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浅议高校教学秘书专业化的实现策略

科普小知识2022-12-08 13:03:18
...

  摘要:教学秘书专业化建设是新时期提高高等院校高质高效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教学秘书专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着手,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新形式、新思想和新举措,提出促进教学秘书专业化的路径。

关键词:教学秘书;专业化;策略

一、教学秘书专业化内涵解读

关于教学秘书专业化有两种理解,一是教学秘书专业的发展,二是教学秘书的专业发展。前者指教学秘书这一职业与师范教育的关系,后者则强调了教学秘书由非专业人士向专业人士转变的过程。本文所阐述的选题是后者。所谓教学秘书专业化,一是高校教学秘书须要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秘书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二是高校教学秘书须经过专业化的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之后,能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不断反省和总结达到最终的专业成长。以此看出,教学秘书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院校管理在北美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当时人们认为应该借用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为实践提供有用的、较为准确的方法和技术,院校管理工作应该专门化。这种思想随后从北美传到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探讨、研究、实践了多年,已经达到了专业化、规模化的水平。20世纪末,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日益引起国内人们的关注。周远清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教学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学问,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wWW.11665.COM”这一具体要求的提出意味着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发展已超越单纯的行政管理的局限,而转向教学管理人员内在专业素质、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正确认识时下教学秘书队伍的职业特点及专业化发展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对实现高水平的教学秘书专业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秘书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多理论少,相关理论知识薄弱

教学秘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项繁杂、细碎的行政管理工作,较大程度上依循于工作经验的积累。但当下很多教学秘书处理日常工作事务考虑更多的是服务性和规范性,缺失了计划性和创新性。而且,在常规的教学管理流程中鲜有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接触不到新的教育管理理念的计划,视野和思路打不开,观念不能及时更新,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学秘书自身专业化的进程。而专业化则强调专职人员经业务培训后专门从事某项工作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高学历人员少,专业化水平偏低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没有任何明确的政策、条文对教学秘书岗位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规范进行界定。与高校内其他管理队伍比较起来,教学秘书队伍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高校教学秘书中有研究生学历的很少(有的话也多是一定时间的兼职),本科学历的占18.7%,专科学历的占31.3%,而中专学历(含高中学历)的占了50%。另外,教学秘书队伍结构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这也加大了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进程中高学历研究人员的缺失。

(三)工作积极性低,缺乏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

有些教学秘书认为,教学秘书是行政管理岗位,高校对其没有学历和专业的硬性要求,再加上待遇相对偏低,岗位也没有受到重视,所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当下的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缺乏自觉学习意识,不善于反省总结,更不懂得怎样去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途径/策略

(一)优化知识结构,为专业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石

笔者认为,要实现教学秘书专业化,必须要加强内涵建设,即增加教学秘书专业化知识储备。这个知识储备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与《现代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管理科学有关的专业知识。二是与日常工作产生交叉的学科知识,如行政管理学、教育学、秘书学、心理学、应用文写作等学科知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起来大多感觉艰涩无趣,但笔者建议教学秘书可结合日常的工作选择感兴趣和有实用价值的部分仔细学习,把现代管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管理之中,不仅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不感到苦闷,而且可以举一反三,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另外,有机会也要主动尝试论文写作、参与课题研究,这样积极参与其中,使自己的所学有了检验的机会,而且也会极大地激发自己的自信和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增强业务培训,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学习机会

教学秘书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作用发挥的程度,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学校应创造教学管理培训或进修机会,不定时的邀请具备丰富管理经验和学识的专家,开展一系列的知识讲座和培训,加强继续教育,来不断提升教学秘书的业务能力。此外,高校还应该组织教学秘书与更多的同事之间进行交流对话,总结彼此在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经验感悟,通过这样的交流,双方或多方除可以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外,还可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管理视野,打开创新的思路。从去年开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方针及教育部“质量工程”精神,提高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管理水平,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于2010年7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成功举办了“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教学秘书岗位管理及技能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32所高校的近70人参加了此次高级研修班。这样的培训为教学秘书群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互动平台。

(三)学会行动研究,为专业化发展拓宽研究路径

“行动研究”是一种适用于广大教育技术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1946年提出。他认为:“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有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的成果为实践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这一研究方法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问题的一种方法。笔者在此建议教学秘书要学会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在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教学秘书可以和名师、专家学者一道共同合作研究某一课题,教学秘书作为课题的实践者,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按照“问题一计划一行动一观察一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渐进的程序,充分展现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研究过程中去学习研究者或名师专家的经验和成果,把研究自学、交流发言、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在和谐的研究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建立专业信息系统,为专业化发展提供操作平台

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不断增多,师生数量增加,相应的,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工作量不断增大,工作难度也进一步增加。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一个便捷、高效、实用的计算机系统平台十分重要,这样学籍管理、考试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实现。目前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和教务应用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可以在工作中节约时间,提高了效率。另外,还可以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将专业中全体教师和教学秘书或各班级*和教学秘书建专用qq群,以加强教学秘书与教师间、秘书与学生间的交流,形成安全可靠的系统平台。

(五)构建有效激励机制,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教学秘书专业化发展的阻碍之一就是缺乏有效适宜的行政激励机制。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会严重影响教学秘书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构建一套有效的教学秘书激励机制,一个合理的评估体系或是目标考核机制,优奖劣罚,将那些业务能力强、效率高、责任心事业心重的教学秘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不仅能激发教学秘书的工作热情,完成自我专业化建设,更将促进教育管理工作体系的良性循环,使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得到最大的价值收益。

以上论述探究了教学秘书专业化成长的问题和实现策略。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而教学秘书既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层人员,也是教学管理工作得以有序进行的中坚力量。教学秘书自身专业化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学管理体系的质量。因此,教学秘书须从新时期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出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创新,发挥助手参谋、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等作用,以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