腴地乡
腴地位于酉阳自治县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腹地,南邻麻旺镇,西接涂市,东至泔溪镇,北出毛坝乡。全乡幅员面积82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586人。现有上腴、下腴、高庄三个集镇,集镇建成区面积0.6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0.4万人。2010年动工新建腴鑫新村,街道长840米,宽14米。集镇功能全覆盖,至2015年集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3平方公里,常住集镇人口达到0.6万人。
中文名:腴地乡
行政代码:500242219
身份证前6位:500242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9800
隶属政区:酉阳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渝
辖区面积:82km2
人口数量:约1.25万人
人口密度:122人/km2
1、地方简介
腴地乡
腴地位于酉阳自治县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腹地,南邻麻旺镇,西接涂市,东至泔溪镇,北出毛坝乡。全乡幅员面积82平方公里,现有上腴、下腴、高庄三个集镇,集镇建成区面积0.6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0.4万人。2010年动工新建腴鑫新村,街道长840米,宽14米。集镇功能全覆盖,至2015年集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3平方公里,常住集镇人口达到0.6万人。腴地属盆地与山地丘陵地形,平均海拔850米,立体气候明显。平地平坝居多、土壤肥沃、森林密布、植被完整。乡内矿藏资源丰富,已发现有硫铁矿、萤石、冰洲石、方解石、重晶石、大理石等矿产。
2、行政区划
腴地乡区划
500242219200220上腴村
500242219201210下腴村
500242219202220高庄村
500242219203220丰家村
3、地方人口
腴地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7971
男4317
女3654
家庭户户数2571
家庭户总人口(总)7969
家庭户男4316
家庭户女3653
0-14岁(总)2480
0-14岁男1394
0-14岁女1086
15-64岁(总)4578
15-64岁男2415
15-64岁女2163
65岁及以上(总)913
65岁及以上男508
65岁及以上女40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880
4、农业发展
腴地乡
近年来,在县委、县*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上腴村中药材和下腴村苹果桃产业为支柱的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调整产业结构的成功之路。
一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发展中药材。大力实施“引进企业、种给农民看;培育专业合作社、带着农民干;完善服务体系、农民自己干”三步走战略,全乡11800亩土地实现了集中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达55%,2000余户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和租赁、基地务工、直接参与特色产业经营等方式实现了多渠道持续稳定增收;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引进以太极集团、华武制药等6家公司和成功入驻板溪工业园区的本草中药材股份专业合作社等7家企业,形成带动2228户农民共同发展、共同获益的良好态势;以玄参、黄姜、桔梗等中高端中药材品种为主,倾力打造“太极酉阳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2013年实现中药材单项人均收入达800元,预计到2014年,可实现产值2000余吨,总收入达3000万元。
二是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快推动上腴-中腴-下腴公路主干道两侧荒山荒坡流转,打造万亩苹果桃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截止2013年种植苹果桃5800亩,已实现初挂果2100亩,产值达220万元,300人常年在桃林务工,人均收入8000元,带动300户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预计今年实现挂果面积增加至2300亩,产值达260万元。
通过有效实施两个“一万亩”,到2017年,实现总产值2亿元,最终形成平坝以中药材、山坡以苹果桃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格局,形成农业特色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效融合、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5、交通运输
腴地交通较为便捷,四通八达,与酉牡公路(酉阳至湖北省牡丹坪)相邻,经涂腴油路与麻旺镇、毛坝乡、涂市乡相通。离渝怀铁路酉阳客运站29公里、货运站24公里、距县城38公里,黔江舟白机场104公里。
6、附近景点
重庆酉阳桃花源
离酉阳县城不到500米,有一石灰岩溶洞,高、宽约30米。洞前的桃花溪水自洞内流出,清澈见底,哗哗地流入泉孔河。溪畔有一个四角木质小亭。传说是当年渔人问津之处,故名“问津亭”。仰视洞口高处,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马识途先生题写的“桃花源”三个大字。高大雄伟的石牌坊上,镌刻着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写的“时光隧道今通古,桑竹田园主娱宾”和“无影无踪渔郎路志,有根有据陶令文章”两幅楹联。逆桃花溪入洞,洞内钟乳倒挂,千姿百态,好似观音坐莲、燃灯古佛、宫庭玉灯、银山雪海、飞禽走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洞中滴水如珠、叮咚有声好似铜壶滴漏,在石钟和石鼓上轻叩,声音清脆悦耳,此乃洞中八景之一的“石鸣钟鼓”。洞中石壁石刻颇多,因年代久远,皆模糊难辨。惟洞尾左侧高处,古朴遒劲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清晰犹存。
龚滩古镇
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龚滩古镇,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是由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山洪暴发,垮塌的岩石填塞乌江而成滩,过往船只不能通行,逐渐形成古镇,因当年这里的居民龚姓众多,故名龚滩。
从1700余年的风雨苍桑中走来的龚滩古镇,建筑格调独具魅力,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展示出崔璨夺目的历史画卷。两公里长的青幽如玉的石板街,起伏不平,蜿蜓崎岖,盘亘在乌江东岸,悬空托起气势恢弘的土家吊脚楼群,国画大师吴冠中写道:“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著名国画《老街》便诞生于此。
依山傍水幽雅别致的民居,用杉木长柱或硬杂木将屋架托起,成为全部为木结构的吊脚楼。吊脚楼或凿石为基,或垒石为础,长长的柱头或撑乱石,或绕古树,高低错落。吊脚楼柱间板壁可开门,可成窗,临江一面的万字格花窗更是独具匠心,花样百出,既可观景,又可晾晒纳凉。古色古香的大业盐号、三教寺、川主庙、杨家行等古建筑如艺术群雕,堪称古建筑史上的珍品。
古代巴人文化遗址蛮王洞、东汉僰人悬葬、乌江纤道、南宋金头和尚起义的铁围城遗址、太平天-队为当地孤寡老人背水送水的“四方井”、笔落惊天的“惊涛拍岸”摩崖石刻、罕见的间隙喷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伴着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使龚滩古镇凸显迷人的光环。
龚滩古镇是著名的影视拍摄地,《武陵山剿匪记》、《奇人安世敏》、《远山的呼唤》、《赵世炎》等影视片把该镇作为外景拍摄地。峨嵋电影制片厂用“乌江美景人未识,龚滩古镇第一娇”来赞美她。同时,龚滩古镇还是著名的自然岩壁攀岩基地,2002年“五一”期间,曾在这里成功地举办了龚滩国际攀岩挑战赛,上演了一幕幕“绝壁上的芭蕾”。
龚滩古镇是乌江百里画廊的灵魂。走进龚滩古镇,便走进历史,梦回千年。
龚滩古镇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
南腰界位于酉阳县南部,与贵州省沿河县、松桃县、印江县、重庆市秀山县接壤。这里群山清秀,清幽寂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贺龙同志创建的川黔湘鄂革根据地,曾播撒过中国革命火热的种子,留下过红军生活和战斗的足迹,浸透过先烈们流下的热血,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1934年6月10日,贺龙把红三军司令部设立在南腰场上的余家桶子大院里,10月27日,任弼时、肖克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转战到达川黔边区,与红三军共8000余人胜利会师。从此,红二、六军团以此为根据地,转战川黔边区,使-如梦方醒,为之震惊,不得不抽调重兵围赌川黔边区。因而减轻了*红军遭敌重兵围追赌截的压力,有力地策应和支援了红军的战略和长征。
走进南腰界,你仿佛回到红军领导乡亲们打土豪分田地的峥嵘岁月,看到战马弛骋、弹雨横飞的惨烈厮杀场面;走进余家桶子,你仿佛听见贺老总气吞山河的爽朗笑声,看到红二、六军团将士欢庆胜利会师而相互拥抱、喜悦欢呼的情景,体会到乡亲们十送红军依依惜别的动人悲壮场景……
1986年,为纪念南腰界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酉阳县人*拨款修复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遗址和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亭。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曾跟随贺老总一起创建南腰界革根据地的廖汉生将军为南腰界纪念馆题词写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的馆名,肖克将军也为会师纪念亭题了字。
现在,南腰界是重庆市唯一的老革根据地,境内仍完好保存有数十处红军战斗遗迹、红军烈士墓。有红二、六军团会师大会会址、八一军民会址、大坝场祠堂红军政治部旧址。有红军大学、红军医院、十大政纲等五十六处文物景点。每逢清明、渝黔边区的乡亲和青少年学生都会自发地到司令部旧址凭吊纪念红军亲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默默地记读那至今笔迹清晰、苍劲有力的红军标语——活捉冉瑞庭,替为革命而牺牲的工农群众!
7、地方特产
酉阳板栗糕
板栗糕是采用土家传统工艺精致而成,该产品具有板栗独有的香味,口感细腻、醇香爽口、入口即化、老少皆宜,是居家旅游、休闲自享、馈赠亲友之佳品。
火炕腊肉
所谓的火炕腊肉,就是放在火炕上熏烤而成的腊肉。这种腊肉味道鲜美,易于保存。火炕腊肉是土家族的特色食品。人们每年宰年猪时,便将鲜肉放腌缸里腌制数天后取出来,再用柏香枝烟熏后,挂于火塘顶部的炕架上。
腌肉每日经取暖用的柴火烟熏火燎,一月之后,这肉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火炕腊肉可保存数年而不变质,是招待客人的佳品。吃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将大片的腊肉两面都蘸上用水调好的红苕粉面,放入油锅里小火烙,烙好后再蒸或炒;二是直接将大片的腊肉蒸熟了上桌;三是将大片的腊肉煮后再回锅炒。由于当地的腊肉切片很大,一片即可盖住碗口,因此又被人称为“过桥腊肉”。
酉阳山茶油
酉阳山茶油
野生山茶油是一种纯天然高级木本植物油,其茶油果生在常绿幽深之山林,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汲取天地之精华,堪称人间奇果。以其为原料经传统压榨工艺精制而成的野生山茶油在我国历属皇家贡品,又有“长寿油”、“东方橄榄油”之美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