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虬文化
高邮龙虬文化距今有着7000多年至5000年前文明史,弥补了江淮东部原始文化和古学文化的空白。以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庄遗址命名。龙虬文化誉为“江淮文明之花”。是属于高邮文化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一部分,龙虬文化内涵被认为是江淮地区东部同时期文化的典型。属于龙虬文化的遗址有:龙虬庄遗址、唐王墩遗址、周邶墩遗址、高邮商周古文化遗址。龙虬文化源远流长。境内龙虬庄遗址的发掘,证实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江淮流域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即“龙虬文化”。1997年9月22-24日,由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博物院、高邮市人民*联合举办的高邮龙虬庄遗址暨江淮地区古文化研讨会(以下简称龙虬会议)在高邮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收获是第一次提出了“龙虬文化”这个概念并取得共识。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及苏鲁豫皖沪浙等省市的考古学、历史学的专家学者30多人,通过实地考察龙虬庄遗址、唐王墩遗址、周邶墩遗址、高邮商周古文化遗址和对龙虬庄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进行观摩讨论,一致确认在江淮地区东部距今7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特征稳定、发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类型,可命名为龙虬文化。
中文名:龙虬文化
外文名:GaoyouLongqiuculture
所属地区:华东地区、江苏省、高邮市
性质:是属于高邮文化一部分
内涵:是江淮地区东部同时期文化的典型
年代: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
美誉:江淮文明之花
1、龙虬文化形成共识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进行观摩讨论,一致确认在江淮东部地区距今7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特征稳定、发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类型,可命名为龙虬文化。
2、研究成果
笔者从有关方面获悉,龙虬会议的研究成果已经获得学术界认可。由*文史研究馆总编,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江苏卷》已经完成,其中上篇《江苏文化发展历程》第一章《史前江苏》第二节《走向文明——江苏境内新石器文化遗存》就专门介绍了《龙虬(庄)文化》。而南荡遗址、青墩遗址等均被称为遗址。需要说明的是,龙虬文化与龙虬庄文化有什么区别?专家解释,没有什么区别。例如在龙虬会议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高广仁先生和邵望平女士都说:“把江淮之间东部地区这一阶段上的原始文化称为‘龙虬庄文化’未尝不可”、“我认为,龙虬庄遗存……可以称之为龙虬庄文化”。可是他们的题词却是“龙虬文化大放异彩”,可见两种称呼都一样。如果硬要谈差别,笔者觉得龙虬文化比龙虬庄文化更简洁、更朗朗上口。
3、实际意义
1、抬高了龙虬庄遗址的考古学文化级别。现在的龙虬庄遗址不仅代表了高邮的古文化,而且代表了整个江淮地区东部的古文化。
2、填补了江淮东部古文化的空白。考古区系类型学的研究表明,在我国东南沿海有两个大的文化区,即以泰沂山脉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区和以太湖为中心的环太湖文化区。而在这两大文化区之间的江淮东部,其文化面貌、文化特征和文化性质究竟如何,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龙虬文化的出现,奠定了在这两大文化区之间还存有一个江淮东部文化区的基础,并可进一步研究我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的划分及各文化区之间的关系。
4、文化遗物
出土了陶器、玉石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采集了大量的人骨和动植物标本。
2、发现了甲骨文系统的古文字。在一片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内壁上发现有4个似鸟似鱼的图画,对应每一个图画有4个文字。这片陶片在全国展览时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现在认定,高邮龙虬庄陶文与甲骨文是同一系统的文字,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文字的发生和使用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迈进文明门槛的里程碑,由此可见龙虬庄遗址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
3、有大量精细加工的骨角器。大多用当地的水兽麋鹿骨角制成,不仅有大型的生产工具斧、镐和小型的生产工具叉、齿、锥、刀、匕首,而且有纺织用的纺纶、针,装饰用的笄、坠。在骨角器的制作上,不仅使用了切割、磨制、打磨、刻划等工艺,还出现了刳空技术,尤其是发明了可以重复换装尖刃的复合型生产工具镐,制作技术的精良令人惊叹,无疑是当时骨角器制作和使用的最高水平。
4、居住遗迹发现有两种,一是干阑式建筑,一是地面建筑。地面建筑发现有墙基、柱洞和铺垫一层蚌壳的居住面。由于江淮东部地势低洼,所以在建筑上都有防潮防水措施。
6、因当地无石源,全部石器都是外地的成品输入(这里临近东海县大熙庄爪墩山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场),证明古龙虬人具有相当强的商品交换意识和开放意识。
7、龙虬庄遗址清理了402座墓葬,最奇特的是发现了7座男女合葬墓。在公元前6300-前5500年就出现了古人类男女二人的合葬,这个现象闪烁着最早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因为母系氏族的废除,确立了父系氏族是“人类所经历过的最激进的革命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而父系制度的萌芽,则起源于一夫一妻制。另外,这种在高邮最早出现的男女合葬现象,也为华夏文明起源东源说提供了又一个佐证。
5、文化遗址
属于龙虬文化的遗址有:龙虬庄遗址、唐王墩遗址、周邶墩遗址、高邮商周古文化遗址
唐王墩遗址
唐王墩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贝壳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西北部,经查《高邮县地名录》,在自然村庄“唐墩”地名下记有。据传唐高祖李渊在此避难,故名。曾用名唐高墩。根据唐王墩遗址出土文物和文化堆积的特征,考古专家们认定该遗址为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贝壳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据此,唐王墩遗址是高邮市境内迄今发现存址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2002年12月,经高邮市人民*发文公布,唐王墩遗址被列为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春,由经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和高邮博物馆一行人组成的唐王墩遗址考古队;进行考古调查,收获颇丰。在50厘米深度以下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陶片;在80厘米深度以下仍为堆积的蚌壳层。
周邶墩遗址
周邶墩遗址的发掘,对于了解江淮地区古文化面貌提供了一批丰富的资料,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互相叠压的3种来源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性质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古代人类迁徙、文化传播、南北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邮商周古文化遗址
该遗址位于高邮市三垛镇左卿村左家一处虾塘中。据当地老人回忆,这里原是野外坟茔,附近砖瓦厂在此取土和后来挖虾塘时,都曾零星出土过墓葬,该遗址正是根据虾塘四周分布的大量陶片被发现的。考古人员介绍,遗址呈近似方形,北部为古老的港河,南部连接农村庄台,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经判断为一处商周时期、堆积较为丰富的古文化遗存。
专家告诉记者,该遗址四周发现大量陶片,能够看出陶器器形的有鬲、罐、豆、鼎、盆等,另外还发现部分麋鹿、牛等动物骨角。陶器的陶质以几何印纹硬陶为主,另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和灰陶。纹饰以云雷纹、方格纹为主,另外还有水波纹和弦纹,花纹细腻而精美,部分器物上还有捺窝。
专家介绍,发现的文物中,一件西周农具青铜铲十分珍贵,这也证明早在西周时期,高邮一带已经拥有高度的农业文明。据介绍,青铜铲是当地村民左元文在遗址旁制坯取土时发现的,铜铲口部扁平、微弧、柄部呈扁方銎,銎上有一小圆孔用以装钉子固柄,经过考证,这种形状的铲为江淮地区所特有。令人可惜的是,遗址大部分地方已被挖成虾塘,塘底仍可见明显的生活遗迹和居住红烧土层,但只剩下30~40厘米深,文化堆积破坏较为严重。文物部门称,左家遗址是继高邮市“国保”龙虬庄遗址和“省保”周邶墩遗址、唐王墩遗址发现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现文物部门正在对该遗址进行进一步调查。
上一篇:2012年度教育培训述职述廉报告
下一篇:达濠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