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建筑

蒲松龄纪念馆

科普小知识2021-08-16 21:19:41
...

蒲松龄纪念馆是在文化名人蒲松龄的故居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是为纪念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而设立的文化名人纪念馆。

名称:蒲松龄纪念馆

地理位置: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成立时间:1984年

所在地:中国山东省

馆藏精品:蒲松龄画像是馆藏中的“镇馆之宝”,系国家一级文物

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

景点级别: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简介

蒲松龄纪念馆的前身是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文化局。蒲松龄故居座落在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西距淄川城八里许。蒲松龄去世后,一直由其后人居住。抗日战争期间,故居毁于日军战火,仅剩残垣四堵。

2、历史沿革

1948年,济南解放后,人民*即派员了解聊斋故址及蒲墓的毁坏情况。全国解放后,蒲松龄故居迎来了第一个春天。

1953年,山东省*于委派著名聊斋学专家路大荒等人前来蒲家庄考察认定,1954年进行了初步修复。当时只有聊斋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东大门楼一幢,房屋均为方正石及乱石墙基,青砖立柱,小青瓦接檐,土坯,草顶,正房三间,建筑面积27平方米,东西厢房建筑面积各为17平方米,是个独立的四合小院。


蒲松龄纪念馆

1956年路大荒、张彦青等人,带来了山东省博物馆赠送的四个展橱,另从王村西铺毕家(蒲松龄设帐毕家)征集来几件文物,对蒲松龄故居进行了简单的布置,形成了蒲松龄故居的雏形。后又由区、镇、村三级*有关负责人组成了“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委托蒲松龄第十代孙蒲文琪义务管理。

1958年1月,淄博市文化局调派蒲玉水同志负责蒲松龄故居的管理工作。蒲玉水同志征购了聊斋南院,又建了三间接待室和一间文物库房。保留了聊斋小院原建筑格局中的东大门楼,新建了一座南大门楼,门楣上悬挂文学巨匠郭沫若手书“蒲松龄故居”五个大字。1961年,蒲松龄故居被山东省人民*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期间,红卫兵查封了蒲松龄故居,砸毁了清雍正三年张元撰文的《柳泉蒲先生墓表》石碑及1954年新建的碑亭,挖掘了蒲松龄墓,其随葬品被洗劫一空。

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是年,对原有房舍进行了修缮和整理。

1977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重新公布蒲松龄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故居旧址,附属展室、柳泉、墓园)。

1980年,淄博市*为了加强对故居的管理工作,批准建立了蒲松龄纪念馆,由此开创了蒲松龄故居管理史上的新纪元。从1980至1984年,国家陆续投资三十万元,对故居、柳泉、墓园进行了修葺、绿化,并相继征用了故居北面、西面数户民宅,陆续开辟为学术研究展室、接待室。对墓园加修了花墙,柳泉增加了台阶,重刻蒲松龄墓表碑,柳泉碑及蒲氏墓标志碑三座,并进行了一系列绿化,使纪念馆初具规模。

3、现状

现在的蒲松龄纪念馆,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陈列体系完备、展览内容丰富,成为淄博市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十多万人次。建馆迄今已累计接待二百多万人次,并接待了一批**,如万里、乔石、田纪云、杨静仁、钱伟长等。蒲松龄纪念馆也先后获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青年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4、人物生平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淄川蒲家庄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书香世家


蒲松龄纪念馆

淄川蒲氏,自元代迁来,原籍何处,文献无征。其远祖蒲鲁浑、蒲居仁曾并任般阳府路总管,名载邑乘,但无任职年代。墓在城西北店子村附近,旧有华表翁仲,俗称“石人坡”。故其民族成分引发学术界争议,“蒙古、女真、回族、汉人”多说并存,至今尚未定论。

《蒲氏族谱》记载,相传蒲姓为元世勋,宁、顺间曾遭“夷族之祸”。邢戮之余,只遗“藐孤”,时方六七岁,匿于外祖杨家,改随母姓,元亡后,始复姓蒲,名璋(即其始祖)。其后子孙日繁,所居满井庄因而易名蒲家庄。至明万历间,全县诸生八名补廪者中,其族竟占六人。嗣后科甲相继,称为望族。自蒲璋至蒲松龄历十一世,其世系为:

璋—子忠—整—海—臻—永祥—世广—继芳—生汭—槃—松龄

蒲松龄的高祖世广,是族中第一位廪生,才冠当时,所生四子中一人为训导,三人为庠生,而后世子孙中在明清两代出了(三名)县令以及教谕,训导等职的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数十人;其曾祖继芳(行二),庠生,所生五子均为入泮;其祖生汭,所生五子无一采芹者;其父槃,字敏吾,配孙氏、董氏、李氏,少力学而家苦贫,遂弃学经商,数年称素封。业余不忘经史,博恰淹贯,宿儒所不能及。但长子早丧,四十余仍无子(曾过继嗣子),散金行善,救济乡里,后连生四子(三人进学)。生平“主忠厚”,值战乱,策划守村,出资助修城垣,故而名载县志“隐逸”中。

励志向学

明崇祯十三年庚辰四月十六日夜戌刻,蒲松龄诞生于蒲家庄内故宅北房中。此时,其父正梦见一位偏袒上衣、乳际粘有一贴圆如铜钱药膏的病瘦和尚进屋。而蒲松龄身上也“果符墨志”,故其以“病瘠瞿昙”降生自况。


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在兄弟四人(兆箕少亡,过嗣者兆兴回归)中排行第三(董氏次子),上有兆专(李氏所生)、柏龄两兄,下有一弟鹤龄。因家境渐落,不能延师,兄弟四人皆从父读。蒲松龄天性聪慧,经史过目能了,尤得其父钟爱。

清顺治十四年,18岁的蒲松龄与本县丰泉乡大刘(今罗村镇道口村)“文战有声”的庠生刘国鼎次女成亲。

次日,新婚后的蒲松龄初应童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藉藉诸生间。其制艺《早起》、《一勺之多》,大为山东学使施闰章称赏。其批语:“首艺空中闻异香,下笔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维风移俗。次,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又掉臂游行之乐。”

越岁,踌躇满志的蒲松龄与同窗挚友张笃庆(历友)、李尧臣(希梅)、王鹿瞻等结为“郢中社”。每聚首则放怀吟咏,寄兴唱和,诗成共载一卷。旨在长学问,消躁志,相互切磋,以补文业。

其后,蒲松龄岁岁游学在外。先去城西沈家与宁绍道参议沈润之子沈天祥(燕及)“共灯火”;又应李尧臣之邀,于康熙三年春到城东李家与之“共笔砚”。此间,虽经兄弟析箸之变,然而蒲松龄却未改求学之念。为惜时笃学,他曾接受同在李家假馆的外甥赵金人(晋右)的建议,作《醒轩日课序》以励志。再后来,面对分家后“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的现状,尤其是弱妻幼子及窘困的家境,迫使蒲松龄不得不违心的终止了在李家的借读。自康熙五年前后,他便到城西王村课蒙,开始了他的熟师生涯。这是他的初馆阶段。

游幕宝应

康熙九年秋,蒲松龄为了全家五口人(已有二子一女)的生计,也为了开阔眼界,应聘于同邑进士、江苏宝应县令孙蕙(树百),南下宝应县署作幕宾,帮办文牍。他骑马南行,从益都县颜神镇(今博山区)西南青石关入莱芜县境,经沂州进苏北,渡黄河(清初由苏北入海),最后到达宝应。

宝应乃苏北古邑,隶扬州府辖,由于地处淮河下游并临大运河,当水路之冲,因而迎送官员驿站供应繁重;且遇连年水灾,土地村舍俱淹,百姓号寒啼饥,*。孙蕙自康熙八年任此灾邑,处境困难,蒲松龄的到来确实帮了他的大忙。次年春,孙蕙被调兼署高邮州署。


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领代孙蕙共拟书启、文告等稿90余篇,大都体现了州县官吏的艰辛、难以强项的处境与灾区的惨状、百姓的困苦,为孙蕙赢得了一定的政声。

南游期间沿途登眺以及苏北水乡的秀丽风光,激发了蒲松龄的文学创作热情。而他亲眼目睹了仕途险恶与社会的黑暗以及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灾民惨状,都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更深广的生活感受。

然而,这种代人歌哭的差事,终究难圆自己的科举梦。他决意辞幕,并于康熙十年初秋北归。

八年窘困

南游归来的七八年间,是蒲松龄人生道路上最艰难的阶段。他满以为凭自己的才智,会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而一展鸿图,但却事与愿违,使其感慨万千。其诗句“世上何人解怜才”,“痛哭遥追阮嗣宗”,“独向陇头悲燕雀,凭谁为解子云嘲?”抒发了他壮志难酬且不为世人理解的苦衷,表露了他蔑视世俗庸人并以怀才不遇的杨雄自比的清高情怀。

这期间,他曾随淄川文人领袖高珩、唐梦赉等游览齐鲁山水,东去劳山,南登泰岱。但仍靠辗转设帐于丰泉乡王家等缙绅之家维生。

科举无望,难达青云之志,而灾年频仍,缺乏充饥之粮。中年的蒲松龄身负重担,在人生道路陡坡上艰难挣扎。

设帐西铺

康熙十八年,已届“不惑”的蒲松龄应同邑毕家聘请,设帐城西西铺庄。毕氏乃淄川四世一品的“名门望族”。馆东毕际有(载积)之父毕自严(白阳)是明崇祯间户部尚书。毕际有原任江南通州知州,康熙二年罢归,优游林下,诗酒自娱。他与王士祯、高珩等诸多名门多有交往联姻,就连任淄官吏亦多与攀结。毕家财力富足,居第宏大。除尚书府外,有绰然堂、振衣阁、效樊堂、万卷楼等,第后石隐园方广十亩,厅台廊榭,竹石花树,景色怡人。

蒲松龄为毕家教授八个弟子,还兼职大量应酬文字,并参陪迎送接待,因而博得了信赖。他与老少东家相处融洽30年,同时也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读书、应试、著书的安定的生活环境。

5、内部藏品

蒲松龄纪念馆建馆后,为充实馆藏、丰富展览,为聊斋学研究奠定基础,千方百计征集聊斋学文物资料,使馆藏由原来的不足百件,发展到现在的一万三千多件。其中,有珍贵的蒲松龄画像及其手稿、印章,有《聊斋志异》的各种旧抄本、刻本、外文译本、港台版本及精、平装本,有改编的白话聊斋、连环画册、戏曲、影视剧本以及聊斋学研究的论文、专著等等。还有一大批现当代文化名人题咏蒲松龄的字画作品。

该馆馆藏文物、资料(版本、照片、声像)7500多件,一级品8件,其中有蒲松龄肖像立轴、蒲松龄手稿、蒲松龄印章等。基本陈列有《聊斋正房》、《蒲松龄生平及著作》、《蒲松龄研究》等。还有《聊斋故事彩塑》、《当代名人书画》专题陈列及聊斋影视厅。


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画像是馆藏中的“镇馆之宝”,系国家一级文物。该画像由清初著名画家朱湘鳞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绘制,绢质立轴,高258厘米,宽69厘米。上有蒲松龄亲笔题跋两则,一则为“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康熙癸巳自题。”二为“癸巳九月,筠嘱江南朱湘鳞为余肖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松龄又志。”跋后,钤有六枚印鉴。

蒲松龄纪念馆现存蒲松龄手稿原件共有四件,分别为《聊斋表文草》、抄《庄子秋水篇》、“抄前人诗赋文”、《拟表九篇》。另外,《聊斋志异》手稿(上半部)、《聊斋杂记》手稿以及蒲松龄在江苏宝应作幕宾时代县令孙蕙撰写的《鹤轩笔札》手稿原件分别珍藏于沈阳图书馆和青岛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展出了其影印件、复制件。

蒲松龄生前使用过的四枚印章,后从蒲松龄墓出土。这四枚印章皆粗质寿山石料、赭色。分别是“蒲氏松龄”阳文篆书圆形印,印面直径18毫米,高50毫米;“松龄留仙”阴文篆书方形印,印面18毫米见方,高52毫米;“留仙”阳文篆书方形印,印面15毫米见方,高50毫米;“柳泉”阳刻风景肖形印章,印面19毫米见方,高50毫米。这四枚印章皆是国家一级文物。

蒲松龄生前穷困潦倒,所有著作均未刊行,主要靠民间传抄,直到清乾隆年间,才有刊本问世。蒲松龄纪念馆收藏的蒲松龄著作版本有百余种,其中《聊斋志异》旧刻本中较为珍贵的有清乾隆乙巳五十年杭州陈氏开刻“青柯亭开雕”《聊斋志异》16卷本、道光三年知不足斋原本《批点聊斋志异》、道光壬寅年但明伦的《聊斋志异新评》、咸丰辛酉年青柯亭《聊斋志异评注》等。外文版中有清光绪六年英文版阿·格里斯译的《中国书斋神话故事》和1908年、1916年后的各种再版本。日文版有平凡社的增田涉等《聊斋志异》、角川书店的柴田天马译《全译聊斋志异》。俄文版的有莫斯科国家文学出版社《聊斋志异》和莫斯科文学出版社的《聊斋志异》等。匈牙利版的有赫利孔出版社的《聊斋志异》。馆藏蒲松龄诗词、文、杂著、俚曲等旧抄本有几十件(册),其它各种聊斋学资料近万件。

6、陈列展示

聊斋故事彩塑展

这个展览精选了《聊斋志异》中十个典型的故事,用我国传统的民间泥塑的形式,将主要情节立体地、形象地展示了出来,以便于人们直接地、形象地了解《聊斋志异》的思想精髓和艺术魅力。

聊斋学研究成果展


蒲松龄纪念馆

随着蒲松龄及其著作影响的不断扩大,对“聊斋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后,学术研究领域对聊斋学的研究掀起一个新高潮,研究成果蔚为大观。这个展览展出了近四十种国内研究聊斋学的专著、学刊,还展出了港台及国外的聊斋学研究成果。

馆藏名人字画展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现当代文化名人创作了一大批题咏蒲松龄的字画作品,如郭沫若、老舍、田汉、叶圣陶、胡厥文、王昆仑、刘海粟、俞平伯、钱伟长、赵朴初、阳翰笙、聂绀弩、吴组缃、端木蕻良、王力、吴作人、启功、范曾、周而复、张友渔等,共六百余件。该展览采取周期轮流展出的方式,定期更换。

蒲松龄著述展

蒲松龄一生著述甚丰,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词、文、赋、俚曲、杂著、戏曲等二百余万言。该展室大致介绍了蒲松龄著述的版本和传播情况,展出的主要版本有《聊斋志异》手稿影印件等共三十余种近百册。

蒲松龄生平展

以图文并茂的版面配合展橱实物,详细介绍了蒲松龄生平的几个重要阶段,如出生、童年、完婚、初应童子试、结“郢中诗社”、青云寺苦读、南游、七年困窘、设帐“绰然堂”、蒲松龄与王渔洋、科场失意、暮年家居、乡饮酒礼、为民请命、柳泉采风、魂归聊斋等。同时展出了不少实物,如从蒲松龄墓出土的灯台、捻珠、酒壶、酒杯、耳挖、铜簪、铜镜等。蒲松龄一生中有三十多年在西铺毕家设帐授徒,在教书的同时,坚持读书、著书,《聊斋志异》大部创作于此。为了让游客对蒲松龄设帐之毕家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我们依据有关记载,制作了毕家“隐园”的缩微模型。

7、出版刊物

该馆已编辑出版《聊斋佚文辑注》、《蒲松龄研究》等书,并首次提出蒲氏汉族说,发表论文《蒲松龄不是少数民族》。

8、荣誉称号

蒲松龄纪念馆被评为“十大服务品牌”提名奖

淄博市党员教育基地


蒲松龄纪念馆

文明单位

2004年度山东文明景区

青年文明号

山东省第二届旅游消费信得过单位

1996-1997年度,蒲松龄研究会被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评为“优秀学会”

2001-2002年度,蒲松龄研究会被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评为“优秀学会”

2001年,被*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评为“淄博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进单位”

2001年被淄博市*评为“安全先进单位”

2001年,被省评为“省级对外宣传先进集体”;被市*局荣记安全保卫集体三等功

2000年,被淄博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办公室、淄博市旅游局评为“文明旅游区”

9、队伍建设

蒲松龄纪念馆建馆以来,便注重讲解队伍的建设,一直把讲解作为宣传蒲松龄、宣传蒲松龄纪念馆的重要手段,作为沟通纪念馆与观众的桥梁和实现纪念馆社会效益的最佳方式。


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纪念馆讲解队伍的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从讲解员的选拔、到讲解词的编写、讲解员的培训,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在管理上,坚持竞争原则,优胜劣汰,鼓励个人成材。在讲解实践中,要求讲解员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灵活地运用材料,做到“因人施讲”。根据游客的身份、文化程度、年龄等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讲解方式,以得到最佳讲解效果。加强讲解员的职业素质建设,既要热情大方,又要仪表端庄;既要风趣幽默,又不贫嘴饶舌;既要言之有物,又不夸夸其谈。讲解作为蒲松龄纪念馆的重要“窗口”,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名列前茅。她们中有市级明星服务员、市级模范讲解员和市级优秀讲解员,多次在全国、全省、全市讲解大赛中获奖。她们的讲解得到**、外宾及广大游客的高度赞扬。*、省、市新闻单位都曾经报道过她们的事迹,有关部门也多次给予表彰。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蒲松龄纪念馆不仅建成为独具特色的著名旅游胜地,还拟建成聊斋学研究的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和展示中心,成为弘扬祖国文化传统遗产的重要基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