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管镇
下管镇位于上虞市东南边缘,四明山麓,与余姚市相邻。距市中心28公里。全镇总面积48.5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人,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下管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据《管溪徐氏宗谱》记载宋熙宁三年(1070年)就有下管。这里曾经是虞南重镇,商业发达,耕读盛行,名人辈出。西桥五径牌坊上记载了明清数百位功名人士,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徐懋庸出生于下管。知名的下管板栗已有2000多年的形成历史,1996年开始出口,远销日本、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目前下管已经成为浙江省主要的板栗集散地之一。
中文名称:下管镇
行政代码:330682105
身份证前6位:330682
长途区号:0575
邮政编码:312000
隶属政区:上虞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浙D
辖区面积:48.5km2
人口数量:约1.4万人
人口密度:289人/km2
1、地方简介
下管镇
千年古镇,懋庸故里,生态乡镇——下管镇,位于上虞区东南边缘,四明山麓,与余姚市相邻,距市中心28公里。全镇总面积48.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1个居委,总人口1.3万人。
下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管溪徐氏宗谱》记载,徐姓祖先自奉化迁居于上管村下,故名下管。宋熙宁年间(1070年)置乡,民国二十一年建镇,一直是虞南重镇、商贸重地;现保存西桥五经牌坊、应乾塔、百年老街、千年古道等古建筑,五经牌坊记载着数百名名人志士,三尺禁地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早期党员徐用宾、徐镜渠在此创办了“管溪之声”,点燃了下管人民革命之声;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徐懋庸出生于此,他对文学和革命的执着精神奠定了下管人民革命的坚定信念。
2、历史沿革
1949年成立下管乡,1957年庙下、童郭、凤桐3乡并入下管乡,1958年建立公社,1959年春岭南公社并入下管公社,1961年陈溪、岭南两公社管理区划出。1983年改下管镇。1996年,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红岙、西里溪、东里、庙峰、西乔、新山、俭民、同新、新星、星大、新岳、联山、马安、塘弄、童郭、徐邵湾、大燕、上前、下前、小燕、宝干、石门、王村、洙溪、凤桐、芦山共2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999年末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14027人,面积48平方千米。2001年末辖27个村(居)委会,人口14027人,面积48平方千米。2002年末辖26个村(居)委会,人口13191人,面积48平方千米。2003年末辖26个村委会,人口13457人。2005年末镇*驻树人路88号,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1.29万人。
2006年4月19日,《上虞市*关于调整下管镇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19号)同意下管镇的行政村由26个调整为10个:撤销东里村、西里村、红岙村、庙峰村,合并设立东里村,村委会驻原东里村内;撤销西桥村、新山村、联山村,合并设立联新桥村,村委会驻原新山村内;撤销俭民村、同新村、马安村,合并设立新民村,村委会驻原同新村内;撤销新岳村、新星村、星火村,合并设立振新村,村委会驻原星火村内;撤销凤桐村、洙溪村,合并设立洙凤村,村委会驻原洙溪村内;撤销童郭村、塘弄村,合并设立新庄村,村委会驻原童郭村内;撤销王村村、宝干村、石门村,合并设立兴南村,村委会驻原石门村内;撤销大燕村、徐邵湾村、上前村,合并设立管梁村,村委会驻原上前村内;撤销下前村、小燕村,合并设立下燕村,村委会驻原下前村内;芦山村暂不作调整,维持原状。
3、行政区划
下管镇区划
330682105207220东里村
330682105224220芦山村
330682105226122联新桥村
330682105227121新民村
330682105228122振新村
330682105229220洙凤村
330682105230220新庄村
330682105231220兴南村
330682105232220管梁村
330682105233220下燕村
4、地方人口
下管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2681
男6416
女6265
家庭户户数4207
家庭户总人口(总)12641
家庭户男6395
家庭户女6246
0-14岁(总)2698
0-14岁男1380
0-14岁女1318
15-64岁(总)8554
15-64岁男4336
15-64岁女4218
65岁及以上(总)1429
65岁及以上男700
65岁及以上女72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091
5、物产资源
下管镇资源物产丰富。全镇拥有1.3亿方优质花岗岩,2.3亿方沙矿资源和0.15亿方常年可利用水资源。全镇已形成以樱桃、高山蔬菜、茶果、畜禽为主导的四大特色农业产业,现有农业基地2.8万亩,省级森林食品基地1.8万亩,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9万亩,并已建成芦山、洙凤、新庄等三大樱桃基地。
6、特色产业
近几年来,下管镇党委*按照市委市*“北工中城南闲”的市域发展战略和把虞南山区打造成“上虞后花园”的总体部署,结合下管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山水生态环境,围绕“生态立镇、绿色富镇、文化名镇”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富裕、生态、和谐新下管。2006年全镇共有纺织机械、农产品加工、五金塑料等个私企业102家,其中500万以上规模企业6家;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3亿元,年均增长11%;自营出口32万美元,取得突破性发展。
7、农业发展
下管镇地处虞南山区,是一个农业乡镇。全镇林业用地总面积达3355.27公顷,有林地2885.93公顷,用材林2448.73公顷,其中竹林面积1154.80公顷、经济林面积866.67公顷,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107公顷。林地占全镇土地面积的69.09%。境内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常见的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等。经济林有茶、毛竹、桃、桑、板栗、青梅、樱桃、竹笋等。
优厚独特的山地资源,为下管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全镇已初步形成茶、桑、竹、粟、果五大基地,建成绿色基地22525亩,其中竹山基地16000万亩(省级森林食品基地10000亩,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6000亩),1000亩樱桃被认定为省级森林食品基地,525亩茶叶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镇共有7只绿色农产品品牌,分别为“下管”牌鞭笋、春笋、板栗、樱桃,“燕山”牌笋煮干菜、春笋,“宋春”牌茶叶。下管板栗香糯可口,下管高山樱桃质优味美,全国知名,深受消费者欢迎。
8、地方名人
凤鸣山
徐子熙,字世昭,明代下管人,少时精于经史、诸子百家,擅长词、赋和草、隶书法,胸怀磊落。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浙江乡试第三名,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受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德三年(1508年)担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后升为武库司员外郎,官至光禄寺少卿,著有《贻谷堂集》。死后,被皇帝阴封为诗赋状元。
徐文彪,精读四书五经,但不热心于考科举。辞官回乡后,耕读传家,乐善好施,并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方山脚下开办方山义塾,这是全上虞第一个免费义塾。他的学生,科举及第的多达50多人,由于出色的教育成绩,受到乡里的推荐,被认定为“应经明行修聘崇祀府学乡贤”。后因得罪权贵,充军乌拉。在那里,他仍然努力办义学,最后客死他乡,被追封为“南直池州府通判”。
徐学诗(1517-1567),字以言,又字龙川,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进士,受刑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族率军直袭北京,掳掠一番后离去。皇帝下昭要大臣陈述治服之策,当时严嵩专权,众人缄口,徐学诗愤慨地说:“大奸柄国,乱之本也。乱本不除,焉能攘外?”遂即上疏,尽言严嵩父子的累累罪行。“大学士严嵩辅政十载,奸贪异甚。内结权贵,外连群小,文武迁除,率邀厚贿。致此辈克军民,酿成寇患。陛下诚罢嵩父子,别简忠良代之,外患自无不宁矣。”皇帝意动,而方士陶仲于帝前馋毁说:“嵩孤立尽忠,学诗特为所私修隙耳!”皇帝怒而将学诗下狱,后削职为民,隆庆初期为南京通政参议,未到职而病卒,赠大理寺少卿。学诗虽不以诗名,但音节清亮,又曾与李攀龙相赠答。著有《石龙庵诗》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徐如翰,字伯鹰,号檀燕,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中进士。授行人,迁工部郎,后升山西兵备道,天津兵备道。因不肯依附魏忠贤,被削职。明恩宗登位又起用为陕西参政,后称病辞官归居山阴岳山,著有《忠孝未扬疏》和《檀燕山集》两书。
徐显,又名观复,字徽之,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举人,次年(1610年)中进士,性刚直,屡屡得罪豪族权贵。初在河北顺德府任职,继任仙游县后迁安徽池州搪官,平反冤狱数十人,离开仙游时,百姓遮道挽留,无法前行,更衣化妆后才得以离境。旋擢刑部主事,改兵部,转礼部。但他见奸佞魏忠贤权势渐大,难以共事,遂以田老为由急流勇退,回乡建茅舍隐居,自命林下一人。著有《学独》、《宦独》、《禅独》。
徐作梅,同治七年(1868年)中进士,补广西北流县知县。在任时,勤政为民,深受百姓爱戴。离任后,当地百姓为其立德政碑。
徐浩(1895-1947),字子梁,二十年代初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后回乡任教。浙江省*上虞临时党部成立时,任执行委员,后任*浙江省党部书记长、浙江省议会*,还担任农业学校董事长、《宁绍台日报》董事长。
徐昭,字淑生,早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就读,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后期在*外交部工作,任国民*驻比利时安特卫普领事馆副领事。解放后在*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中国贸易促进会从事经济研究和翻译工作。后在中国电影出版社工作,当编审和从事电影理论史的翻译研究工作。
9、附近景点
曹娥庙
凤鸣山风景区(又称仙姑洞),全山方圆约5平方公里,南依多峰耸立、状如楼群的百楼山,为四明山北麓之余脉,东邻余姚市四明湖风景区,西接“梁祝”故事中的祝英台故里祝家庄。离山麓1公里的还珠村是东汉著名廉史孟尝的故乡;出镇西南4.5公里的东溪村是春秋时期越国谋臣范蠡“出三江入五湖”的隐居地,建有陶朱庙。景区多缓坡宽谷,山体层峦叠嶂,巨石嶙峋,山泉飞溅,林木茂密,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凤鸣山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是道教文化“第九小洞天”所在地,被誉为“洞天福地”,自古为一游览胜地,及今已形成“凤鸣十景”。
其中悬石飞瀑、千年古藤(又名过山龙)堪称奇观,是省级曹娥江风景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五十年代我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即在此摄取外景。
曹娥庙
位于上虞百官镇西岸的孝女庙村,被誉为“江南第一庙”。
曹娥,时人称为“孝女”,为颂扬其投江寻父而修建此庙,始建于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宋代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扩建。后几度毁坏,几经重建。目前的曹娥庙是1925年修建的。庙内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后殿、曹娥墓、饮酒亭、土谷祠、沈公祠、东岳殿、阎王殿、戏台等,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其规模之宏大、壮丽辉煌,且以众多的雕刻和名人书赠的匾额而闻名于世。
古纤道
为方便行舟而筑,又称纤塘,在浙东运河萧山、绍兴、上虞之间河岸上。为唐代浙东观察使孟简在河岸筑起的一条土堤塘,明初山阴知县李良改用条石筑塘,以图永固。
古纤道中心在绍兴柯桥一带,有临水依岸和破水而筑两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记不记得鲁迅先生所写的《社戏》,那一大群顽童穿梭于观众中的热闹场面,以及古纤道上停满的乌蓬船,船夫坐在船头观看社戏的水乡风情。如果赶的巧,在柯桥一带的古纤道上,你依然可以看到精彩的社戏表演,看到纤道中停满的乌蓬船。即便没赶上社戏,雇一艘乌蓬船,穿梭于狭窄的纤道之中,品味一下绍兴这座文化古城所特有的风味,也将别有一番乐趣。
10、地方特产
二都杨梅
杨梅原产我国,广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我市各县均产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其中上虞县横塘乡杨家溪至陈家一带出产的杨梅,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这一带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据清朝光绪25年,《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清代时作过慈僖的贡品。1932年浙江省农业改良场,曾对浙东杨梅作过一次较详细的调查,认为二都杨梅果大、核小、可食率高,水分多,甜酸适度,为杨梅中之精品。同年浙江省出版的《建设月刊》第十二期上汪呈因曾撰文:上虞杨梅五圣乡(即今日横塘乡)为最好,其次为岙口、黄白坞等地,当时五圣乡杨梅产量已达65万斤,远销上海、杭州等地。
越瓷
我国是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而越瓷的故乡上虞市,则被认为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越瓷是我国陶瓷艺术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早在商朝中期,古越人民就率先彩叠压的“龙瓷”,烧制印纹硬陶,釉色绿中泛黄,具有一定的光泽度,这就是历史上的原始青瓷,至东汉,制瓷技艺日趋成熟,至今在曹娥江两岸遗留下来的汉代古窑址就有40多处。从这些古窑中发掘的瓷片,经过化验表明,烧成温度达1300℃,釉色呈淡青色,光亮明快,瓷胎质地坚实细致,说明越瓷从色泽到质地,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已具有相当水平了。到了唐代中后期,由于创制了将坯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使瓷器烧制技术达到了纯熟的程度。当时的越瓷器型端庄,器壁减薄,色泽青绿、晶莹,质量位居全国瓷器之冠,蜚声海内外,产品广传到日本、朝鲜、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收藏有越瓷的珍品。
越瓷
上虞黄瓜是黄瓜中的一个短瓜类型品种,是经本地劳动人民选优汰劣培育出来的地方良种,具有质优味佳、产量较高,外貌美观的特点,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食用习惯。上虞黄瓜主产地是曹娥江两岸的江滩冲积地带。素负盛名的产地有梁湖乡的大库、古里巷村,该地除栽培黄瓜外,还有育黄瓜秧苗供农家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传统习惯。此外中塘乡的梁巷、大厂村,娥江乡的后村、后郭村均出产上虞黄瓜。1987年种植面积300亩,产量500吨。所产黄瓜主销于本市和余姚、宁波等地。上虞黄瓜属葫芦科。为1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卷须不分歧。叶五角状心脏形,浓绿或黄绿色。一般雌雄同株异花,属短黄瓜类。早熟,春季栽培。果面果瘤稀少,有刺毛,瓜圆柱状,长20厘米左右,直径4一5厘米,单瓜重150克左右。果皮黄白色,肉色青白。成熟老瓜果皮金黄色。商品瓜采摘已发育长大的嫩瓜。品质佳,脆嫩爽口,皮薄肉厚,水份多,种子少。一般亩产2000至3000公斤。
虞黄瓜以生食为主,有清口解渴、利湿利尿、解毒作用。黄瓜上市正值瓜果淡季,而且本地人民向有在端午节必食黄瓜的风俗习惯。很受消费者欢迎。黄瓜除生食外,可作菜肴腌渍、凉拌,甜、咸均宜,并可炒食或作汤料,可食率为9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