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凤阳花鼓戏

科普小知识2021-08-21 06:42:44
...

凤阳花鼓戏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镇,故又称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凤阳花鼓戏源自于花鼓灯,起初是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在清代中期逐渐成熟为独立剧种。

中文名:凤阳花鼓戏

别称: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

起源地:凤阳县

艺术源头:花鼓灯与地方民歌小调融合发展

1、简介

凤阳花鼓戏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故又称“卫调花鼓戏”。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家乡临濠(今凤阳县)建都,所属长淮卫一带的村镇,流行“凤阳歌”。由于临近淮河,又借漕运舟楫之便,凤阳歌得以广泛传播。洪武六年(1372)地方建制为卫(明朝规定军队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于是当地群众以地名为名,称凤阳歌为卫调,但外地人仍称之为凤阳歌。明清时期,凤阳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为躲避自然灾害,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逃荒。她们唱着凤阳歌,配之以锣鼓,卖唱乞讨,其中也不乏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因此人们又称凤阳歌为凤阳花鼓。由于灾民的传播和凤阳歌演唱简便,凤阳花鼓很快盛行于南北。清人赵翼所著《陔余丛考》中《凤阳乞者》条曾这样写道:“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当年凤阳花鼓演唱者多为妇女,往往是姑嫂二人对唱。一人系细腰鼓,一人提碟形小锣,称为花鼓女。演唱时一般是二人坐在一条板凳上坐唱,段落之间敲锣击鼓,无丝弦伴奏。后来又演变出一种双条鼓代替细腰鼓,即演唱者左手执小鼓,右手持双鼓箭击鼓。花鼓艺人从各地带回了多种民间歌曲和音乐,逐渐丰富了凤阳花鼓的声腔,并演变出多种歌舞形式,但都以传统的花鼓调为基础。明末清初,凤阳花鼓调已被地方戏曲吸收演唱。清乾隆年间刊行的《缀白裘》第六集中,即收有《花鼓》一出。所唱曲调有“凤阳歌”和“凤阳曲”等。其剧情中即有凤阳人打花鼓乞食的记述。凤阳花鼓对南方许多地方戏也产生了影响,如它的曲调就被徽调吸收,列入安庆梆子腔剧目中。凤阳花鼓戏自形成以来虽已有近百年历史,但仍以歌舞形式演唱,且无专业班社,皆是群众在空闲时自演自娱。每逢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或庙会,在庙前、麦地或集市中的空地,置一桌一凳,即可开锣演出。凤阳花鼓戏以剧种形式出现而兴盛后,仍以淮河为界,分南乡和北乡花鼓;南乡花鼓流行于府打庙、叹儿湾一带;北乡花鼓流布于凤阳、五河、怀远、蚌埠一带。


2、起源

时间地点

清代凤阳府凤阳县长淮卫乡(今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

艺术源头

花鼓灯与地方民歌小调融合发展

3、发展

过程

清代中叶,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在山歌、号子的基础上形成的曲调,常被作为花鼓灯文场中的主要曲调来演唱,后来,艺人们吸收泗州戏与外来剧剧种的营养,根据说唱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表演,逐渐向戏戏曲演变,至光绪年间,形成花鼓戏。

民国初期,凤阳花鼓戏进入全盛期,许多知名艺人如陈广仁、李西、乔成、顾怀功等,活跃于沿淮一带的农村舞台,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吴汉杀妻》、《东回龙》、《西回龙》、《大隔帘》、《小隔帘》等70多出。花鼓戏伴奏只有锣鼓,没有弦乐,其中的三大件(锣、鼓、钹)必不可少,演奏为4至6人,大多由演员兼任,讲究锣跟人,人跟锣,互为帮衬。凤阳花鼓戏是“以唱为玩”的业余性质。*,演员皆为男性(女角由男性反串),唱腔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建国后,凤阳县人民*曾两次抢救该剧种,先后两次成立凤阳花鼓戏剧团,并吸收女演员参加演出,他们将“凤阳三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创作出凤阳花鼓《全家乐》,国家*董必武观看后给予很大鼓励。


4、非遗传承人

李夕茹、张传英

5、艺术特色

凤阳花鼓的表演道具很有讲究。早期使用的花鼓为小腰鼓,至清末,演唱者为外出卖艺方便,将腰鼓改为小手鼓。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以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竹鞭(或细竹根)为好。花鼓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亦由此得名。

凤阳花鼓的表演服饰也有讲究。一般来说:姑,头戴红花扎红头绳,上身多穿花布大襟褂,下穿深色裤,腰系深红或深蓝色围裙,脚着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粉红色棉纱长袜;嫂,头扎白色或花手巾,上着蓝士林平布大襟褂,下着深色便裤,腰系黑色围裙,脚穿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豆沙色棉纱大袜。

凤阳花鼓还有一定的演唱程式。初期,花鼓人以卖艺、乞讨为主时的演唱分为"坐唱"和"门头唱"两种。"坐唱"为在街头、作坊、村头及私人客堂内坐在长凳上演唱,多为长篇叙事性故事。"门头唱"即沿门乞讨,即兴演唱短篇,内容基本是吉祥如意之类的奉承话。传统的凤阳花鼓由夫妻俩演唱,女子肩背花鼓,男子手提小锣,口唱小调。清代以后,演唱者通常为两位年轻女子,一女击鼓,一女敲锣,齐唱或对唱,或由三人表演,另有年老乐器师伴奏。二十世纪初,为了增强表演美感,小锣被减去。唱的时候,先打花鼓吸引观众,然后边唱边舞,唱完一节又打花鼓。建国后,凤阳花鼓多为群体演唱,边唱边舞,队形、打鼓方法和姿势也有变化。

凤阳花鼓演唱的曲调丰富。它源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又吸收了全国各地精彩的俚语,具有民族音乐的典型特征。艺人们在乞讨卖艺时,即兴将平时所熟悉的歌舞曲调加以利用,并吸收当地民歌精华,经长期融合而颇具凤阳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变成一种新曲调。凤阳花鼓最著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凤阳歌》、《王三姐赶集》、《十杯酒》等。


6、传承意义

近年来,凤阳花鼓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传承断层,面临失传的危险。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其中蕴涵的丰富艺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要保护。

为抢救性保护这一艺术瑰宝,凤阳当地*实施了凤阳花鼓艺术保护工程,成立了凤阳花鼓研究会和凤阳花鼓乡艺术团,组建凤阳花鼓艺术学校,筹建凤阳花鼓艺术博物馆,组织凤阳花鼓民间艺人及其专业创作艺术家对花鼓进行深度研究、搜集和整理。


7、与其他区别

8、与凤阳花鼓区别

凤阳花鼓戏与凤阳花鼓区别,两个不是一种艺术门类,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一个是戏曲一个是曲艺,在曲调上也无多少关系。


与花鼓灯区别

花鼓戏是在花鼓灯的基础上戏剧化的产物,有很大的联系,这种联系也只在艺术的历史上。凤阳花鼓戏与凤阳花鼓还有花鼓灯经常会被人弄混淆。

上一篇:保定皮影

下一篇:庐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