,杜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沪逝世,享年91岁。斯人驾鹤西去,此地维余思念。

4、热爱生活


杜宣

  杜宣非常热爱生活,乐于接受一切美好事物。家人说,他喜欢穿新衣服,80多岁时还自己去购买衣料定做西装;身体健康时,他每天下午出门散步,去喝一杯咖啡,甚至在住院期间,他还保留着这个“喝下午茶”的习惯;他戒烟20多年,常常靠把玩烟斗来“过瘾”;他的病房里放着一瓶红酒,想喝的时候便给自己斟上一小杯;住院前一个月,他还和家人去了海拔2200多米的云南丽江,在那里,他带着氧气袋在古城里走了一圈,桂未明说,在云南时人们不肯收他的门票,他们说“因为他是从外地来的最年长的游客”……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的杜宣始终关心着文化事业,住院期间,他坚持每天看书、读报,无法阅读的时候,便让女儿把新闻讲给他听;去年影片《*》上映时,他特地向医院请了假,前去观看;“西班牙电影展”上,他也许是最年长的观众,一部《对她说》令他感动落泪;1999年,85岁的他坚持看完了连演三天的全本《牡丹亭》。他常常与家人探讨文学和艺术,思维之敏锐开放,令人惊叹。

5、人物纪念

现在,杜宣先生与爱妻叶露茜合葬于上海市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生前低调的杜宣先生,逝世后竟然高调亮相,让不熟知他的人匪夷所思——这是*给予他的公开荣誉,这是第一次公开授勋,也是最后一次。

前年途经上海,去墓园看望杜宣先生,见有中国*运动先驱杨杏佛、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抗日英雄谢晋元、三毛之父张乐平、京剧大师周信芳、书画大家谢稚柳、世界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爱国人士杜重远、侯御之夫妇、淞沪抗日爱国志士王屏南等20余人,与杜宣夫妇结伴相行。这是新中国骄傲的圣地,也是民族英雄的殿堂,这里埋葬着一部又一部人文历史,也深植着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杜宣先生仍旧慈眉善目,脸颊仍旧有些许麻点,仍旧端着标志性烟斗,仍旧在思索着什么——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名片。

上一篇:阿红

下一篇:方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