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十不闲莲花落

科普小知识2021-08-21 06:43:26
...

北方曲种。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

1、名字由来

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宋代传入民间,为乞丐乞讨时所唱。莲花落的兴盛当在清代乾隆之后,始有职业艺人出现,并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的天平会,名为十不闲莲花落。

“十不闲,是用木架上锣鼓镲,一人居中,连拉带打,左手夹两鼓锤,敲打单皮及大鼓。右手拉绳,敲小锣及小镲,其大镲之绳系于地,用脚踏之使响。言其手忙脚乱,口中唱词,所以谓之十不闲儿。

十不闲莲花落儿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打击乐器,唱〔四喜〕、〔八掌〕、〔架子曲〕作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演出形式分单唱、彩唱。前者1人演唱,后者2、3人分饰旦、丑两个角色,分包赶角,尤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凡子弟票友演唱的组织,称清门;职业艺人的班社称为浑门,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演唱的大口莲花落。


2、简介

十不闲莲花落属北方曲种。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为丐者乞讨时所唱,多以因果报应为内容。元、明以来,渐有写景、叙事之作。莲花落的最兴盛时期,当在清乾隆以后,当时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广泛流行于民间,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也可单称“十不闲”或“莲花落”。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做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脚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尤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莲花落在发展中,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但仍有一定变化。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

清末民初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于瑞风、赵翠卿、贾玉山、贾玉珍等。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单曲有《摔镜架》、《秋景天凉》、《百虫名》、《大西厢》等;彩唱群曲有《十里亭》、《小化缘》、《夜宿花厅》、《赴善会》等。另有《打花鼓》、《刮地风》、《捕蚂蚱》等小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