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鳞薹草
根状茎短,匍匐茎长。秆高40-70厘米,三棱状,上部粗糙,基部老叶鞘黄褐色网状。叶与秆近等长,宽3-6毫米,边缘粗糙;苞片叶状,最下部1枚长于小穗,基部无鞘。小穗3-6,顶生的雄性,圆柱形,长2-4厘米,柄长0.8-2厘米;侧生小穗雌性,圆柱形,直立,长1-4.5厘米,无柄,最下部的具短柄。雌花鳞片窄披针形或窄长圆形,长2-3毫米,淡褐色,中间淡绿色,1-3脉,先端渐尖。果囊稍长于鳞片,倒卵形或椭圆形,扁双凸状,长2.5-3毫米,淡褐绿色,密被乳头状突起和紫红色条状斑纹,喙长约0.5毫米,喙口具2齿。小坚果紧包果囊中,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2.2毫米,暗褐色;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2。花果期4-7月。
中文学名:异鳞薹草
拉丁学名:CarexheterolepisBunge
拼音:yilintai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薹草属
1、形态特征
株:根状茎短,匍匐茎长。
茎:秆高40-70厘米,三棱状,上部粗糙,基部老叶鞘黄褐色网状。
叶:叶与秆近等长,宽3-6毫米,边缘粗糙;苞片叶状,最下部1枚长于小穗,基部无鞘。
花:小穗3-6,顶生的雄性,圆柱形,长2-4厘米,柄长0.8-2厘米;侧生小穗雌性,圆柱形,直立,长1-4.5厘米,无柄,最下部的具短柄。雌花鳞片窄披针形或窄长圆形,长2-3毫米,淡褐色,中间淡绿色,1-3脉,先端渐尖。
果:果囊稍长于鳞片,倒卵形或椭圆形,扁双凸状,长2.5-3毫米,淡褐绿色,密被乳头状突起和紫红色条状斑纹,喙长约0.5毫米,喙口具2齿。小坚果紧包果囊中,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2.2毫米,暗褐色;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2。
根状茎短,匍匐茎长。秆高40-70厘米,三棱状,上部粗糙,基部老叶鞘黄褐色网状。叶与秆近等长,宽3-6毫米,边缘粗糙;苞片叶状,最下部1枚长于小穗,基部无鞘。小穗3-6,顶生的雄性,圆柱形,长2-4厘米,柄长0.8-2厘米;侧生小穗雌性,圆柱形,直立,长1-4.5厘米,无柄,最下部的具短柄。雌花鳞片窄披针形或窄长圆形,长2-3毫米,淡褐色,中间淡绿色,1-3脉,先端渐尖。果囊稍长于鳞片,倒卵形或椭圆形,扁双凸状,长2.5-3毫米,淡褐绿色,密被乳头状突起和紫红色条状斑纹,喙长约0.5毫米,喙口具2齿。小坚果紧包果囊中,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2.2毫米,暗褐色;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2。花果期4-7月。
2、产地分布
分布:朝鲜半岛及日本
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江西北部、湖北及云南西北部
生境:沼泽地或水边
海拔:550-1900米
3、分类文献
CarexheterolepisBungeinEnum.Pl.Chin.Bor.69.1832.etMem.Acad.Sci.St.-Petersb.Sav.Etrang2:143,1833;Franch.etSavat.Enum.Pl.Jap.2:584,1879;Kukenth.inEngl.,Pflanzenr.Heft38(IV.20)341,1909;NakaiFl.Kor.2:310,1911:Ohwi,Cyper.Japon.1:288,1936;Kitag;Lineam.Fl.Mansh.102.1936;Akiyama,Caric.FarEast.Reg.Asia81,Pl.52,1955;东北草本植物志11:157,图版71,图1-5,197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284,图7398,1976;秦岭植物志1(1):242,图205,1976;内蒙古植物志8:125,图版55,图1-4,1991;安徽植物志5:456,图2970,19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