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东四

科普小知识 2022-12-17 08:04:52
...

东四,位于北京东城区中部,东四北大街东侧。元代称十字街。明代于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又因位居皇城之东,故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牌楼随时间消失后,东四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泛指东四南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四西大街、朝阳门内大街交会处及附近地区。主要建筑古迹有孚王府、崇礼住宅、南新仓、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段祺瑞宅等。

中文名:东四

元代称:十字街

位于:北京东城区中部

别名:东四牌楼

1、概况

东四地区所属区域以朝阳门北大街西侧为界,与东直门街道办事处、朝阳区朝外街道办事处相临;西侧以东四北大街东侧为界,与景山街道办事处毗邻;南以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相接北以东四十条南侧为界,与北新桥街道办事处交界。辖域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1公里,总面积1.65平方公里。

辖大街3条,胡同44条,下设21个居(家)委会。总户数18879户,总人口47677人,其中汉族42781人,占总人口的89.7%;回族3141人,占总人口的6.5%;满族1479人,占总人口的3.1%;蒙古族206人,朝鲜族28人;少数民族总计4896人,占总人口的10.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8895人。东四辖区内驻有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中国展览中心等*单位27个;有北京市百货公司、北京日化三厂、北京计算机二厂等市级单位113个;有区百货公司、兴华服装公司、区二建公司等区属单位177个;还有中学3所,小学5所,聋人学校1所,医院2所,托幼园所9所,图书馆1座。

2、历史沿革


20世纪初的北京东四大街、

东四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元朝属寅宾坊、穆清坊;明朝属南居贤坊、思诚坊;清朝属正白旗;民国属内三区。1952年分别称宝玉办事处、东水车办事处,隶属于东四区。1958年9月,由当时的东水车办事处、宝玉办事处、辛寺办事处和东颂年办事处合并称东四办事处,隶属于东城区。1960年东四办事处改称东四人民公社,1968年一度称东四街道革命委员会。1990年10月正式称东城区人民*东四街道办事处。办事处因位于东四而得名。

位于东城区中部。元代称十字街。明代于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又因位居皇城之东,故称东四牌楼,此地简称东四。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毁于火,后照原样重修。1954年东四牌楼拆除。东四作为地名沿用至今,泛指东四南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四西大街、朝阳门内大街交会处及附近地区。东四南大街明代有著名的“四大恒”金店、合芳楼糕点铺及米市、灯市、驴市等。东四北大街南端地处东四商业圈,北端地处北新桥商业圈。东四三条至八条的胡同及一些四合院保存较为完好,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东四五条有徐世昌故居;东四六条的崇礼旧宅为*文物保护单位;东四七条有灿公府第、海兰察府第等;东四八条内原有承恩寺、正觉寺,71号院为叶圣陶故居;东四九条内有清代谟贝子府、乾隆大学士李侍尧府等。地域内有瑞珍厚饭庄、吴裕泰茶庄、三友纺织品商场、华侨大厦、隆福广场等。

3、建筑古迹

东四区域内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王府、寺庙、仓廒、四合院共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即孚王府、崇礼住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即南新仓、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4处,即仓南胡同5号(段祺瑞宅)、东四八条71号院、东四六条55号院、东四四条5号院。

孚王府


孚王府

孚王府位于东城区朝内大街137号,原为怡亲王府。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怡亲王允祥,系康熙皇帝十三子,以功封亲王,世袭罔替。雍正八年(1730年)王逝后,其故邸改建贤良寺以祀王,故赐第二代袭王弘晓建新府于此。至怡亲王第六代世袭王载垣,在"北京政变"中,被赐自尽,府第被收回。同治三年(1864年)将该府赐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为邸,十一年后晋升亲王,称孚王府,因其排行第九,故俗称九爷府。该府占地面积广阔,原外垣大门设在朝内北小街,大门为后建。府内布局分为三路,中路主要建筑又分前庭、后寝两部分,布局均衡对称。正院西侧是由几个四合院组成的生活居住区,东侧属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房舍。两侧已难窥旧貌。

整个王府布局严谨规整,主次分明,与《大清会典》所规定的王府形制完全吻合,是清代王府中的典型建筑,对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宝贵资料。

崇礼住宅

崇礼住宅在东四六条西口内,门牌63号、65号。清代光绪年间大学士崇礼的住宅。崇礼字受之,汉军正白旗人,姓姜氏,误传其姓蒋,而称蒋四爷。光绪二十六年(1900)授东阁大学士转文渊阁大学士。崇礼和皇室有姻亲关系,这座宅院坐北朝南,临街有3门,东门(63号)和西门(65号)之间尚有一门,现已封闭。院内可分3区,即东、西住宅区和中间的花园区,均相互通连。此宅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后门直通七条,宅院南侧(六条路南)有马号。

东宅所属的一院,北房为前廊后厦,当初或为书斋,内部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题写的苏东坡诗词的硬木隔扇。东跨院内,有假山、凉亭,原是和中部花园相连的组成部分,已以墙隔开。花园内有假山和亭台游廊,山前原有月牙河相绕,山上建有戏台,山北侧有一面阔五间的大厅和戏台相对,原明间有额“定静堂”,为翁同书。此宅曾号称“东城之冠”。抗日战争时期,为伪新民会会长张燕卿所购。张为清末大学士张之洞子。此宅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南新仓


南新仓

位于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代皇家仓库之一,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迁都北京时,城市发展迅速,粮食需求日益增长,但北方粮食产量不足,急需将南粮北运。永乐九年(1411年),征调30万民工疏通元代的河道,开展漕运,使江南粮食得以源源不断运至北方,为此,后来在通州及北京逐步修建了包括南新仓在内的许多粮仓。清代仍实行南粮北运,官家仓廒仍盛。每院仓房主要建筑有:廒座、龙门、官厅、监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大堂、更房、警钟楼、激桶库、太仓殿、水井、辕门、仓神庙和土地祠等,而保存至今的只有部分廒座。

南新仓,俗称东门仓,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旧基上起建而成,原贮米、黑豆饲料等。清初时南新仓为30廒,后屡有增建,到乾隆时,已增至76廒。清乾隆中期以后,国家财政困难,清晚期又因贪污之风盛行,贮粮日益减少。到道光年间,该仓贮粮比清初大幅度减少。民国时,该仓改为军火库,现为北京市百货公司仓库。由于近十数年新建频仍,又拆了几座仓,现剩9廒。

南新仓的廒房,清沿明制,有一座一廒者,有一座二廒联排者。以每五间为一廒,每廒面阔约24米,进深约17米,高约7米。建筑屋顶采用悬山形式,合瓦屋面上施瓦条脊,两端原有蝎子尾,现残缺不全。屋顶前后出檐椽,不用飞子,于前坡出宽4.4米、进深2米的悬山披檐廒门,并于廒顶中心位置开气楼(天窗)一座。廒底砌砖,其上铺木板,板下架空以防潮。廒房用五花山墙,墙体用“黑城砖”,以糙淌白砌法成造,仅于各开间中开小方窗。墙体厚重,以达到保温要求,其底部厚达1.5米,顶部约1米,收分显著。仓房结构为五间七架椽屋,内用金柱八根,中三架梁,前后双步梁。建筑的屋顶、墙身做法和构架形式与明何士晋撰《工部厂库须知》卷四中“鼎新仓厂”中的记载基本一致。

绵宜宅

此处原与1号、3号两个院为一家所有。该旧宅坐北朝南,三进院落。门口两旁有几棵高大的古槐,门内迎面有一字影壁,西有屏门,过屏门,有四间倒座房,为硬山合瓦清水脊顶。倒座房北有垂花门,垂花门很精致,南为攒边门,东、西、北三面均有四扇屏门。东西屏门通向走廊将整个院子连接起来。正房三间,为硬山合瓦清水脊顶,左右各带两间耳房。正房内部装修完全是清朝旧物,硬木落地隔扇和碧纱橱非常完整。东西厢房各三间,亦为硬山合瓦清水脊顶。

据考此宅为清道光皇帝本家绵宜之宅。绵宜号达斋,曾于同治年间任礼部侍郎,其后代姓金。因系宗室,辈份较尊,故当地百姓称这房子是“皇帝的叔叔家”。现宅院保存尚好。该院于1986年1月21日被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民居。

4、历史名人

东四地区历史悠久,曾居住过许多政界、军界、文化界历史名人。如沙千里、徐世昌、段祺瑞、叶圣陶、作家王蒙等人。

5、商业经济

元代

东四地处北京东城区中心地段,是内城朝阳门内第一个大路口。这里在元代就已形成为繁华商业区,元大都城建立以后,此地叫作"旧枢密院角市",属明照坊。当年的"棹枢密院角市"已有不少商号、店铺,买卖兴隆,交易活跃,异常繁华,是全城三大商业中心之一。

明代

明代初期,由于连年战乱,北京城人口骤减,当时“商贾未集,市景尚疏”,城外交通困难,城内到处都是大片的空地。为此,迁都北京后,为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明朝廷先后在全城重要地段的大明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这皇城四门外,内城钟鼓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以及朝阳门、安定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附近,兴修了几千间民房、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以促进北京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东四地处内城中心区域,商业就又发达起来。明代积水潭停止漕运后,南方水运来的货物多至京东张家湾和通州的运河码头弃船装车,由水路运输转为陆路运输抵达北京,从朝阳门入城运到内城各处,东四位于要冲之地,许多从京东来的客商都要在朝阳门至东四的大路两旁用餐、购物或进行商品交易,由此带动了这里的商业繁荣。明代东四南边一年一度举办的灯市,也促进了这里的繁华。

开市之日,全国各省的商贾汇集于此,经销各地出产的商品,种类齐全,以至“夷蛮敝貊之珍异,三代八朝之骨董,五等四民之服用物”,应有尽有。

当年,在东四南街西,还有皇帝和宦官合伙开办的宝和、和远、顺宁、福德、福吉、宝延六家皇店,专门经营各地客商贩来的杂货。这些都促进了东四的商业繁荣。

隆福寺庙会

隆福寺庙会的举办,也同样促进了东四商业的繁荣。庙会,以隆福寺为中心,包括附近街巷,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区,“百货骈阗,为诸市冠”、“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不仅四城百姓都来购物玩耍,一些王公大臣和在京的外国人,也来此搜罗古玩珍奇。

近现代时期

旧北京有"东富西贵"的说法,即在京的世商富豪多居住在东城,因此许多资金雄厚的店铺和有名的钱庄,多集中在东四附近,如著名的四大恒钱庄,东恒肇当铺,永安堂,双顺便装药店、宏仁堂药店,合昌纸店,德祥益绸缎庄,聚寿堂、瑞珍厚、鲁园春、白魁老号饭庄,景泰茶园等,均在东四附近。1949年以后,东四商业区的变化很大。1951年利用隆福寺殿堂开办东四人民市场;1969年拆除全庙建成大棚式商场;1977年又建四层商业楼;1988年最终建成隆福大厦。在东四南、北、西三条大街和隆福寺街也开办了许多家国营商店。

80年代后,又形成了隆福寺风味小吃一条街,南大街以大型商场为主体,北大街则以时装、家电、饮食等为经营特色,西大街以个体店铺为多。

当代时期


当代新东四夜景

21世纪到来之前,北京市*将东四十条及向西延伸的弯曲路,改扩建成宽阔、笔直的明清一条街,取名平安大街,使之成为贯穿京城东西的第二条辅轴线。平安大街的建成,给东四地区带来了更大的商机。东四*致力于旧城改造和经济建设,力图还原东四昔日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