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制作技艺
龙舟制作技艺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历来是龙舟制作之乡,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堂镇是典型的水乡,地处东江支流的水网地带,河涌纵横,水域宽广。而今是东莞市及邻近市县唯一有龙舟制作坊的镇区。中堂制作的主要为龙头高高跷起“大头龙”,气宇轩昂。2008年6月7日,龙舟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概况
中堂龙舟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中堂制作的龙舟主要是“大头龙”,即龙舟的前端安装龙头,高高翘起,气宇轩昂。该型龙舟细长,形似柳叶,长28.5米,共有28排座,可乘划手56人。其结构分为龙头、龙尾、龙骨、龙肠、冚板诸部分。
龙舟制作的工艺流程为:选底骨(龙骨)—起底—起水—打水平—转水—做大旁—做横挡—做坐板—安龙肠—加固中肠—上桐油灰—刨光—涂清漆—制作安装龙头—安装尾舵,制作时间为6、7天。中堂制作的龙舟,设计精心,尺寸准确,用料上乘,结实、威武、流畅,工艺精湛,非常受民众喜爱。
2、历史起源
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东莞“五月时洪流滂濞,放於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上下,日已暮而未散。”有如此最盛大的龙舟活动,必有最盛大的龙舟制作。大汾村红花庙尚存明代制作的“飞龙”龙船头,即可为证。
出于对龙的崇拜,历代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讲究。当年隋炀帝为下江南而造的龙舟可算是历史上最豪华的“龙舟”之一了,据载该船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共四层,一百二十间房,简直可以媲美当今的海上游轮了。这艘龙舟后被烧毁,隋炀帝又下令造一艘更大的龙舟,被称为“天子之舟”。
端午龙舟一般分为龙头、龙身、龙骨、龙尾四部分,外加桨和舵。龙舟制作要求很高,要请专门的木工师傅,择日开工,据传过去在动工前还须斋戒沐浴、焚香、拜神,一点也不能马虎。木料要选用上等的,且多采用大木料来制作,如龙头,一般须用整块的桧木来雕刻,以求灵气十足,至于船体,则多采用樟木来做,因为樟木能防虫防腐,经久耐用。制作讲究的还用整木将龙尾雕刻出许多鳞甲。制成的龙舟再配以各色浓妆,使之更加栩栩如生。用传统材料(樟、桧等)和传统方法(接榫处全用木针而不用钢钉)制作一艘龙舟,花费不少。所以,从拥有的龙舟的档次就可窥出当地人的经济实力。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独木龙舟,只是那样的大树就更难找了,也较浪费木材。现今也有用玻璃纤维材料来做的,既环保又方便,但尚不能普及。龙舟的长度也有讲究,广东人造龙舟多取好意头的尺寸,譬如船长33.88米,寓意“生生猛猛”。龙舟的船身(龙头卸下)平时多是沉放在河塘的淤泥中,以防干裂,也符合“龙生大泽”的传闻。每年只有到了端午时节才“请龙出水”。
龙舟的结构分为龙头、龙尾、龙骨、龙肠、冚板诸部分。“传统龙”有28.8米长、1.50米宽,“国际龙”只有15.8米长、1.05米宽。制作龙舟,从开料、选龙骨(底骨)、起水(拗弯龙骨,呈流线型)到刨光、打磨、上色,最后安装龙头、安装尾舵等工序,一件完整的龙舟才算完成,一般需要六七天。要求,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为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从良木到龙舟,仍需和数百年前一样,历经数十道工序,需要6个工人同时做工,花费20天时间,钉入上百斤铁钉,耗去6立方木材,无数次手工的打磨、抚平和拼接,方成为龙形,这种民间传统的手工制作龙舟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3、发展历程
中国是龙之乡,也是龙舟之乡,龙舟竞渡有数千年历史。龙舟是龙之化身,龙舟是龙舟竞渡的载体。龙舟制作不仅关系竞渡的比赛,更关系到历史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东莞市是典型的水乡,从明代起就是广东主要竞渡的地区,其历史悠久。现在,中堂镇已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中国龙舟之乡”。龙舟竞技越来越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龙舟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随着龙舟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龙舟竞渡更加得到了发扬和传承。
4、习性习俗
龙舟作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中堂有规模的赛龙舟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每踏进农历五月,中堂镇江面上就会欢呼声震天、锣鼓声动地。中堂龙舟景既有“趁景”(即*竞渡),也有锦标赛;分别有五月初二的斗朗,初四的槎窖,初六的潢涌、江南,初八的马沥,五月十三的中堂等上规模的景点,它们从农历五月初二到五月十三吸引大批的观众前去观看,是一项很好的全民健身运动。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东莞市龙舟制作技艺入选。在本次公布的两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龙舟制作技艺是东莞唯一上榜项目。
5、传承人物
龙舟恐怕后继无人
据《潮汕百科全书》记载:“潮汕地区的龙舟,以揭阳为代表。”然而,羊城晚报记者在揭阳市的知名造龙舟之乡—揭东锡场潭王村采访时却获知,该村“龙舟世家”的传人王慰君一家自2008年起已封斧多年,虽受乡邻邀请再度开斧造舟,但随着他本人年岁渐长,年轻一代不再接“桨”,龙舟制造技艺仍难逃“后继无人”的尴尬。
龙舟传人
龙舟制作师傅霍灼兴:
薪火相承,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从本期开始,“面谱”版将聚焦这样一批人士,他们或是手工制造者、或是悬壶济世者、或是金融才俊……他们子承父业、传承行业精华。守一份寂寞,留一份绚烂。
人物名片:
霍灼兴,1961年出生于东莞中堂,14岁起开始学习制作龙舟和木船,几十年来已经手制作了300多条龙舟,在业内有口皆碑。平时,他利用自己的龙舟制作工场进行活动,向爱好者传授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传统。
每年,端午前后,珠三角各河网锣鼓声渐次而起,龙舟赛如火如荼。广州珠江水面更是彩舟穿梭,热闹非常。龙舟赛的兴盛,令广东许多村镇形成了世代传承的龙舟作坊,培养了许多技艺精湛的造船师,霍灼兴就是其中一位。
龙舟世家要“收山”
揭阳造船世家五代相传,即将收山
潮州庵埠造舟团队成员最年轻的也年近花甲
现代年轻人爱划龙舟但认为造舟是苦差事
珠三角地区最长寿的龙舟—“盐步老龙”正式起龙,也标志着龙舟季正式开启。煞是好看的一条龙舟,其背后需要多方合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造龙舟的匠人们。在潮汕地区,赛龙舟可追溯至明朝,而造龙船的工匠多以两个地方为主—揭阳市锡场镇和潮州市庵埠镇。
6、传承现状
1、建立保护区。在东莞市中堂镇的斗朗、东向设保护区。
2、对中堂龙舟制作进行普查挖掘、整理,工艺流程编写存档等。
3、对龙舟制作工艺进行保护,把龙舟制作过程、工艺、材料、流程、工序进行拍摄记录。
4、对龙舟制作传承人的保护,对老师傅进行登记、建档,建立传承人生活保障机制和传承人培养制度。
上一篇:南通锻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