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毕加索

科普小知识2021-12-09 12:27:59
...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

中文名:毕加索

外文名:PabloPicAsso

国籍:西班牙

出生日期:1881年10月25日

逝世日期:1973年4月8日

职业:画家剧作家诗人

主要成就:立体主义运动

代表作品:《斗牛士》,《格尔尼卡》,《和平鸽》,《梦》,《亚威农少女》

1、人物生平

早年

1881年,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是唐·裘斯·路伊兹·伊布拉斯可(DonJoséRuizyBlasco)和玛莉亚·毕加索·伊洛佩兹(MaríaPicAssoyLópez)的第一个孩子。毕加索受洗后,被授以教名“巴布罗·迪戈·裘斯·法兰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一连串的教名代表对多位圣徒与亲戚的敬意,另外按照西班牙人的命名习惯加上分别代表父母亲的“路伊兹”和“毕加索”。毕加索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专攻自然素描鸟类等动物,一生担任工艺学校的艺术教授和当地美术馆馆长。

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对绘画的热情与能力。根据毕加索母亲的说法,毕加索第一个学会说的话是“皮兹、皮兹”,是西班牙语“铅笔(lápiz)”的简短发音。七岁时,毕加索的父亲开始正式的训练他学习人物素描和油画。毕加索父亲是思想传统的教授,他深信模仿大师的作品、素描石膏像与人体模特是每个画家必要的训练。于是,毕加索一心一意的专注于艺术上,因此忽略了课业。

1891年,由于父亲当上了一所美术学校的教授,毕加索一家搬到了拉科鲁尼亚省。他们在拉科鲁尼亚待了将近四年。一次偶然,父亲发现毕加索对他未完成的鸽子素描涂色,在仔细观察毕加索的笔法后,毕加索的父亲深深觉得他十三岁的儿子已经超越了他,并发誓从此不再绘画。1895年,毕加索七岁的妹妹康琪塔死于白喉,这件事成了毕加索一生中阴影,毕加索一家搬到了巴塞罗那。后来,父亲说服学校让毕加索参加跳级考试,而毕加索在一星期内完成了一般学生需要一个月完成的考试,当时年仅十三岁的毕加索获得了评审委员会的极度肯定。父亲在家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让毕加索独自工作,并一天内多次检查毕加索的画作,这使得父子经常争吵。

毕加索的父亲和叔父决定把毕加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艺术学校学习: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画家艺术学院。1897年,十六岁的毕加索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出发前往马德里。然而,在注册后,毕加索却因没办法接受正式、规规矩矩的教育,而停止上学。毕加索转而到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欣赏可敬的艺术家的作品,像是迪亚哥·委拉斯盖兹、弗朗西斯科·戈雅、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的作品。毕加索特别崇拜埃尔·格雷考,他的特色,像是拉长的肢体、醒目的颜色、神秘的面容,都深深的影响着毕加索的画风。

青年时期

结束了在马德里的进修后,1900年,毕加索只身前往欧洲艺术首府巴黎旅行。他在巴黎遇见了当地记者兼诗人马克思·雅各。雅各帮助人生地不熟的毕加索了解、学习当地的语言与文学作品,并成了毕加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那时正是巴黎最严寒的日子,毕加索常需要烧掉自己的作品来取暖。

1901年,毕加索前往马德里。在马德里的头五个月,毕加索的朋友法兰西斯科·狄·艾许埃兹·索勒为两人在《青年艺术》杂志找到了份工作,索勒负责撰写文章,而毕加索则负责刊物的插图,大部分是恐怖的漫画以及怜悯穷人的作品。他们参与的第一份刊物于1901年3月31日出版,同时,毕加索开始在画作签下PicAsso,取代原先的签名PabloRuizyPicAsso。

20世纪初,毕加索来往巴塞罗那与巴黎之间工作。1904年,在一场暴风雨当中,毕加索遇见了波希米亚的模特费尔南德·奥利弗并相恋,毕加索因而开创了玫瑰时期,并有多幅关于她的画作。在获得一些声望与机会后,费尔南德因相处不好离开了毕加索,再加上父亲过世,使得毕加索非常沮丧,认识了被他称为伊娃·谷维的玛赛儿·汉伯特。毕加索在立体派时期创作了许多对伊娃表示爱意的作品。然而,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毕加索因此十分伤心。

1918年夏季,毕加索迎娶了谢尔盖·达基列夫剧团的芭蕾舞女演员欧嘉·科克洛瓦。毕加索在罗马为剧团设计芭蕾舞剧Parade的服装时结识了欧嘉,婚后两人到比亚里茨附近的别墅度蜜月,并有了一个儿子保罗。

1936年7月西班牙发生内乱,毕加索画了《佛朗哥之梦》来批评佛朗哥的行为。1937年佛朗哥军阀,轰炸格尔尼卡,毕加索画了巨幅大作《格尔尼卡》,展示于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中。1949年他的作品《白鸽》被选为国际和平会议海报。

去世

毕加索于1973年4月8日在法国穆然过世。当时,他与妻子贾桂琳正招待友人前来晚餐,毕加索过世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我干杯吧,为我的健康干杯,你知道我已经没办法再喝了。”死后,毕加索葬在法国南部的沃夫纳格斯堡的庭园,贾桂琳阻止毕加索的儿女克劳德与帕洛玛出席葬礼。1986年,贾桂琳以手枪自杀,享年六十岁。

2、作品风格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才适合他。艺术作品是伟大的人物创造的。


3、立体主义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同年,评论家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借马蒂斯的这一说法,对布拉克展于卡思维勒画廊的作品评论说:“布拉克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sm)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外,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立体派画家自己便曾声称:“谁理解塞尚谁就理解立体主义”(哈德史·奥斯本《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四川美术出版社,1978年,第87页)。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虽然其作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的目标却与客观再现大相径庭。他们从塞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例如在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一画上,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一般说来,《亚维农的少女》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而立体主义运动则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谓分析立体主义。画家们继承塞尚对绘画结构进行理性分析的传统,试图通过对空间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组建一种绘画性的空间及形体结构。1912年以后,立体主义运动进入第二阶段,通常称为综合立体主义。此时在画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体仍然支离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于装饰性。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肌理变化,并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现实,何者是幻觉的问题。立体主义虽然是绘画上的风格,但对20世纪的雕塑和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代表作品

《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作,1907年,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威农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威农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

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威农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像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威农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张力。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思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文物出版社《毕加索》,1998年,第10页)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

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入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马德里索菲亚王妃艺术馆(ReinaSofíaArtMuseums)馆藏。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

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左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右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的左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

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不同的亮******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

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比喻了在战斗中最无辜的百姓,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女神”在其之下,是一位妇女,她朝着*女神走去,象征着人们渴望和平和*;而在第四段,那个躺在地上的男子,象征着战斗中不屈的战士,他手那拿一支剑,最妙的是他剑上的小花,赞颂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埃斯塔克的房子》

布拉克作,1908年,布面油画,73×59.5厘米,波恩艺术博物馆藏。

在立体主义画家中,乔治·布拉克(GeorgesBraque,1882—1963)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来。另外,立体主义运动中有多项创新也皆是由他作出,例如,将字母及数字引入绘画、采用拼贴的手段,等等。布拉克的作品多数为静物画和风景画,画风简洁单纯,严谨而统一。“他比所有其他的立体派画家更多地带来不可缩减的具体和一针见血的分析,带来少有的和谐色彩和他的任何同伴都无能为力的典雅流畅的线条”。(雷蒙·柯尼亚等合著《现代绘画辞典》,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40页)。


《和平鸽》

《和平鸽》是为联合国专门创作的世界友谊作品,从此和平鸽来代表和平。

布拉克出生于塞纳河畔阿尔让特伊的一个漆工家庭,其父亲和祖父都是业余画家,

这使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1893年,布拉克全家移居勒阿弗尔,不久他便在当地一所美术学校学习。1902年,他进入巴黎美术学校,受到博纳的指导,后又转入安贝尔学院。他于1904年创办了自己的画室。1905年在参观了秋季沙龙之后,他对野兽派绘画产生浓厚兴趣,遂在以后两年中参加了野兽派绘画运动。不过,他的作品却以其“安详如歌一样”的基调,与那种色彩强烈、笔法奔放而令人兴奋的地道的野兽派作品风格迥异。“他的性情极为平稳,因而不滥用野兽派画家陶醉其中的*。”(雷蒙·柯尼亚等合著《现代绘画辞典》,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39页)。1907年,他与毕加索相识,深为其作品《亚维农的少女》所倾倒,两人遂成为至交,共同筹划起立体主义运动。


《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

《戴帽子的男人》是毕加索91岁高龄时所作,在此画完成的第二年,画家便与世长辞,因此,这幅画可视为毕加索晚年最为珍贵的画作之一。进入画面,中国水墨画的风格立即映入眼前,大笔触挥毫于纸面上,可想象画家在作画时,是何其的酣畅淋漓,画家在晚年还能保持如此的创作精力,实则难能可贵。这大概也是毕加索长时间内不断变换画风,在流派林立的20世纪画坛依然屹立不倒之原因所在。当年张大千曾拜访过毕加索,在张大千面前,毕加索毫不掩饰自己对于中国绘画与书法艺术的爱好,并谦虚到自叹不如。当然有不少人对这段趣事持怀疑态度,不过这幅《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似乎印证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画面笔墨潇洒,看似无拘束,却是精心安排,人物面部比例的协调和五官的立体效果体现了画家的用心。画家对于人体的掌握早已是得心应手,再加上中国水墨在画中发挥的作用,让此画像极了中国泼墨大写意。在此,毕加索对墨水的应用丝毫没有门外汉的胆怯,相反地,画家用浓墨表现出帽子的顶部,帽檐和头发则用淡墨描写,其间层次分明,宛如一位成熟的中国画画家。在鼻子和耳朵部分,画家用钢笔细线勾勒出轮廓,寥寥几笔,神已具备。浓须,黑眉与脸部的墨水的晕染形成鲜明对比,主次分明。画面中的人物像是正在与人言欢,兴意正浓。更应证了毕加索在受非洲木刻等多种异域风情的创作影响后,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勾起了画家的创作欲望,这便是画家对中国艺术爱好的绝佳证明。画面上,人物面部表情诙谐充满趣味,向上扬起的帽子更是增加了人物的喜剧效果,就如马戏团的小丑一般。漫画式的幽默感是风格多变的画家给观众的又一份惊喜。创作此画时的画家已经是集名利与荣耀于一身,对人生的态度更加豁达,乐观。画中的幽默感表现了画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态,就如画中的人物,人老心不老,笑对人生,这大概也是画家自身的写照。


5、后世评价

毕加索毕生致力于绘画革新,利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并吸收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创造出了很有表现感的艺术语言;他的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特的力量。他的私人收藏,包括他自己及朋友的作品,都已捐赠给了法国*。巴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

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梵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6、相关拍卖

2016年6月德国南部的格特纳拍卖公司宣布,一张有着毕加索签画的明信片,拍得破纪录的18.8万美元。


明信片

格特纳发布声明说,这起拍卖写下“明信片世界纪录”。声明说,拍卖引发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买家激烈竞标,最后由一名“跨大西洋收藏家”透过电话得标。起标价订在10万欧元。加上佣金,买家将为这张明信片支付超过20万欧元。(约合16.6万欧元,116.7万人民币)。

7、藏家热捧

毕加索画作受中国藏家热捧

英媒称,西班牙大师毕加索不仅在西方家喻户晓,在东方也受到尊崇,近年来,亚洲旅客纷纷涌向西方博物馆欣赏他的艺术作品,这位多产的艺术家创作出的画作标价数百万美元,备受富有的亚洲收藏家追捧。在亚洲,其他西方艺术家的声誉远不如毕加索,毕加索近乎西方艺术的代名词。


《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8年3月29日报道,大胆的着色、立体主义式解构人脸肖像和混乱的绘画构图……好像与传统亚洲意义上的美感相去甚远,但亚洲人对毕加索的喜爱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一位百年前出生的西班牙画家会如此吸引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呢?

报道称,有人把毕加索作品的高价和它在亚洲的流行程度结合起来,富有的*人以及来自香港和*的收藏家对毕加索的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近年来高估价的作品。《静坐的蓝袍女子》和《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分别在2017和2015年纽约佳士得以4500万美元和6900万美元的价格被这些买家买走,早前大连万达集团也在纽约佳士得以2820万美元拍下了《克劳德和帕洛玛》。

2018年3月,这位已故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在香港艺术月登场,其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确认,同时举行的还有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画廊开幕和艺术品拍卖会。


《静坐的蓝袍女子》

与纽约和伦敦拍卖西方杰作的一般方式不同,苏富比将于3月31日首次将毕加索的绘画作品《胡安莱潘》带到香港进行拍卖,与此同时,还有拍卖行的展销《面对面:毕加索/康多》,将20幅毕加索作品与20幅康多作品共同展出,这是自2012年以来毕加索作品在香港最大型的展出,展出的毕加索名画中,有七件是来自香港、*和*私人收藏的借展。

苏富比S|2画廊香港总监黄杰瑜表示,中国收藏家对天价毕加索画作的热情仅始于三到五年前,之后毕加索成为收藏家必有,毕加索的品牌效应就是艺术市场里的爱马仕柏金包。黄杰瑜说,毕加索的作品涵盖了从绘画到雕塑、陶瓷等多种方式,为买家提供了多种选择。

报道称,出生于1881年的毕加索在不同时期不断重塑自己的艺术表达,1956年在尼斯见过毕加索的现代中国艺术家张大千也具有类似性格。二人同样非凡而多产,张大千是中国现代艺术最出名的人之一,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源本,还大胆地在泼墨画和女性肖像中创造出了新的艺术语言。

报道称,但除了生平的浪漫细节之外,吸引中国人的还有毕加索的绘画美学。黄杰瑜说,毕加索的肖像贴近近代中国,而肖像在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从1949年以来。“*艺术家接受过苏联*写实派式的训练,在那种训练下,肖像画在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人对欣赏肖像已经习以为常了。”

黄杰瑜说,这不是唯一的因素。熟悉传统风景画中多角度风格的中国人会发现,很容易与毕加索的立体派联系起来。在对多视角图像的研究中,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的瓦兰斯和考德发现中国山水画和立体派之间有相似之处:“中国的山水画蕴含着不同的视角,或包含附属图像,这些在画中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多视角表达已深入中国美学几世纪之久,通过毕加索立体主义等艺术运动被引入西方艺术界时间却迟了很多。

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艺术史田中教授说:“对毕加索来说,‘原始’并不意味着低文化品位,而是不同于传统西方基于感知和准确客观描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亚洲传统表现手法与西方不同,多为直观表达,而非概念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毕加索的表现方式是亚洲人所熟悉的,至今仍然可以在日本漫画中找到与毕加索相同的表现方式。”

报道称,中国人对毕加索的推崇最近才出现,而毕加索与日本的接触更早,此外,毕加索的艺术也在韩国留下了足迹。此外,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也记录到亚洲游客大幅增长。

毕加索基金会主任阿古拉说:“毕加索演绎出了最高的创作*,在今天的社会中备受重视,成为大众最受推崇和喜爱的人物之一,他的生活方式和作品中反衬生活的表达使他成为*生活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