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防风传说

科普小知识2022-12-13 19:32:47
...

防风传说是浙江省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古防风国在今浙江湖州德清的三合乡封山和禺山之间,即下渚湖一带,这是江南最大的湿地,深入其中,犹处汪茫之地。防风氏是当时的部落领袖,和大禹同时。2011年5月23日,浙江省德清县申报的“防风传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历史源流

在传说中,防风庙的来历是这样的:自从防风被大禹冤杀之后,尸体运回武康。在很长时间里并无防风庙。后来不知在哪个朝代,一个打更看见武康县城楼上有一个很长很长的人坐着,打更人吓得连忙逃走;第二天,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县老爷。当时知县是位很有学问的人,过了几天,这位县老爷问县衙里的幕僚:“防风氏是你们武康人的先祖,又是为救百姓于水患而因迟到被大禹错杀的,为什么你们武康就没有一座纪念他的祠庙呢?”幕僚们说:“不是不想造庙,而是怕造了防风庙违反禁令,因为防风氏是被禹王杀掉的。”那位县令听了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防风氏是被禹错杀的,连禹王自己也后悔了。”县令的一番话消除了武康人的顾虑,很快便筹资造了防风庙。不过武康人恨禹王杀防风氏,防风庙里不设禹王神像,也从不祭祀禹王。

2、主要内容

防风氏

夏禹王治水成功后,召集天下各路诸侯,在绍兴茅山开庆功大会。

庆功大会开了三天,却还没见防风氏的影踪。直到庆功会快结束时,防风氏才气喘吁吁地赶到!

禹王问防风氏为啥迟来晚到?

防风氏说,我接到通知后马上动身,不料路上碰到天目山“出蛟”,苕溪河“泛洪”,水急浪高,无法渡河,故此迟到。

禹王耳朵里,这几天塞满了奉承话、颂扬声,自己有点肉骨头敲敲—昏咚咚了,对防风氏迟到格外恼火,一时怒气冲天地说:“你防风氏离茅山最近,可是偏偏你迟到,你不是居功自傲、目无君王是什么?”

盛怒之下,下令杀掉防风氏,杀一儆百,显显自己的威势。谁知,防风氏的头颅落地后,好久没见出血,大家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歇,竟有一股白血冲天直喷。

禹王和各路诸侯,十分震惊:为啥防风氏的头颅里喷出来的不是红血而是白血呢?禹王亲自盘问左右官员,同时派人到防风国去察访实情。几天后,察访的人都回来向禹王禀报:防风氏赴会途中,确实是由于天目山“出蛟”,苕溪河“泛洪”,防风氏指挥部下打捞落水的百姓,忙得几天饭也没顾得上吃,所以才耽误了会期。

禹王听了,想到防风氏疏导千河百港流归太湖,又在防风领地内疏理了湘溪、英溪、阜溪、塘泾河,开凿了下渚湖通往东苕溪的河道;还跟随自己风里来雨里去,帮自己立下了治水大功。禹王越思越怪罪自己,勿知勿觉中淌下了泪水。

这样,禹王就下令敕封防风氏为防风王,令防风国建造“防风祠”,供奉防风王神像,让官府和百姓每年祭祀。祭祀日是夏历八月廿五,并载入夏朝祀典,传之后世。据传,禹王还亲临防风国参加防风王的第一次祭祀仪式。德清的三合乡一带,地处封禺二山之间,应为古防风国所在,再往南走,就是余杭的良渚地界了,而良渚就因曾经大量出土玉器而闻名。

3、表现形式

在良渚玉器中,玉琮是最典型的代表。玉琮几乎都是内圆外方的柱形体,琮体分若干节,上大下小,以四角为中心雕刻的兽面像,立体感强烈。许多专家们认为玉琮是原始先民对宇宙的认识和崇拜。在中国古老的宇宙观中,一直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即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良诸遗址群。玉琮的圆,应该也是象征天,方则象征地,内圆外方上大下小,正好是天与地的几何图形标志,象征着天地的贯穿。而玉琮上雕刻的神兽,便是沟通天地的使者。可以说,玉琮是良渚人祭祀天地的宗教法器。

不论是玉璧、玉琮,还是玉钺,面上都雕有一个神秘的图案。起初人们对此并没在意,但它反复出现在不同地点出土的不同玉器表面,所有出土玉器面上都雕有神秘图案。最终引起了考古专家的关注。在高倍放大的镜头下,人们可以看出它是一个人形,头戴羽冠,身穿战袍,口、鼻、目俱全,形态似一尊英武的战神。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人与动物的复合像,上半部是一个威严的神人,下半部是一只猛兽,两眼圆睁,獠牙外露,双爪弯曲。这个图案繁简不一地出现在几乎所有良渚玉器上,绝不是随意刻画的,对良渚人来说,它应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应该是他们崇拜的一个神。

良渚玉器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但专家们有理由推测:也许这里埋藏的正是5000年前良渚古国的都城;这片恢弘宫殿的主人,也许就是死后葬在都城外反山大墓中的那个统治良渚古国的国君。

良渚玉器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但人们毫不怀疑,这些玉器正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之一。

难道这一切,都是传说中的古防风国人杰作吗?

古防风国人和良渚先民是同一个概念吗?有待学者挖掘。

4、传承意义

今浙江境内有关大禹与防风氏的传说,透露出若干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防风氏族群战败南迁太湖流域湖州一带争夏族支裔陆续进入今宁绍平原地区,从而将来自中原地区的大禹传说一并带进令浙江境内,构成源远流长的越文化的历史潦头。大禹与防风氏传说的地域纠葛,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族群之间族群流徙及文化交流的结果。随着秦汉一统格局的初现,民族融合空前加速,华夷五方格局迅速打破,曾经为传播中原文明作出贡献的悲剧角色人物的防风氏的史迹却逐渐被人淡忘,始终未成为区域文化的主流。大禹与防风氏传说的发生与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为远古传说的复原与区域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线索。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浙江省德清县申报的“防风传说”,入选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