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齿柃
小乔木或灌木状,高达10米。幼枝圆,被柔毛。顶芽被柔毛。叶革质或薄革质,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4-7.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上具细齿,下面沿中脉被柔毛,上面中脉凹下,侧脉6-8对,连同网脉在上面凹下:叶柄长2-3毫米。花1-3朵腋生。花梗长1-1.5毫米,无毛。雌花:小苞片2,卵圆形;萼片5,膜质,近圆形,无毛,边缘有纤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雄蕊10-16,花药无分格,顶端尖。雌花花瓣卵形:花柱长约0.5毫米,顶端3裂。果球形,径3-4毫米,蓝黑色,无毛;果柄纤细,长约2毫米。花期10-11月,果期翌年6-7月。
中文学名:半齿柃
拉丁学名:EuryasemiserrataH.T.Chang
拼音:banchiling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藤黄目
科:茶科
属:柃木属
1、形态特征
株:小乔木或灌木状,高达10米。
枝:幼枝圆,被柔毛。顶芽被柔毛。
叶:叶革质或薄革质,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4-7.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上具细齿,下面沿中脉被柔毛,上面中脉凹下,侧脉6-8对,连同网脉在上面凹下:叶柄长2-3毫米。
花:花1-3朵腋生。花梗长1-1.5毫米,无毛。雌花:小苞片2,卵圆形;萼片5,膜质,近圆形,无毛,边缘有纤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雄蕊10-16,花药无分格,顶端尖。雌花花瓣卵形:花柱长约0.5毫米,顶端3裂。
果:果球形,径3-4毫米,蓝黑色,无毛;果柄纤细,长约2毫米。
小乔木或灌木状,高达10米。幼枝圆,被柔毛。顶芽被柔毛。叶革质或薄革质,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4-7.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上具细齿,下面沿中脉被柔毛,上面中脉凹下,侧脉6-8对,连同网脉在上面凹下:叶柄长2-3毫米。花1-3朵腋生。花梗长1-1.5毫米,无毛。雌花:小苞片2,卵圆形;萼片5,膜质,近圆形,无毛,边缘有纤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雄蕊10-16,花药无分格,顶端尖。雌花花瓣卵形:花柱长约0.5毫米,顶端3裂。果球形,径3-4毫米,蓝黑色,无毛;果柄纤细,长约2毫米。花期10-11月,果期翌年6-7月。
2、产地分布
产地:江西西部、广西东北部、四川、贵州北部及西部、云南
生境:山地林内、山顶疏林内、林缘、岩缝及灌丛中
海拔:600-2600米
3、分类文献
EuryasemiserrataH.T:ChanginAct.Phytotax.Sin.3:29,1954;HsuinAct.Phytotax.Sin.9:90,1964;L.K.LinginAct.Phytotax.Sin.11:329,196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869,图3468,1972;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2:486,1983;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上册362,1984;贵州植物志5:81,图版28,1988;四川植物志8:209,1989;广西植物志1:838,图版329:3,199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