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罗洪

科普小知识2021-11-15 07:16:05
...

罗洪,原名姚自珍。1910年出生,1930年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随笔《在无聊的时候》,发表于当年5月号《真美善》月刊。罗洪主要创作小说,她的小说大多描写社会的众生相,笔触细腻,人物性格鲜明。2009年《上海文学》6月号刊登百岁女作家罗洪的短篇小说新作《磨砺》。2017年2月27日凌晨,中国文坛最年长的女作家罗洪女士在上海病逝,享年107岁。

中文名:罗洪

性别:女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松江

出生日期:1910年11月19日

逝世日期:2017年2月27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苏州女子师范学校

1、人物简介


百岁时的罗洪

罗洪,又名姚罗洪,原名姚自珍,笔名罗洪。女。上海松江人。民盟成员。1910年出生,1929年毕业于苏州女子中学师范科。历任松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上海新闻专科学校、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教师,上海《正言报》文艺副刊《草原》和《读书生活》编辑,上海徐汇女中教师,《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编辑部编辑。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第一篇作品随笔《在无聊的时候》发表于当年5月号《真美善》月刊。主要创作小说,第一篇小说《不等边》,发表在同一杂志1930年10月出版的16卷11期上。

著有长篇小说《春王正月》、《孤岛时代》,散文集《流浪的一年》,短篇集《腐鼠集》、《儿童节》、《活路》、《鬼影》、《这时代》、《践踏的喜悦》、《逝去的岁月》、《孤岛岁月》,报告文学集《咱是一家人》,小说、特写集《为了祖国的成长》、《灯塔照耀着我们》、《倪胡子》等。2006年出版《罗洪文集》三卷。2009年《上海文学》6月号刊登百岁女作家罗洪的短篇小说新作《磨砺》。她的小说大多描写社会的众生相,笔触细腻,人物性格鲜明。

2017年2月27日凌晨,中国文坛最年长的女作家罗洪女士在上海病逝,享年107岁。

2、人物生平

1910年11月19日,上海松江一户姚姓人家添了一个女婴,取名姚自珍。自珍的父亲是留日学生,学西医,后中途辍学回国开办了松江第一家西医诊所。为人解病祛痛之余,自珍的父亲常沉浸在书墨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珍从小就爱上了读书,尤其是中外名著。巴尔扎克、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列夫·托尔斯泰、鲁迅、茅盾、冰心等,成了她崇拜和敬仰的偶像。因为太喜欢罗曼·罗兰的小说和画家洪野的画,姚自珍为自己改名罗洪。

1929年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后,罗洪任松江第一高级小学教师。

1930年,罗洪无意间看到了苏州东吴大学的旬刊《白华》,竟立刻喜欢上了它,便将自己的随笔《在无聊的时候》寄去。不料,《白华》恰在那时停刊了。主编朱雯看了《在无聊的时候》,觉得挺好,便推荐给《真善美》杂志。不久,罗洪的文章变成了铅字,这是她第一次发表作品。


一代名家1959年参观新安江水电站工地的合影。左起何功超、唐弢、魏金枝、罗洪、萧珊、工作人员、巴金、柯灵、辛笛。

一篇《在无聊的时候》成了罗洪和朱雯的介绍人,两人就这样相识了。当时,朱雯在苏州,罗洪在松江,相隔两地,通信便成了他们联络沟通的唯一方式。他们在信上探讨文学,探讨写作,慢慢地,他们探讨出了感情,探讨出了爱情。1932年,两人在上海结为伉俪。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洪夫妇经浙、赣、湘三省到达桂林,1939年1月回到上海。1944年春天罗洪前往安徽屯溪,直至抗战胜利才重返上海。曾为《正言报》编辑副刊《草原》与《读书生活》,1947年辞职后,任中国新闻专科学校教师。1950年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及徐汇女中任教。1953年秋开始,到上海作家协会的《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担任编辑直至退休。

百岁之后,罗洪还一直坚持写作,她说自己的长寿之道就是就要多动脑、多运动。《上海文学》2009年6月号刊登百岁女作家罗洪的短篇小说新作《磨砺》,讲述一位忠诚的*员在“反右”运动中遭遇的冲击,最终获得平反的故事。

由于职业习惯,罗洪平时坐着看书时间较多,这是一种脑力活动,但同时手脚也要多动。她一生坚持劳逸结合,动静配合。散步是她最爱的养生方式,写一会儿字,就到住宅周围走走。她说“现在养生话题对中老年人颇有吸引力,只是我谈不出。我觉得自己的处世平淡,日常起居亦平常,更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宽容的态度与人交往。”

晚年的罗洪过着平静而有序的生活。每天早晨5点起床,洗漱完毕后,准时收听6点的早新闻,然后就开始读报、看书。

女作家罗洪女士于2017年2月27日凌晨在上海病逝,享年107岁。

3、创作经历及作品

罗洪于1910年10月出生于上海松江,原名姚自珍,受留日学医的父亲影响,因特别喜爱罗曼·罗兰的小说和画家洪野的画,改名为姚罗洪,笔名罗洪。

1929年,从苏州女子中学师范科毕业的罗洪回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次年经作家、翻译家朱雯推荐,在《真善美》杂志发表处女作《在无聊的时候》,两人也因此结为伉俪。

1935年,罗洪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腐鼠集》出版,奠定了她现实主义作家的基础,她开始把国家的命运、大众的命运视为自己创作的生命。


“这里说的处女作,可能是指我的长篇小说而言的。”罗洪说:“叫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却藏有这本小说,加州大学*人郑树森教授曾对此做过介绍和评论,发表在*《现代文学》月刊上。”

1937年,罗洪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春王正月》,经赵家璧之手于“八一三”前夕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1937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罗洪的短篇小说集《儿童节》,编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五辑。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像毒蛇一样咬噬着罗洪的心。她用愤怒的笔,蘸着民族恨、国家仇,写下了《白的风暴》《血淋的手》《血》等短篇小说。

七七事变后,罗洪随朱雯到了长沙。在那里,她遇到了鲁彦、张天翼、田汉、茅盾、曹禺等人,并在鲁彦、田汉办的《抗战日报》上发表散文和小说。

1938年初,罗洪又随朱雯到了桂林。那些日子她写了不少作品,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以及汉口和长沙的《东方杂志》《少年先锋》等报刊上发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罗洪部分著作的书影

回到上海,看到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上海,罗洪更是心潮难平,于是,她以笔为武器,写下《后死者》《感伤的少尉》《脆弱的生命》《流亡者的悲哀》等作品,分别发表在当时的进步文艺刊物《文艺新潮》和柯灵主编的《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上。这些作品,后来连同在大后方发表的散文编成散文集《流浪的一年》(1939年,由上海宇宙风社出版)。另一部分小说和特写,则编成小说集《为了祖国的成长》列入巴金主编的《烽火小丛书》(1940年,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942年至1943年间,罗洪在柯灵主编的《万象》月刊上连载了另一部长篇小说《晨》,即《孤岛时代》(1945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1943年,她写了《友谊》《践踏的喜悦》《王伯炎和李四爷》等短篇小说。

罗洪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长篇小说《活路》《鬼影》《这时代》《逝去的岁月》,报告文学集《咱是一家人》,小说及特写集《为了祖国的成长》《灯塔照耀着我们》《仙胡子》等。

《上海文学》2009年6月号刊登百岁女作家罗洪的短篇小说新作《磨砺》,讲述一位忠诚的*员在“反右”运动中遭遇的冲击,最终获得平反的故事。

4、人物家庭

罗洪的先生是著名翻译家朱雯,上海松江人,出版有阿·托尔斯泰的长篇三部曲《苦难的历程》、《彼得大帝》,德国雷马克长篇小说《凯旋门》《生死存亡的时代》、《里斯本之家》等。朱雯与罗洪于1932年春结为伉俪。

5、人物朋友圈

罗洪早些年的朋友:吴健雄、丰子恺、巴金、萧珊……


七十年代,罗洪和朱雯在钱钟书杨绛北京家里。

世界著名科学家吴健雄是罗洪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同窗好友。寒暑假,她们在各自的家乡给对方写信,以此慰藉彼此的思念之情。

和丰子恺是什么时候认识的,罗洪说她已记不太清了。但记得抗战前丰子恺在上海,罗洪在上海开明书店见到过他,还请他画了一幅漫画。新中国成立后,丰子恺来到上海,那时罗洪已是杂志社的编辑,于是,丰子恺成了罗洪的作者。

问谁对她文学创作的影响最深,罗洪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巴金的名字。巴金长朱雯6岁,罗洪把他当兄长看待的。“以前巴金住在武康路,我常去看他,后来他住进了华东医院,我也去。巴金100岁时,我送了百朵玫瑰庆贺,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他,隔着玻璃窗……”

1938年,罗洪在桂林认识了后来成为巴金妻子的萧珊;1946年,两人又在上海重逢,不久以后在一间办公室里工作,天长日久,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后来,萧珊患病而逝。罗洪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不愿意相信萧珊已与世长辞。1979年秋天,罗洪写下了《怀念萧珊》,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年轻可爱的萧珊,同时也表达了她对萧珊深深的追忆之情。

“杨绛是朱雯东吴大学的同班同学,我和她时有书信往来的。杨绛话不多,三言两语,但感觉很亲切。她只比我小1岁,也老了……”

6、人物评价

1935年,罗洪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腐鼠集》出版,由此奠定了她的现实主义创作基调,她开始把国家的命运、大众的命运视为自己创作的生命。有评论认为她小说的文字“避开了滥情和文艺腔的毛病,相当朴素和简洁”,同时也突破了当时女性写作“闺秀派”的“婉约纤柔”,在题材和内容上,更为“广阔和多样”。

1937年的长篇小说《春王正月》,有评论说,这部小说给予读者的认识意义是不能低估的。郑树森在《读罗洪小说札记》中说:“……和三十年代一些作品相比,罗洪比较成功的短篇,在经验剪裁上是要算干净的,作者并不啰唆,也相当有控制。在题材和人物上,罗洪算得上是广阔和多样的。文字方面,罗洪不时都能避开滥情和‘新文艺腔’的毛病,相当朴素简洁……此外,和新文学时期不少女作家相比,罗洪的作品是能够突破所谓‘闺秀派’‘委婉纤柔’的作风,题材也不限于家庭生活、个人情绪等‘茶杯里风波’。这应该是她比较特殊的地方。”

钱钟书先生夸她的菜烧得很好吃。钱钟书和朱雯是同学,朱雯翻译的雷马克的《凯旋门》出版后,朱雯罗洪夫妇邀请钱钟书杨绛夫妇到家中作客,钱钟书赞叹说:“嫂夫人洗手作羹,馀甘当在口也。嫂夫人文字既妙,烹饪亦兼清腴之美,真奇才也!

淡泊名利,罗洪生前就住在吴兴路的一栋老公房里,只有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专业学者才会记得她,说她是最受冷落的女作家一点都不过分。而现在她走了,希望能有更多的读者能读到她的文字,读读她的书。

罗洪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编辑,曾任上海《正言报》文艺副刊《草原》和《读书生活》编辑,并先后成为《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的编辑。她跨越两个世纪的文学写作和编辑生涯,堪称中国新文学百年历程的见证。


这张照片摄于1949年9月,上海。前排左起:赵景深、徐调孚、叶圣陶、善秉仁、朱雯、罗洪。后排左起:唐弢、范泉、梅林、臧克家、孔另境、高尔康、赵尔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