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维也纳

科普小知识2022-12-19 22:13:44
...

维也纳(Vienna),是奥地利的首都,同时也是奥地利的9个联邦州之一,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于多瑙河畔,属于欧洲。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除此之外维也纳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2011年11月30日,维也纳以其华丽的建筑、公园与广阔的自行车网络登上全球最宜人居城市冠军。因市内古典音乐气氛浓厚,引来各国音乐家聚集于此,具“世界音乐之都”和“乐都”等美誉。2016年2月23日,据英国媒体报道,城市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分析显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荣居世界宜居城市榜首。

中文名称:维也纳

外文名称:Vienna

别名:音乐之都、乐都

行政区类别:省级行政区

所属地区:奥地利维也纳州

地理位置:西欧至巴尔干半岛的铁路枢纽

气候条件: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

地理位置:48°12′N16°22′E

城市面积:414.65平方公里

人口:1,765,649

时区:CET(UTC+1)

机场:维也纳国际机场

火车站:WienMeidling,WienWest

著名景点:美泉宫、金色大厅、圣斯特凡大教堂

1、城市概况

维也纳是世界名城,奥地利首都,以“音乐之都”闻名遐迩。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南面是深幽的山谷和开阔的平原,是一座典雅、美丽、清洁的花园城市。多瑙河贯穿全城,维也纳森林和绿地、沼泽、遍布山坡的葡萄园都是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财富。


维也纳

维也纳市内有许多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市西有幽雅的公园,美丽的别墅以及其他宫殿建筑。从美泉宫到国家歌剧院,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到西班牙骑术学校,到处都是一片往日奥匈帝国的繁盛景象。众多宫殿宅第和博物馆,把辉煌的传统和现代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此外,维也纳还是购物天堂和美食天地。从葡萄园酿制的纯正葡萄酒到风靡世界的奥地利咖啡,从世界*设计师设计的名牌产品,到珍贵的古玩和有趣的纪念品这里可说是应有尽有。 

2、历史发展

维也纳维也纳的历史始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罗马人曾经在此建立城堡。1137年为奥地利公国首邑。1278年,哈布斯堡(Habsburger)家族于奥地利开始其长达7世纪的帝国,定都维也纳,使之迅速发展。


维也纳

宏伟的哥特式建筑也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美泉宫就是这一时代的代表。15世纪以后,维也纳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随后着经济的繁荣,王室又付重金修复了圣斯特凡大教堂。

18世纪,玛利亚·特蕾西亚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艺术的繁荣,一批优秀的建筑拔地而起,如霍夫堡宫、国家歌剧院、维也纳音乐厅。维也纳的19世纪为其最辉煌的时期,版图日益扩大,但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来临,即为王朝历史划上了句号,奥地利帝国及维也纳亦随之失去昔日光彩。

二次大战期间,维也纳遭受战火严重破坏,战后更被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共同占领了十年之久。1955年,奥地利签定条约成为中立国后,维也纳再度发展起来,并成为奥地利最重要的商业及交通中心。  

3、位置境域

维也纳(Wien)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盆地里,面积414.65平方公里,是奥地利最小的一个联邦州,也是唯一一个不同其他国家相邻的联邦州。由于维也纳的重要地位,它是拥有全奥地利最大交通和建筑面积的联邦州。

自从1989年铁幕降下以后,奥地利同北部和东部邻国的交通和经济关系明显发展,与东欧之间的距离之近引人注目,维也纳距离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仅六十公里,这是欧洲除梵蒂冈城与罗马以外,两个国家首都(维也纳与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之间的最短距离。

4、气候特点

多纳河畔的维也纳维也纳属中欧型气候。西部受大西洋影响,冬夏温差和昼夜温差大且多雨,东部为大陆气候,温差小,雨量亦少。阿尔卑斯山地区寒冬季节较长,夏季比较凉爽,7月平均气温为14-19℃,最高温度一般为32℃。

维也纳同时受到来自西面的海洋性气候和来自东面的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过渡性气候。维也纳的降水量很小,干旱期较长,冬季较其他奥地利城市温暖,城市中心的平均气温10.4℃,城市郊区约9.8℃,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一年约有60天是夏天,70天是冰冻期,天气寒冷异常。地形地貌


维也纳

维也纳的海拔从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罗堡岛(Lobau),到542米的维也纳森林中的最高峰。维也纳的东面是三月河(March)平原,东南面是多瑙河草原国家公园。维也纳的西北面、西面和西南面被维也纳森林环绕,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区。多瑙河流经维也纳市内,除了多瑙河,从维也纳森林中还有许多小河流入市区,其中包括维也纳河。西面的山岭连接着南面的冰河走廊,这个地区是维也纳的葡萄种植区。

维也纳的居民区主要集中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西部,而工业区则集中在城市东部,维也纳森林环抱市区,多瑙河从市区静静地流过。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其相对,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维也纳环境优美,景色迷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到处都流动着美妙的音乐。潺潺小溪,葱葱绿意,给音乐家提供了不少灵感。莫扎特、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名垂千古。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分为3层。内城街道狭窄,卵石铺路,纵横交错,两旁多为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间层是密集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其间也有教堂、宫殿等建筑。外城路一直延伸到森林的边缘。多瑙河紧贴内城而流,多瑙公园内有一座耸入云天的多瑙塔,塔高252米,塔内装有两部快速电梯,游客只需用45秒钟便可从塔底到达塔顶。从塔顶四周眺望,远方的阿尔卑斯山的英姿和多瑙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 

5、水文状况

河流和湖泊面积19.1平方公里,占4.6%,仅次于布尔根兰州。维也纳也是奥地利种植葡萄的四个联邦州之一,葡萄园占面积的1.7%。森林覆盖率为16.6%,农业用地占15.8%。维也纳共分为23个行政区。

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在乌克兰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廷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摩尔多瓦等7国,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全长2850km(1,770哩),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s,多年平均径流量2030亿立方米。

6、政治

除纽约和日内瓦外,维也纳为第三个联合国城市。1979年建成的奥地利国际中心又称“联合国城”,气势雄伟,是许多联合国机构的集中地。


维也纳

它曾是长期称霸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机构所在地;1814年奥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在旷日持久的维也纳会议上施展阴谋诡诈的政治权术;1815年俄、普、奥3国皇帝缔结所谓“神圣同盟”,力图扑灭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在欧洲大革命的影响下,维也纳发生街垒战,梅特涅逃亡伦敦;1867年成为称雄欧洲大国奥匈帝国的首都。

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一跃而为德国纳粹的头目,1938年3月率军长驱直入维也纳,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战争期间,全城遭到53次轮番轰炸,不少古典建筑被毁;1955年5月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在“美景宫”会议厅签订了《重建独立和*的奥地利国家条约》,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的4国占领状态。

1955年10月26日,奥地利议会宣布宪法性法律“永久中立”,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则是“心脏的心脏”。自古以来,维也纳就是连结东西欧的交通枢纽和来往于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重要通道。

7、经济

在欧盟范围内,维也纳是生活质量很高、犯罪率很低的城市,根据2007年的数据,维也纳在欧盟最富有的城市中位居第五,仅次于伦敦、卢森堡城、布鲁塞尔和汉堡。维也纳也被称为“到东欧的跳板”,因为维也纳和它的企业同中欧及东欧具有良好的关系,在2004年欧盟东扩的背景下,许多外国大企业将他们在中欧和东欧国家的业务交由维也纳的分部处理,或者在维也纳开设代理机构,从维也纳出发开发中欧和东欧市场,比如法国建筑材料巨头拉法基集团、德国的汉高、雷韦集团(REWEGroup)和拜尔斯道夫。

有些外国企业则收购在维也纳的奥地利企业以便进军中欧和东欧市场,比如荷兰饮料大亨喜力收购奥地利最大的啤酒公司,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收购奥地利信贷银行(BankAustriaCreditanstalt)。而奥地利本土大企业也多将总部设在维也纳,其中包括奥地利几乎所有的银行,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OMVAG)、全球最大制砖商维内贝格(Wienerberger)和奥地利电信公司(TelekomAustria)。维也纳证券交易所是奥地利的唯一一所证券交易所。

维也纳16%的面积由约900家企业经营农业,每年生产约50000吨蔬菜,包括番茄、辣椒、黄瓜、色拉菜和小萝卜。它们按季节供应了维也纳70%和奥地利56%的新鲜蔬菜。

8、文化 


维也纳

音乐

维也纳维也纳被称为世界音乐的圣殿。她象一块巨大的磁石,不仅把众多的音乐家吸引到此地,而且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指挥家和演奏家,施特劳斯、莫扎特、贝多芬都在这里创作出了不朽的名作。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维也纳爱乐乐团,这一连串辉煌的名字使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整个维也纳城,犹如一座巨型的音乐圣殿,在这里体验到的心灵交流是不必用语言沟通的。每年新年,维也纳音乐厅都会举办著名的新年音乐会,夏天的晚上,市政厅的广场上也有许多音乐活动。  

建筑


维也纳

巴洛克式、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作品都在不同建筑物上表演得淋漓尽致。

圣斯特凡大教堂约建于1420年,是奥地利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霍夫堡宫、美泉宫、国家歌剧院、市政厅等风格各异的经典建筑和谐地融合在维也纳城中,也使得这里被称为“建筑形式的大熔炉”。  

绘画

19世纪末,奥地利的绘画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分离派”运动将奥地利的“青年艺术风格”推向了高峰。其主要代表有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埃贡·希勒、奥斯卡·科科施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维也纳出现以阿尔伯特·帕里斯·居特斯洛为代表的“维也纳现实主义学派”,马克斯·魏勒是当代最重要的画家之一,造型艺术中涌现出像弗里茨·沃图尔巴、万德·贝尔托尼、阿尔弗雷德·赫德利齐卡等雕塑家。其中克里姆特的作品《阿黛尔·布洛赫-鲍尔Ⅰ》在2006年以1.35亿美元的天价拍卖成功,一度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画。目前,在国家美术馆还能看到众多稀世珍品和名作。

9、交通 

航空

维也纳国际机场也称施威夏特机场(Schwechat),机场距离市区16公里,交通方便。目前,已经开通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国内大城市和许多国际城市的航班。到奥地利其它城市,如萨尔茨堡、格拉茨和茵斯布鲁克等也有航班。

维也纳机场与许多机场不同,出发和到达的人都在一个大厅内,到达的客人需要穿过等待出发的人群,沿着“Arrival”标识走,到达底层后就可以看到边防站。

从机场到市区很方便,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以选择:

机场巴士

机场巴士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市区的希尔顿大酒店到机场,另外一条是从维也纳西火车站经停南火车站前往机场。单程统一票价为6欧元,往返统一票价为11欧元。从希尔顿大酒店出发的班车一天24小时都有,白天20分钟一班,深夜1小时一班。从西火车站出发的班车头班为05:30,末班车为01:10。白天半小时一班,半夜为1小时一班。

机场特快列车

机场特快全年不休,每天发车时间自05:37至23:36。行驶全程16分钟,中途不停。机场特快列车的终点站为维也纳*火车站,连接地铁、市郊火车、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票价为单程8欧元,双程15欧元。

出租车

出了机场大厅就可以看到出租汽车站。一般情况下,出租汽车开往维也纳市区的费用大约为35至45欧元。还有一种出租汽车名叫C+K,一般情况需要电话预约。电话号码为44444,统一价格为22欧元。  

铁路


1

到奥地利各地旅游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维也纳火车条件好,而且干净、准时、速度快。

从维也纳出发,游客一般选择的线路有以下几种:

维也纳—林茨—萨尔茨堡(进入德国)

维也纳-布鲁克安德莫尔(BruckanderMur)—克拉根福—菲拉赫(进入意大利)

从维也纳到萨尔茨堡约3小时20分,到格拉茨2小时40分,到林茨3小时28分,到茵斯布鲁克6小时。

奥地利铁路卡

适用奥地利联邦铁路所有路线,在有效期15天内的任意三天连续旅行中有效。可以与旅行社联系购买。

欧洲铁路卡

奥地利是欧洲铁路系统的一部分。凭欧洲铁路优惠卡可以在任何奥地利联邦铁路线和多瑙河航务运输线上得到50%的优惠,也适用于点与点之间的全票价。欧洲铁路卡可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购得。

10、饮食

维也纳的饮食可谓集合了各家的荟萃,因为维也纳的居民来自原来奥匈帝国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所以这里的餐饮也吸收了不同国家的优点。比如:丸子继承了波西米亚的风格,辣味红烧牛肉和梭鲈来自匈牙利,维也纳煎牛排酷似米兰的黄油烧牛肉。  

11、旅游指南

维也纳最佳旅游时间维也纳的最佳的旅游时间是每年的4月至9月。

维也纳同时受到来自西面的海洋性气候和来自东面的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温和的中欧过渡型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西部受大西洋影响,冬夏、昼夜温差大,且多雨;东部为大陆气候,温差小,雨量也比较少。

6月至8月是维也纳的夏季,气候温和而不炎热,多在18℃至20℃之间。6月是维也纳的旅游旺季。每年这时,在维也纳音乐厅和市政厅广场都会举办音乐会、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悠扬欢快的乐曲声飘荡在音乐之都的上空,为城市增添欢乐气氛。美泉宫的皇家花园绿艺盎然,多瑙公园里鲜花盛开,仿佛人间仙境。

12、著名景点 

美泉宫

奥地利哈布斯堡正室的避暑皇宫,又称“美泉宫”,位于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美泉宫得名于一眼泉水,这里原是一片开阔的绿地。有一次,马蒂亚斯皇帝狩猎至此,饮一泉水,心神清爽,称此泉为“美丽泉”。1743年,玛丽姬·特蕾西亚女王下令在此建宫,这里便出现了气势磅礴的宫殿和巴洛克式花园。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

宫内有1400个房间,从*大厅进去。有44间是洛可可式(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纤巧华美的建筑风格),优雅别致,但大多数是巴洛克式(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重视雕琢的建筑风格)。宫中专门有东方古典式建筑,如嵌镶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房间和用泥金和涂漆装饰的日本式房间。房间内部的装饰品也以东方风格统一协调,四壁和天花板上镶嵌着陶瓷器。在琳琅满目的陶瓷器摆设中,有中国青瓷、明朝万历彩瓷大盘和措花花瓶等。


美泉宫

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大摆筵席的餐厅和华丽的厅。宫内陈列着几辆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加冕大典时用过的绣金马车。特蕾西亚女皇是奥地利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位女皇,她的著名格言是“宁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和”。宫殿长廊挂满哈布斯堡正朝历代皇帝的肖像和记录画以及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所生16个儿女的肖像画。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后来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东涅特少女时代的画像。优雅细致的笔调,把王朝当日的豪华盛景和奢丽气氛表达无遗。各房间和回廊拐角处装有各种式样的火炉,俄式的大火炉造型尤为奇特。宫殿后面是一座巴洛克式大花园。拿破仑两次占领维也纳时都曾在宫里居住。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幼年时代也在典雅的宫廷舞台上为女皇演奏过钢琴。

音乐厅

这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蜚声世界,1993年新年音乐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卫星收看实况广播,收看人数达10亿以上。

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箱,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该协会拥有会员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1187年的首场演出,就是由协会同仁担任演奏的。  

国家歌剧院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型、辉煌歌剧院,是以“音乐之都”享誉世界的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有第一流的作曲家、指挥家、独唱演员和舞蹈家在此演出。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其前身是17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包厢剧院,1869年迁到市区的环行街旁。1918年宫廷剧院变为国有企业,称国家歌剧院,所以称国家歌剧院,一是因为它是奥地利珍贵的文物古迹,二是*的音乐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曾经被炸得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战后重建,整修10年,恢复旧观。外貌古色古香,整个舞台区完全现代化,配有最先进的音响设备。1955年11月以演出贝多芬的《费德利奥》庆祝再生。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砌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和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照片。观众席共有6层,可容有座观众1600多人。  

霍夫堡宫

霍夫堡宫于1696年动工,1713年落成,历时10余年。它是奥卡尔皇帝为欧根亲王建造的。欧根亲王原是法国贵族,后来成了率领奥地利军队击退土耳其入侵的民族英雄。在皇宫前的英雄广场上竖有他跃马英雄铜像。他是一位深懂建筑艺术的武将,建筑师按照他的设想建造了一座仿法国凡尔赛宫的古典宫殿。这也是一座富丽堂皇巴洛克式的建筑,是欧洲最为壮观的宫殿之一。

皇宫依地势而建,分上宅、下宅两部分。上下两宅各有一个花园。上宅是帝王办公、迎宾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下宅作为起居接借宿用。全宫有1400间装饰奇异的房间,镶嵌在一个四字形庞大的建筑群里。其中44间厅室装饰尤为富丽堂皇。如金碧辉煌的美景富大厅,1955年5月有历史意义的独立条约是在这里签订的,奥地利从此宣布了“永久中立”。

还有玛丽雅公主花费百万金银装饰的大居室“百万室”。玛丽雅是奥国公主,后嫁给当年驰骋欧洲大陆的拿破仑,拿破仑曾两度住进这座皇宫,这里还保存着他的真容画像和他的遗物。

宫殿内的“奥地利画廊”珍藏着中世纪到现代的绘画和雕塑名作,这里实际上是奥地利宫廷美术博物馆。富苑内的珍宝馆存放着历代帝王的华丽服饰,传神的画像,光彩的珠宝。一顶镶嵌着各色宝石、珍珠的王冠,熠熠发光,它是哈布斯堡正朝统治的象征。

1806年在法国大革命震撼下,“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法兰西斯二世摘下这顶王冠,宣告这囊括大半个欧洲这800余年之久的统治结束。  

市政厅夜景


市政厅夜景

市政厅夜景1873年完工的市政厅是典型的新歌特式建筑,其拱廊、凉廊、阳台、尖头窗、豪华的雕刻等无不体现了新歌特式的典型风格。大厅前面的98米高塔被视为维也纳的吉祥物。

相传,因为不是教堂的建筑却要建造超过100米高的尖塔,人们认为这是毫无道理的,市政厅的建造计划遂遭到搞议。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就将塔本身限制在98米,在市政厅塔楼的尖顶上又加上了一尊高达3.4米的“市政厅人”。7、8月夏季音乐会的时候,在有拱廊的天井和大厅前的广场上有表演活动。圣诞节前一个月,这里还是圣诞节市场,另外,展览和商品交易会有时在宴会大厅举行。

圣斯特凡大教堂是维也纳市中心的哥特式教堂,也是欧洲最高的几座哥特式古建筑之一,带有东欧教堂的浓厚地方彩。在教堂顶盖外面,绘有大面积的色彩缤纷的图案纹,有“维也纳的精魂”之称。公元1304年始建,两个世纪后竣工,被认为是其几百年建筑艺术大成之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战后重建,历时10年,于1958年基本恢复旧观。大教堂由1座主体楼和3座楼塔组成,以南塔最为壮观,高138米,成锥体形直插云天。镶嵌在屋顶上的青黄两色的瓦片光彩夺目,鲜艳瑰丽。塔内有费加罗厅,著名作曲家莫扎特曾在厅内为《费加罗的婚礼》谱写了闻名于世的乐章。大音乐家海顿8岁时参加过这里的少年唱诗班。每逢节日,前来教堂祈祷膜拜的人络绎不绝。  

*陵园

寂静的陵园里拜奠者显得微不足道,这里更多的是大自然的体现,草地、树木和小鸟,仿佛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在他们中间,就躺着那些伟大的生命: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施特劳斯家族等。林立的墓碑,静穆的雕塑,安详的祭烛与花束,构成一座古典音乐的殿堂。  

王后结婚150周年,维也纳建造了茜茜公主博物馆。该博物馆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展示王后的诸多生前私人物品之外,还将展示这位美丽的皇后的最著名的一些肖像画。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其中收藏了许多欧洲著名的艺术珍品,其中有古埃及文物、希腊和罗马雕像、装饰艺术作品、早期基督教艺术作品、钟表器械等,另外还有文艺复兴时期和其他时期种种稀奇古怪的作品。

上宫藏有现今最完整的克里姆特和柯克施卡作品,还有西勒和法国印象主义的伟大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克里姆特的“金”、“画”、“吻”和“朱迪斯”。

下宫的馆藏主要集中在中世纪的巴洛克风格的花厅内,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浪漫派和圣坛画像下后哥特风格大师米歇尔·帕赫尔、卢兰德·弗鲁夫和康莱德·莱布的作品。  

13、著名人物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如今,维也纳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厅和第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


莫扎特雕像

维也纳的古典主义音乐在世界上闻名遐迩,几百年来贡献了不计其数的作曲家,至今仍影响和激励着当代音乐家。

维也纳养育了维也纳新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勋伯格、韦伯恩和贝尔格。出生在维也纳的还有舒伯特、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兰纳、克热内克等。无数音乐家曾在维也纳学习、生活和投身音乐创作,其中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杰出代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还有李斯特、莱哈尔、布鲁克纳、马勒、格鲁克、勃拉姆斯、维瓦尔第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兰纳、布鲁克纳、马勒、格鲁克、勃拉姆斯、维瓦尔第等长眠于维也纳。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的1月1日由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色大厅举行并向全球直播,维也纳歌剧院舞会是每年维也纳狂欢节的高潮,其它如维也纳华尔兹、维也纳少年合唱团等和维也纳众多的歌剧院和戏院一起闻名世界。

14、历史人物雕像 

罗马军事将领安东尼

罗马时期是人类历史上一段相当漫长的阶段,它始于罗马城建立的公元前753年(这个准确的时间来自传说),经历王国时期,*时期和帝国时期这三个大的朝代,到东罗马帝国的最后消亡(1453年)共经历了两千二百多年。安东尼生活的年代正处於罗马*向帝国转变的动荡阶段,他和伟大的奴隶起义英雄斯巴达克斯是同时代的人。

那个时期不是伟大的罗马*历史中最美好的时期,但却是最光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那些骄傲的世界统治者已经开始陷入到罪恶与荒淫的泥淖中去了,但是,不管这一代人是怎样的堕落和腐化,在他们中间却产生了一些伟大的人物,其中最伟大的就是罗马的执政官,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凯撒。

安东尼是罗马*后期的军事将领,他和凯撒是亲戚,长期助其执政,在凯撒被刺后,他又尽全力地为其复仇。如今奥地利所在的领土在安东尼死后半个世纪才作为一个省归到罗马帝国的版图,安东尼并非奥地利的历史人物,他性格残忍凶暴,经历充满戏剧性,死后成为经常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的人物。由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电影《埃及艳后》演义了一段埃及艳后莱奥帕特和恺撒及安东尼之间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故事梗概: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公主克莱奥帕特拉一见钟情,对她言听计从,按照她的意愿废除了她的弟弟、把她扶上了埃及女王的宝座。*的爱情之火与*之欲结合,使这一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英雄美人共坠爱河。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莱奥帕特拉赴罗马拜会夫君。她端坐在一个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模型上,由八千名侍从牵引着穿过凯旋门。罗马市民倾城出动,争相目睹这位女王的绝代风采。可惜好景不长,凯撒不久遇刺身亡。克莱奥帕特拉只好孤身一人凄然归国。她临去的秋波一顾,又深深打动了凯撒的继承人、罗马大将安东尼的心。6年之后安东尼出任罗马执政官兼埃及总督,克莱奥帕特拉的绝代容华和埃及宫廷那富于感官刺激的享受使他心荡魂移。不爱*爱美人,他不惜被撤职与克莱奥帕特拉正式结婚,引起了罗马进攻埃及战争。安东尼不幸战败自杀。执掌罗马政权的政客扬言要把克莱奥帕特拉押回罗马游街示众。克莱奥帕特拉不愿受辱,便用毒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位埃及女王与罗马两代统帅的浪漫情史,最终以悲剧而告终。

安东尼的雕像为参加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塑造,博览会结束后于1901年5月安放于现在的位置。  

十字架下的纺织娘SpinnerinamKreuz


维也纳

“十字架下的纺织娘”是个高16米的哥特式建筑,无论是从建筑形状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都与“十字架”和“纺织娘”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你问,纪念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维也纳人会给你讲这样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许多年前,纪念碑所在的地方是十字军远征的必经之路。有一天,一个十字军战士和他的新婚妻子告别,他的妻子在路旁的十字架下发誓,如果她的丈夫能平安回家,就在这里建一个新的十字架。从此后战士的妻子每天都到这里来,她一边纺线一边等待丈夫的归来。一年后远征的丈夫真的平安回来了,妻子遵循偌言,用自己纺线挣的钱竖起新的十字架,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忠贞的女人,称这个新建的十字架为“纺织娘的十字架”。纺织娘的十字架随着年代的变迁被这个精美的纪念碑所取代,人们称这个纪念碑为“十字架下的纺织娘”。

十字军远征是欧洲历史上一件重大的事件,900多年前,在基督教的发祥地耶路撒冷,*教徒侵占基督教教堂,远在欧洲的教皇发出解救那里基督教徒的号召。在“遵循上帝旨意”的口号感召下,在欧洲引发了从1096年起历时70余年之久,总共7次之多的十字军远征。第一次远征军经三年长途跋涉到达耶路撒冷,他们在城外围攻四个星期,终於帮助那里的基督教徒重新掌握了城市。十字军进城后对*教徒进行血腥*,从此种下宗教仇恨的种子。从第二次远征起,教会就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十字军实际上已成为国家权力斗争和某些人达到个人目的的工具。在欧洲先后有一百万人参加远征军的队伍,有超过一半的人死于战场瘟疫和艰苦的征途中。“十字架下的纺织娘”是十字军第五次远征(1228-1229年)所发生的故事。  

维也纳市市长里本贝尔格JohannAndereasvonLiebenberg1627-1683

里本贝尔格是维也纳市长,他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他的雕像竣工于1890年,人们在他死后二百多年为他树碑立传,这决非偶然。

里本贝尔格在任职期间曾带领维也纳人战胜了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并在反土耳其入侵维也纳的战斗中有突出贡献。

1683年土耳其宰相穆斯塔法率20万大军围攻维也纳,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纷纷逃离,维也纳守城人数总共不到2万2千人。在这十分危险的时刻,里本贝尔格坚守危城,他监督修建防御工程,组织市民拿起武器参加战斗。奥地利在反土耳其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惜的是,里本贝尔格并没有看到那一天。

里本贝尔格纪念碑高9米,最上面是手持胜利花环的天使,下面是狮子和丢弃的土耳其盾牌,中间是月桂围绕的里本贝尔格半身像。  

咖啡店老板考施契克GeorgFranzKolschitzky1640-1694

维也纳市区有一个古老的咖啡店,咖啡店外面有一个手持托盘的侍者雕像,他就是维也纳咖啡店的始创者,该咖啡店的第一任老板考施契克。考施契克是纯粹的奥地利人,在雕像中他却穿着全套土耳其装束,这是为何?原来这个咖啡店老板还有一段很不平凡的生活经历。

1683年土耳其军队围攻维也纳,20万大军兵临城下,维也纳危在旦夕。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小人物考施契克发挥了了不起的作用。考施契克在和东方人作生意时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土耳其话,於是他就换上土耳其服装潜出城外,混入土耳其军队之中探听消息。城防指挥根据他收集的情报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土耳其战争结束后考施契克成为正式的皇家翻译。

考施契克的雕像建于1885年.。  

鼠疫纪念碑DreifaltigkeisauulePestsaeule1679

黑色的1679年在维也纳的历史上留下了最惨痛的一页。那一年由匈牙利传来的瘟疫几乎把维也纳变成一个死城。瘟疫是悄悄传开的,开始只有贫民区的少数人患病,然后迅速向四周扩散,死亡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最后几乎是家家有死人,户户有哭声。不管大人小孩,不论平民百姓还是福贵人,在死神面前他们是人人平等。在这场瘟疫中维也纳(连同郊区)共有14万人丧生。

1693年鼠疫纪念塔建成。三百多年过去了,瘟疫的阴影早就荡然无存,留下的是这个三位一体圣拄。这是个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精美细腻。如今鼠疫纪念拄已成为维也纳的景观之一。奥地利人用这种方式来纪念他们所遭受过的灾难,表现出这个民族令人敬佩的乐观与豁达的天性。

宫廷牧师,宗教作家克拉拉AbrahamaSanctaClara1644-1709

克拉拉是维也纳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传教士,他18岁开始神职工作,33岁任宫廷牧师。克拉拉工作兢业,口才一流,他传教从不用讲稿,只要站在教堂的祭坛上面对听众,就会妙语联珠口若悬河。1679年黑死病席卷欧洲,维也纳有三分之一人口在瘟疫中丧生。在黑死病猖獗的时候,绝望的人们象潮水一样涌向教堂聆听他的教诲。信男信女听过他的讲演,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让失望者看到光明,痛不欲生者得到安慰。克拉克还撰写了大量宗教书籍,内容多来自他的演讲。这些平民化的读物拥有为数不少的读者。

克拉拉的雕像建于1926年。  

民间艺人奥古施丁DerlieberAugustin1645-1685

奥古施丁,一个普通的民间艺人,因在黑死病猖獗时的特殊表现而留名千古。在那个恐怖的年代,维也纳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瘟疫中丧生,奥古施丁用幽默语言,快乐的风笛和愉快的歌儿安慰维也纳人痛苦的心灵。

奥古施丁有一段与死尸为伍的故事至今流传:一天夜里,奥古施丁酒醉后倒在大街上,清洁工以为是个死人,把他运到埋尸坑里。第二天他从沉睡中醒来看到周围都是死人,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和死尸睡到一起。当他慌忙从死人堆中爬出后,立刻恢复了快乐的天性,一路笑着唱着走回家。后来他还把这段经历编成歌到处演唱,在他献给客人的节目中增加了夜宿尸坑的内容。

奥古施丁的雕像建于1908年。维也纳还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歌“啊!可爱的奥古施丁”。  

欧根亲王PrinzEugenvonSavoyen1663-1736


维也纳

欧根的塑像是维也纳皇宫范围内第一个非皇室成员的纪念碑。欧根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殊荣?1683年土耳其军队围攻维也纳,皇帝雷欧本一世,带着亲信随从逃到PASSAU帕骚,在那里他遇到自荐而来的法国王室近亲欧根。危难中的皇帝立即给这个19岁的青年人委以重任,授于他指挥八百人的权力。在这之前,他在法国军队带兵的数目从未超过40人。从此后欧根就驰骋在为奥地利征战的疆场,以他非凡的勇敢和非凡的军事才能屡建战功。人们把他统帅军队所向披靡的故事当成传奇来歌颂。

欧根22岁为将军,25岁为陆军首领,30岁任帝国大元帅,被人们称之为哈布施堡家族的利剑。欧根享年72岁,他是报效哈布施堡家族三代皇帝的重臣。他说:皇帝雷欧本一世是我的父亲,皇帝约瑟夫一世是我的兄弟,皇帝卡尔六世是我的主人。

军旅出身的欧根除军事才能外还有很好的艺术天份,他是一个收藏家,生前收集大量书籍和地图,这也是他不可忽略的功绩。

欧根的塑像在他202年诞辰那一天竖立在英雄广场,奥地利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反对土耳其侵略战争中建立卓越功勋的英雄。  

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MariaTheresia1717-1780

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的雕像高达19,4米,从1888年5月13日那天起,高高在上的女皇就座落在那个以她名字命名的广场*,她右手前伸目光俯视,似乎在向她昔日的臣民问候,又似乎是在向她的文武官员下达命令。

玛丽亚-特蕾西亚的雕像从动工到完成长达14年,工程费用一再追加,完工的纪念碑实际上是一个栩栩如生的雕塑群。女皇坐椅下的四个形体分别表示她果断,公正,聪明,温柔的美德,平台的坐骑上是她四个勇敢善战的将军,前面是她得力的首相考尼茨。方形基座上的浮雕也有众多人物,他们皆在女皇执政时有突出的表现,其中有音乐神童莫扎特,太子的私人教师,和女皇的私人医生。

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父亲卡尔六世结婚八年没有子女,到第九个年头长女玛丽亚-特蕾西亚降生人世。以后直到皇帝离世,家族再无男性继承人出生。卡尔六世把哈布施堡家族的权力和财产继承权交给了深受维也纳人民爱戴的长女。当时23岁的玛丽亚-特蕾西亚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玛丽亚-特蕾西亚精力充沛聪明过人,她一生共有十六个子女,女皇象安排她庞大的家庭生活一样治理她的国家。她政治开明,实施了*集权,改革法律和军队,加强民众教育。玛丽亚-特蕾西亚善搞政治联姻,成为全欧洲著名的老岳母。人们至今记着她的至理名言:宁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争。  

皇帝伏兰茨·斯太凡·楼特力根FranzStephanLothringen1708-1765

伏兰茨·斯太凡·楼特力根是真正加冕的皇帝,玛丽亚.特蕾西亚作为她的妻子被称为KAISERIN。KAISERIN这个词在德文中有女皇和皇后两个意思,因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实际占据着国家的统治地位,人们都认可她为女皇。

伏兰茨·斯太凡与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婚姻不完全是政治因素起作用。他十五岁起就生活在奥地利皇宫,英俊的相貌,贵重的人品使哈布施堡家族的女继承人爱慕倾心。1745年伏兰茨·斯太凡放弃自己家族领地的管理权加冕为罗马-德意志皇帝。他在身为皇帝的数十年里从不涉足妻子管理国家的事务,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科学研究和艺术珍品收集。今日奥地利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早期展品多来自他的珍藏。伏兰茨-斯太凡还具有杰出的理财天分,当他在58岁突然病逝时,由于他的经营有方,不仅还清了奥地利国家的全部外债,也使自己成为全欧洲最富有的男人。

奥地利历史长期评价伏兰茨-斯太凡是个软弱的统治者,不无讽刺地称他为“有冕无权皇帝”。近代研究者对他在历史上的功绩都有全面评价。

皇帝伏兰茨·斯太凡的雕像立于1797年,1819年迁到此地。  

皇帝约瑟夫二世Josph21741-1790

约瑟夫二世的外表集中了母亲玛丽亚·特蕾西亚和父亲伏兰茨·斯太凡双方的优点,他举止潇洒相貌英俊,执政初期“皇帝眼睛的宝蓝色”成为维也纳最摩登的流行色彩。就是这个曾让奥地利无数贵妇淑女仰慕倾心的皇帝,当他以49岁壮年突然离世时,在他的国土上下笼罩的不是悲哀而是庆幸。

无论何时何地改革者总是少数先驱,这个奥国皇帝在推行被称之为“约瑟夫主义”的改革措施期间,惹来举国上下强烈抵制,同时与教会恶交。面对四面楚歌的局面,约瑟夫皇帝曾发出感慨:能给我公正评价的只有后人。

约瑟夫皇帝继位时国内有2000多个修道院,教士达4万5千之众。他把700多个修道院强制改建成医院,民房,兵营,仓库或管理机构。他主张人不分高贵低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令废除农奴制度,取消刑讯,反对铺张的丧葬陋习,取缔童工,加强民众教育等等-------这个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皇帝在他独立施政期间推行改革可谓大刀阔斧。他的兄弟雷欧本继承皇位后,在一片反对改革的声浪中,匆忙宣布放弃“约瑟夫主义”,那时他的尸骨未寒。

约瑟夫的塑像于1809年完成,雕像上皇帝身着将军戎装身跨高头大马,一付国家保卫者的姿态。雕像基座的浮雕群像表示他重视农业,鼓励贸易。四个立柱上记载着他生活的重要历程:婚礼,加冕,在罗马,访意大利,改革管理制度,开办大学,建聋哑人学校等等。

1784年落成的维也纳大众医院有昂贵的一等单人病房,也有免费的四等病房,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众医院。医院从设计到施工都是在皇帝约瑟夫亲自监督下完成的。修建大众医院是他实施“约瑟夫主义”的一部分。约瑟夫二世的雕像建于大众医院落成100周年。1994年医院迁居,皇帝的雕像在原处没动,现在维也纳大学内。  

皇帝伏兰茨一世Franz1.1768-1835

伏兰茨24岁从父亲雷欧本手里接过权杖,作为罗马-德意志皇帝被称为伏兰茨二世,*退位后加冕为奥地利皇帝,被称为伏兰茨一世。

伏兰茨和拿破仑为同龄人,在他执政时期欧洲的政治发生了激烈的震荡。法国大革命,皇帝露易十六被处死,陪伴他上断头台的皇后是奥地利的公主,皇帝伏兰茨二世的姑妈,玛丽亚-安东内特。21年后,法国皇帝拿破仑退位被禁闭到厄尔巴岛,他的皇后玛丽亚-露易丝是伏兰茨一世的女儿。拿破仑倒台后玛丽亚-露易丝走投无路,带着儿子返回奥地利。当他们母子到达美泉宫时,马路两旁挤满了观看的人群,拿破仑三岁幼子在维也纳引起的轰动绝不亚于当年他的父亲。

伏兰茨执政43年,他死后皇位传给长子费迪南一世。费迪南继位后立即着手为父亲修建纪念碑,伏兰茨的塑像在他死后第11年完工(1846年)。

纪念碑上手握权杖的皇帝高高站立在六面基柱上,基柱上雕表示帝国的基础:矿业,农业,牧业,科学,艺术和国防。八角底座上的四个雕像分别表示皇帝讲信誉,爱和平,坚强,公平的美德。  

陆军元帅施瓦岑贝格KarlPhilppFürstzuSchwarzenberg1771-1820

1813年10月16日,史称"民族会战"的莱比锡战役开始。当天,天空下着寒冷的细雨,地上罩着浓密的烟雾,由奥地利、普鲁士、俄国和瑞典组成的联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对莱比锡城内的法国军队展开凌厉的攻势。这场战役由奥地利的陆军元帅施瓦岑贝格任总指挥。经过3天地激烈战斗,联军取得辉煌胜利。战败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从此失去了在欧洲争霸的资本,半年后*退位。

莱比锡战役后的54年(1892年),陆军元帅施瓦岑贝格英姿勃勃的身影挺立在维也纳黑山广场上。  

奥地利大公卡尔ErzherzogCarl1771-1847

卡尔大公是皇帝雷欧本最小的儿子,他22岁开始军旅生涯,25岁被任命为帝国陆军元帅。卡尔大公在第四次奥法战争中曾给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以迎头痛击,是奥地利人们心目中了不起的大英雄。

1809年奥法战争一开始,奥地利军队就节节败退,不到一个月拿破仑的军队就攻陷了维也纳。就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大公卡尔从他的驻地率数万精兵,携数百门大炮,在维也纳近郊多瑙河畔击败法国军队。拿破仑在这场战争中损兵折将四万余人,大公卡尔率先打破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童话。他第一次把拿破仑逼到绝境,如果奥军不在最后的决战中错失良机,欧洲的历史就将重写。

瞬间的辉煌照耀着奥地利两百年来的历史,暂短的胜利,英雄广场上树立起卡尔大公的雄姿。奥法战争以奥地利败北而结束。战后在美泉宫签订屈辱合约,奥地利割让土地2千平方英里,战争赔款达8千5百万法郎。  

阿斯佩恩的狮子----失败的拿破仑DerLoewevonAspern1809

1809年奥地利在反对法国军队入侵的阿斯佩恩战役中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打得丢盔谢甲,1859年,一个僵死的狮子雕像出现在维也纳的阿斯佩恩英雄广场。如果你仔细观察,会看到狮子身下的将军战袍,奥地利人是以这个僵死的狮子象征失败的拿破仑。

1769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地中海的科西嘉岛,父母给他取名为拿破仑,拿破仑意思是“荒野的雄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拿破仑皇帝己离开人世一百八十多个年,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仍照耀著我們。一個还不太懂法语的小孩被父親送到法國读书,遙身一变,竟成了法兰西的皇帝!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拿破仑是个小个子,他没有因为这一点愤世嫉,反而通过个人的军事天资为自己打下*,成为欧洲最强的霸主.纵使被放逐到厄尔巴岛,仍要回国复辟夺回*。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法国,他的拿破仑法典一直应用至今。拿破仑是一个军事天才,在历史上也许只有亚历山大大帝能比,他不是前无古人但也许会后无来者。拿破仑的名字永远照耀千古!

拿破仑的一生有个悲惨的结局,1821年这个被放逐的退位皇帝孤独痛苦地死在圣赫勒那岛,享年52岁。瑞典国王查里14世说:“拿破仑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的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要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强大的战争机器用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万事万物极必反,古今概莫能外。”。  

奥地利大公大公阿布雷特ErzherzogAlbrecht1817-1895


维也纳

阿布雷特突出的功绩表现在和意大利交锋的Gostoyya战役中。1866年4月意大利在普鲁士的支持下向奥地利宣战,同年6月两军在Gostoyya展开激烈的战斗。意大利参战的人数12万人,奥方只有8万。在诸多不利的情况下,阿布雷特发挥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Gostoyya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阿布雷特的父亲是著名的大公卡尔,他在奥法战争中击败拿破仑,雕像竖立在英雄广场。Gostoyya战役后阿布雷特才真正走出父亲的阴影,父子二人同为奥地利的英雄。

阿布雷特在奥地利发生的所谓“三月革命”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1848年三月,维也纳的学生向皇帝费尔南多一世请愿,要求新闻*。学生的请愿逐渐扩大到有工人和市民参加的*。3月13日游行队伍发生*,城防总指挥阿布雷特下令向游行示威的人群开枪,造成有5人死亡。这次革命结果导致费尔南多一世退位,18岁的伏兰茨。约瑟夫登上皇帝的宝座。

阿布雷特的雕像建于1899年。  

陆军元帅莱德奇克JohannJosephWenzelGrafRadetzy1766-1858

莱德其克元帅是一个波希米亚伯爵的儿子,他从18岁参军,82岁还在军中任职,在72年军旅生涯中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一个罕见的军事天才。他曾参加制订围攻拿破仑的莱比锡战役,为盟军的最后胜利作出卓越的贡献。

莱德其克元帅深受奥地利民众的爱戴,被部队将士亲切地称为“父亲”。他以91岁高龄在米兰辞世,皇帝伏兰茨约瑟夫亲自主持葬礼,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日。

莱德其克的雕像建于1892,1912年迁到现在位置。  

下奥州驻军纪念碑HAsser-Denkmal1788-1870

皇家军队第45分部是奥地利下奥州的驻军,这个纪念碑是在阿施佩恩战役100周年(1909年)建成的。在那场战役中,卡尔大公带领下奥州的驻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纪念碑立柱前的雕像反映激烈战斗的场面,人物形像栩栩如生。

该纪念碑也称为赫瑟尔纪念碑,赫瑟尔(1788-1870年)是奥地利皇家军队的总参谋长,也是第45分部的首领。

军乐队纪念碑DieDeutchmeister1696

第四兵团军乐队纪念碑是奥地利第一个为普通战士竖立的纪念碑。它在皇家第四兵团建立的二百周年(1896)剪彩。纪念碑没有军事将领的身影,只有普通士兵战斗的丰姿。纪念碑的正前方表明第四兵团驻守着维也纳,侧面的浮雕记载着土耳其战争(1697)和反对普鲁士侵略(1757)的战斗情景。  

海军上将特格豪夫20156WilhelmvonTegtthoff1827-1871

特格豪夫的功绩表现在和意大利交锋的Lissa战役中。1866年4月意大利在普鲁士的支持下向奥地利宣战,当年6月两军在Gostoyya陆战同时在Lissa展开海战。意大利有34艘战船参加战斗,奥方只有27艘,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奥地利海军在特格豪夫的指挥下取得辉煌战绩。

特格豪夫的纪念碑于Lissa战役后20年建成,纪念碑中特格豪夫的雕像高高立在如战船桅杆的立柱上,远远望去如同一个大衣架,维也纳人对这个设计并不太赞赏,戏称之为“衣架”。  

皇帝伏兰茨.约瑟夫FranzJoseph1830-1916

1916年11月21日晚,伏兰茨-约瑟夫以86岁高龄在维也纳美泉宫于世长辞。那一天白天他一直带病在办公桌前工作,晚上因高烧不退走到生命的尽头,他对贴身仆人的最后吩咐是:我明早三点半钟起床。

1848年奥地利爆发争取*的十月革命,革命风暴席卷欧洲,皇帝费尔南多一世*退位,他侄子伏兰茨-约瑟夫接替了皇位。这位受命于危难之中的年轻皇帝雄心勃勃勤勉兢业。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宏伟的抱负,而且下决心,在他的有生之年,把维也纳建成欧洲最美的城市。维也纳的内环大马路是在他的亲自主持下修建的。原来的城墙变成了宽广的大马路,坐在1,2,路有轨车上望出去,两旁此起鳞比风格各异的宏伟建筑会让你目不暇接。

伏兰茨-约瑟夫18岁继位为奥地利皇帝,37岁加冕为匈牙利国王,他的政治生活经短暂的辉煌终於后走向没落。在他漫长的生命中有诸多的坎坷,皇子(也是太子)鲁道夫

自杀身亡,使他内心充满了疑虑,皇后伊丽莎白(西西)遇刺丧命,使他变得更加孤独内向,最后是他的侄子,皇位继承人费尔南多二世在塞拉热窝被暗杀,结果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伏兰茨-约瑟夫在大战其间死去,两年后奥地利作为战败国签署停火协议,同年皇帝卡尔宣布退位,哈布施堡家族的统治寿终正寝。

塑像中的伏兰茨-约瑟夫,一付低头沉思的模样。艺术家以这个不落俗套的设计,真实地反应皇帝的内心世界。

皇后伊丽莎白Elisabethvonstereich1837-1898

伊丽莎白,被人们习惯称之为西西的奥地利皇后,61岁遇刺身亡,她清醒时最后一句话是:“我现在是怎么了?”。她至死不明白有人对她行过刺,不知道心脏已受了致命伤。她在遗嘱中要求死后葬在希腊美丽的小海岛克基拉(KORFU),这太不合皇家礼仪。西西公主一辈子都没有学会正确地扮演伊丽莎白皇后的角色。

1898年9月10日,日内瓦晨报登载“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到达瑞士,下榻贝奥里瓦戈旅店”。就是这条短讯送了伊丽莎白的命。一个叫名叫鲁奇尼的意大利无*主义者,一直计划在瑞士干一起轰动世界的谋杀案,奥地利皇后显赫的头衔使伊丽莎白成为他理想的人选。鲁奇尼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他反对和痛恨的是整个社会上层的统治集团,对伊丽莎白个人并无冤仇和成见,选中她只是出於偶然。那天中午伊丽莎白和她的女仆外出去乘轮渡,鲁奇尼一上午都在旅店外徘徊的,得到这个机会他立即从躲藏的树后跳出来,手持凶器直刺伊丽莎白的前胸,行凶后就飞快逃开了。

“陛下,这个人要干什么?”身后的女仆十分担心的询问,“他没有伤害您吗?”

“没事,”伊丽莎白微笑着说,“也许他是想抢我的手表。”说完这话,她的脚步越来越踉跄,被人架到船舱后不久就停止呼吸,从遇刺到死经历了约二十几分钟的时间。伊丽莎白的死亡过程并不痛苦,这让爱戴她的人多少得到一点安慰。

伊丽莎白雕塑在人民公园的位置由皇帝伏兰茨约瑟夫亲自选定,雕像显现伊丽莎白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年轻美丽端庄安详。啊!永远的西西,永远的伊丽莎白!  

议会泉Athene-Brunn1858

1858年维也纳市*招标,为新的内环大马路竖立一个纪念碑。58个建筑师和艺术家投标参加竞争,最后确定的方案综合了三个大师的设计。纪念碑有喷泉流水还有多个神像,称之为“众神之泉”,因为它坐落在议会大厦前面俗称“议会泉”。

议会泉在议会大厦建成29周年(1898年)落成剪彩。  

维也纳城市卫士DerRathausmann(Kopie1985)

1882年维也纳城市卫士被安放在新建的维也纳市*大厦塔顶,从此后它就高高地站在城市尖端经受酷暑严寒,历时整整100年。1985年城市卫士进行第一次休整,当它焕然一新由直升飞机装载着重新登上高位时,有上千维也纳市民在现场注目观看。

城市卫士是由宫廷机械内勒,参考皇帝马克西米力安兵器馆内骑士锴甲的样式精心设计,浇铸,焊接完成的。在维也纳*大厦竣工后,机械师将自己的作品无偿献给市*和维也纳人民。

维也纳城市卫士身高3,4米。1986年在市府大厦广场立了一个真人大小的卫士模型以便人们观赏。

奥地利大公,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力安ErzherzogMaximilian1833-1867

马克西米力安是皇帝伏兰茨约瑟夫的二弟,是皇帝兄弟中最有能力最有才华的一位。他自幼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曾在奥地利军队中任职,还作过奥国殖民地的总督。他个性突出,*地追求荣誉和权力,被称为拿破仑第三。

1863年马克西米力安放弃奥地利大公的权力,接受墨西哥皇帝加冕。当他踏上南美洲那片国土,才知道等待他的不是热情欢呼而是愤怒的呐喊。他在对墨西哥总统的斗争失败后被判处死刑。五年后枪决执行,那时马克西米力安年仅35岁。

马克西米力安的尸体运回国后举行隆重葬礼,他的雕像于1871年建于13区教堂广场。大公生前经常到该区别墅居住,他天性乐观对人友好,有许多居民为他的雕像捐款。  

邮政银行创建者考赫GeorgCoch1842-1890

考赫出生在德国,1869年(27岁)来到维也纳,在他的倡导下奥地利通过邮政银行法律,并亲自筹建邮政银行机构。考赫从1883年(41岁)起担任国家邮政银行第一任行长。他率先在世界范围进行支票转帐和现金兑换业务。

考赫的雕像建于1913年。  

女作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贝尔塔-苏特那BerthaSuttner1843-1914

贝尔塔是著名的奥地利陆军元帅克斯克公爵的女儿,她在维也纳作家庭教师时认识了苏特那并与之相爱,后来她不顾家庭反对与他结婚。婚后更多精力进行文学创作。她的小说“放下武器”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使她获得世界声誉。书一版再版,还多次被拍成电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放下武器”强烈的反战意识使贝尔塔-苏特那成为维护和平的勇士。她发起成立奥地利和平爱好者协会,并出任世界和平理事会付主席。1905年贝尔塔-苏特那获诺贝尔和平奖,她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的女性。

贝尔塔-苏特那的纪念碑立于1959年建成,雕像中祈祷的母亲,无助的孩子,是战争使他们失去了丈夫和父亲。雕像似乎在向人们呐喊:“放下武器!”。  

妇女运动领袖费克特AugusteFickert1855-1910

费克特出生于普通市民家庭,当她还是小学教师的时候就致力于公共事业,她积极呼吁教育制度改革,主张实现小学义务教育并为妇女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1893年(38岁)费克特筹建奥地利妇女联合委员会并任该会主席。在此其间,她积极办报纸杂志,广泛宣传妇女解放,争取妇女平等权力,还在法律上给求救者以帮助。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年,由她倡导的建房互助协会成立,为职业妇女和她们的家庭所建第一批住房也开始破土。费克特没有看到她的女性同胞迁进新居的那一天,她为奥地利妇女解放所作对贡献却永远载入史册。

费克特的雕像建于1926年。  


维也纳

维也纳市长卡尔·吕格尔KarlLueger1844-1910

卡尔·吕格尔在维也纳市*选举中曾多次获得绝对多数的选票,但皆因贵族的反对而不被皇帝兰茨约瑟夫接受。1897年现任市长退位,卡尔-吕格尔才得以接任。

卡尔·吕格尔在任维也纳市长期间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诸如为市民供应自来水,煤气,建发电厂,修有轨车,建游泳池,停车场,此外还建学校,养老院,孤儿院等等。卡尔-吕格尔是个深受人民爱戴的好市长。

吕格尔的雕像建于1926年。  

第一*纪念碑RepublikdenkmalzurErinnerungAnDieGruendungDer1.Republik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地利有一百万人死于战场,四百万人伤残。饥饿贫穷的奥地利人民再也不能忍受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举国上下*的呼声越来越高。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皇帝卡尔*宣布退位。1918年10月12日奥地利第一*成立。

第一*纪念碑在*成立十周年落成剪彩。纪念碑中的三个头像为社会*党的领袖,他们是:

亚克布-劳易曼,*成立后第一任维也纳市长JakobReumann1853-1925

维克托-阿特勒,新闻记者,“工人报“主编VictorAdler1852-1918

费尔南多-汉努施,**秘书长,工会主席FerdinandHanusch1866-1923  

维也纳市长卡尔·再茨KarlSteitz1869-1950

卡尔·再茨是奥地利第一*时期的维也纳市长(1923-1934)。两次大战期间维也纳是红党(社会*党)的天下。卡尔-再茨在“红色维也纳”政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最大地功绩是在执政期间建了大量住宅和花园居民区。

1934年2月奥地利社会*党和*武装发生冲突,双方在巷战中死亡人数近千人。这次事件的结果:九名社会*党成员被处死,卡尔-再茨等一千多人被判坐牢,社会*党被取缔。

1944年卡尔-再茨还曾被盖世太保拘捕,他死前是奥地利社会党名誉主席。

卡尔·再茨的雕像完工于1962年。  

奥地利第一*总理,第二*总统卡尔-雷纳KarlRenner1870-1950

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1945年苏联的坦克部队正向维也纳进军,4月4日那一天,一个七十四岁的奥地利老人来到占领军队伍,他向红军的前线指挥官提出请求:不要在维也纳打砸抢,给维也纳人民以人道主义的待遇。这个老人就是奥地利第一*总理卡尔-雷纳。卡尔-雷纳还写信给斯大林,毛遂自荐由他出面组织奥地利*。在他的努力下,奥地利成立有各*治*代表的*,1945年11月卡尔。雷纳被选为战后第一任总统。卡尔。雷纳是奥地利的功臣,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这个民族作出不了可磨灭的贡献,使这个国家避免了他的邻国匈牙利,捷克等国的命运。

卡尔·雷纳的塑像在*成立十周年奠基,二年后建成。对这个雕像人们很有一番争议,至今还有人称它为“总理的鸟笼”。

维也纳市长,奥地利总统考内尔TheodorK?ener1873-195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维也纳千疮百孔,生活和′建筑物质极其缺乏。作为市长,考内尔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诸如:城市建设,安排安置战俘,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同时还要与占领国协调关系。考内尔是一个和人民同甘共苦的好市长。他在任维也纳市长6年后,于1951年当选为奥地利总统。

考内尔的塑像于1963年建成。  

瑞典首相汉松PerAlbinHansson1885-1946

汉松是瑞典社会党首领,从1932到1946连续14年任瑞典首相。他在执政其间推行社会改革,建立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在战争中保持中立,所有这些作为都为奥地利社会党,也为所有政治家树立了光辉的楷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地利千疮百孔,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汉松和他领导的瑞典*给奥地利以无私的援助,奥地利人永不忘怀他们的功绩。

汉松的雕像建于1971年。  

外交部长菲格勒LeopodFigl1902-1965

奥地利人民永远记忆那个美好的时刻。1955年5月15日,外交部长菲格勒在维也纳百乐宫的阳台上向广场上数万人庄严宣告:奥地利*了!。那一天,菲格勒代表奥地利*在有美,英,法,苏参加的签字仪式上,在国家协议书上签字,奥地利从此走向独立自主,*,中立的道路。为了这一天,菲格勒和他的政治家、外交家们进行了长达十年不懈的努力。

雷欧本.菲格勒的塑像在1973年建成,塑像后面是雷欧本.菲格勒街。 

法西斯牺牲者纪念碑OpferdesFaschisismus1945

法西斯牺牲者纪念碑原址为维也纳首都旅馆,二次大战时期是纳粹党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办公的地点,被称为盖世太保大楼。这个大楼曾是奥地利人谈之变色望而生畏的地方。

盖世太保大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天被炸毁,1963年在此地建立起法西斯牺牲者纪念碑。纪念碑上写着:这里曾是盖世太保大楼,许多奥地利人在这里被审讯,拷打,判处死刑,是一座人间的地狱。盖世太保大楼和千年帝国同时倒塌,奥地利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法西斯牺牲者永垂不朽!  

苏联英雄纪念碑Russendenkmal1945

苏联英雄纪念碑建成于1949年8月,它是奥地利境内反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胜利的最早标志。纪念碑由苏联和奥地利两国共同完成,用掉15吨黄铜,300多平方米预制板,参加施工人数有四百之众。纪念碑最上面是手持旗帜和盾牌的红军近*战士,下层平台上还有两个红军战士,正面写着:为欧洲的独立解放,在反法西斯强盗战场上牺牲的红军战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的意思很清楚,是苏联人解放了奥地利。黑山广场在纪念碑落成后更名为斯大林广场。

1955年10月26日苏联红军全部撤出,奥地利获得了彻底解放,10月26日被定为奥地利的国庆节,黑山广场得以正名。

早在1962年就有人企图炸掉这个纪念碑,直到如今它的去留还是人民争论的话题。一些人认为纪念碑意味着被占领的耻辱,另一些人说它是摆脱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标记。更多人则表示它证明奥地利那一段历史事实,应该留着它以警后人。

反战争反法西斯纪念碑MahnmalGegenKriegundFaschismus1988

1988年反战争反法西斯纪念碑终於立起。在维也纳从来没有一个纪念碑在建造的过程中象它经历这样多的波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维也纳*就一致通过,在维也纳市内修建一个以反对战争和反法西斯为内容的纪念碑,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建碑过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首先是人们对*选定的纪念碑设计者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说他是斯大林主义者,一些人说他是反法西斯的斗士。其次是对纪念碑中那个洗街的犹太人雕像的争议,这个形像似乎在说明反犹太行动不仅发自纳粹党党徒也有普通市民的参与。最后是选址问题,现在竖立纪念碑的广场以前是居民大楼,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天,大楼被炸弹摧毁,许多市民被埋在废墟中,广场成了他们的长眠之地。反对在这竖碑者认为,在这里动土会打扰死者的安宁。

反战争反法西斯纪念碑是个现代派作品,其中高立的灰色岩石表示*奥地利从战争的废墟中站起来获得了新生,大理石雕刻表达对战争中牺牲者的悼念。  

南站古狮DerMarkusloewimSuedbanhof1960

1869年建的维也纳南站有很多豪华精美的艺术品点缀,虽然是个火车客运站,看起来却如同一个艺术展览馆。车站大楼屋檐上八个带翅膀的水泥狮子更是份外引人注目。带翅膀的狮子本是威尼斯的城市标记,从九世纪初它就在水城保卫那水土的安全和吉祥。

那些古老的吉祥并没有给维也纳人带来安宁,它们和整个维也纳南站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轰中化为废墟。1960年维也纳南站重新修建,带翅膀的狮子以它原有的风貌重新立在在售票大厅,似乎在提醒旅客,水城威尼斯是该选择的旅游地点。

15、世界宜居城市

2016年2月23日,据英国媒体报道,城市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分析显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荣居世界宜居城市榜首。伦敦,巴黎,纽约则排名落后,无缘前三十五位。

维也纳成为世界最宜居城市。与此同时,巴格达被评为生活质量最糟糕的城市。德语国家几乎占据了第十八届城市生活质量评估排名的前几位。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维也纳,苏黎世,慕尼黑,杜塞尔多夫和法兰克福。

该调查涉及了社会和经济状况,健康,教育,住房,环境等因素。大型公司将结合此次评估结果综合决策公司的选址及员工薪酬问题。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海伦娜·哈特鲁尔今年32岁。她说:“我并不惊讶于自己说这张的城市荣登榜首。市政当局对于提升维也纳居住条件,生活水平而做出的投资由来已久。我住在一栋100平方米的世纪之交时期的公寓里。房子地段很好,步行20分钟即可到达市中心。我每个月只需付800欧元(约625英镑)的房租。但相同的公寓,在伦敦要花上2000英镑,在纽约甚至更多。”

维也纳的崛起得益于柏林墙的倒塌,这使其成为通往东欧国家的必经之路。这些国家和前奥匈帝国都有着历史渊源。奥地利驻伦敦大使马丁·艾丁格住在维也纳20年了。他表示:“我们最大的卖点就是我们的地理位置。柏林墙的倒塌使维也纳成为了各大公司的核心。”

据世界银行公布,奥地利人均GDP已位于世界前列,领先德国,英国,并紧随美国之后,但和它的邻邦瑞士还有一定差距。

维也纳长期以来为英国的游客们所忽视,取而代之的,他们选择涌向巴塞罗那、柏林。他们认为维也纳只有适合滑雪的湖和山。但自从英国城市如曼彻斯特和爱丁堡等地起飞的飞行预算提升后,维也纳迅速成为了一个大受欢迎的周末度假目的地。在2015年,约有60万英国游客来到维也纳,相比前一年增长了18%。波动是双向的,艾丁格表示:“伦敦也成为了维也纳人出游目的地的首选。”

维也纳在公布的七项排名中都荣居首位。其在多项比较中表现出色。维也纳为民众提供了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高品质的公共资源和交通服务;良好的娱乐设施。

欧洲移民危机中,大量难民企图通过维也纳入境德国。维也纳180万居民的生活却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艾丁格说“我们在奥地利境内成功收留了9万名难民,然而数字近月来有所减少。”

上一篇:王跃

下一篇:3.5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