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奖
邵逸夫奖(英文:TheShawPrize)由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人邵逸夫爵士于2002年11月创立。首届的颁奖礼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举行。邵逸夫奖基金会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并设有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数学科学奖,共三个奖项;它是个国际性奖项,形式模仿诺贝尔奖,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作管理。2014年9月24日,“邵逸夫奖”在香港举行第十一届、也是创始人邵逸夫去世后首次颁奖典礼,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6位科学家分获三大奖项。
1、简介
邵逸夫数学奖、邵逸夫天文学及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于每年九月提名及评审,结果在翌年夏季宣布及在秋季举行颁奖典礼。各奖均由邵逸夫奖基金会下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2004年的邵逸夫奖各得奖者得到一百万美元奖金、一面奖牌及一张证书。“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2、奖项由来
邵逸夫先生祖籍宁波镇海,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先后在上海、香港投身电影制作业,七十年代起出任香港最大的电视台“无线”的行政主席。他成立的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和邵氏基金有限公司,致力于资助发展教育科研、医疗福利事业及文化事业,仅捐助内地教科文卫事业的资金就超过25亿港元。早在1985年他就已有奖励杰出科学家之意,后在中大原校长马临教授倡议下,终于设立了“邵逸夫奖”。
根据章程,“邵逸夫奖基金会”(设在香港)由董事会、理事会、评审会和秘书处四个部分组成。评审会负责选出得奖人;其下设3个奖项委员会,各设一名首席评审和4位评审,负责候选人的提名及评选工作。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出任评审会主席,评审人员从世界各地有限期聘任。评审工作从每年6月开始,翌年6月宣布得奖者名单,8月颁奖。
首届的颁奖礼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举行。
3、奖项设置
天文学奖
随着整个电磁波谱由电波以至珈玛射线一一被用来观测宇宙,天文学在过去五十年经历了巨大的进步及发展。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星系的结构和运动;星球及恒星系统的诞生、演化和陨灭;到行星系统的形成及其普通的存在,对这些问题的了解都有了重大的进展。很多奇异的名称,如超新星、类星体、脉冲星、黑洞等,都已收录在一般辞书之内,并且牵动普世万众的心灵和想象。
重大的天文学难题即将能借助传统学科的研究工具来解答,而且利用微中子和引力辐射的侦测来探索地球上实验室所无法做到的极端物理环境,更有如为观察宇宙启开新窗。我们可以预期,天文学在二十一世纪将会出现一个新黄金时代。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生物医学科学的发现和临床医学的新方法,为我们在与疾病的长期战斗中取得重大胜利。随着人体基因组图谱的绘成,我们已接近解开生老病死的机制,治疗学亦出现了令人振奋的新机会。生命科学的新见地与医学技术的进步,将为新世纪的人类带来更好的健康和改善了的生活素质。
数学科学奖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语言。数学在二十世纪发展精进,既开创了新领域,亦解决了重大且棘手的旧难题,影响遍及每一门创造性的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亦受其惠。
因为计算机科学、信息科技与统计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数学在二十一世纪对人类将会更加重要。
4、评奖程序
邵逸夫奖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管理及执行。基金会成立一个三层架构的组织专司其事。
理事会
邵方逸华女士: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邵氏基金会(香港)及邵逸夫奖基金会主席
马临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校董会主席
杨振宁教授:邵逸夫奖理事会理事及评审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北京清华大学教授
杨纲凯教授:邵逸夫奖评审会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谭尚渭教授:香港公开大学荣休校长
评审会(2007-2009)
主席:杨振宁教授
副主席:杨纲凯教授
委员:陈建生教授:天文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
简悦威教授:生命科学与医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
迈克尔·阿蒂亚爵士:数学科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
遴选委员会(2009-2011)
邵逸夫天文学奖
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
5、与诺贝尔奖
据“邵逸夫奖”成立仪式上宣布,该奖设立数学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与“诺贝尔奖”所设立的3个科学奖项并不重复。数学与天文学都是基础科学,诺贝尔奖没有此两项奖显然是有缺陷的。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语言,社会科学、经济活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21世纪数学的地位更重要。天文学既是最古老的,又是极年轻的,21世纪将是探索宇宙的黄金时代。“邵逸夫奖”的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范畴更广阔,要为新世纪的人类带来更好的健康和更高的生活素质。“邵逸夫奖”是弥补“诺贝尔奖”的不足,两者关系是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有人认为,诺贝尔奖是西方的,因而获奖者欧美人士居多;而邵逸夫奖是东方的,获奖者将以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及海外华人为主。这不仅是极大的误解,而且这种想法也很幼稚。国际科学界普遍认为,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审是公平公正的,比如日本科学家也是东方人,他们的新发现新创造一样也能获奖,并无歧视。“邵逸夫奖”筹委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汝万在成立仪式上明确宣布,该奖颁奖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旨要。”
6、历届得主
数学奖
年份 | 得主 |
国籍 |
---|---|---|
2004年 |
陈省身 |
美籍华人 |
2005年 |
安德鲁·维尔斯 |
美国 |
2006年 |
吴文俊、大卫·曼福德 |
中国、美国 |
2007年 |
罗伯特·朗兰兹、理察·泰勒 |
美国、美国 |
2008年 |
弗拉基米尔·阿诺德、路德维希·费迪夫 |
俄罗斯、俄罗斯 |
2009年 |
西蒙·唐纳森、克利福·陶布斯 |
英国、美国 |
2010年 |
辛康·布尔甘 |
美国 |
2011年 |
德梅特里奥斯·克里斯托多罗、理查德·哈密顿 |
瑞士、美国 |
2012年 |
马克西姆·康采维奇 |
法国 |
2013年 | 大卫·多诺霍 | 美国 |
2014年 | 乔治·卢斯蒂格 | 美国 |
2015年 | 格尔德·法尔廷斯、亨里克·伊万尼克 | 德国、美国 |
2016年 | 奈杰尔·希钦 | 英国 |
2017年 | 亚诺什・科拉尔、克莱尔・瓦赞 | 匈牙利、法国 |
2018年 | 路易·卡法雷 | 美国 |
天文学奖
年份 |
得主 |
国籍 |
---|---|---|
2004年 |
詹姆斯皮·布尔斯 |
美国 |
2005年 |
杰弗里·马西、米歇尔·麦耶 |
美国、瑞士 |
2006年 |
索尔·普密特、亚当·利斯、布莱·施米兹 |
美国、美国、澳大利亚 |
2007年 |
彼得·高里 |
美国 |
2008年 |
赖因哈德·根策尔 |
德国 |
2009年 |
徐遐生 |
美籍华人 |
2010年 |
查尔斯·班尼特、莱曼·佩治、戴维·斯佩 |
美国、美国、美国 |
2011年 |
恩里科·科斯塔、杰拉尔德·菲什曼 |
意大利、美国 |
2012年 |
大卫·朱维特、刘丽杏 |
美国、美国 |
2013年 | 史蒂芬·拜尔巴斯、约翰·霍利 | 英国、美国 |
2014年 | 丹尼尔·爱森斯坦、肖恩·科尔、约翰·皮考克 | 美国、英国 |
2015年 | 威廉·伯鲁奇 | 美国 |
2016年 | 罗奈尔特·德雷弗、基普·索恩、雷纳·韦斯 | 美国 |
2017年 | 西蒙・怀特 | 英国 |
2018年 | 尚-卢·普吉 | 法国 |
年份 | 得主 |
国籍 |
---|---|---|
2004年 |
简悦威、史丹利·科恩、赫伯特·布瓦耶、理查·多尔 |
美籍华人、美国、美国、英国 |
2005年 |
迈克尔·贝里奇爵士 |
英国 |
2006年 |
王晓东 |
美籍华人 |
2007年 |
罗伯特·尼科威 |
美国 |
2008年 |
伊恩·威尔穆特、基思·坎贝尔、山中真也 |
英国、英国、日本 |
2009年 |
道格拉斯·高尔曼、杰弗里·弗理德曼 |
美国、美国 |
2010年 |
戴维·朱利雅斯 |
美国 |
2011年 |
·霍夫曼、华莱士、鲁斯兰·麦哲托夫、比尤特勒 |
法国、美国、美国、美国 |
2012年 |
弗朗兹-乌尔里奇·哈特尔、阿瑟.霍里奇 |
德国、美国 |
2013年 | 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殊、迈克尔·杨 | 美国、美国、美国 |
2014年 | 森和俊、彼德·瓦尔特 | 日本、美国 |
2015年 | 邦妮·巴斯勒、彼德·格林伯格 | 美国 |
2016年 | 艾德里安·伯德、胡达·佐格比 | 英国、美国 |
2017年 | 伊恩・吉本斯、罗纳德・韦尔 |
美国 |
2018年 | 玛莉-克莱尔·金 | 美国 |
7、历届典礼
届份 |
日期 |
地点 |
嘉宾 |
第1届 |
2004.9.7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
第2届 |
2005.9.2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许仕仁(香港特别行政区署理行政长官) 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
第3届 |
2006.9.12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
第4届 |
2007.9.11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
第5届 |
2008.9.9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唐英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署理行政长官) 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
第6届 |
2009.10.7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
第7届 |
2010.9.28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第8届 |
2011.9.28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
第9届 |
2012.9.17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第10届 |
2013.9.23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杨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 |
第11届 | 2014.9.24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杨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 |
第12届 | 2015.9.24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第13届 | 2016.9.27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第14届 | 2017.9.26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林郑月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8、创办人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籍贯浙江宁波镇海,出生于上海,慈善大家。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香港着名的电影制作者。
邵逸夫
邵逸夫祖籍宁波,190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邵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便随兄长邵仁枚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对电影制作产生兴趣。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与粤剧名伶薛觉先合作,拍摄全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粤语)。
2014年1月7日在香港家中辞世,享年107岁。香港及中国内地影视界、教育界及慈善界等纷纷表示哀悼,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等**发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