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汉剧
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武陵戏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
中文名:常德汉剧
流行地区:洞庭湖西岸各县及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等
声腔:兼有高腔、弹腔、昆曲3种声腔
1、简介
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武陵戏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武陵戏唱腔以弹为主,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武陵戏特有弹腔。乐器以土、苏、京三套锣鼓结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当分生、旦、净、卫四大行。戏班一般以生行应工戏为主,角色18人,生行常有9人,故有“生半边”之说,表演艺术注重“内八块”“外八块”的基本功。
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诸县市,以及西洞庭湖滨与湘西一带,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2、弹腔唱腔
常德汉剧的弹腔与汉剧的唱腔及板式大同小异,但北路(西皮)仍保留有生、旦分腔以前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独特唱腔,如南反北、子母调、台腔、丑脚腔等。伴奏音乐重唢呐吹功,在曲调的处理上,使用多种变奏、转调、移位的手法发展乐曲,变化丰富,称“内五外八调”。乐队旧称场面,分文、武场,旧制为“三箱七场面”,以胡琴为主,因弓马戏见长,故重视打击乐,有“锣鼓半台戏”之说。脚色有生、旦、净、丑4大行。素重生行,过去的戏班通常18人,生行占9人,故有“生半边”之说。基本功分内外“八大块”,“外八块”即头、眼、口(念、唱)、手、腿、腰、裆、罡(摆罡、即台步)八门外形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八门表情技术。演员表演除较重视生活依据和本行技艺外,也常在行当分工基础上互相借鉴。表演技艺中还有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如“拗马军”(系借用牙牌谱名),就是演员用帽、须、手、足做正反向的交叉转动,以表现人物内心感情的特技。名演员有王文松、孙元玉、万千元、朱明禄(生)、毛太满(净)、邱吉彩(丑)、胡春凤、李福祥(旦)等。演出剧目影响较大的有:高腔戏《思凡》、《祭头巾》,弹腔戏《两狼山》、《打督邮》以及创作的弹腔现代戏《发霉的钞票》等。
3、服饰特色
衣箱的传统分法为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俗称“三箱”。
大衣箱:存放旦角的全副行头(诸如头面、服装、跷子、彩鞋等)。以及蟒,官衣,帔,褶子,龙箭马褂,龙箭袍,开氅,雪衣,雪帽,八卦衣,太监衣各种抹腰,丁字领,朝笏,素珠,扇子、丝缘、桌围、椅褡,马锣、小锣、小鼓、戏薄,喜神菩萨等。有的班社另有褶包盒一对,专放褶子。
二衣箱:存放靠子、袍子、马褂,军领褂,大铠,小铠,雷公铠,荷叶铠,打衣、打褂、马衣,紫布裰子,汗衣,彩裤;猴子衣,蛤蟆衣,狮、虎、熊皮,假身子;生、小生用的头网,玉带,布袜子,靴,大旗,蜈蚣旗,灯笼,头钹,大锣等。
盔头箱:主要存放各种盔帽。同时还装如下物品:净、丑两行的头网,蓬发,打发、翎子,口条,狐尾,面具,彩头,结子,耳签,大、小五佛冠,马鞭,云帚、行囊包裹,镳,鹅毛扇,上妆卸妆的整套用品,唢呐,笛子等。
盔帽名称及归类:
盔头类:文堂、草皇、内侍盔(分金、银纱内侍帽);相刁、纱帽(分文纱、武纱、尖纱、团纱);包头(分金、银、铁、纱包头,上翅则为“刁”);耳幞纹(可代“台顶”、“天花板”)、帅盔(可变“荷叶盔”,又有“三虎叉”和“拖尾”即“霸盔”之分),岳盔、紫金冠、二龙叉、中军盔;杂盔(分红、黑、白、绿、黄五色);勒子(分“大勒”、“小勒”或“二龙勒”)、包巾、杂巾,大、小五佛冠;满凤、半凤、过桥、纱罩共七类。
巾类:俗有“一十三顶半”之称。即帝巾、相巾,员外巾(即“文相巾”)、封侯巾、貌子巾(包括“大铠巾”和“哨帽”),公子巾,如意巾,高方巾,矮方巾,抓子巾(包括“罗帽类”),老人巾,道巾(包括“八卦巾”和“道童巾”),荷叶巾,螳螂巾(半顶)。
4、剧目
常德汉剧的传统剧目有450余个,弹腔戏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一般分两大类,各班共演的剧目叫“江湖戏”;清末以来4大名班各自擅演而又各有特长的剧目叫“一家戏”。江湖戏中各行都有功底戏。生行有所谓“三杀五图”、“七山四斩”,如《打渔杀家》、《八义图》、《定军山》、《斩信哭头》等;花脸行有所谓“五关七打”、“三烧两逼”,如《草桥关》、《打銮铡侄》、《火烧濮阳》、《曹操逼宫》等;小生行有《黄鹤楼》、《白罗衫》等;旦行有《天门阵》、《白蛇传》等;老旦行有《辞朝》,《望儿楼》等;丑行有《拦马》、《盗鸡》、《九锡宫》等,多以杀伐打斗,炽烈火爆见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