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海兴南锣

科普小知识2021-08-21 06:43:44
...

海兴南锣是河北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海兴南锣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14。她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融戏曲、舞蹈、杂技于一炉,具有河北吹歌风韵,适于表现生动活泼、诙谐风趣、载歌载舞的喜剧。唱腔音乐主要为《打枣干》中的几支连缀式的曲牌,由五声音乐构成的大调式,围绕主旋律进行发展变化。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龙头琴、二管、笙、笛子等;武场的打击乐器主要为小广锣、鼓、钹、镲等。该剧种的另外一大特色是演员均念方言,演唱中的上下滑音、“花舌”音使用较多。海兴南锣诞生后,活动范围扩大到津南鲁北等地,历史上对南锣剧种的发展影响较大者有吕三元、刘玉田、刘德纯、丁宝江等人。该剧的传统剧目有几十出,最具代表性的有《顶砖》、《颠鸾凤》、《双拐》、《双灯记》、《双插花》等。1979年,海兴县民间艺人对南锣戏进行挖掘整理,对该剧的传统代表剧目《顶灯》等进行大胆改编的同时,又创作了现代南锣戏《豆腐王》。

1、艺术演变

海兴南锣剧(初称打枣调)是由宋元时期的柳子腔中的《耍孩儿》和明代的俗曲《打枣杆》又称《挂枝儿》等民间说唱艺术演变而来的,是海兴一带流传最为广泛的剧种之一,海兴一带有120余个村庄先后组织过南锣剧会。明末清初形成海兴南锣剧,距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海兴南锣剧最初以秧歌剧的形式出现,后逐渐走上舞台。

2、简介

沧州东部海兴一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兴南锣剧形成初期,海兴一带有哈哈腔、罗罗腔、山陕梆子、昆曲、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等多个戏剧剧种以及秧歌、民歌、鼓词等多种说唱艺术,为海兴南锣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南锣曲盛行于明末清初,海兴境内的民间乐队在演奏南锣曲时,其中马厂、许庄子等村的民间乐队最为出名,他们世代相传,到乾隆时达到鼎盛,出现了刘希元、吕和、李玉成等著名的演奏者。


海兴南锣剧唱腔汲取了大量的海兴地方民间说唱艺术,演唱舒展悠扬,表演伴有杂技、武术、舞蹈等动作,道白用海兴地方方言土语,剧情多体现海兴一带民俗,传统剧目演员大多为一丑一旦,演出滑稽、幽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人们尊老爱幼、积德行善、勤劳耕织、尚文进取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冀东南、鲁北及津南一带百姓喜爱。

3、伴奏乐器及剧目

海兴南锣剧的伴奏乐器最初主要有唢呐、二管、龙头琴、笙以及打击乐鼓和小广锣等,后经逐步改进,演变为现在的唢呐、笙、板胡、二胡、笛子以及打击乐板鼓、鼓、板、锣、小镲等。南锣曲盛行于明末清初,海兴境内的民间乐队在演奏南锣曲时,其中马厂、小梨园、许庄子等村的民间乐队最为出名,他们世代相传,到乾隆时达到鼎盛,出现了著名的刘希元、吕和、李玉成等演奏者。康熙时,小梨园秧歌班吸收了《打枣调》等曲调,由此产生了南锣秧歌剧《顶灯》、《顶砖》等剧目,当时最著名的演员吕三元等。此后一百多年间,南锣剧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道光时期的赵毛陶等戏班对南锣剧的发展影响很大。光绪时,于十二集的刘桂林在马厂村对南锣剧艺人进行辅导,并亲自参与编演剧目,使南锣剧日趋成熟。到了清末,使海兴境内出现了四十多个民间剧社。传统剧目主要有《顶灯》、《顶砖》、《颠鸾凤》、《双拐》、《安安送米》、《双灯记》、《双插花》、《刘二嘎摔车子》等。


4、其他

海兴南锣剧深受冀东南、鲁北及津南一带百姓喜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海兴以及冀东南一带的民间戏曲、民间音乐发展史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海兴南锣剧濒于灭绝。八十年代后,海兴文化工作者对当地的南锣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掘、整理、改编、研究,同时还创作编排新剧目,从形式,到内容,到舞美,全方位进行改革,最有代表性的是杨双发、冯世昌、高向东、林金岗、杨长峰、孙凤华等,新创编剧目主要有《豆腐王》、《招亲》、《杨埕湖畔》等,并多次在省市文艺汇演中获奖,引起了国内戏剧界强烈的关注,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是近几年,海兴县委、县*对海兴南锣剧的传承与发展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南锣剧的保护工作,海兴文广新局对南锣剧的传承、保护、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五年计划,走访南锣剧民间艺人,组织南锣剧培训班。目前,海兴南锣剧演员现有马厂村的刘振江、小山村的丁宝江以及郭兰芳、任景洋、邱月琛、翟广荣、张余飞等。

上一篇:隆尧秧歌

下一篇:唐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