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竹属
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单轴型。秆散生,直立,分枝节间一侧具沟漕,沟漕长达节间1/2或1/2以上,秆内壁多少有屑状或海绵状增厚,非笛膜状;秆芽单生,中部每节分枝通常3,中间枝略粗于两侧枝;秆环甚隆起,曲膝状,或中度隆起非曲膝状。秆箨脱落性,革质或薄革质,常被剌毛,多无斑点;箨叶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稀带状披针形,直立或反曲。叶通常较大,横脉明显,呈方格状。出笋期春季至初夏。花序续次发生,常形成小穗丛,生于有叶小枝下部节上。假小穗粗短或细长,基部分枝形成次级假小穗或单生;有时形成花枝,假小穗基部具鞘状苞片,苞片先端有小叶;假小穗无柄。颖片2-数枚,与苞片相似,渐过渡;小花多数。外稃宽大,多脉;内稃较窄,与外稃等长或较短,先端钝,不裂,背部具2脊;鳞被3,近相等:雄蕊6,花丝分离,丝状;子房长椭圆形或纺缍形,花柱短,柱头3裂,羽毛状。颖果卵状椭圆形,花柱宿存。
中文学名:大节竹属
拉丁学名:IndosasaMcClure
拼音:dajiezhush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1、形态特征
株: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单轴型。
茎:秆散生,直立,分枝节间一侧具沟漕,沟漕长达节间1/2或1/2以上,秆内壁多少有屑状或海绵状增厚,非笛膜状;秆芽单生,中部每节分枝通常3,中间枝略粗于两侧枝;秆环甚隆起,曲膝状,或中度隆起非曲膝状。秆箨脱落性,革质或薄革质,常被剌毛,多无斑点;箨叶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稀带状披针形,直立或反曲。
叶:叶通常较大,横脉明显,呈方格状。
花:花序续次发生,常形成小穗丛,生于有叶小枝下部节上。颖片2-数枚,与苞片相似,渐过渡;小花多数。外稃宽大,多脉;内稃较窄,与外稃等长或较短,先端钝,不裂,背部具2脊;鳞被3,近相等:雄蕊6,花丝分离,丝状;子房长椭圆形或纺缍形,花柱短,柱头3裂,羽毛状。
果:颖果卵状椭圆形,花柱宿存。
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单轴型。秆散生,直立,分枝节间一侧具沟漕,沟漕长达节间1/2或1/2以上,秆内壁多少有屑状或海绵状增厚,非笛膜状;秆芽单生,中部每节分枝通常3,中间枝略粗于两侧枝;秆环甚隆起,曲膝状,或中度隆起非曲膝状。秆箨脱落性,革质或薄革质,常被剌毛,多无斑点;箨叶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稀带状披针形,直立或反曲。叶通常较大,横脉明显,呈方格状。出笋期春季至初夏。花序续次发生,常形成小穗丛,生于有叶小枝下部节上。假小穗粗短或细长,基部分枝形成次级假小穗或单生;有时形成花枝,假小穗基部具鞘状苞片,苞片先端有小叶;假小穗无柄。颖片2-数枚,与苞片相似,渐过渡;小花多数。外稃宽大,多脉;内稃较窄,与外稃等长或较短,先端钝,不裂,背部具2脊;鳞被3,近相等:雄蕊6,花丝分离,丝状;子房长椭圆形或纺缍形,花柱短,柱头3裂,羽毛状。颖果卵状椭圆形,花柱宿存。
2、产地分布
分布:亚洲东部中国、越南和老挝
产地:产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3、分类文献
McClureinLingnanUniv.Sci.Bull.No.9:28.194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