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门回族乡
峡门回族乡成立于1984年,全乡区域面积76.12平方公里,下辖—个乡镇工业小区、69个村,3260户,1.4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近1.4万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0%多。峡门回族乡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南部。耕地面积36490亩,人均耕地2.4亩,海拔在1500—2400米之间,无霜期154天,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平华公路穿乡而过,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已控明的矿产有石灰石、煤、铁、粘土等。
中文名:峡门回族乡
行政代码:620802212
身份证前6位:620802
长途区号:0933
邮政编码:744000
隶属政区:崆峒区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甘L
辖区面积:76.12km2
人口数量:约1.49万人
人口密度:196人/km2
1、地方简介
峡门回族乡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南部。东与上杨回族乡毗邻,西与崆峒镇相依,北接柳湖,南靠麻武、麻川,距城区12公里,全乡辖14个村,24个村民小组,3260户,1.49万口人,其中回族14056口人,是全区较大的民族乡之一,有学校15所,教师93人,学生2018人,全乡区域面积76.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490亩,人均耕地2.4亩,海拔在1500—2400米之间,无霜期154天,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平华公路穿乡而过,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已控明的矿产有石灰石、煤、铁、粘土等。主导产业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发展乡镇企业为龙头,逐步形成了以制革、造纸、骨素、人造板、硅铁、建材、运输、饮食服务为主体的企业群体。到2002年年底,全乡社会总收入达到60445万元,社会总产值达到5860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303万元,乡企总产值完成57300万元,全乡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93元。
2、行政区划
峡门回族乡
峡门回族乡区划
620802212200220二沟村
620802212201220湫池村
620802212202220买家庄村
620802212203220桂井村
620802212204220阳坡村
620802212205220白坡村
620802212206220唐庄村
620802212207220吴坡村
620802212208220王山村
620802212209220贤太村
620802212210210峡门村
620802212211220黑南村
620802212212220西山村
620802212213220马山村
620802212214220王店村
620802212215220姚树湾村
620802212216220白家山村
620802212217220汪陈湾村
620802212218220颉岭村
620802212219220关粱村
620802212220220白杨沟村
620802212221220山口子村
620802212222220麻川村
620802212223220四道沟村
3、工业发展
峡门回族乡成立于1984年,全乡区域面积76.12平方公里。下辖—个乡镇工业小区、24个村3260户1.4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近1.7万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0%多。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加之大部分是山地,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回、汉群众一年汗珠子摔八瓣,也仅仅能解决温饱。
1984年,在乡党委、*以及白坡村党总支的积极努力下,该乡第—个企业——平凉市峡门造纸厂上马,随后,他们又陆续办起了平凉市福利骨素厂、福利制革厂以及冶炼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其中,福利制革厂生产的“陇东明珠”、“雅虎”牌高中档黄牛鞋面革系列,“思雅”牌高档羊皮革系列及“万凌”牌沙发四大品牌产品远销广州、重庆、成都、上海、温州、东北等全国各地10多个省、市,深受用户欢迎。
4、城乡动态
小康路上的“铿锵脚步”
一川两塬、三大贫困片带,这是平凉市崆峒区无法回避的自然现实。
由于自然条件严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山区群众因灾、因病、因学致贫问题突出,要想脱贫,谈何容易。欲富不能,崆峒区的山区群众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
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后,崆峒区*群众精神为之一振,区委区*立下军令状:年底完成87个贫困村1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使贫困发生率降到8%以下,在平凉市率先实现基本脱贫。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崆峒区*群众凝心聚力,脚步铿锵,奋力前行。
10月15日,秋日午后的一抹阳光把一片金黄涂在了关山深处的山峁沟梁。地处崆峒区南部山区的峡门回族乡颉岭村移民安置点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漂亮的新房子盖起来了,人们忙着整理庭院、布置家具,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弯弯曲曲的山路是山区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拦路虎。为此,崆峒区提出了“挪穷窝、拔穷根、修富路、奔小康”的思路,以此为决战贫困的突破口。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崆峒区决定对颉岭村77户贫困户进行集中搬迁,统一修建3处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了水、电、路、太阳能等基础设施。同时,规划建设养殖小区4处,建成单列式牛棚60座,配套建成青贮池60座,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脱贫、持久脱贫。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会战中,崆峒区针对南北二塬贫困乡村地域相连、情况相似的实际情况,先后整合各类资金4.3亿元,全力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同时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整流域整片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共建共享,整体脱贫摘穷帽,实现了精准扶贫效益的最大化。
5、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30公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泾河环绕,最高峰海拔2100米。山上林木茂盛,景色秀丽,并有日月峡、羽仙峰、气心峰、千丈岩、绣球峰、蓬花岩、归云洞、黄龙泉、丹梯崖等名胜。相传黄帝曾在此问道于广成子。
自秦汉以来,直到宋、元、明、清均曾在此修建庙宇,铸铜钟、铜佛30余件,刻碑40余处,并将山下问道宫辟为道教十方常驻。山上原有古建筑8台、9宫、18院及寺院42处,道院极为兴盛。清同治初,寺庙毁。今尚存唐滹寺,盘龙石柱,宋0寺经幢,元重修问道宫碑记,明代宝塔及清康熙时所修太和宫等。
太统山森林公园
西来第一园--太统森林公园,位于崆峒区西郊3.5公里处,占地面积21.7万亩,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是天然动植物园。景区森林覆盖率70%,木本植物33科90多种,草本植物3000多种,实用真菌20余种。生栖有金钱豹、梅花鹿、狍子、麝、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多种。主峰太统山海拔2234米,为平凉最高峰。山巅有太白庙、菩萨庙、龙王庙、天桥、石窟等,并有多种神话传说,是道教崇奉的"青山圣地"。自然景观独特,群峰环翠,万壑松涛,波澜壮阔。尤以夏日雨后放晴,有云雾蒸腾而起,笼罩山顶,状如巨形蘑菇,久聚不散,夕阳斜照,奇光异彩,景象蔚为壮观,古称"太统屯云"。置身于山巅可西望六盘、崆峒,南眺关山,北阅"五指原",俯视平凉川。十万沟景区地貌奇特,风景秀丽,其中大阴山与崆峒山遥相呼应,自古传为姊妹山。十万沟内的黄龙、青龙、白龙、赤龙瀑布呈现阶梯状分布,实为"四面千峰起,中心一水通"。太统森林公园古迹丰富,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道教历史悠久,古人论道求仙传说和遗迹众多、文人名士的朝山颂扬更使崆峒、太统名声远播。每逢庙会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美丽神奇的太统森林公园欢迎四方客人前来旅游观光、寻幽探险,访古揽胜。
平凉宝塔
明代平凉宝塔位于平凉市城区,建于明弘治年间,为七级八棱锥状体仿木楼阁式砖塔,高27.54米,底部直径12米。其第一层南面有拱形塔门,上嵌“大明”石匾。经上各层四面有门和龛。出檐部分为砖雕斗拱,有云头花卉,上复琉璃瓦件,各角有曾头凤铃。圆形尖顶,上有铁铸宝刹。塔内设木结构楼板、楼梯,可供登临。整个塔体雕工精巧,绿瓦黄墙,金碧辉煌。登塔远眺,城区景色尽收眼底,是平凉城区主要风景之一。1963年甘肃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平凉金果
平凉金果系指产于甘肃省平凉市的苹果。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适宜区,其纬度、海拔、年均气温、昼夜温差、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果品生产。所产的“平凉金果”红富士系列苹果个大、色艳、硬度大、糖份高、无污染、耐贮存、货架期长,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
灵台薄皮核桃
灵台薄皮核桃是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的特产。灵台薄皮核桃果大、皮薄、仁饱满,品质极佳,味具浓香可口,仁可榨油,也可入药,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特用果品。
薄皮核桃,是灵台县主要土特产品之一,该品种耐寒抗病,抗旱耐瘠薄,适宜性强,是一种用途广、经济价值很高的优良经济特种树种,结果期早,丰产性强,其果大、皮薄、仁饱满,单果重12.5克,出仁率可达56%,品质极佳,味具浓香可口,仁可榨油,也可入药,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特用果品。灵台县现有薄皮核桃面积3.22万亩,年产量6000吨。
静宁早酥梨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主要以黄绵土为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1.18%。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0.92%,全氮含量为0.072%,速效磷为8.24PPM,速效钾170.1PPM。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7.1℃,无霜期159天,年均日照时数2238小时。降水夏季较多,冬春季节较少,年均降水量为450.8毫米,年蒸发量为1469毫米。独特的地域、气温、土壤特点,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静宁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同样适合早酥梨的生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