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
红桥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位于天津城区西北部,是天津市六个中心市区之一,是天津市赴北京、河北、东三省重要通道之一,天津西车站将成为连接南北大动脉的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枢纽站。红桥区是天津商业的发祥地,估衣街上的元隆、谦祥益、瑞蚨祥等绸缎庄是古老而久负盛名的老字号;“津门三绝”中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都是在红桥一带诞生的。估衣街、河北大街一带的商业历史悠久,对天津城市的商业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文名称:红桥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下辖地区:下辖10个街道
地理位置:天津城区西北部
人口:55.55万人(2005年)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天津西站
外文名称:HongQiao
所属地区:中国天津
*驻地:勤俭道202号
邮政区码:300131
面积:21.3平方公里
方言:天津话
著名景点:桃花园、水西庄遗址、吕祖堂义和团纪念馆
1、行政区划
红桥区辖10个街道:西于庄街道、双环村街道、咸阳北路街道、丁字沽街道、西沽街道、三条石街道、邵公庄街道、芥园道街道、铃铛阁街道、大胡同街道。
2、地理位置
红桥区位于天津城区西北部,因横跨子牙河上的大红桥而得名。红桥区东南与河北、南开两区相交,西北与西青、北辰两区相邻。地理位置为北纬39°09′56″,东经117°08′45″,红桥区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5.6公里,面积约22.31平方公里。
3、历史沿革
1949年天津*夕,以南运河为界,红桥区大部在河北,为天津市第九区。东至北运河,南至南运河,西至旧市界,北至北运河。包括西北部的邵公庄、西于庄、丁字沽三个市郊农村,土地面积17.6平方千米,居民173282人。河南为第八区,位于市区西北部,东至海河,南至鼓楼东、西大街、西关街西至西营门市界,北至南运河。1949年初,全区有居民49675户,257533人;其中回族2783人,是市区回族的聚居区。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第九区公所,经天津市人民*批准,于1949年3月12日建立了第九区人民*。同年6月改为第九区公所,为市人民*的派出机关。
1952年10月,按照天津市人民*《关于本市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及撤消区公所成立区人民*的命令》,与第八区的16个*派出所辖区(第八区部分地区居民34155户167094人)合并,组成新第八区,建立第八区人民*。区界为:东至北运河、北门外大街,南至北马路经西马路沿西关大街至南运河,西至千里堤、西横堤,北至北运河、丁字沽、唐家湾大道。区内设28个街公所:关上、关下、营门东、河北大街、营门西、西站、邵公庄、三道桥、树德里、桥北、西于庄、西沽、大伙巷、小伙巷、北小道干、春德街、塘子胡同、南头窑、西关外、小西关、自来水、先春园街、朱家花园、信和街、梁家嘴、丁字沽工人新村、丁字沽、芥园。同年11月将三元村、北辛庄划归入八区管辖,街公所增至30个。1954年6月将28个街公所改组为街道办事处。
1955年3月,依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区人民*改称区人民委员会。1956年1月,根据把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市辖区按地名称呼的通知,第八区因界内子牙河上大红桥得名,改称红桥区。同年5月将28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17个街办事处,即:丁字治工人新村、丁字沽、西于庄、红桥北、红桥南、河北大街、邵公庄、营门西、西站、三条石、大伙巷、先春国、太平街、春德街、塘子胡同、南头窑、小西关。
天津市红桥区
1958年10月,根据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实行新行政区划的决定》原北郊区东至三义村,西至线河,南至尹贤村,北至汉为的10个乡镇组成的人民公社和原城用区的大胡同街划入红桥区。区界为:南至老铁桥大街、北马路、西马路,西至市边界,东至北运河,北至武清县境。区内设11个街道办事处:丁字沽工人新村、西沽、红桥南、河北大街、邵公庄、三条石、大胡同、大伙巷、春德街、南头窑、小西关。
1960年将全区街道办事处合并为6个人民公社,即:丁字沽工人新村、西沽、河北大街、三条石、大伙巷、南头窑,实行政社合一。
1961年政社分设,形成6社6街。
1962年2月根据市人委《关于恢复郊区和划分市郊界限的通知》,1958年圆熟原属划归北郊区,同时调整与南开区的分界,原属南开区南北横堤以东的杨庄子、前园划归红桥区。并将6个人民公社划分为9个人民公社:大伙巷、春德街、河北大街、邵公庄、西沽、红桥南、三条石、南头窑、丁字沽工人新村。同年10月撤消人民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建制,设16个街道办事处:河北大街、西站、邵公庄、三条石、大胡同、大伙巷、先春园、春德街、南头窑、怡和街、小西关、西沽、红桥南、西于庄、丁字沽工人新村、丁字沽。
1966年“*”开始,红桥区改称“红卫区”。1967年12月成立“红桥区革命委员会”。1968年1月恢复原区名。
1969年,怡和街并入南头窑,西站街并入河北大街,设14个街革命委员会:河北大街、邵公庄、三条石、大胡同、大伙巷、先春园、春德街、南头窑、小西关、西沽、红桥南、西于庄、丁字沽工人新村、丁字沽。1978年撤消街革命委员会,恢复街道办事处。
1980年5月,红桥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红桥区人民*。同年增设咸阳北路街办事处,全区共设15个街办事处。1988年西沽、红桥南西街合并。1985年至1990年在由红桥区管理的北郊区地界内建佳园里、双环两个居民住宅区,经市*批准设立双环街道办事处,同年新建佳园里地区管理处,1993年佳园里地区管理处并入双环街道办事处。
4、红桥区-旅游景点
天津市红桥区景点
红桥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历代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明。著名的旅游古迹有:清乾隆帝登临天津的桃花园、四次驻跸的华北名园水西庄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吕祖堂义和团纪念馆、专供*礼拜首郡清真大寺和北洋大学堂、天津卫三宗宝之一的铃铛阁、平津战役纪念馆、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等。位于红桥区东北部的西沽公园以树种多和绿化率高居全市各大公园之首。
水西庄:水西庄位于红桥区南部偏西、南运河南岸,现芥园大堤至芥园水厂一带,约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因位于卫河(南运河)以西而得名。水西庄的自然环境与景观十分幽雅精致,凭河造景,巧夺天工。其构思布局,体现出高超的造园艺术水平。园内楼台亭榭命名颇富诗意,如揽翠轩、藕香榭、枕溪廊、花影庵、数帆台、泊月舫等,昭示出浓郁的文化底蕴。听其名,观其景,如诗如画,“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行。”有诗赞曰:“津门好,诗酒兴飞扬。风雅吟成沽上集,烟波人访水西庄。花月醉千场。”
水西庄为清代天津盐商巨富查日乾(1667~1741)、查为仁(1694~1749)父子营造。查家祖籍安徽,后移居浙江海宁。明朝建都北京后,海宁查家的盐务拓展至京津一带,并在仕途上有发展,成为京城豪富,显赫一时。在清代著名的“维民所止”文字狱中,查家亦遭大祸,但仍营盐务,其富不减。水西庄面向卫水,背枕郊野,交通便利,环境幽静,占地百亩,林深水阔。查氏父子博学多才,风雅好客,广交四海名士,会聚庄园,吟诗作画,“名流宴咏,殆无虚日”,可见当时南北文人雅士荟萃津门之盛况。
乾隆南巡曾先后四次驻跸水西庄,首次“驻跸”在1748年,使水西庄名声大噪。1758年,查为仁之弟查为义在水西庄右侧又辟建一园,初名“介园”。后来,乾隆又先后三次(1771、1773、1776)驻跸于此。一次正值春夏之交,园内紫芥花盛开,幽香宜人,遂欣然命笔题名“芥园”。这就是“芥园”地名的由来。乾隆首次驻跸水西庄时,年仅38岁,至第四次驻跸时已是66岁高龄,可见对于水西庄“年既老而不衰”的钟爱情结。
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将天津“水西庄”、扬州“小玲珑山馆”、杭州“小山堂”并称为清代三大私家园林。清同治年间,水西庄园基日蹙,亭榭倾颓。清光绪末年为军警占据,花木遭践踏,遗物已荡然。1912年在此建造自来水公司。当年繁华竞逐的水西庄今已不复存在。
5、交通运输
交通线路便捷通畅穿越红桥区的津浦铁路是全国铁路网的重要干线,坐落于区内的西站扩建工程已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未来西站将成为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普速铁路、长途、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为一体的中心城区最大的客运交通枢纽,也是连接津浦线和京山线的交通要道。另外,津京、津保、津永等三条公路在境内通过,是天津市连接京冀晋豫等地区的重要通道。北横快速路、西纵快速路、西北半环快速路及地铁一号线等十几条线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快捷通畅。
6、河景资源
河景资源优势明显红桥是海河源头所在,红桥境内的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三条河流,处在海河水系的上游,“河资源”为红桥得天独厚。天津市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在“十一五”期间必将向上游推进,围绕“河”将大有文章可作。
红桥区境内河流较多,南运河、子牙河、北运河贯穿全境,于三岔河口交汇流入海河。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均为一级河道。二级河道有津河。
南运河:史称卫河、御河。南运河上接漳卫河,漳卫河上游有漳、卫西大支流,是南运河的主要水源。自杨庄子横堤(西横堤)至南运河、子牙河汇合处,区境内长7.3公里,河底宽15至20米,河底高程0.5至0.0米(大沽高程,下同),堤顶高程7米,地面高程5米。流量20立方米/秒,左岸建防水墙400米,固堤6447米,右岸建防水墙275米,固堤5734米。沿河建扬水站4座、闸3座、涵洞1座,现为市区排水、蓄水河道。
北运河:史称潞河、白河。是海河之流之一,源于北京军都山八达岭南麓,它因位于天津以北而得名。历史上是通向北京的一条漕运要道,北起通县,流经天津市武清县、北辰区,至红桥区新红桥以北约200米处与子牙河汇流入海河。全长89.8公里,河床宽80米,平均水深2米,最大流量100立方米/秒,为引洪、排沥、输水、灌溉等多功能河道。
天津市红桥区河景
子牙河:史称西河、下西河。子牙河由滹沱河与滏阳河汇流而成。后与大清河汇合,流经当城西河闸、杨柳青农场、西横堤至金钢桥,全长30公里。在区境内河长6.25公里。河底宽25至30米,河底高程—3.15至7米,左堤长7.7公里,堤顶高程8至7.7米,堤顶宽2至6米。右堤长6.28公里,堤顶高程8.5至7.5米,堤顶宽6至12米,堤距80至150米。设计流量800立方米/秒,是引洪、排沥、蓄水、输水、灌溉等多功能河道。
津河:原名墙子河,位于区境西南部。自王元村接南运河,经教军场、西营门、长虹公园(向前接红旗河)向东至南丰桥东侧接五马路地下活水管道,长4.8公里,河底宽8至12米,河底高程0.5米,边坡1∶2,为市区排流、排污河道。后经市*改造,更名为津河。
7、土地资源
这里,待开发土地资源丰厚红桥区依托城区规划和拆迁,全力推进关上、关下和小伙巷地区,西沽南水西庄地块、西站前与西于庄地块、大胡同金三角与大胡同爱华里等4个居民区地区,邵公庄、五十一中、铃铛阁、平津战役纪念馆以西地块以及光荣道两侧开发建设,规划建设用地约6平方公里,这是红桥区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可持续开发建设的宝贵资源。
8、经济发展
概况
2011年,红桥区地区生产总值1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8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8.23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红桥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95.9%,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05亿元,增长20.4%。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0.74亿元,增长21.2%。
第二产业
红桥区
2011年,红桥区工业实现增加值2.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10亿元,同比下降30.3%。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5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4.65亿元,占红桥区限额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91.2%。自主创新能力仍不断增强,新产品产值达到4007万元,同比增长31.8%。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企业经济效益开始明显下滑,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52万元,减少54.4%,亏损企业总计亏损504万元。
第三产业
2011年,红桥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48.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为44.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9.36亿元,增长6.3%;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增长28.8%,当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3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比去年加快18.3个百分点。个体经济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实现零售额8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红桥区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个。其中大胡同商贸区全年累计实现成交额80.45亿元;实现税收总额1.21亿元,其中留区税收4710万元。
9、教育发展
2011年内完成5所学校通过天津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达标学校累计达到27所。泰达实验中学新校舍投入使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红星职专成为国家首批立项建设学校,特殊教育全国领先,培智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天津市唯一一所“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校。至年末,全区拥有普通中、小学50所,在校学生26448人;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3588人;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5010人。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校(园)长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当年中考成绩实现新突破,超全市平均分85.25分,在全市位居前列,优秀率达79.48%;高考本科一次上线率继续攀升,比去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10、奋斗目标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红桥区将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把增强红桥经济实力作为奋斗目标,继续深化“城建带动、兴三优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精心构建“一三二一”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与时俱进、力争上游,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所描绘的宏伟蓝图打好基础。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红桥区将初步建设成为与天津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相适应的商务、交通副中心,辐射国内外的商品集散区,成为商贸繁荣、科技发达、工业先进、城市功能完备的中心市区和城市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功能全面,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文明居住区和现代化的中心城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