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是美国第一架正式服役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机舱长18米,能装运36吨重的货物,外形象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吨,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000公里的机动飞行,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中文名: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英文名:STSColumbiaOV-102
编号:OV-102
国家:美国
签约日期:1972年7月26日
命名来源:帆船“哥伦比亚号”
发射日期:1981年4月12日
1、简介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一周航行的美国籍船只,18世纪帆船哥伦比亚号。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的航天飞机机队中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它在1981年4月12日首次执行代号STS-1的任务,正式开启了NASA的太空运输系统计划(SpaceTransportationSystemprogram,STS)之序章。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2月1日,在执行代号STS-107的第28次任务时,于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德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太空人全数罹难。
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W·Young)和克里平(Robert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这架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翼展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起飞总推力达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29.5吨。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大体上与一架DC—9客机的大小相仿。每次飞行最多可载8名宇航员,飞行时间7至30天,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100次。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
1981年初,经过十年的研制开发,“哥伦比亚”号终于建造成功,它是第一架用于在太空和地面之间往返运送宇航员和设备的航天飞机。它第一次飞行的任务只是测试它的轨道飞行和着陆能力。
在太空飞行54小时,环绕地球飞行36周之后航天飞机安全着陆。
2、飞行纪录
哥伦比亚号总共有28次飞行纪录,在太空度过300.74日,绕行地球4,808圈,总飞行距离达到125,204,911英里。
日期 |
任务 代号 |
任务目的 |
宇航员 |
降落地点 |
|
1981年4月12日 |
STS-1 |
首次飞行测试 |
2 |
JohnW.Young;RobertL.Crippen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81年11月12日 |
STS-2 |
再次系统测试;地球科学观测 |
2 |
JosephH.Engle;RichardH.Truly |
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
1982年3月22日 |
STS-3 |
进一步测试;科学实验;地球科学观测 |
2 |
JackR.Lousma;C.GordonFullerton |
白沙太空港 |
1982年6月27日 |
STS-4 |
科学实验;测试对美空军有效载荷 |
2 |
ThomasK.Mattingly;HenryW.Hartsfield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82年11月11日 |
STS-5 |
部署商用的ANIKC-3和SBS-C通信卫星(由于宇航服故障,取消EVA) |
4 |
VanceD.Brand;RobertF.Overmyer; JosephP.Allen;WilliamB.Lenoir |
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
1983年11月28日 |
STS-9 |
首次天空实验室计划 首名西德宇航员(UlfMerbold) |
6 |
JohnW.Young;BrewsterH.Shaw;OwenK.Garriott RobertA.Parker;ByronK.Lichtenberg;UlfMerbold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86年1月12日 |
STS-61-C |
部署通讯卫星;科学实验 |
7 |
RobertL.Gibson;CharlesF.Bolden; FranklinR.Chang-Diaz;StevenA.Hawley GeorgeD.Nelson;RobertJ.Cenker;BillNelson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89年8月8日 |
STS-28 |
测试对军事通讯和侦察卫星的有效载荷(美国防部任务) |
5 |
BrewsterH.Shaw,Jr.;RichardN.Richards JamesC.Adamson;DavidC.Leestma;MarkN.Brown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90年1月9日 |
STS-32 |
部署国防通讯卫星 |
5 |
DanielCharlesBrandenstein;JimWetherbee; BonnieJ.Dunbar(女);DavidLow;MarshaIvins(女)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90年12月2日 |
STS-35 |
紫外线和X射线天文学 (ASTRO-1天文台) |
7 |
VanceBrand;GuyS.Gardner; JeffreyA.Hoffman;JohnM.Lounge; RobertA.Parker;RonaldA.Parise;SamuelT.Durrance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91年6月5日 |
STS-40 |
生命科学空间实验室计划 |
7 |
BryanD.O'Connor;SidneyM.Gutierrez; MillieHughes-Fulford;F.DrewGaffney; M.RheaSeddon;TamaraE.Jernigan;JamesP.Bagian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92年6月25日 |
STS-50 |
于美国微重力实验室-I(USML-1)进行各种微重力实验。 |
7 |
RichardN.Richards;KennethD.Bowersox; BonnieJ.Dunbar(女);EllenS.Baker; CarlJ.Meade;LawrenceJ.DeLucas;EugeneH.Trinh |
肯尼迪航天中心 |
1992年10月22日 |
STS-52 |
加拿大宇航员(StevenG.MacLean) |
6 |
JimWetherbee;MichaelA.Baker; WilliamM.Shepherd;CharlesL.Veach;T amaraE.Jernigan(女);StevenG.MacLean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1993年4月26日 |
STS-55 |
德国宇航员 (UlrichWalter;HansSchlegel) |
7 |
StevenR.Nagel;TerenceT.Henricks; JerryL.Ross;CharlesJ.Precourt; BernardHarris;UlrichWalter;HansSchlegel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93年10月18日 |
STS-58 |
载48只老鼠,研究动物从微重力条件回地球重力场后适应过程。另11项以航天员为对象,研究太空对人体影响。 |
7 |
JohnE.Blaha;RichardA.Searfoss; M.RheaSeddon(女);WilliamS.McArthur; DavidWolf;ShannonW.Lucid(女);MartinFettman |
爱德华兹 空军基地 |
1994年3月4日 |
STS-62 |
科学实验。 |
5 |
JohnCasper;AndrewM.Allen;PierreJ.Thuot; CharlesD.Gemar;MarshaIvins(女)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1994年7月8日 |
STS-65 |
第二次国际实验室(IML-2)飞行任务 日本宇航员(向井千秋ChiakiMukai) |
7 |
RobertD.Cabana;;CarlE.Walz; RichardJ.Hieb;JamesD.Halsell; LeroyChiao;DonaldA.Thomas;ChiakiMukai(日)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1995年10月20日 |
STS-73 |
微重力实验。 |
7 |
KennethD.Bowersox;KentV.Rominger;AlbertSacco KathrynC.Thornton(女);MichaelE.Lopez-Alegria; CatherineG.Coleman(女);FrederickW.Leslie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1996年2月22日 |
STS-75 |
意大利宇航员 (MaurizioCheli,UmbertoGuidoni) 瑞士宇航员(ClaudeNicollier) |
7 |
AndrewM.Allen;JeffreyA.Hoffman; ScottJ.Horowitz;MaurizioCheli; ClaudeNicollier;FranklinChang-Diaz;UmbertoGuidoni |
肯尼迪航天中心 |
1996年6月20日 |
STS-78 |
法国宇航员(Jean-JacquesFavier) 加拿大宇航员(RobertThirsk) |
7 |
TerenceT.Henricks;KevinR.Kregel; SusanJ.Helms(女);RichardM.Linnehan; CharlesE.Brady;Jean-JacquesFavier;RobertThirsk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1997年11月19日 |
STS-80 |
部署和回收尾屏蔽装置、德国制造的轨道器、紫外线摄谱仪——沿岸海洋监测卫星II(ORFEUS-SPASII)。 |
5 |
KennethD.Cockrell;KentV.Rominger; TamaraE.Jernigan(女);ThomasD.Jones;StoryMusgrave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1997年4月4日 |
STS-83 |
微重力实验。由于燃料问题,任务中断。 |
7 |
JamesD.Halsell;SusanL.Still(女); JaniceE.Voss(女);DonaldA.Thomas; MichaelGernhardt;RogerCrouch;GregLinteri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1997年7月1日 |
STS-94 |
微重力实验。再次试飞以缩短STS-83任务。 |
7 |
JamesD.Halsell;SusanL.Still(女); JaniceE.Voss(女);DonaldA.Thomas; MichaelGernhardt;RogerCrouch;GregLinteri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1997年11月19日 |
STS-87 |
日本宇航员(土井隆雄) 乌克兰宇航员(LeonidKadeniuk) |
6 |
KevinR.Kregel;StevenW.Lindsey;WinstonE.Scott;KalpanaChawla(女);土井隆雄;LeonidKadeniuk |
肯尼迪航天中心 |
1998年4月13日 |
STS-90 |
加拿大宇航员(DafyddRhysWilliams) |
7 |
RichardA.Searfoss;ScottD.Altman; RichardM.Linnehan;DafyddRhysWilliams; KathrynP.Hire(女);JayC.Buckey;JamesA.Pawelczyk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1999年7月23日 |
STS-93 |
法国宇航员(MichelTognini) |
5 |
EileenCollins(女);CatherineG.Coleman(女); JeffreyAshby;StevenHawley;MichelTognini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2002年3月1日 |
STS-109 |
服务哈勃空间望远镜 |
7 |
ScottD.Altman;DuaneG.Carey; JohnM.Grunsfeld;NancyJ.Currie(女);JamesH.Newman;RichardM.Linnehan;MichaelJ.MAssimino |
肯尼迪 航天中心 |
2003年1月16日 |
STS-107 |
执行纯科学任务,返回时解体失事 以色列宇航员(伊兰·拉蒙) |
7 |
里克·赫斯本德;伊兰·拉蒙;威廉·麦库尔;迈克尔·安德森;戴维·布朗;卡尔帕娜·乔娜(女);劳雷尔·克拉克(女) |
无(失事解体) |
结构
“哥伦比亚”号机舱长18米,能装运36吨重的货物。航天飞机外形象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机尾装有三个主发动机,和一个巨大的推进剂外贮箱,里面装着几百吨重的液氧、液氢燃料。它附在机身腹部,供给航天飞机燃料进入太空轨道;外贮箱两边各有一枚固体燃料助推火箭。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吨。在返航时,它能借助于气动升力的作用,滑行上万公里的距离,然后在跑道上水平降落。与此同时,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000公里的机动飞行,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
3、事故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北京时间20时49分,NASA向“哥伦比亚”号发出开始降落重新定位指令。当时,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降落带的上空有雾。
21时09分,天空上的雾散去。返回飞行指挥官勒鲁瓦·卡恩向“哥伦比亚”号发出离开地球轨道指令。
21时15分,“哥伦比亚”号飞临印度洋上空。这时,“哥伦比亚”号上的小型方向控制用火箭发动机打开,时间为3分钟。航天飞机的尾部向着地球,开始降落。
21时23分,惯性制导电脑的自动导航系统指挥航天飞机调整为前端在前、尾翼向下的姿势。
21时32分,辅助动力装置被打开,以便向控制航天飞机副翼和起落架的水压系统增加压力。
21时42分,“哥伦比亚”号到达位于太平洋上空144公里的位置,这时的火箭发动机以每小时27,000公里(声速的25倍)的速度工作着。
21时44分,“哥伦比亚”号开始“进入大气层”,其前端向上抬升,保持一个40度的仰角,这样,航天飞机外的陶瓷阻热瓦能够承受飞机进入浓厚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的所有热量。陶瓷阻热瓦开始升温。
21时46分,“哥伦比亚”号距地面只有102公里了,并准备在30分钟内着陆,逐渐地,它穿越加利福尼亚、内华达、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最后到达佛罗里达州上空。
21时49分,“哥伦比亚”号开始按原计划逐渐减缓飞行速度,它的前端朝着右侧飞行。
21时52分,“哥伦比亚”号越过加利福尼亚海岸。休斯顿地面任务控制中心的控制记录显示,航天飞机的左侧起落架温度发生轻微异常变化。三个水压热传感器显示的左侧起落架温度在华氏40到60度(摄氏8至15度)之间。
21时53分,航天飞机左翼第4个传感器显示温度仍在上升。
21时54分,整个机身的温度因左翼温度而上升了15摄氏度。
21时55分,“哥伦比亚”号飞临内华达沙漠上空。
21时56分,“哥伦比亚”号飞临亚利桑那州南部上空。
21时57分,在飞临新墨西哥州上空时,仍受自动导航系统控制的航天飞机开始向左偏转,速度再次下降。休斯顿地面任务控制中心失去与航天飞机左翼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之间的联系。
21时58分,航天飞机左侧一种无法解释清楚的力量推动“哥伦比亚”号向左滚动,配平滚动稳定器自动打开,试图修正航天飞机的降落位置。
21时59分,航天飞机上的机载电脑试图通过启动2部偏航喷气推进器进一步修正自己的位置。在距离地面61公里的高度、“哥伦比亚”号以时速21,000公里的速度进入得克萨斯上空。休斯顿地面任务控制中心记录下了最后的无线电联络信号:“哥伦比亚,这里是休斯顿。我们看到你们的轮胎压力信息,但没有抄下你们最后的数据。”
过了片刻,“哥伦比亚”号机长里克·赫斯本德回答:“收到,但……”
听到一阵噪音短波之后,地面与“哥伦比亚”号便失去了联系。
22时0分,在失去所有无线电联系的情况下,休斯顿地面任务控制中心继续在雷达上跟踪着“哥伦比亚”号。地面目击人员报告称,他们看到“哥伦比亚”号碎裂成无数小块,在天空拖过一条长长的白烟。
22时16分,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预定着陆时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启动事故应急计划。
4、影响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美国宇航局2004年8月13日进一步确认,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是造成整起事故的祸首。“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公布的调查报告称,外部燃料箱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击中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名为“增强碳碳”(即增强碳-碳隔热板)的材料。当航天飞机返回时,经过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使温度高达摄氏1400度的空气在冲入左机翼后融化了内部结构,致使机翼和机体融化,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事故发生后,由于无法迅速找回事发时的泡沫材料和燃料箱进行检验,宇航局和事故调查委员会一直没对事故原因作出最终定论。“哥伦比亚”号外部燃料箱约50万块碎片已被找到并重新拼在一起。宇航局负责“哥伦比亚”号外部燃料箱工程的首席工程师尼尔·奥特说,宇航局经多次试验确定,泡沫材料安装过程有缺陷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奥特说,泡沫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用喷枪在燃料箱外敷设泡沫材料的过程。试验表明,敷设工艺会在各块泡沫材料之间留下缝隙,液态氢能够渗入其间。航天飞机起飞后,氢气受热膨胀,最终导致大块泡沫材料脱落。撞击“哥伦比亚”号的泡沫材料有公文包大小,重约0.75公斤。它几乎是被整块“撕下”后,高速撞击到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名为“增强碳碳”(即增强碳-碳隔热板)的材料,并形成裂隙。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得以从裂隙处进入“哥伦比亚”号机体,造成航天飞机解体。
奥特说,根据新标准对燃料箱进行检测是目前摆在美国宇航局面前的最大障碍。新标准要求,不允许有0.5盎司(14.17克)以上的燃料箱外泡沫材料脱落。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解析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委员会专家提出,起飞时遭遇强风、发射前临时更换火箭助推器、以及“年龄太大”,都可能是造成这艘“功勋宇航器”解体的根本原因。在“哥伦比亚”号起飞62秒钟后,突然遭遇到异常猛烈的大风吹袭,这有可能导致其左侧机身发生“内伤”,为日后坠毁埋下了祸,此后仅仅20秒钟,从机身下部主燃料箱上脱落的泡沫绝缘材料就击中了左侧机翼前端,造成直接“外伤”。专家认为,这些损伤对一个使用10年的航天飞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哥伦比亚”号这样21岁高龄的“老机”则是致命的。
调查委员会指出,有关方面正在研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是否在“机体老化”问题上重视不够,以致最终酿成本次悲剧。有关“哥伦比亚”号失事的直接原因基本确定:超高温空气从机体表面缝隙入侵隔热瓦下部四处乱窜,最终造成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解体坠毁,七名宇航员丧生。据介绍,飞机起飞一分钟后,遭遇的风力强度已经接近NASA允许的极限。专家因此认为,原本已开始出现老化的机翼因遭受如此强风吹袭,才在外界异物的撞击下显得弱不禁风”,从而出现破损,为返航途中的超高温空气入侵形成了“方便的后患”。
此外,原本和“哥伦比亚”号主燃料箱正常配套的火箭助推火箭被拆卸下来,并安装到另外一艘即将起飞的航天飞机上使用。直到当年11月,NASA才重新为“哥伦比亚”号安装了新的助推火箭,可能就在这“不必要”的一拆一装过程中,有关人员的操作对燃料箱的表面材料形成伤害,结果造成绝缘材料脱落击中航天飞机左翼。此外,由于“年事已高”,哥伦比亚号的左翼前端的超强碳纤维隔热板下面可能发生“缺损现象”。过去10年中,其他航天飞机的类似部位也能遭受不同损伤,其中包括外力(小陨石)撞击、刮伤、密封不严等险情。
调查委员会指出,必须搞清楚的是:NASA是否对包括“哥伦比亚”号在内得美国航天飞机上述容易受损的部位及时进行了检查和更换。据介绍,“哥伦比亚”号首次升空是在1981年,为美国使用时间最长的航天飞机。在事故发生后进行的地面风洞试验发现,“哥伦比亚”号在最后时刻发生的翻滚飞行现象,就是左翼前端保护层丢失造成的。专家估计,当时至少有5块U形隔热板脱落才会产生如此强大拉力。搜索人员已经发现了超过2.8万块“哥伦比亚”号残骸,并将其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接受分析调查。据悉,这些东西不过是“哥伦比亚”号庞大机身的19%罢了。
最终报告
2009年12月30日,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公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最终调查报告,细述了“哥伦比亚”号解体前舱内的最后情况。报告还重点关注宇航员安全问题,提出多项改进意见。“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003年返航时失事,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宇航局随后展开深入调查。
和调查相比,这份长400页的最终报告还原了更多“哥伦比亚”号解体前舱内宇航员的活动细节。报告说,从“哥伦比亚”号舱内警报响起,到宇航员生命结束只有约1分钟时间。航天飞机翻滚着失去控制,宇航员威廉·麦库尔按下数个按键,试图控制航天飞机。其他大多数宇航员也按NASA既定程序操作。此时,他们并不知道,噩运就要降临,没有花时间给自己做准备。3名宇航员没有戴防护手套,1人没在自己坐椅上,1人没戴头盔。数秒钟后,“哥伦比亚”号乘员舱失压。报告认为,压力下降造成的缺氧让宇航员死亡或昏迷,昏迷者随后在飞机剧烈翻滚摇晃中受到致命撞击致死。报告认为,宇航员即便有时间穿上防护衣物,在飞机失压后给自己增压,也只能多活一段时间,依旧不可能生还。
5、纪念
2006年1月28日美国东岸时间早上十时,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太中心举行活动纪念三次美国航天灾难,并向罹难的7名太空人致敬。三次美国航天灾难均集中在1月末到2月初,分别是1月27日(阿波罗1号)、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及2月1日(哥伦比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