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古代著名大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国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是东汉以来山东望族,历经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李郑王,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代又有五姓七望之说。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七宗五姓中,李姓占了两家,即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李氏“出赵郡、陇西二望”。
中文名:赵郡李氏
始祖:李玑
祖居地:赵郡柏人
影响:五姓七望之一
1、简介
南北朝时期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支派繁多,文化清流,官位显赫。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赵郡李氏东南西三房始祖为晋朝的李楷。
赵郡治所位于今河北赵县。赵郡李氏是李姓的第二大流派,其始祖是战国名将李牧(今邢台隆尧人),他曾率兵两次击败秦国。
赵郡,其初建置于后魏,此后各朝有沿置,其治在今河北赵县。
赵郡李氏出自秦司徒昙的次子玑。李玑,字伯衡,在战国末,拜为秦国太傅,功名显著。玑有三子:云、牧、齐。老二李牧为当时赵国的国相,被封为武安君。从他开始,把家定居在赵国柏人(今邢台隆尧)。当时七雄之一的赵国,其疆土包括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及河南省黄河以北之地,今河北赵县正属于当时赵国境内。
赵郡李氏的邕祖李牧,是一个十分卓越的人物。作为赵相,他足智多谋,治国有方,又长于用兵,抵匈奴,打东胡,屡有战功,甚得军心。曾于公元前243年,率军伐燕,使秦国不敢轻易侵伐赵国。公元前234年、前232年,李牧两次击败秦军。秦国惧怕李牧,就收买赵王嬖臣郭开,诬李牧*,赵王优柔寡断,听信谗言,终于在公元229年杀害了李牧。李牧一死,秦始皇的大将王翦立刻率大军消灭了赵国。可见李牧在赵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牧在距今二千二百多年之前,开创了赵郡李氏,因而赵郡李氏历来人口众多。其后世子孙支庶繁多,现以其繁衍的大致情形,叙述如下。
2、发展
在秦末汉初,赵郡李氏向河南和江南发展。
广武君李左车出有三子:李常、李伯、李遐,这三兄弟为赵郡李氏第四代,此时已经是汉高祖一统天下时。老三李遐,字伯友,是汉朝的涿郡守,生了四子:李岳、李德、李文、李班。老大李岳,字长卿,官拜谏议大夫。李岳之子李秉义,字世范,当上了颍川太守。颍川在今河南境内,出于任职之便,李秉义把家搬到了颍川,从而,使原来在河北的赵郡李氏,分出一支到了河南,成为河南赵郡李氏的开端。
颍川的赵郡李氏自其开基始祖李秉义之后,不断发展。李秉义有三子:李翼、李协、李敏,老三李敏官至五大夫将军,他又生有三子:李谟、李道、李朗。李谟,字道谋,为临淮太守,有哆、华、旭三子。老大李哆,字子让,官至上党太守,其子李护,官至酒泉太守。李护生有三子:武、昭、奋。老大李武,字昭先,曾任书郡太守、太常卿,他生有四子:赞、脩、奕、龙。老二李脩,字伯游,为后汉的太尉,又生有四子:李谅、李叔、李训、李季。老大李谅,字世益,是后汉时赵国相,其子李膺,字元礼,为东汉大臣,其品行高雅,教授常千余人,荀爽也高兴地为他驾车,士子都把他的接见认为是跃龙门,被称为“天下楷模”,先后任青州刺史、度辽将军、河南尹,官至司隶校尉,因谋诛宦官事败,而死于狱中。
李膺有三子:壤、瓒、瑾。老三李瑾为东平相,后来为避难复居于赵。李瑾生有*、李恢、李宣三子。老二李恢又生四子:定、壹、奖、硕。老大李定,在曹魏时任水衡都尉、渔阳太守等职。李定四子,李平字伯括,为乐平太守;李机字仲括,位国子博士;李隐字叔括,李保字季括,位并尚书郎。兄弟皆以儒素著名,时谓之四括。李机先后任太学博士、临江及乐安二郡太守,他有五子:群、壤、密、楷、越。
李楷,字雄方,在晋朝先后任司农丞、治书侍御史。时赵王伦自称皇帝,引起宗室诸王的兵讨,战乱空前。李楷为避战乱,带领全家徙居于赵郡的平棘。
赵郡李氏东南西三房始祖李楷,生有五子:李辑、李晃、李棨、李劲、李睿,这五个儿子形成三大房系,从而使平棘赵郡李氏分而成三流,即南祖房、西祖房、东祖房。
赵郡李氏也有六大房系,为南祖房,东祖房,西祖房,辽东房,江夏房和汉中房。李楷的五个儿子,定居在常山,兄弟分居:老五李睿的儿子李勖兄弟,居住在巷东;老四李劲的儿子李盛兄弟及老三李棨一家,居住在巷西;老大李辑与老二李晃两房子孙,则南徙故垒。因而,以此三个方位,李睿又被奉为赵郡李氏的东祖;李棨与李劲被奉为西祖;李辑与李晃则被奉为南祖。
3、祖房
南祖房
前述李辑与弟晃共称南祖。辑字护宗,为高密太守,其子李慎李敦先徙居于柏仁,因子孙甚微,而与李晃一起南徙故垒。李晃,字仲黄。他这一支流回到赵地后,其后人有自赵郡徙于管城(今陕西南郑)的,于是在陕西南郑一带,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李熙,北魏时与东祖李灵,西祖李诜被朝廷征召,即为高允征士颂里的名士三李。李晃这一支世系,有子名李义,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司空长史。李义有子李吉,为东官舍人。李吉之子李聪,官至尚书郎。李聪生有二子:真、融。老大李真官至中书侍郎,孙李义深为东魏大丞相府记室参军,左光禄大夫,散骑常侍,阳夏太守,学涉经史,有当世才用。义深兄弟七人,多有学尚。义深弟李同轨,是一代儒学大师,典修仪注,为国子博士,学综诸经,多所治诵,经义素优,辨析兼美。弟李稚廉聪敏好学,时征责文簿,应机立成,恒先期会,为诸州准的。义深族弟李神威,幼有风裁,家业《礼》学,又善音乐,撰集乐书近百卷。族人李翥,弱冠以文章知,待诏文林馆。义深子李騊駼有才辩。子李政藻,明敏有才干。其后唐代有李至远,少秀晤,能治《尚书》《左氏春秋》,未见杜预《释例》而作《编记》,大趣略同。复撰《周书》,起后稷至赧,为传纪,令狐德棻许其良史。弟从远清密有学。至远子畲,少聪警,从远子岩,善草隶。騊駼七代孙李藩,雅容仪很好学。騊駼七世孙李固言,议事论政的时候头头是道,言辞清晰,很有条理,文章也很好。騊駼五世孙李叔慎,官至唐朝刑部侍郎。李叔慎的第二子名李游道,在武后时拜为宰相。騊駼五世孙李阳冰,篆书写得很好,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南祖之后,有李善权,为后魏谯郡太守,他把家徙至谯(今安徽亳县治),于是在安徽亳县一带也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其后有唐代李敬玄,博览群书,特别擅长五礼。曾孙李绅于诗特有名,乡赋之年,讽诵多在人口,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从弟李纾少有文学。南祖房名宰相有李藩、李固言、李日知、李敬玄、李绅、李元素。《新唐书》中皆有记载,有唐一代300年,南祖房名相满门,世代荣显。
东祖房
东祖睿,字幼黄,为高平太守,封江陵宁公。其子李勖,为顿丘太守。李勖有子名李颐,为高阳太守,封武安公。李颐有四子:勰、系、奉、曾。李勰恬静好学,有声赵魏间。子李灵北魏神麚年间,太武帝征天下才俊,与族叔李诜,族弟李熙,博陵崔绰,范阳卢玄,渤海高允等俱被徵,事在高允《高士颂》,拜中书博士,以学优被选为帝师,教授皇帝经学。曾孙李瑾淳谨好学,从弟李元忠为北齐的奠基人之一,元忠子李搔少聪敏有才艺,曾采诸声别造一器号曰八弦,时人称有思理。灵另一曾孙李浑,参禅代仪注及修撰《麟趾格》,博通国典朝章在魏收之上。子李湛,涉猎文史有家风。浑弟李绘为中书侍郎,仪貌端伟,神情朗隽。素长笔札,尤能传受,每次文武百官集会的时候,总是先让他发言,音词辩正,风采卓然。绘弟李纬少聪慧有才学。当时北齐都城邺下为之语曰:"学则浑、绘、纬,口则绘、纬、浑。"四人均出任过聘梁使,时人称为四使之门,梁武帝目为赵李人物今实居多。灵侄孙李宣茂,为中书博士。宣茂弟叔胤,著作佐郎,其妻因为不愿侄子博陵崔巨伦的盲姐嫁给寒族(南北朝士族不与寒门联姻),而将她嫁给自己的儿子李翼,崔氏与李翼书诗数十首,辞理可观。宣茂曾孙李德饶,少聪敏好学,弱冠仕隋参掌文翰。宣茂孙李公绪性聪敏,博通经传,雅好著书,撰《典言》十卷,又撰《质疑》五卷,《古今略记》二十卷,《玄子》五卷,《赵语》十三卷,并行于世。弟李概少好学,编修国史,撰《战国春秋》及《音谱》并行于世,与清河崔瞻、颍川荀仲举(北齐书文苑传记载)为莫逆之友。公绪孙李守素,唐初秦王十八学士之一,尤工谱学,自晋宋已降,四海士流阀阅,莫不详究,当时号为“行谱”,是谱学大师。灵六世孙李知本涉经术,事亲笃至,与弟知隐雍顺。勰弟李系,子李顺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拜中书博士,北魏侍中、镇西大将军、太尉公、高平王、谥曰宣王。长子李敷性谦恭有文学,迁散骑常侍、南部尚书、中书监,领内外秘书,袭爵高平公,朝政大议事无不关。敷弟李式学业知名,弟李弈美容貌有才艺,敷兄弟敦崇孝义,家门有礼,至于书记皆合典则,为北州所称美。式子李宪,清粹善风仪好学有器度。子李希宗,仪貌雅丽,涉猎书传有文才,以人望兼美而深见礼遇,其二女李祖娥为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长子李祖升,容貌好有文学。弟弟李祖纳,擅长经史。李希宗的弟弟李希仁,有学识。李希仁弟李骞,博涉经史,文藻富赡,所著诗赋碑诔,别有集录。李骞弟李希礼修起居注确定礼律。子李孝贞少好学,能属文,与从兄仪曹郎中骚、太子舍人季节、博陵崔子武、范阳卢询祖为断金之契,北齐时与安平李德林,范阳卢思道,河东薛道衡皆以辞藻著闻,爰历周、隋,咸见推重。李称一代俊伟,薛则时之令望,握灵蛇以俱照,骋逸足以并驱,文雅纵横,金声玉振。待诏文林馆以美于词令,敕与中书侍郎李若、李德林别掌宣传诏敕,所著文集二十卷,行于世。孝贞六世孙李端,唐代大历中,与韩翃、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号“大历十才子”。诗才工捷,闺情诗清婉可诵。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意况清虚,酷慕禅侣。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诗更高雅,于才子中名响铮铮。其叔李嘉祐天宝七年进士,授秘书正字。上元中期,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期,又为袁州刺史。与严维、刘长卿、冷朝阳等人友好。工诗,诗风丽婉,有齐梁风。刘辰翁评论道:“李袁州(嘉祐)中兴高流,与钱(起)、郎(士元)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如‘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端子李虞仲也善做诗。孝贞弟李孝基,亦有才学风词甚美。弟李孝威,有学识修起居注。四世孙李华,唐代开元二十三年进士擢第。天宝中,登朝为监察御史。累转侍御史,礼部、吏部二员外郎。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善属文,文体温丽。华尝为《鲁山令元德秀墓碑》,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后人争模写之,号为“四绝碑”。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族子李翰文章精密。族子李观写文章,当时人认为与韩愈不相上下,同为龙虎榜同年进士。顺从弟李孝伯少传父业,博综群言美风仪,北魏宣城公,时称有一孝伯足理天下。孝伯兄李祥学传家业,位中书博士。子李安世幼而聪悟美容貌,提出均田之制。子李枿(一作玚)涉历史传,颇有文才。弟李谧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起初拜小学博士孔璠为老师,几年后,孔璠回过头来拜他为师。弟李郁好学沈靖,博通经史,为国子博士,令郁问名儒徐遵明其《五经》义例十余条,遵明所答数条而已。谧子李士谦,诣学请业,研精不倦,遂博览群籍,与博陵崔廓为忘言之友。系九世孙李峤、十二世孙李绛,都是唐朝名宰相。李峤(644-713),字巨山,高宗时进士。他幼时失去双亲,传说他曾梦见一个人给他留下两支笔,此后,他便有了文辞,15岁能通五经,20岁就中了进士。李峤历任高宗、武后、中宗、玄宗四朝,为官清正。当时来俊臣陷害狄仁杰等人,李峤极力为狄仁杰等人鸣冤,以至得罪了武后,一度被贬为润州司马。李峤不仅官至中书令,而且还善诗文,他以文章与同乡苏味道齐名,而被合称为“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为一代文雄。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今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李峤集》流传至今。李绛,字深之。宪宗时进士,曾多次上书直谏,自知言切,必遭祸殃,焚署内奏稿,等待帝问罪。帝果然大怒,绛从容对答,说臣居朝廷,而惜身不言,这是臣有负于陛下;倘若陛下只愿听顺耳的话,只信佞人之言,那就是陛下有负于臣下,一句话说得宪宗怒气全消。李绛先后任监察御史、户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礼部尚书、华州刺史、御史大夫、东川节度使、山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东祖之后还有一位李谔,是隋朝的南和公,好学善属文。其子李爽,官至左金吾卫将军。李爽的玄孙李珏,在唐文宗时,官至宰相。
西祖房
前述李棨与弟劲,共称西祖。李劲,字少黄,为晋朝治书侍御史。他生有二子:盛、隆。老大李盛官拜中书侍郎,曾孙李诜,北魏时和东祖李灵,南祖李熙一起在被征召的天下才俊中。诜从侄李秀林为中书博士,子李徽伯,家世并以学业自通,徽伯子李子旦曾说:"弃文尚武,非士大夫之素业。"徽伯女李昌仪艳且慧,兼善书记,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妃妾(有可能是兰陵王高长恭的生母)。族人李普济与李皦均学涉有名。李晖宾,美容貌宽和沉雅,太学博士。李山儒,少而清立学涉群书。李盛的九世孙唐代李乂,年十二,工属文,中书令薛元超曰:"是子且有海内名。"乂事兄尚一、尚贞孝谨甚,又俱以文章自名,弟兄同为一集,号《李氏花萼集》。盛另一九世孙唐代李自挹,据《太平广记》记载,当时武后宠臣来俊臣弃故妻,奏逼娶太原王庆诜女,侯思正亦奏请娶赵郡李自挹女,敕政事商量,宰相们都认为有损国体(五姓士族不与他姓为婚)。盛十世孙唐代李怀远,好学善属文,在武后时为宰相。盛八世孙李嗣真博学晓音律,兼善阴阳推算之术。嗣真与同时学士刘献臣、徐昭俱称少俊,号为"三少"。撰《明堂新礼》十卷,《孝经指要》、《诗品》、《书品》、《画品》各一卷。老二李隆为北魏之阜城令,十一世孙唐代李巽,少时好学。隆十世孙唐代李栖筠,好读书知识广博,写文章敏捷遒劲确切,天下士人都很推重。子李吉甫为名宰相,孙李德裕也是名宰相。李吉甫,字弘宪,少好学,能属文。年二十七,为太常博士,该洽多闻,尤精国朝故实,沿革折衷,时多称之。德宗时任太常博士、州刺史等职,又在宪宗时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曾向宪宗揭露牛僧孺等人的专横,颇有政见。元和三年(808),他出任淮南节度使,于高邮县筑富人、固本二塘,溉田千顷,受民爱戴。此后再次入相,多有建树。所著《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舆地总志。吉甫子李德裕,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西汉书》、《左氏春秋》。明辩有风采。文学方面成就斐然,前人称其“文学过人”、“盛有词藻”。他“往在弱龄,即好词赋”(《进新旧文十卷状》),《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杂赋》2卷,现存赋共计32篇,可称中晚唐辞赋大家。朝廷的书诏大手笔都是由他来制成,文武两朝为相,历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等职,是“牛李党争”李派首领,主张削弱藩镇*。宣宗时,遭牛党打击,死于崖州贬所。有《次柳氏归闻》及《会昌一品集》传于世。李吉甫父子为西祖房门庭,增辉添彩。
上述赵郡李氏三房,千百年来,名人辈出,门庭流芳。除此三房外,赵郡李氏还有另外三房,分别是:辽东李氏、江夏李氏、汉中李氏,现分别给以勾述。
辽东房
辽东房始祖李齐,是李玑的少子,也就是说李齐与创立赵郡李氏的始祖李牧,是同胞兄弟,李牧行二,李齐行三。李齐在赵国当上国相,他把家开始安在中山(今河北定县)。至李齐的十三世孙李宝时,又把家迁徙到襄平(今辽宁辽阳)。李宝,字君长,曾任后汉元菟都尉职。李宝把家迁到了襄平,于是在今辽宁辽阳一带就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李宝儿子李雄,曾任车骑长史职。李雄之子李亮,为原武令。李亮子李敏,为河内太守。李敏之子李胤,在晋朝官至司徒,封广陆侯。李胤子李固,为散骑侍郎。李固子*,为阳平侯,袭广陵侯。*有弟,名李沉,李沉孙为李根,李根为后燕中书令。李根的九世孙,名李泌。李泌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是李氏家族的杰出代表。李泌,字长源,是唐德宗时的名宰相。少聪敏,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于诗,七岁能赋诗,谈论国家大事,是位神童。曾与肃宗同坐辇车,出入宫中,人们指着辇车说,穿黄衣的是圣人(指肃宗),穿白衣的是山人(指泌)。李泌历任参谋军事、翰林学士、楚州刺史,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曾几度仕宦,几度潜隐,在相位期间,曾多次上谏德宗。李泌死后,其子李繁撰有《邺侯家传》流传于世。
江夏房
江夏房始祖是李就。从李就上溯两世是汉代酒泉太守李护,而李护则是赵郡李氏的始祖李牧的八世孙。也就是说自李牧至李就,正好10世。李就,为后汉会稽太守,封高阳侯,他由于做官的缘故,把家搬到了江夏(今湖北武昌),于是在今湖北武昌一带就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江夏李氏始祖李就,传至东晋李矩,为江州刺史。从兄李重少好学,有文辞。李矩有子,名李充,文学家,善楷书,世咸重之,为中书侍郎,经史子集分类即从充始,母亲卫夫人即王羲之书法老师。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充注《尚书》及《周易旨》六篇、《释庄论》上下二篇、诗赋表颂等杂文二百四十首,行于世。《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王)羲之同好。子李颙,亦有文义,多所述作。充从兄李式,有美名,善楷隶,曾任东晋侍中。李充下传八世,为李元哲,元哲徙居广陵(今山西广陵县),这样在山西广陵一带就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唐代李善,知名学者,江都(今扬州)人。博学淹贯古今,为《文选注》,敷析渊洽,居汴、郑间讲授,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选》学",所注萧统(文选》六十卷,至今被视为《文选》最主要的注本之一。子李邕,读书一目十行,擅长行书书法,被称为翰林六绝,即文学书翰等六事过人,文章天下闻名,学有本源,文有根底,是文坛宿老,独步有唐四十年。旧唐书记载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钜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邕文名天下,时称李北海。卢藏用曾经说邕的文章如同干将、莫邪难与争锋。李元哲下传四世,至李鄘,李鄘是唐宪宗的名宰相,李鄘之孙李磎,是唐昭宗的名宰相。李鄘,字建侯,进士出身。初为李怀光幕属,当李怀光于河中反唐时,李鄘将李怀光军队的虚实及作战方案透露给朝廷,后被李怀光察觉,责问他,李鄘从容不迫,词气激昂,三军为之感动。河中平,李鄘先后任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京兆尹、尚书右丞、检校礼部尚书、凤翔陇右节度使、刑部尚书、盐铁转运使、淮南节度使、门下侍郎、户部尚书,为政显著。李磎,字景望,进士出身。先为户部郎中,分司洛阳。当时黄巢起义攻陷洛阳,李磎怀抱尚书大印,避之河阳,当洛阳留守刘允章受黄巢义军胁迫,派人前来索印时,李磎坚决不给。后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磎一生好学,博学多通,文章秀绝,家有书万卷,世号“李书楼”。子李沇也有俊才。
汉中房
汉中房出自汉朝东郡太守太常卿李武的后裔(前述,李武是酒泉太守李护的长子)。李武之孙李颉,为后汉博士,他把家定居在汉中南郑(今陕西南郑),这样李颉成为汉中大房的始祖,今陕西南郑一带也就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李颉定居汉中后,其家族不断繁衍。李颉之子李郃,官至司徒。李郃生子李固,为太尉,少好学天下学子慕名而至人言是皆为李公而来。李固十三世孙李德林,博陵安平人,官至隋朝内史,封安平公,幼聪敏,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十余日便度。高隆之见而嗟叹,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日数千言。俄而该博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善属文,辞核而理畅。学富才优,文诰之美,时无与二。子李百药,博涉多才,词藻清赡,是北齐书的作者,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奉诏撰《齐书》,据父旧稿,兼采他书,经十年,成五十卷,后宋朝人为区别萧子显的《南齐书》改为《北齐书》。李德林之孙名李安期,在唐高宗时任宰相,是位知名人士。李安期是唐朝大臣、著名史家李百药之子,七岁解属文。李百药被贬至桂州,七岁的安期随父行,途中遇盗贼,欲杀其父,安期跪在地上哭泣哀求,愿以自身代父受刃。贼被感动了,于是放了他的父亲。李安期在太宗时任符玺郎、主客员外郎,在高宗时任中书舍人、检校东台侍郎、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汉中房中的李德林、李百药、李安期,祖孙三代,三世掌制诰,权重如山。
赵郡李氏的六大房系,每房子孙都有众多的杰出者,仅唐朝就出宰相17名,正因为如此,赵郡李氏的名声远扬。赵郡这个地方,也成为有名的郡望。赵郡李氏的后裔,无人不为自己的门庭而感到荣耀无比。
4、书籍出版
七旬老人出书厘清赵郡李氏源流
80余万字跨越千年光阴为研究中国姓氏文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77岁的贾国锁每天都会查阅各种历史文献资料
李姓,在世界上总人数已超过一个亿,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姓氏之一。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则是中国李姓的两大名门望族,而赵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赵县。2018年四月底,一本记录中国李姓姓氏文化的图书《名门风云——赵郡李氏源流录》由河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80余万字,跨越千年光阴,详尽梳理了赵郡李氏的发源、繁荣、迁徙及衰落,为研究中国姓氏文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735页,80余万字,当记者看到这本《名门风云——赵郡李氏源流录》时,其厚重详尽的内容,不禁让人震撼。这本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刚刚于今年四月底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文初祖皇帝轩辕李姓始祖皋陶利贞”“听信谗言李牧蒙冤自毁长城赵国灭亡”“赵郡李氏源远流长成语典故百世流芳”……从书的第一章开始逐页向后翻看,记者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情景,让人惊叹,令人唏嘘,更多的是对李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作者贾国锁,是赵县一位普通的退休*,并非专家学者。贾国锁写的这本书,全书共四十八个章节,详尽梳理了赵郡李氏的发源、繁荣、迁徙及衰落,收录和赵郡李氏有关人物300余位,搜集相关成语800多条。
贾国锁历经四年创作并出版的《名门风云——赵郡李氏源流录》
出版背景
“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是中国李姓的两大名门望族,而赵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赵县。”贾国锁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赵县高村乡西封斯村,正是赵郡李氏的世居与中兴之地,这块土地上流传着大量有关赵郡李氏的故事与传说,而且还遗存着“大李家老坟”“大李家寺”“大李家花园”等地名。贾国锁在工作多年后却发现,市面上竟然连一本系统介绍赵郡李氏文化的书都找不到。
“不抢救这一宝贵文化,后人如何得知家乡的历史?”带着这样的想法,2014年春节过后,贾国锁开始查阅和搜集赵郡李氏相关资料,准备写一本全面讲述赵郡李氏的图书。
由于写作的内容时间跨度达5000余年,赵郡李氏在赵县的后人又极少。因此,贾国锁老人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李姓的家谱及历史资料。
那个时候,贾国锁已经73岁,按说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才刚刚开始。北京、上海、湖南、江苏、河北……只要是大型图书馆,贾国锁都会去。
搜集到了有用的资料,自然就得记下来,但图书馆当时不允许对资料进行拍照,也不让拿着本子抄写,只能花钱复印。“复印一页要*钱,我得复印数千页,太贵了!”无奈之下,贾国锁选择了个土办法,即白天背下来晚上回到旅馆再誊写到本子上。因此,每天深夜,贾国锁都是在旅馆房间里“挑灯夜写”,甚至经常是把资料写完后屋外已经亮了。
凭着这股子韧劲儿,贾国锁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去了全国13个图书馆,查阅并搜集了上万册图书(资料),摘抄笔记83本,为出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因为不会用电脑,贾国锁只能用手写的形式。万籁俱寂的夜晚,贾国锁独自一人趴在案头,用笔一字一句地书写着有关赵郡李氏的内容。到2017年,贾国锁前前后后书写了100多万字的手稿,基本完成了创作。随后,贾国锁的儿子贾立志、侄子贾彬华帮助校对和整理文字,最终将内容缩减到83万字。今年四月底,贾国锁自掏腰包7万余元创作的《名门风云——赵郡李氏源流录》终于正式出版。
专家评论
河北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魏连科表示,贾国锁编著的这本书,以赵郡李氏文化为主线,同时结合了传统文化精粹,将李氏家族忠君爱国、奋发进取、诚实淳厚、扶危济贫等正能量精神加以深入挖掘整理,与当下所提倡的家风家训的传承精神十分契合。同时,这本书为研究中国姓氏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依据。对此,贾国锁只说了一句话:“这就算是我为普及姓氏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尽的一点绵薄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