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宁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科普小知识2022-12-13 11:17:49
...

为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彰显宁德文艺魅力、推动海西和环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文名:宁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成立时间:1989年

会员数量:2000余人

下设协会:书法美术文学摄影等

1、文联简介

大型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是由*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福建省文联、*宁德地委联合录制的,由宁德文联和福建省音协承办具体事务。该片分别于1990年12月和1991年2月在福建电视台和*电视台首映。

1990年1月,宁德文联与省音协共同召开创作会议,邀请文艺家观看介绍闽东的电视录相,提供区情特点和创作线索。经讨论逐渐形成电视片总体构想:“旨在通过优美而有特色的歌曲演唱,艺术反映闽东的山海风光,建设风貌和风土人情,尤其是要突出反映闽东人的风格。即改革开放的博大胸怀和滴水穿石的坚韧意志。

1990年年初,由省音协组织的省著名作曲家章绍同、朱光、郭祖荣、史宗毅、于坤和作词家陈侣白、林澍、王嘉桢一行来到宁德,与当地的词、曲作家陈孔屏、汤养宗、薛宗碧、李晨、丁献芝等组成“山海的交响”联合创作组,深入蕉城区、霞浦、福鼎、福安、周宁等县市,上高山下海岛、进老区走畲村,向工人、农民、*和老红军、老同志了解情况,与当地文艺工作者促膝谈心,积累了丰富素材,激发了创作灵感,途中即创作出歌词21首。作词家林澍写了《多彩的山海》作为《山海的交响》主题歌,应邀专程前来的著名作曲家陆在易(上海乐团艺术指导)当场表示,愿为此歌谱曲。《闽东报》和《闽东乡讯》用专版选载歌词,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福建日报》也选登了一些歌词,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许怀中发表署名文章推荐,对大家鼓舞很大。

经过3个月的反复修改与选择,在近40首歌词和20首作曲中,选定12首词曲,由专人送往北京请名家演唱和录制。青年作曲家吴少雄进行配器,中国电影乐团伴奏,*广播电视艺术团合唱团伴唱,这些都由省音协作了周密安排。主题曲由青年歌手张也演唱,效果十分好。《山也记得,水也记得——献给闽东老区的歌》,请董文华演唱。抒发闽东人民通过改革开放改变命运之心声的《乡诉》,由范琳琳演唱。吟颂开发潜力无限的深水海湾三都澳的《三都澳畅想》,由李静娴演唱。描写畲族人民生活的《畲家妹子》,由孙丽英演唱。反映闽东悠久历史和民俗文化的《多情赤岸桥》和《无言的爱——太姥山夫妻岩》,分别由宋立民和朱虹演唱。彭丽媛同志一人就唱了两首:一首是歌唱闽东海洋资源的《蓝色牧场》,一首是歌唱闽东水电资源的《星光摇篮》,并且一分钱也不肯收。我们还请*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虹云和付成励朗诵歌词并录制成录音带。

1990年八九月份,省电视台史宗毅、许松青等在宁德地区曾力、吴霏、黄秀拱、宋春晖等陪同和协助下,花一个月时间,先后深入闽东九县市及地直有关单位,日夜兼程,行程近万里,拍摄数百个影区及素材25盒,精心进行四度创作。10、11月份,后期加工制作顺利完成。与此同时,由宁德地区文联和省音协联合编印的歌曲集《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出版。1990年12月24日,在省电视台演播厅举行隆重的首映式。时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何少川看后说:“这部电视音乐片,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词、曲、演唱、画面都不错,是文艺界一次成功的合作和实践”。随后省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多次重播。省电视台在“歌海明珠”节目中,连续用6周时间,反复播放《山海的交响》中的12首歌曲。《福建日报》、《福建广播电视报》、《福建侨报》、《福建画报》、省电视台、省电台、省委宣传部、《福建外宣通讯》、《宣传半月刊》、《福建文联简讯》及全国著名的音乐刊物《音乐创作》、《上海歌声》等都先后报道此消息或刊载歌曲。1991年6月《山海的交响》荣获全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福建日报》在头版报道中称,“以一个地区为主组织这种活动并获全国电视文艺最高奖,在全省还是第一次”。著名作家冰心看完《山海的交响》后,寄来热情洋溢的题词:“颂赞家乡海山的歌声是最壮美的”。该片荣获福建省第四届电视文艺一等奖,并荣获全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尤其难得的是,《山海的交响》中播放的许多歌曲,在全省“主力军心声”演唱活动、“学校音乐周”活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八闽新曲”及各地各种文化节中广泛传唱,深受群众欢迎。十几年后,宁德的广大群众还记得这些歌曲,认为它们贴近生活,立意高远。确是雅俗共赏的精品。

2、品牌文化

打造驰名全国的“闽东诗群”文化品牌

“闽东诗群”作为宁德著名的文化品牌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这是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涌现出来、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方阵,代表诗人有:汤养宗、叶玉琳、伊路、谢宜兴、刘伟雄、宋瑜、游刃、哈雷、杜星、还非、石城等。这些诗人中,既有生于斯、长于斯的闽东人;也有生长在闽东、发展在外地的闽东人;还有生活工作在闽东的外地人。闽东美丽的山水、独特的民风民情,以及先贤留下的文化操行,成为他们诗歌*同的情感背景和文化密码。他们以个体诗歌写作为始端,又以一种群体方式把闽东的诗歌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秉承先贤们留下的文化操行,以敏锐目光、独特视角、前瞻姿态,满腔热情,推动了闽东文学在新时代的发展,并留下了值得研究的一份独特文化资源,使诗歌写作在闽东形成了一个强大且新人辈出的群体合力。

举办“闽东诗群作品研讨会”

2004年10月30日,宁德市文联、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等联合福建省文联、福建省作协共同举办了“闽东诗群作品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专家学者云集宁德,共同探讨闽东诗群的创作得失,为闽东诗群的繁荣发展把脉诊断,献计献策。专程前来参加研讨会的有谢冕、王光明、林莽、陈仲义等全国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和知名诗刊负责人,还有来自省、市的各级领导和省、市文艺界代表近百人。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闽东诗群的创作历程和成就,概括出了很多值得坚持和发扬的经验。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著名诗歌评论家王光明、《诗刊》编辑部主任林莽、著名诗歌评论家陈仲义以及本土评论家邱景华等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闽东诗群进行了评点和分析。福建省文联副主席、音乐家章绍同,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作家杨少衡,“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作家卢新华,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林怡等人也从音乐、文学、社科等不同的角度读解闽东诗群的作品作了精辟的发言。

全国各地的文艺报刊和省市文艺主管部门对研讨会给予高度的关注,并给闽东诗群倾注了无限关爱之情。《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文学报》、《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扬子江诗刊》、《福建文学》、《福建日报》等报刊,用显著版面刊登闽东诗群的作品、推介文章和评论,为闽东诗群进一步走出闽东、走出福建、走向全国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闽东诗群作品朗诵会

2008年12月18日,宁德市文联联合*宁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与出版局举办“中国移动之夜——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闽东诗群作品朗诵会”。

朗诵会以反映闽东时代精神、社会面貌、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为题材,以诗歌朗诵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个体与群体),穿插能够烘托诗歌气氛的各类艺术形式(比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采用LED等现代科技手段制作舞台背景画面,打造诗情画意的“环三”。《闽东日报》、《宁德晚报》、宁德电视台、宁德广播电台、宁德网等宁德主流媒体对朗诵会进行了全程报道。这次朗诵会作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为宣传宁德,普及诗歌鉴赏和扩大诗歌影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对闽东诗群这一文化品牌进行了宣传。

帮助家乡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2006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正面袭击我国东南沿海,给我市带来极为严重的灾情,造成惨重损失。灾情牵动着全市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心。9月23至26日,由宁德市委、市*、省文联等部门联合在上海举办“情系宁德——福建书画名家赈灾作品(上海)展览”,市文联具体承办此项活动,组织征集了200多位书画名家的300余件作品参加展览及义卖活动,募集资金237万元,用于帮助灾区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8月19日,宁德市文联、福鼎市文联联合举办为“桑美”灾区募捐书画义画活动,募集资金近5万元,并于8月20日、8月25日分别给重灾区福鼎市沙埕镇岙腰村、流江村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12月13日至14日,宁德市文联、福鼎市文联组织作家采风团一行10余人,再次深入福鼎市“桑美”台风灾后重建点,开展文学采风活动。

丰富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8年1月,宁德市文联和福鼎市文联联合组织“百幅书画作品进农家”活动。这次活动共征集闽东书画名家作品116幅,经装裱后制成镜框,赠送给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福鼎市峡门乡柏洋村。据了解,这样大规模的艺术精品进农家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次,省文化厅厅长、省文联副主席宋闽旺在赠送仪式上充分肯定这次活动,说“这是一次创新”。

2007年四月,北影中艺影像学校摄影俱乐部一行在活动部主任史云星老师带领下,前来霞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创作活动,经双方协商,决定在霞浦设立中艺影像学校影友接待站,并予授牌。2009年10月25日,美国摄影学会在中国的第一个创作基地在霞浦落地,美国摄影学会副会长Henry先生向宁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霞浦籍著名摄影家郑德雄先生授予了“美国摄影学会—中国.霞浦创作基地”的牌匾,参加授牌仪式的还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宇先生、美国摄影学会亚太区主席ThomasLang先生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地区的数十名摄影界人士。

关注畲族,打造闽东又一独特的文化名片

畲族是闽东的骄傲。有着18万畲族人口的宁德,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畲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并留下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畲族歌言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对歌形式多样;畲族服饰多姿多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畲族舞蹈内容丰富,别具一格;畲族的歌谣、故事、音乐、舞蹈、武术等民间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表演性和浓厚的神秘性,被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独特的畲族文化,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富矿和源泉。

举办畲族风情摄影展

2005年4月24日,宁德市摄影家协会与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等,联合主办了首届“东侨杯”宁德市畲族风情摄影大赛。2009年11月宁德市摄影家协会联合市文化与出版局等单位携手主办“白水洋杯”《宁德好风光》全国摄影艺术展。摄影作品以新视角、新感受展示宁德市九县(市、区)的建设风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畲族民俗风情,对闽东畲族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介和宣传作用。

深入畲乡采风,编排大型畲族歌舞

2009年11月,作为第四届福建艺术节音乐舞蹈展演,一台由宁德市舞蹈家协会雷高平、雷胜辉编导、创作的大型畲族歌舞——《凤凰到此》在福州芳华剧场上演,这是福建艺术节唯一一场少数民族文艺专场演出,整场演出巧妙地穿插了畲族民间巫舞“奶娘催罡”,原生态畲歌“高皇歌”,畲族织锦、梳妆、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把这些原生态的表演和艺术创作有机结合、对照,展示节目的同时,也让观众了解这些节目创作的“原形”。主持人以一名畲族姑娘带领游客游览畲乡为主线,用非常口语化的语言,随节目的进展,深入地介绍了畲族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

潜心研究,撰写畲族音乐著作

为弘扬畲族民间音乐,宁德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李晨深入闽东畲村,体验畲族的民俗风情,了解畲家原生态民歌,全面系统地对畲族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创作,历时7年撰写了52万字的音乐著作《畲族民间音乐》。这是一本较全面地搜集、归纳、梳理与阐述畲族音乐的综合性著作,是一本理论性兼资料性的专著,也是为后学者提供畲族音乐研究的一本工具书。该书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群文理论著作比赛的*最高奖“群星奖”决赛,获得银奖。

上一篇:尉犁镇

下一篇:六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