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金融

尼日尔河三角洲

科普小知识2022-01-25 07:12:38
...

尼日尔河三角洲是世界第三大湿地,位于尼日利亚南部地区,四周由河流环绕,总面积为75,000平方公里,人口约占尼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一地区富含尼日利亚几乎所有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

中文名:尼日尔河三角洲

下辖地区:划分为九个州

尼日尔河:非洲第三大河

位置:西非尼日利亚南部

组成:淤泥、粉砂

盛产:石油、天然气

1、简介


尼日尔河三角洲

尼日尔河三角洲由尼日尔河冲积形成。是尼日利亚自然资源最丰富的部分。这个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很大,还有广阔的森林、良好的农业用地和充足的鱼类资源。面积达三万六千余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00余万,分九个洲。尼日尔河三角洲上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不仅是粮棉仓,也是中世祀时西非文化的摇篮。焦产量也很丰富,仅莫普蒂一地,每年输往国外的黑焦和干兔就达五.六万吨。河流的湖泊地区是广阔的草原,牛羊成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开垦大面积棉田。它还是非洲最主要的两大油气工业地带之一。如此重要的一个地区,其目前的政治、经济和生态状况都陷入一种“恶化”的处境之中。

2、地理条件

尼日尔河三角洲由尼日尔河冲积形成的。尼日尔河中游流经地势平坦的高原,流速降低,加上水量减少,上游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河汊众多、湖沼广布的)内陆三角洲。尼日尔河从马卡拉向东北流,从马里中部重镇莫普提,向北直达古城廷巴克图附近,地域广阔,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马里的主要农牧区。

地理位置

尼日尔河三角洲,由尼日尔河冲积形成。在西非尼日利亚南部,南濒几内亚湾,北起农河与福尔卡多斯河分流处,西起贝宁河,东至邦尼河。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3、气候条件

尼日盆地之内的气候差异极大。平均年降雨量向北逐渐减少,从三角洲区的4,100公釐(160吋)馀减至廷巴克图的254公釐(10吋)。但是河的上、下游流域每年降雨量超过1,270公釐(50吋)。尼日河中游是降雨量减少处也是蒸发量最大的部分。据估计在湖区尼日河几乎损失65%流经莫普提的年流量。

两个汛期

跨了两个气候带,雨季来临的先后所以形成了两个汛期。因其上、中、下游各河段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而各河段表现出不同的水支特征,上、下游处于热带多雨地区,支流较多,流量较大,中游则流经沙漠地带,支流稀少,水量沿途损耗较多,具有干旱区“客河”的特点。下游有两次洪峰,上、中游只有一次。6~9月的夏季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并逐渐向下游移动。由于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又由于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洪峰要在1月才能到达下游。但在下游还有由当地雨水造成的夏季洪峰,所以一年之内有了两次洪峰

4、行政划分

尼日尔河三角洲包括克罗斯河州、阿比亚州、阿夸伊博姆州、巴耶尔萨州、三角洲州、埃多州、伊莫州、翁多州、河流州等尼日利亚南部九个州。

5、人口

尼日尔河三角洲人口约有100余万。种族

尼日尔河三角洲的部族有班巴拉、马尔卡、博佐、苏尔科、颇尔和图阿雷格等。他们语言不同,服装各异,肤色差别也很大,连从事的职业也不一样:颇尔和图阿雷格人是牧民;博佐和苏尔科族人是渔民;班巴拉和马尔卡人则是农民。每当赶集的日子,各部族的人都汇集在一起———不同的民族风俗大荟萃,也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

6、主要城市

贝宁城

是州工商业中心,拥有全州最好的医疗设施和教育机构。位于国境西南部,座落在尼日尔河三角洲西端,西距全国最大的城市拉各240公里,文化事业发达,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贝宁城建于公元9世纪,曾经是古代西非强大的贝宁王国的京城,是当时非洲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后持续800年时间。贝宁城还以传统的铜器制造业而闻名,其原因是公元15世纪同欧洲的贸易往来频繁,不断从欧洲进口金属。1897年,英国殖民者入侵这里,城市遭到很大破坏。尼日利亚独立以来,贝宁城得到恢复和发展,现在是本代尔州首府,尼日利亚南部工商业和文化中心之一。

7、经济状况

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富含尼日利亚几乎所有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居民向以捕鱼、采集加工油棕和橡胶为生,还种植薯类、花生、玉米等,水稻栽培日益重要。本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后,迅速成为重要的石油产区。1990年以来,石油和天然气占尼国民生产总值的40%,2000年至2004年间,石油和天然气创造了尼日利亚75%的*财政收入,所以该地区“除了是尼日利亚重要的财政来源外,还对全球能源安全也起着重要作用。它还是非洲最主要的两大油气工业地带之一。此外尼日尔河三角洲土地肥沃,水产品及鱼类丰富。不仅是粮棉仓,焦产量也很丰富,仅莫普蒂一地,每年输往国外的黑焦和干兔就达五.六万吨。有广阔的草原,牛羊成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开垦大面积棉田。1970年代,尼日利亚*成立了管理全国石油资源的石油资源局、国家石油公司,与跨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主要是采取合资经营形式,由国家石油公司控股,外国公司作业,共同攫取尼日尔河三角洲的石油财富。石油开采的速度日新月异,1990年代早期,尼日尔河三角洲已有349个油井、22个集油站、1个中转油库;1990年代中期,油井数量增加到1500个,中转油库3个,铺设有大约1万公里的管线;到了2007年的时候,油井数量已达5428个,集油站为275个,并建成了10个出口油库、4个炼油厂。目前,尼日利亚日产原油约230万—250万桶,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中排名第五,居非洲首位。

丰富的资源

从资源上来说,尼日尔河三角洲确实是自然的瑰宝、大地的宠儿。作为世界第三大湿地,也被誉为最富饶的湿地,三角洲的生物物种极为多样,是大量水产物种和陆栖动植物的天堂。非洲最大的红树林生长在三角洲数千平方公里广阔的沼泽地上,其经济价值毋庸置疑。该地区盛产棕榈油、橡胶和可可等经济作物,大米、木薯和薯蓣等粮食作物,以及菠萝、橘子、葡萄、酸橙和香蕉等热带水果。沿海地区出产的海产品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然而,这些东西与蕴藏在地下的石油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据现有资料显示,尼日利亚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58亿桶,列世界第九位、非洲第二位。相信随着石油资源开发的深入,尤其是对深海油田勘探的不断推进,储量行情还将会继续看涨。尼日利亚的石油几乎全部埋藏在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地底和海洋深处,总储量占全国95%以上。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石油属于“轻甜”(light,sweet)石油,流动性强且含硫量低,能够轻易地炼制出汽油和柴油,深受世界各地主顾的青睐,成为人人渴求的“液体黄金”。

8、文化传承


尼日尔风情

著名的非洲古老文化之一的贝宁文化产生在贝宁王国,它是中世纪的一个非洲人王国。

贝宁文化

青铜雕刻是贝宁文化的代表。青铜雕刻造型完美,栩栩如生。从公元13世纪起,贝宁的青铜雕刻变成了一种宫廷艺术,当时的作品开始出现在贝宁城的宫廷梁柱上,有小雕像、人头雕像和浮雕等,以后逐渐用来装饰宫殿大厅和回廊。贝宁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有人认为可以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青铜艺术品相媲美。贝宁文化的杰出代表除青铜雕刻外,还有象牙雕刻、木雕等。贝宁城还以传统的铜器制造业而闻名。其原因是公元15世纪同欧洲的贸易往来频繁,不断从欧洲进口金属。1897年,英国殖民者入侵这里,城市遭到很大破坏。尼日利亚独立以来,贝宁城得到恢复和发展,现在是本代尔州首府。

名胜古迹

贝宁城内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历史古城风貌。最著名的是古老的贝宁王宫。贝宁王宫又称奥巴宫,始建于公元10世纪左右,迄今保存完好。除此之外,独特的建筑艺术则是尼日尔河三角洲的又一个特点。这种经过改进的苏丹建筑风格14世纪初开始在这一地区出现。1342年,当时的马里国王康康·穆萨到麦加朝圣,返回途中从开罗带回一个名叫萨赫利的安达卢西亚建筑师,他赋予了风格原始、直观的苏丹建筑以新的形式。据说国王穆萨挥金如土,而当年的豪奢在今天的建筑遗迹中仍依稀可以看出。

9、尼日尔河


尼日尔河

非洲第三大河,仅次于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长约四千一百六十公里。发源于几内亚的佛塔—扎隆高原,蜿蜒四千一百九十七公里,流经几内亚、马里、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国,总流域面积二百万平方公里,注入几内亚湾。它滋润西非大地,哺育西非的历史文化,是西非多民族的摇篮。更有意义的是,它还是抵御撒哈拉沙漠南侵的天然屏障,维护着萨赫勒地区和苏丹热带草原的生态平衡,调节气温和雨量,为促进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起着莫大的作用。尼日尔河的名字是法国人给起的。沿岸各地人民则以当地语言称呼,有各种不同的叫法。例如,几内亚叫“佐利芭”,有两层意思,一是“血”的河流,一是战

尼日尔河分段

尼日尔河分上、中、下三段。

上游:长800余km,从河源至马里境内的库利科罗。尼日尔河上游在几内亚境内接纳了两条重要支流。一条是发源于马森塔的米洛河,另一条支流是发源于达博拉附近的廷基索河。前一条支流在年丹科罗汇入尼日尔河,后一条在锡吉里附近汇入尼日尔河。

中游:长约2000km,从库利科罗到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为中游河段,河道呈一向北弯曲的大弧形。跟中国黄河河套相似。

下游:长1300km,尼亚美以下为下游。在流经尼日尔与贝宁交界处之后进入尼日利亚,这一段为下游。它汇入了最大之流贝努埃河。除干季外均可通航。

水文特征

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10、对华关系

近年来,中国与尼日利亚的石油开采合作有了较大发展,但在油区也发生多起中国石油公司员工被袭与被绑架事件,这些暴力事件对中国与尼日利亚的石油合作带来影响。通过研究认为,当地反抗组织及暴力活动并不是专门针对中国石油公司的,而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地方反抗运动攻击外国石油公司活动的一部分。不过,中国石油公司的进入确实会对当地政治产生影响,中国*与公司必须十分谨慎地处理与涉及石油利益的当地权力集团的关系。

11、地区危机

虽然尼日利亚有巨大的自然资源和人类资源基础,但是这个地区持续发展的潜力仍然没有挖掘出来,它的未来正受到环境退化和日益恶化的经济状况的威胁。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危机追源于30年前伊乔人的第一次暴动——“十二日共和”。这次暴动的结局如同这个人类历史长河里弱小团体对强*量的绝大多数抗争一样,最终归于失败的宿命。但它对于整个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的民众情绪是一次冲击。自此以后,无论是出于对环境的爱护,还是希望更大程度上分享该地区的石油收益,抑或是寻求“资源控制”,“人们无权利的情绪被戏剧性地调动起来,开始蔓延整个产油地区,造就了生态-自然主义者以要求当地‘资源控制’为目的的*”。造成其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石油资源和收益的分配失衡”尼日利亚要想更好地发展自己,只有制定合理的方案有效地解决这一危机。

上一篇:海岸

下一篇:勒拿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