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蓬溪县

科普小知识2022-12-13 16:25:08
...

遂宁市辖县。位于四川省中部,东南部与重庆市接壤。全县总面积1251平方千米。总人口近80万人。辖16个镇、15个乡。县*驻赤城镇镇,距遂宁市49千米。境内地势平坦,属浅丘地带。涪江北南流经,郪江西东入涪江,蓬溪河自东北向西南穿流。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929毫米左右。盐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藏量丰富。318国道,川鄂、绵壁公路,达城铁路贯穿县境。境内宝梵寺及壁画、蓬溪卓筒井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赤城湖风景区。

中文名称:蓬溪县

外文名称:PengxiCounty

行政区类别:市辖县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四川省遂宁市

下辖地区:31个乡镇、495个行政村、30个社区

区*驻地:赤城镇镇

区划代码:510921

电话区号:0825

邮政区码:629100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涪江中游

面积:1251平方公里

人口:近80万

方言:遂宁话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宝梵寺壁画、鹫峰寺白塔、赤城湖,常乐寺、蓬溪寨等

机场:遂宁机场

火车站:蓬溪站

车牌代码:川J

现任领导:县委书记林建国;县长张向福

本地企业:四川美宁食品公司、四川齐全有限责任公司

GDP:766893万元(2011年)

1、蓬溪概况


蓬溪地图

蓬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周边与遂宁、射洪、大英、武胜、南充、西充以及重庆市的潼南、合川等八县市毗邻接壤。幅员面积1251km2,全县辖15个乡、16个镇,面积125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近80万人。蓬溪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冬暖春早、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等特点。

蓬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东晋永和11年(公元355年)就建巴兴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定名蓬溪县。勤劳智慧的蓬溪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宝梵寺壁画,鹫峰寺及白塔、四川抗金要塞蓬溪砦(寨)等荣载史册。1929年邝继勋率部于蓬溪大石镇牛角沟起义,次日建立了四川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蓬溪苏维埃*,荣载《党史》、《解放军将领传》。蓬溪享有“五《史》之乡”的美誉。2000年蓬溪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书法)之乡”,“川中大乐”名扬全国。

蓬溪是一个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39647公顷,农产品优质率达80%以上,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面积达56万亩。2002年蓬溪县被国家列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县,成为了全省最大的PIC外五元生猪制种基地,畜牧业产业化得到实质性推进,四川美宁食品公司、四川齐全有限责任公司已投资发展建设肉牛、PIC外五元生猪养殖基地和生产企业。大石西瓜、何家坝柚子以及沙梨、黄桃、柑橘等时令水果远近闻名。

蓬溪工业形成了以丝绸、纺织、食品、电力、轻工、建材、机械等为主,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蓬山特曲酒获部省双优,丝绸、丝挂毯、分割肉、猪鬃、桐油纷纷进入国际市场。

蓬溪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发展后劲增强。全县供电能力达5万千瓦,可保证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增长的需要。形成了以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国道318线、省道邻遂路、县道蓬射路、金蓬路及乡级水泥路为一体的交通网络。开通了全球数字光缆传输固定电话、全球通移动电话、联通移动电话、国内国际电报、传真、宽带网络、互联网,电话装机容量达10651门。坚持经营城市意识,以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凸现文化特色,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县城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万;县城规划区面积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万。

蓬溪县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省级示范重点中学—蓬溪中学正在建设新的校区。全县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9402人,实施各类科技计划45项,取得国家、省、市、县科技成果26项。

蓬溪风光秀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县城城西2公里处的东方活湖,水面面积4000余亩,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并以其原生态植被、动物、鱼类、山水、田园以及“二十四孝”之“孟宗哭竹”、赤城宝屏山道家“洞经音乐”源起,佛教名胜白塔禅院为代表的儒、释、道文化和以入载《中国建筑史》的鹫峰寺天王殿,旷继勋将军纪念馆为代表的历史人文遗存为资源特色。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享有“川中明珠”、“蜀中西子”的美誉。位于城东10公里处的高峰山道观,因其建设按先天八卦修建设计,被誉为“川北迷宫”,至今四季游人如织,香火鼎盛,为四川省第三大道观,也是保存完整的道观园林,千年古柏众多,道家很多神秘的传说和仙界故事都诞生于此。高峰山不仅具有丰厚的道家人文资源,其自然生态资源也极为丰富,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山中“龙泉”、“油、盐、米穴”、五里石板古道、道藏碑刻、高峰晨望、西门晚眺等景观,自然朴素,灵秀宜人,极富道存韵致,又多田园情趣,2003年高峰山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城南5公里处的宝梵壁画,是全国保存较为完善的古壁画,出自明成化2年,颇似唐著名画家吴道子之笔意神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收入《中国绘画史》等多种典籍。

2、历史沿革


蓬溪县行政区划图

蓬溪县境,东晋永和十一年(335)始置巴兴县,其后几经易名,并与邻县分合,于唐天宝元年(742)改唐兴县为蓬溪县,县名沿用至今。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蓬溪县……取邑内蓬溪为名”。《蓬溪县志》(道光版)称:“蓬溪县因水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亦称:“以县有蓬溪名”。故蓬溪县是以蓬溪(河)得名。

但今有学者提出蓬溪县名是以山、水得名。因蓬溪河曾名蓬莱溪。而蓬莱溪是因为绕县治东1华里处的蓬莱山赋名。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蒲孝荣教授论证:蓬溪县,因县有蓬山(又名蓬莱山)和溪水(即蓬溪水)而得名。此可共存。

蓬溪县夏、商、周为蜀国地,秦为蜀郡地。汉属益州广汉郡(郡治今射洪县柳树镇通泉坝)辖,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分广汉郡置德阳郡(郡治今遂宁斗城),今县境为德阳郡德阳县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平蜀,德阳郡更名遂宁郡,辖地未变。孝武帝时,分广汉县置德阳县。刘宋明帝泰始五年(469),遂宁郡分为东、西遂宁郡,今县境隶属东遂宁郡。萧梁时期(502—534)德阳县更名为小溪县,今县境隶属新州东遂宁郡的晋兴、小溪县地。

西魏恭帝二年(555),分东遂宁郡置怀化郡,改晋兴县为始兴县,小溪县为方义县。县境属合州怀化郡的始兴县和合州东宁遂郡的方义县属地。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于东遂宁郡置遂州,改东遂宁郡为石山郡,遂州、石山郡、方义县治所设遂宁市城区,县境为遂州石山郡的方义县和怀化郡的始兴县辖地。

隋开皇三年(583),撤郡留州,以州辖县、怀化郡、石山郡被省。开皇十八年(598),始兴县更名为青石县,县境为遂州青石、方义县地,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遂州改遂宁郡,辖县未变。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行州统县制,遂宁郡更为遂州,太宗贞观元年,国分十道,以益州地置剑南道。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割方义县北境置唐兴县,县治蓬川(今鸣凤镇翔凤),县境为唐兴、青石县地,武后长寿二年(693)唐兴县更名为武丰县,中宗神龙元年(705),武丰县复名唐兴县。景龙二年(708)析唐兴县北部地区置唐安县,县治设赤城镇茶店子。玄宗开元元年,废唐安县,迁唐兴县治于唐安县治所。唐天保元年(742),改唐兴县为蓬溪县。县名因治所临“蓬溪河”得名。遂州更名为遂宁郡。蓬溪县隶属剑南道遂宁郡。五代和北宋初年,四川先后为前蜀(907—924),后唐(925—933)和后蜀(934—965)所据,县境建置如唐末。

北宋乾德三年(965)灭蜀后,改剑南道为西川路,宋咸平四年(1001)原四川地区划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县属梓州路。神宗熙宁元年(1073),省青石县(今潼南)入蓬溪县。翌年(1074),青石县又复置。徽宗政和五年(1115),遂州更名为遂宁府。南宋端平三年(1236),蒙军入川,遂宁府迁蓬溪县蓬溪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长江县并入蓬溪县。县境隶属四川行中书省潼川府遂宁州。

明洪武九年(1376),降遂宁州为遂宁县,蓬溪改属潼川州。次年,蓬溪县并入遂宁县。洪武十三年(1380),蓬溪县复置,并将青石县涪江左岸地区划归蓬溪县。清顺治十年(1653),遂宁县并入蓬溪县。顺治十七年(1660),遂宁县复置。

清雍正八年(1730),建置调整,蓬溪隶属四川布政使潼川府。

嘉庆七年(1802),全川设5道,蓬溪隶属川北道潼川府至清末。

民国二年(1913),四川划为7道,蓬溪县仍属川北道。民国3年,四川由7道改为5道,蓬溪属嘉陵道。民国24年,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蓬溪隶属于驻遂宁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0日蓬溪解放,1950年1月5日,县人民*成立,隶属于川北行署遂宁分区专员公署。1952年9月,川东、川西、川北、川南四个行署合并为四川省,遂宁分区改为遂宁专区,蓬溪隶属遂宁专区。1958年,遂宁专区撤销,蓬溪县划归绵阳专区。1968年9月,绵阳专区更名为绵阳地区。

1985年5月,遂宁市成立,蓬溪县隶属遂宁市。

3、自然地理

蓬溪县境域

蓬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涪江中游。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蓬溪县境没有变化,地理位置为西起东经105°03′24″,东至东经105°59′48″;南至北纬30°56′30″,北至北纬30°20′17″。境域状如“人”,东西相距95公里,南北相隔62.5公里,面积1953.2平方公里。周邻南充、武胜、合川、潼南、遂宁、乐至、中江、三台、射洪、西充等市县。1997年11月,根据国家民政部《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蓬溪县行政区划设立大英县的批复》,蓬溪县涪江以西地区划出建立大英县后,蓬溪县地理位置调整为西起东经105°40′,东至东经105°59′48″;南起北纬30°22′17″,北至北纬30°56′18″,周邻南充嘉陵、武胜、合川、潼南、船山、大英、射洪、西充等县区,幅员面积1251平方公里。

蓬溪县地势

全县地势四周高中部低,北部高于南部,由北向南呈波状缓倾。最高点在任隆镇北坡,海拔565.8米,最低点在三凤镇荷叶乡细坝,海坝251.3米。涪江及其支流小潼河,蓬溪河(芝溪)流经县南和县中部,致使北部高于南部。中部地势较低,平均海拔低于296米。县境四周处于嘉陵江、涪江分水岭及其支流源头地带,地势较高,平均海拔404米,低山的山脊构成与邻县分界线。

县内地势起伏,走向为东西展布,南北排列。北部平均海拔485米,南部平均海拔约380米,文井、罗戈一带海拔400米以上,至蓬溪河沿岸海拔至350米左右,再往南,地势复升,平均海拔400米左右,到小潼河大石桥段,地势又下降至350米左右。

蓬溪县河流

蓬溪地处四川中部的嘉陵江与涪江之间的丘陵区,境内水系发达,溪河较多,源短水急。全县溪河共有198条,长964.8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15条。河网密度0.77公里/平方公里。水系呈平行状,格网状和树枝状,东南部蓬南镇境内的中和河、东保河和翻身乡、黄泥乡境内部分溪河流入嘉陵江属嘉陵江水系,其余镇乡河流流入涪江,属涪江水系。

一、涪江

涪江发源于阿坝自治州松潘县与九寨沟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射洪、大英、船山、蓬溪、潼南、铜梁、合川,于合川东津沱注入嘉陵江,全长660公里。

涪江于射洪县青堤南渡至天福镇打渔湾入蓬溪县境,至碾槽坝折而南流,经红江镇转入大英、船山境,在船山区唐家乡伞峰村与蓬溪河汇流,经遂宁市城区至大石头复入蓬溪县金桥、高坪、荷叶等乡于荷叶乡定水寺出县界入船山和潼南境内。县内流入涪江的干、支流172条,长860.1公里,占全县河长的89%。主要溪河有蓬溪(芝溪)、荷叶溪(任隆河)、天福溪、先宁溪、倒流溪、定水溪。

二、蓬溪

蓬溪古名蓬莱溪,1985年,更名为芝溪。有二源,一源起于南充嘉陵区里坝乡“上西高原”,经蓬溪新会镇岳皇观村入境。一源起于下东乡金山寺山麓,经骡子堰至田家坝村二源合流,经赤城镇、明月、回水、吉祥等镇乡,于船山区唐家乡伞峰村入涪江,全长106公里,境内长56公里,流域面积719平方公里,县内占675平方公里。

蓬溪河北岸支流多而长,南岸支流少而短,多为由北向南流,与干流构成平行状水系,其主要支流有8条。

北新溪 源于新星乡仙灵村,由北而南流,经新星、附北、新会至下东乡王家湾村流入蓬溪河,干流长9公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

洗芝溪 源于附北白毛沟猫猫山,由东北向西南流,经附北、上东至赤城镇上河街口入蓬溪河,干流5公里,流域面积6平方公里。

马桑溪 一源于西充县高院乡,至文井乡映井村入境,由北向南流经文井、新林入赤城湖;一源于新星乡的白郎观村,经新星、普光至附北两河口与源出新星乡青龙嘴村,经附北而来的无名溪相汇后改称朱家桥溪,过赤城湖到西华乡观音桥汇入蓬溪河,干流长24公里,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境内占97平方公里。

马堵溪 源于新林乡兴乐村,流经新林、板桥、附西、西华至民建碧山庙村注入蓬溪,干流18公里,流域面积29平方公里。

金带河 源于新林乡顺天村,流经新林、板桥至民建乡肖家桥注入蓬溪,干流长17公里,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

牛家河 源于射洪县曹碑乡,入境后,经罗戈乡红星水库由北南流,经新胜、槐花至明月桂花桥村汇入蓬溪河,干流长26公里,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县内占75平方公里。

王家河 源于明月镇龙宝山村凉水井,由北向南流,经常乐镇入黑龙凼水库,至回水场南汇入蓬溪河,干流长17公里,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

利国溪 源于明月镇白云村,由北向南流,经明月、回水、大石等镇,至吉祥镇双江村入蓬溪河,干流9公里,流域面积11平方公里。

小潼溪 古名蓬川,又叫大石河。源于南充大兴乡,至蓬溪县下东乡郭家坡村入境,由东北流向西南,经下东、翔凤、宝梵、大石,至吉祥乡双江村注入蓬溪河,全长35公里,其中干流长28公里,流域面积195平方公里,县内占184公里,汇入溪流较多,有水孔溪、矮子沟溪、三田坝溪和老盖溪等。

三、天福溪、先宁溪、倒流溪、定水溪

天福溪 源于射洪县古佛乡,由北向南经天福、红江镇于马家岩村入涪江,干流长10公里,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县内占27平方公里。

先宁溪 源于先宁乡先林村,由北向南经先宁、群力至红江镇顺江村入涪江,干流长15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

倒流溪 一源于任隆镇会云村,一源于船山区常林乡,两溪至金桥乡翰林村合流,由北而南流经高坪镇红塘村入涪江,干流长15公里,流域面积46平方公里,县境内占30平方公里。

定水溪 源于三凤镇梨树村,由东北向西南流,至荷叶定水村入涪江,干流长13公里,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

四、荷叶溪

原名荷郁溪,又名任隆河,源于吉星乡牛王村,由北向南经吉星、高升、任隆、高桥、高坪等乡至荷叶乡荷叶村入涪江,干流长41公里。冬春多为干河。支流与干流呈树枝状水系,主要支流有东新溪、金龙溪。

东新溪 源于东新乡鲁班村,由东北向西南流至任隆镇红一村汇入荷叶溪,干流长10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

金龙溪 源于南充大同乡,由东向西流经金龙、东新、三凤至窑孔村入荷叶溪。干流长8公里,流域面积54平方公里,县内占50平方公里。

五、东保河、中和溪

东保河 源于蓬南镇孔屏咀村,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蓬南镇、农兴乡复元村入南充境,注入吉安河,流入嘉陵江,干流长19公里,流域面积76平方公里,县内占69平方公里。

中和溪 源于潼南县宝龙乡,由南向东北流经群利镇,于蓬南镇凤翔村入武胜县境,注入吉安河。干流长9公里,流域面积54平方公里,县内占42平方公里。

蓬溪县日照情况

县境内1986—2005年,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95.9小时,最多年份为1475.0小时(1990年),最少年份为991.9小时(1996年),年内日照时数以7月、8月最多,均占年日照时数的20%以上,12月到次年2月最少,各月占年日照时数的10%以下,累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27%,最大的年份为33%(1990年),最小的年份为22%(1996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月份为63%(1994年8月),最小的月份为2%(2000年1月)。

蓬溪县气温情况

根据蓬溪县气象局1986—2005年实测数据统计,县境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6.8℃,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7.6℃(1998年),最低16.0℃(1989年)。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部比北部偏高约0.5℃,吉星、翻身是县内低温中心,年平均气温比县境内平均气温偏低约0.5℃。

县境内气温四季分明,冬季最长,次为春季,最短为秋季。

县境内最热月为7月,累年平均气温为26.7℃,最冷月为1月,累年平均气温为6.2℃,年较差为20.5℃。

极端最高气温为40.4℃(1994年8月5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4℃(1991年12月28日),多数年份的极端最高气温在35℃~38℃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1~2℃之间。

极端最低气温≤0.0℃出现的初日;累年平均为12月25日,终日累年平均为1月25日,初日出现最早为12月5日(1988年),最晚为1月21日(2004年),终日出现最早为12月27日(2000年),最晚为3月2日(1986年)。

县境内日均温度皆在0℃以上,历年稳定通过0℃。年总积温累年平均为6149.0℃,3—10月,历年总积温在4956℃—5323℃之间。11月至次年5月,历年总积温在2308℃—2758℃之间,其中,年总积温>2500℃以上的出现频率为75%。

蓬溪县降水情况

根据蓬溪县气象局资料统计,1986—2005年,县境内常年降水量为919.4毫米,最多年为1288.7毫米(1993年),最少年为521.5毫米(1997年),年降水量高于1000毫米的年份占35%,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的年份也占35%,降水量的年变幅率为±42%左右。

县境内等降水量线呈NNE-SSE向,县东南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

降水量夏季约占全年77%;冬季约占全年5%;春秋季相近分别各占全年9%左右。

累年各月平均降雨量8月最多,为194.8毫米。其次,为6月、7月,降水量分别为162.3毫米、162.4毫米。12月最少,为13.0毫米。

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77%,常年降水日数65天,降水强度都在7.0毫米/日以上,特别是6—8月,降水强度都在12.0毫米/日以上,是县内暴雨出现主要时段,易导致洪涝。

1986—2005年间,月降雨量最多的是2002年6月,为561.7毫米,最少是1998年11月,为0.3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78.0毫米(2002年6月8日),连续降雨量最多374.0毫米(2002年6月5日到9日)。

降水时间夜间多,白天少,降水量也是夜间多,白天少。

累年平均降水日数(降雨量≥0.1毫米)为133天,5—10月,雨日都在12天以上,12月雨日最少,为8天。

月雨日最多为22天(1986年9月),最少为2天(1998年11月)。

连续最长降水日为13天(1986年9月6—18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为42天(2001年12月6日—2002年1月16日)。

全县大雨(日降雨量≥25.0毫米)累年平均初日为5月20日,终日为9月17日,最早为4月2日(2000年),最晚为11月14日(1994年),暴雨(日降雨量≥50.0毫米)累年平均初日为6月22日,终日为8月7日,最早为4月29日(1998年),最晚10月11日(2000年)。

根据蓬溪县历年各时段最大降雨量统计分析:45分钟内可降暴雨50.0毫米以上;180分钟(3小时)内可降大暴雨100.00毫米以上;720分钟(12小时)内可降特大暴雨250.0毫米以上;1440分钟(24小时)可降雨309.1毫米。

4、区位交通

蓬溪地处成渝经济圈腹心,周边与重庆、成都、绵阳、南充、广安等大、中城市毗邻,车程均在1个半小时内。成南高速公路、达成铁路、绵遂高速公路、国道318线横贯全境。目前,全县已形成以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和国道318线为主轴,省道为骨架,县乡路为网络,江河、水库航道水运为补充的现代交通格局。

5、人口和民族

蓬溪为人口稠密区。2009年末,总人口近80万人,常住人口77万人,县城区常住人口12万人;劳动力资源32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08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7.45‰、5.95‰和1.51‰。全县除汉族外,散居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等32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0.5%。

6、行政区划

蓬溪建置于东晋永和11年(公元355年),定名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蓬溪划出11个乡镇建潼南县;1997年,划出11个乡镇建大英县。现辖31个乡镇、495个行政村、30个社区(其中城区9个)。

7、历史文化

蓬溪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素有“五史之乡”、“孝子故里”、“中国洞经音乐发祥地”、“古壁画艺术之乡”、“大乐之乡”等美誉。蓬溪是“中国革命老区”,1929年6月29日,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在*四川省委的直接领导下,旷继勋将军在蓬溪率部起义,打响了大革命失败后武装反对*统治的第一枪,树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大旗,建立了四川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蓬溪县苏维埃*;2009年9月,领导起义的旷继勋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以6.29起义历史事件为依托打造的继勋公园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蓬溪是“中国书法之乡”,“工诗文、善书法”之风历代传承,传统书法艺术十分繁荣,全县有以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教学部主任、书法篆刻创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兼职教授的曾来德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7人,省、市书协会员200余人、民间书法家5000余人。蓬溪也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四川省文化先进县、省级平安县、四川省第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

蓬溪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梵寺壁画、鹫峰寺白塔等众多人文遗址;有“蜀中西子”赤城湖,有号称“高峰奇观、天下双绝”的“天下第一”老子塑像和“八卦迷宫”;有唐代的禅院常乐寺、宋代的抗金要寨蓬溪寨和清代的奎阁。

8、历史名人

庄喜泉(1878~1938),字廉夫,号如渊,附西乡人。清附生,通经史诗文。1905年寓居金堂知县家.始读政法丛书,通晓法律知识。1911年,川人争取川汉铁路股权。他被推选为蓬溪县股东代表,赴省参加大会。7月发生保路运动.此间他参加了同盟会。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四川成立军*。张澜被任命为川北宣慰使,庄喜泉任宣慰使署民政科员。张澜巡视川北到蓬溪、南充视察,庄喜泉参与地方士绅向张澜具文陈述蓬溪县衙总领班晏洪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的罪行。张查实后,斩了晏洪。为蓬溪除掉一个恶棍。

民国初,庄喜泉先后任县教育科长、嘉陵道尹公署总务科员、永宁道尹公署财政科长、叙永县知事、四川督理公署秘书及乐至县知事,。1924年辞职还乡。1928年任蓬溪县志总编纂员,继续未完的编纂工作,他尽职尽责,历时5年修成,木刻付印。

苟祥珂(1905—1931),男,原名苟良歌,化名良戈,良歌,蓬溪县明月镇人。

1926年前后,苟祥珂加入了中国*

1927年秋,考入成都师范大学,参加并领导“导社”。

1928年至1929年3月先后任雅安特支书记、自贡特支书记、涪陵县委书记、军委书记等职,参与领导涪陵兵变。

1930年4月与省军委书记李鸣珂一起,在涪陵罗云坝成立了四川省红军第二路游击队,苟祥珂任特委书记、党代表,李鸣珂任总指挥。先后以沱田、栗子寨、火烧岩、回龙场等地为中心建立根据地,成立农民协会,建立苏维埃*,开展土地革命,革命力量得到迅速发展。

1930年8月,苟祥珂被选为*四川省行动委员会候补委员。11月,苟祥珂任团省委书记、省军委委员。

1931年3月,苟祥珂到宜宾传达*指示,开展工农运动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年3月28日,在宜宾花园庵英勇就义。

杨闇公,本名尚述,号闇公,又名琨,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二月十八日(1898年3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双江镇(民国时由遂宁县划归新建的潼南县)。杨闇公1917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留日中国学生和华侨举行的集会和请愿示威,被日本警视厅以所谓“违反治安罪”判刑八个月。1920年秋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青年团。1924年秋任中国*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同年冬加入中国*。1926年2月底,*重庆地方委员会成立,被选为书记。他领导重庆地方党组织,一方面大力发展工农运动,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于军事斗争。同年11月,*重庆地方军事委员会成立,任书记。12月上旬,他参与策动驻泸州、顺庆的川军举行起义,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1927年3月31日,在他与同志们的组织领导下,重庆市群众在打枪坝集会,*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城的罪行。四川军阀刘湘派军警镇压,酿成重庆“三三一”*。*发生之后,他受到敌人的追捕。4月4日,在赴武汉的“亚东”轮船上被捕。反动派对他威逼利诱和残酷折磨,但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敌人以死威胁:“难道你不怕死吗?”他回答道:“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4月6日在重庆遇害,年仅29岁。

杨尚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生于四川潼南双江镇。1924年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读书时,参加社会科学读书会,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转入中国*,同年夏入上海大学学习,从事学生运动和训练工人纠察队的工作。年底赴苏联莫斯科,入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夏考入中国问题研究所学习。1931年初回国,先后在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党团书记,上海工会联合党团书记、*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参与上海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

1933年1月到*苏区,任**局宣传干事,《红色中华》、《斗争》报刊编辑,*局党校副校长。6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34年1月任红3军团政治委员,支持军团长*对"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错误军事指挥的批评。并与*一起,在*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先后指挥所部取得了攻克沙县、三溪圩反击战、太阳嶂阻击战和高虎脑、万年亭、蜡烛形、保护山等防御作战的胜利。同年被选为*第六届*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执行委员。是年10月参加长征。长征初期,与*指挥红3军团,突破*军四道*线,渡过湘江,于界首阻击*军,掩护*纵队和后续部队渡江。后坚决支持黎平会议根据*的意见确定的改变红军进军方向,向*军兵力比较薄弱的贵州方向前进的战略方针。1935年1月,参加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支持*的主张。2月,与*率部随方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攻占娄山关,协同红1军团再克遵义城,取得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第一个大胜利。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任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随右路军北上,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拥护**北上抗日战略方针。9月任红1、3军组成的陕甘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到达陕北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直罗镇战役。1936年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总部政治部主任,参加东征战役。6月起任抗日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政治部主任,参加山城堡战役。12月任*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组织领导对杨虎城部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土地革命战争即将转入抗日战争时期,他于1937年4月向**提出关于加强红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必须使党的组织在红军中成为坚固的堡垒",提高部队政治素质,加强基层和政治机关建设。

1937年8月任**北方局副书记,次年11月任书记,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根据**关于根据地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加强党的建设,放手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建立和巩固抗日*政权。同时,创办*北方局党校,亲自授课,培养军政*。协助朱德、*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的"扫荡"、"清剿"和*顽固派军队的进攻。1940年4月在黎城召开的北方局高级*会议上他提出的建党、建军、建政三大任务,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1941年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后在**机关工作。1945年4月出席*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8月任**军委秘书长,兼*外事组副组长,负责军委总部的日常工作。1947年3月,兼任*警卫司令员,组织*和军委机关安全撤离延安。后与书记叶剑英统筹*机关大量日常工作,为*和*主席掌握全局和准确了解敌情,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保证。1948年3月任**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协助*领导处理*的日常工作。

*成立后,任**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兼*书记处第一办公室主任。1956年9月当选为*第八届*书记处候补书记。领导建立和健全*直属机关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组织工作。1956年12月调任*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1966年"*"开始后,受诬陷迫害,被撤销一切职务,长期监禁。1978年**给予平反恢复名誉,出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广东省副省长、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广州市委第一书记等职。坚决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东省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做了大量工作。1980年9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1981年7月任**军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次年9月任**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1983年6月任**军委副主席。他在协助*军委主席*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根据**和*军委的战略决策,具体指导和实施精简整编、*改革、裁减军队一百万员额的工作;组织制订和实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暂行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服役条例》等;强调以现代化为中心,加强军事训练,增强人民解放军在现代条件下的作战能力;重视改进武器装备体系、后勤保障体系、院校教育体系和后备力量体系建设;加强新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提出经略海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战略思想。1986年12月主持军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11月继任**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1988年4月,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同年12月主持军委扩大会议,与军委其他*一起提出新时期的军事战略,并确定了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坚持战斗力标准、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等军队建设的方针原则和任务。1989年11月任**军委第一副主席。1991年1月,根据**和*军委的战略部署,在军委主席*的领导下,由他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会议提出用五到十年时间,全面落实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注重军队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他是*第八、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委员,*第十二、第十三届*政治局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李家钰(1891-1944),字其相,蒲江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青年时期,怀建功立业志向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参加了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后入南京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去上海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龙华之役中尤为出力。民国3年(1914)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翌年毕业,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他在川军中历任排、连、营、团、旅、师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家钰被晋升为陆军第47军军长,率领两个师抗日,转战山西、河南前线。1940年指挥47军及游击队,毙伤敌一千多人。1944年担任第36集团军司令时,在豫中会战撤退途中,遭日本便衣队偷袭,于河南秦家坡牺牲。

邹和尚,唐代僧人,生卒年不详。喜游历,足迹遍及全国。爱科学,尤重制糖技术。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到遂宁城北三十里的伞山(后名通泉山、伞峰山),见那里山清水秀,遍地蔗田,乃在山上结茅而居。当时,遂宁盛产甘蔗,但制糖技术落后,只能靠曝晒取石蜜(质量很差的沙糖)。邹和尚在总结外地制糖经验的基础上,悉心研究,经过多次实验,首创了窨制糖霜(冰糖)的技术,创造了一整套甑蒸、釜熬、煎蒸、灌瓮相接和取霜方法,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糖霜。

邹和尚窨制糖霜的技术流传开来后,使遂宁成为全国最早生产糖霜的地方,制糖技术也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所产糖霜,光洁晶莹,鲜美沁心,列为朝廷贡品。由于形似冰块,人们通称冰糖。冰糖的生产促进了遂宁糖业的发展。伞山一带种甘蔗的达十之四,糖霜户达十之三,涪江两岸逐渐遍地甘蔗。至宋代,遂宁的制糖业成为全国五大产糖中心之冠。人们生活多获改善,为感谢邹和尚,把他神化为佛,画像供奉。

吕潜,字孔昭,号半隐、耘叟,晚年号石山农。遂宁人,生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大学士吕大器之子。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时年22岁,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其父奔南京,吕潜奉母流寓避难。后其父病殁贵州都匀,母于江苏病故,两地相隔数千里,又兵荒马乱,潜往返两地,历尽苦辛,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始将父母灵柩运回安葬。潜离蜀时女儿才出生五月,至回遂时已46岁,潜见到女儿时有“牵衣惊老大,掩涕述流离”的诗句。他在外四十余年,目睹了明末清初大动乱和人民的疾苦,选择了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态度,走上了隐逸之路,成为一代与陶渊明一样的隐逸诗人。

潜隐居不仕后,从事稼圃,购小楼三楹,题曰“课耕楼”,徜徉山水,过着清贫的遗民生活。他早年就工诗,善书、画,四十年的流离又丰富了他的生活体验,创作下了不少优秀作品。晚年的二十余年间,以诗、书、画自娱,造诣更深,时称“诗、书、画三绝”。

潜为人平和安雅,学问渊博。他对诗歌具有高深的修养,诗风冲淡,内容丰富,艺术性强,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如清代诗人陆廷抡在《怀归草堂诗集·序》中所言:“语云‘诗必穷而后工’,顾世人之穷,只在一身;若先生之穷,则在于世道变迁、君父死生存殁之大。故其穷有百倍于世人者,故其诗之工,亦百倍于世人。今读《怀归》、《守闲》两集,一若少陵(杜甫)浣花之篇,摩洁(王维)辋川之什,杂陈于前而不能辨其孰优孰劣也。”潜诗现存四百余首,诗集有《怀归草堂诗集》、《守闲堂诗集》、《课耕楼诗集》。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光辉的篇章。

潜的书法,继承了中国历代书法的优良传统,他遍临魏晋唐宋的名家墨迹,特别是博采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米芾、赵孟兆页诸家之长,取精用宏,博综融贯,把“二王”的俊秀、流便,唐人的端重严谨,宋人的潇洒劲挺,揉为一体,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他的书风清秀古淡,散逸苍清。晋人书尚韵,唐人书尚法,宋人书尚意,潜书则尚韵、尚意。他用笔娴熟,笔笔着实,不掺虚笔,以墨韵、意境、分行布白取胜,结字秀逸猷劲,字距疏朗,字与字,行与行,互为照顾,前呼后应,文与字相映成趣,在如此灵巧的行笔布局之中,透发出清淡幽远之气。他擅长墨法,浓淡枯湿,曲尽其妙。尤其喜用淡墨,更显流畅淡雅、自然、潇洒。所书大多是其自己诗词,也是他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现存的以行书、行草作品为多。

潜善画,山水尤长。他生活乱世,将一腔悲愤,化诸笔墨,造就了他的艺术生命,画出了大量的山水画杰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当时就享有“天下二半”之誉(一半,指吕潜,号半隐;另一半,指龚贤,字半千,清初著名书画家)。潜继承了中国宋元绘画的优良传统,强调绘画的抒情性,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潜画追求元人遗韵,讲求笔墨情趣,重在表现意境,着重抒发画家个人的思想感情。他博采历代诸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多种风格。1911年出版有《吕半隐山水册》影印本。四川省博物馆、遂宁市博物馆均藏有他的书、画作品。

清康熙45年(1706)病逝,享年86岁。子其木秉,曾任青海西宁知县,有贤名。

伍先华(1927——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4师100团2连3班班长。

在1952年9月29日秋季战术反击战中,伍先华所在的部队参加歼灭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敌的作战。为彻底摧毁敌人的火力*,伍先华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进敌人的坑道,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他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伍先华,四川遂宁东禅镇人。幼时曾读过两年私塾,15岁被拉了壮丁。在*军队里,他受尽折磨,天天盼望着出头的日子。

1949年,他获得新生,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新*主义青年团。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3月,入朝参战。8月,加入中国*。入朝后不久,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战斗中,他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回阵地,接着重返战场,沉着指挥,与另外两个战友一起,打退敌人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并提升为二连三班班长。

9月29日下午5时,官岱里反击战打响,他领着班里的党员在坑道里宣誓:“在党需要的时候,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5时7分,我军炮火延伸,三班分成的两个爆破组向720制高点和半截坑道挺进,完成爆破半截坑道的任务。

此时,敌人正向720制高点发起了反冲击,敌我两方展开浴血混战,不一会,敌人的反冲击被我打下去。三班只剩下他和罗亚全、周绍丰三人。一排长带着三个突击班也被敌人撒下的火力网压在山脚下,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们连续实施了两次爆破,炸掉了敌人两个地堡。

这时,我军另一个班已冲上74号阵地,炸毁了敌人的连指挥所――天井坑道。我正面攻击部队已经发起冲锋,然而,却被半截坑道里的敌人重机枪压在凹部不能前进。在这紧要关头,他抱起一捆20公斤的炸药包,翻身冲向火网,冒着敌人的炮火,迅速在坑道移动。

突然,一串曳光弹射过来,他一头栽了下去。稍过片刻,只见他咬紧牙关慢慢地向前移动,他被敌人的两道火力夹在中间,始终没能爬过火网,在这紧要关头,为了战斗的胜利,他毅然拉燃导火索,象猛虎一般扑向敌人。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伍先华与坑道里的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为了开辟部队前进的道路,他光荣的献出了25岁的年轻生命。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他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追认为模范*员。

朝鲜*主义人民*授予他“朝鲜*主义人民*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当年众多媒体一律谓之以“无敌勇士”。

9、蓬溪特产

蓬溪熨斗糕


蓬溪熨斗糕

蓬溪熨斗糕,是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将米、面、蛋、糖浆用铁烙碗烙熟食用,制品分甜、咸两种,外酥内嫩,甜香爽口。

遂宁特产蓬溪熨斗糕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始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6年),由蓬溪县人夏其宣仿照甜熨斗糕,经过改加配方,精心制作而成。外壳色黄偏棕红,外酥内嫩,深受大众喜爱。

另一说熨斗糕系蓬溪地方传统名小吃,自明代传承至今,字号繁多,远近闻名,“文中熨斗糕”为其中一种。期品状若帽子,主料为米,辅以豆鼓、鲜猪肉、鸡蛋、香葱、豆芽等,现烤现卖,“烫、香、脆、嫩”,营养丰富,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一、选料、泡米:将大米(350克)洗净浸泡4小时沥干;另将大米(150克)入笼蒸至半熟,与泡米拌匀,加适量清水磨成米浆。加酵面发酵,待膨胀时用木棒搅匀至发酵不粘缸为度。

二、去酸味、搅拌成糕浆:将碱用少量清水溶化,分次加入米浆内,边加边搅,至去掉酸味,再加入鸡蛋白、熟猪油、蜜桂花搅拌成糕浆。

三、烙制成形:把特制铁烙碗置焦炭火上,待烧热后刷上水油,舀入糕浆,烙至封皮时,在糕中间加适量果酱,继续烙至皮显浅黄色,起硬壳时,用细铁签糕边划松,翻面淋少许熟猪油,烙至两面呈金黄色、皮软酥、糕心浆汁全部凝固时即成。装入专制的烙碗内翻烙至金黄色,特色是酥香甜嫩。

蓬溪熨斗糕是四川名小吃,始于1927年,由蓬溪县夏其宣创制,其将米、油、蛋、糖浆再加其他配料用铁烙碗烙熟食用。因制作的器具很像老式的熨斗,故名。蓬溪熨斗糕分甜、咸两种,外壳色黄偏棕色,外酥内嫩,甜香爽口,深受老人小孩喜爱。

蓬溪熨斗糕外形美观有特色,现做现卖,热气腾腾,无须吆喝,香气一飘定会有许多老者和孩童前来光顾。吃完一两个后,老人回味良久而离去,小孩则仍吵着要带回去一个作夜宵,而后来者则嚷着:“该我了嘛,我脚都站麻了!”店主则满脸堆笑地说:“马上就好!马上就好!”这一幕幕的场景最能让出门在外的家乡人难以忘怀。

蓬溪熨斗糕香甜而不腻口,滋润而不粘牙,特色的外形则最能勾起老蓬溪人的怀旧之情。

蓬溪姜糕


蓬溪姜糕

蓬溪姜糕创始于清代同治年间,以糯米、蜜糖、麻油、姜汁四物合制而成,曾敬献慈禧太后品尝后被封为玉糕,并评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的高度评价,远销各地。

该品中,糯米养胃温中,姜汁散寒祛痰,蜂蜜养阴益寿,麻油润肠保肝,为素食之妙品,病家之餐食,老幼食用滋补营养。如果有人问蓬溪县的特色食品是什么,很多蓬溪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姜糕。蓬溪姜糕始创于清同治年间,以其独特的配方生姜汁、蜂蜜、芝麻油、糯米、泉水制作而成,吃起来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

光绪十年,制台丁宫保宦游蓬溪,携姜糕返京,于养心殿敬献西太后。太后品尝之余,封为“玉糕”。而它,也因封为“玉糕”而成为贡品。在以前的蓬溪县接官厅蓬莱书院,县中名人雅士招待贵宾的茶点也是“蓬溪姜糕”。蓬溪县各界人士去外地馈赠亲友的珍品更是“蓬溪姜糕”。邻近的遂宁、南充、三台、乐至、武胜、潼南、西充、盐亭、南部、合川、安岳等地人士争购享用的名点,还是“蓬溪姜糕”。曾有许多历史名人对其品赞之词美不胜收。比如:两广总督部堂赵尔丰,于清代光绪十三年来蓬,品赞“蓬溪姜糕”为:“人神共喜之品”;制台丁宫保,于光绪十年来蓬,品赞“蓬溪姜糕”为“糕中四物汤”;清代举人卢子鹤,即新中国四川省政协主席,于解放后的五十年代赞“蓬溪姜糕”为:“糕中皇后”。

遂宁白芷


遂宁白芷

遂宁素有“白芷之乡”的美誉,种植白芷始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余年。遂宁白芷内呈粉红色菊花芯纹路,且具有块根均匀、粉质饱满、药性独特、芳香浓郁等特色,质优名列世界四大著名白芷产地之首。白芷是治疗感冒头疼的主药,经科学分析,遂宁白芷含挥发油,根中含六各呋喃香豆素,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具有镇静、清神、止痛、健胃之功能。用作外科排脓、生肌效果颇佳。近年来,遂宁白芷不仅满足国内医药配方的需要,而且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遂宁白芷浓郁的芬芳正在五洲四海飘香。

10、旅游景点

岳飞后裔精忠祠


岳飞后裔精忠祠

蓬溪五大古镇之一的今文井镇有逾千年的历史,原名文井场,先建老场,老场原属西充(解放后才划归蓬溪县),老场规模较小,只有正街一条,原分为两排,屋檐水逢中均滴入小沟流去。老场有几家大茶馆,一是正街下排文首清舵把子的茶馆,上排傍鸡市街口有王姓大茶馆,还有下排“多芳园”大茶馆、饭菜馆。在关岳庙右下边有一条小街,即原老场场口。另有鸡市巷街很简陋,由鸡市巷侧上石级有老米市坡,为米粮市、鸡鸭猪羊市等,每逢农历一、四、七日当场。正街从关岳庙下建有栅子门一直到鹅项颈处又建一栅子门,由街坊雇有“打更匠”,负责每晨天亮开门,每晚打二更锁门。

由老场鸡市巷街出去,有一大院子,是富商王兴模的家,附近亦有不少的王姓族人。再向前走便是岳家嘴,原建有一石拱桥,附近多为岳姓族人居住,沿一条石板大路走两三里路,便是岳姓的精忠祠(花祠堂),祠堂附近居民都姓岳。

“精忠祠”建于清道光十七年仲冬月初十,祠堂占地约一亩余,配有跑马习武场地。祠堂大门屋顶上垛有花脊。进门便是一戏楼,楼顶也垛有花瓷彩色脊领,皆为细瓷镶成的戏文,中有宫殿式的图案,脊梁两头塑有鳌鱼,头向下,尾朝上,故人们称之为花祠堂。戏楼两旁建有书楼,由戏楼再上几级石梯便是祠堂正殿,殿脊领也和戏楼一样做有花脊。殿正中塑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元帅像,头戴帅盔,全身披挂,五绺青须,庄严肃穆。两旁塑有岳云、张宪(张宪是岳飞收的义子,与岳飞一同被秦桧杀害)二将,岳云手抱一对铜锤,张宪手抱一对铜锏,塑像全是金身。神龛精雕、彩画。祠堂正殿左侧建有房屋,供每年清明会使用,殿右侧建有楼房,与左边相同,外面建有男女厕所,由原族长设有专人管理。

岳姓源流按民国十六年(岁次丁卯)岳忠武王二十七世孙岳子明、岳豁然等所续《忠武王世谱》和民国十七年由盐亭县“二井子”即金鸡场所传族谱概略介绍如下:

岳飞(1103—1142),为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原籍河南汤阴。北宋末年投军,自高宗建炎三年(1129)为阻止金军南下,前后三次北伐,收复了河南、河北等广大地区,一心“直捣黄龙,迎还二圣”。但宋高宗赵构与奸相秦桧意求和。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以“莫须有”三字罪名加害岳飞致死。岳飞忠勇盖世,文武双全,曾以饱含爱国主义热情创作《满江红》一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拳拳爱国之情。抗日战争时期这首词配以雄浑而悲壮的曲调,激励过无数仁人杰士。

高峰山


蓬溪高峰山

高峰山位于蓬溪县城北25公里处,属文井镇所辖。环山百里皆为中丘地带,而独此山一峰突起,海拔547米,且树木葱笼,覆盖全山。遥望高峰山,恰如绿色宝塔巍然屹立;登山远眺,真有“人在画中游”、“一览众山小”之感。

高峰寺,始建于唐,屡废屡兴,至清未明初所建成的寺庙建筑群尚遗存至今。寺庙全部建筑均为木结构楼阁式,整个建筑群按先天八卦设计修建,5200多平方米的建筑有大小门400多道,在全国宫观、寺庙中实属罕见。其门又分为正门、侧门、虚门、活门、死门、机关暗道门等几种,都沿山势交错设计,故有“川北迷宫”之雅称。

高峰山腰依八卦按乾、坤、坎、离而设4门,依“四象”修4条上下山小道,山顶、山腰、山脚因八卦而呼应神通。全山有上百年乃至上千年古柏5000余株。在山顶,极目四望。环山有8条山系,恰恰相反似8条巨龙回首向高峰。高峰山顶,又形似长龙,且以唐代古刹为龙头,有如九龙翘首捧太极。

蓬溪宝梵寺壁画——东方仙画

“古寺钟灵秀,霞光霭万重。凤歇观音竹,鹤眠罗汉松。集成双活虎,圣捧九飞龙。仙笔抒妙品丹青耀禅宗。”这首出自清代文人之手,名曰《赞宝梵仙画》的诗歌,描述的就是蓬溪宝梵寺及其壁画。

早在上世纪初宝梵壁画就被刊载于著名文化刊物《东方杂志》、《良友画报》,名噪一时。1936年宝梵壁画被收入《中国绘画史》。上世纪50年代,日本《世界美术集萃》又将宝梵壁画收录其中,宝梵壁画由此声名远播。上世纪90年代宝梵壁画再次入选《中国美术全集》等多种典集,位齐敦煌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朱德委员长青年时期也曾到宝梵寺观赏壁画,并留下了“宝梵仙画十足当之”的题赞。建国前后,除英、美、法、日等国外官商、学者纷纷前往宝梵寺观赏壁画外,国内著名书画家丰子恺、段虚谷、黄宾虹、段文杰等亦先后到过宝梵寺观摩品评壁画均给予极高评价……

然而,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信息不畅,宝梵壁画长期隐于川中一隅,鲜为世人所知。

森森古寺藏“仙画”

从成南高速公路至蓬溪县入口,沿一条水泥乡道七弯八拐再行五公里,经古镇回龙场,便可见一森森古寺,盘坐于“峰峦结固林木盘错”之间,这便是“仙画”所在地宝梵寺。据明碑《宝梵寺修造记》称:之所以在此择地建寺是因其地“幽胜”,可“藏焉修焉”。

宝梵寺原名“罗汉院”,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 ,属佛教“禅宗”、“净土”派。“宝梵寺”名为宋英宗赵曙敕封,取意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后毁于战祸。至明正统年间,才有僧人海舟、清澄二人广纳功果,相继带领弟子在原“罗汉院”基础上,续建庙宇,重振佛事。现存建筑中,除两侧廊庑改建于清代外,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均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尤其是重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的大雄殿,斗拱飞檐,玲珑剔透,建筑体貌庄严静穆,堪称“明代建筑佳构”。

蜚声海内外的宝梵寺壁画就绘制于大雄殿内。据史料记载,明成化二年(1466),僧人清澄、净元等请画工于大雄殿泥壁图画12铺,其上拱眼绘有佛像24尊,名曰《西方境》,共计104平方米。取材于唐玄奘译著《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等梵典描述的是诸罗汉及众仙佛共赴佛会的故事,因而《西方境》又称《罗汉图》。壁画现仅存10铺,空缺2铺,1铺为卷首,为后人毁损,1铺是卷尾传说中为“仙人”所废。

距今已有530多年的宝梵壁画,均采用工笔重彩,沥金挤粉等技法。虽为佛门题材却立足人间现实——所绘法像103人,或聆经说法,或穿针引线,或窃窃私语……各具情态栩栩如生。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超凡的艺术魅力。著名敦煌学专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教授称之为是“不可多得的祖国绘画艺术珍品”,著名书画家、原重庆画院院长谭学楷赞其是“四川壁画之精华”。

在现存的10铺壁画中,尤以《地藏说法》最为精妙,画面高3.60米宽3.18米曾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另外9铺《议赴法会》、《雷音供奉》、《达摩朝贡》、《准提接引》、《南天仙子》、《长眉问难》、《罗汉聆经》(一、二)、《功德圆满》等亦是匠心独运,情景交融,妙趣横生,堪称精品。

中国﹒红海生态旅游景区


中国﹒红海生态旅游景区

该项目位于蓬溪县宝梵镇龙洞湾,是由四川红海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投资打造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时间2012年-2018年,系市重大项目。该项目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彩林园、龙洞古镇、龙洞水乡(含龙洞石城)等三大组成部分,分三期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已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现已正式授牌)。2013年,景区所在地的红星水库获得了“四川省十佳人工湖”荣誉称号。从2013年10月26日开园营运至今,红海景区共接待游客近4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7820多万元。目前,公司正计划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规划启动景区二、三期建设。

该项目依托3000多亩彩林和红星水库优异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巴蜀文化”“为核心,汇聚自然之红、革命之红、民俗之红,塑造景区主题特色。自然之红是指3000多亩特色彩林红叶;“龙洞古镇”采取异地集中保护的全新模式,将100余处40000多平米散落在民间、不易保护、濒临毁损的民间古建实行集中保护,合理利用,建成原汁原味的“川中古民居集中保护区”,独具创意,成为亮点。

赤城湖


赤城湖

赤城湖旅游资源是历史文化沉淀和人与自然友好相容的产物,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宗教场所构成。“平湖茫茫驻溪水,倒影叠叠映蓬山”,山青水秀、葱郁恬静是赤城湖的主要特征,景区内容丰富,有湖水森林、田园风景、餐饮娱乐、住宿购物、道教佛教、历史遗迹等。上世纪90年代是省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年游人量约20万人次,高峰期达1.5万人/日,被誉为“川中明珠小西湖”。2004年赤城湖注册更名为“东方活湖”。库首景区现已形成8个不同的风景模式,日环境容量可接待游客2万人。

 1、园林区。由库首的4个小岛开发形成,迎春阁片区,以仿古建筑物迎春阁为中心,映霞桥、步云桥将岛相连,建有至湖心亭的九曲桥和儿童游乐园,是休闲、品茗、钓鱼、赏景的好去处,沿岸配置有不同风格的餐饮娱乐场所。

 2、青幽岛。四面环水,松柏荫茵,引进的墨西哥柏树已育种成林。岛上建筑群仿故宫格调建有三殿,一殿是蓬溪县城明代建筑鹫峰寺迁建而成,鹫峰寺曾被载入《中国建设史》;二殿是遂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旷继勋将军生平事迹为内容建成了旷继勋烈士纪念馆和雕塑像;三殿为仿古宫殿建筑物,是岛上最高建筑,登上楼顶,可俯瞰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精美的仿古长廊将三殿连成一片,岛上地形开阔,可举行大型文娱活动,是渡假休闲的好去处。

 3、船舫岛。四面环水,岛上建有一艘古船,远远望去,漂浮水面,美不胜收。

 4、乌龟岛。四面环山,上有教孝台,以二十四孝之一的孟宗哭竹为题材,建有园林设施和雕像群。

 5、农家乐。分布于湖边的莲珠桥村,有铁索桥与青幽岛相连。现已初具规模,在遂宁市内有较大影响,首屈一指。

 6、附西农场。有园林景观和近百亩果树基地,种植有特色水果,养殖有珍奇动物,供游人观赏。

 7、仿古街。依县城进入湖区的公路建成,长1.5公里,有各类商店、茶室和休闲山庄。

 8、水上旅游线路。依水系构成而分为两条,可赏尽湖区自然风光,阅遍古代遗迹,一条乘舟沿洗芝溪而上,有牛头垭自然林景区,其中有三株参天榕树环抱一古石牌,是明清两代西充文井至蓬溪县城的古驿道里程碑,有树木茂盛的白鹤林,上千只白鹤在此繁衍生息;有陡峭的金竹山,远看似一森林屏障;有久负盛名源于晋代的洗芝源石刻;有寺庙香火旺盛的观音岩。第二条沿马桑溪而上经连珠桥,红庙子、金仙寺,一路观赏两岸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可刻竹留念,观赏鹭鸶野鸭戏水飞翔。

蓬溪常乐寺


蓬溪常乐寺

位于蓬溪县西25公里的黄龙山麓有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常乐寺,寺院名幽额有“黄龙吐瑞”四字。民国十年(1921)再立后殿,自立门面,亦称常乐寺,与前殿老常乐寺平分秋色。该两同名寺的庙产富饶,给养、香火不仰于暮化。寺僧文化素质较高,常与县中文人交往谈古论今。寺境幽深,灵木古树达数百株,遮天蔽日,是旅游避暑的上上福地。寺址地处平坦,邻常乐镇百步,车马通达,极利游客及信众度瞰礼佛。寺内藏经楼是文人聚会场所。四壁丹青诗文,楼储名家宏篇,颇耐游客品题。八十年代定为“遂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吴多让在《藏经楼》诗中赞曰:

香气佛楼侵,云梯步步深。

观花初见柳,拜佛久无心。

人语迷萧寺,钟声答远岑。

此时春尚在,逸兴满山村。

蓬溪白塔


蓬溪白塔

蓬溪白塔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系原鹫峰寺(已迁建)建筑物之一。《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载:“大雄殿之左侧白塔凌空,高十三级,甚峻拔。”

该塔位于蓬溪县赤城镇白塔街,坐西向东,为四方形楼阁式砖石塔,塔身白色,共十三层,总高36米,须弥座台基边长8.2米,体态高大。塔身各层均为四柱三间仿木结构,塔内有石梯旋绕至顶。据史料记载:鹫峰寺自宋代始建以来,除白塔外,其余殿堂楼阁多次毁败。而蓬溪白塔建成至今已800余年,仅各层塔檐偶有局部损伤,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水平。蓬溪白塔集建筑艺术、宗教文化于一身,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蓬溪白塔于2002年12月被四川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1月由省人民*公布其保护范围:“北至万年戏台前的白塔街临河堡坎;南至毗卢殿、僧房后侧堡坎;西至白塔靠林业局一侧堡坎;东至毗卢殿、大雄殿右侧滴水外一米。”

上一篇:和田蒲公英

下一篇:古蔺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