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文化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从原始居住地广东被分散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贵州、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畲族自治县,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千年变迁中,畲族为中华文化史留下了美丽的篇章,在众多现代保留的史书、建筑、文艺、人文风俗、科学等仍然可以看到畲族灿烂文化的印迹。
1、历史
来源传说
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说。此说认为畲族和大部分瑶族都家喻户晓地流传有属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图腾崇拜——盘夸瓜传说,传说的内容与汉晋时代分布在长汉中下游的“武陵蛮”所流传的盘夸瓜传说大同小异,据此认为畲、瑶两族与“武陵蛮”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瑶族中自称为“勉”的“盘夸瑶”(或称“盘瑶”、“板瑶”,“顶板瑶”、“过山瑶”)与自称为“门”的“山子瑶,约占瑶族总人价的一半以上也崇信盘夸瓜传说。
畲族文化
在语言方面,虽然99%以上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居住在广东惠阳、海丰、增城、博罗一带的畲族却操瑶族“布努”语,这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语言。在音调上,虽然有不少地方的畲族民歌类似客家的山歌词,但福建宁德地区却存在着完全不同子客家山歌的四种畲族传统的基木音调(福宁调、福鼎调、霞浦调、罗连调),这四种基本调和自称“勉”的瑶族和“布努瑶”的基本调有惊人的类似之处。
(二)东夷说。有人在畲、瑶同源于”武陵蛮”说的墓础上,更进一步把畲族远源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认为畲族和大部分瑶族同源于“武陵蛮”,而“武陵蛮”是“东夷”迁居鄂、湘西部地区后,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已故的潘光旦教授把长沙“武陵蛮”的渊源关系往前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生活在淮河和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他认为“徐夷”与苗、瑶、畲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后来向长江流域活动进入五岭山脉中的一部分,就是发展为今夭的瑶族,一部分从五岭山脉向东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区里和汉族杂居融合而成为畲族;另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带,即后来进入湘西和贵州的苗族。有人从高辛氏和“东夷”、畲族的文化遗产作了比较,如女子结髻、蒙青巾、扎红头绳、插花鸟银饰、穿戴凤羽样衣冠、梳妆用“铜镜”,煮饭用“鬲”,生产用“镐”,打猎用”弩”,脚穿木拖鞋、草笼鞋,喜唱山歌,对本族人说“山哈”话,自称为“徐家人、”,称中土汉人为“阜佬”,称土著汉人为“闽家人”,爱狗,流传“一犬九命”(意即打死一城头狗要赔偿九条人命)的故事,传颂“风凰鸟”,结婚时正门横眉上写“凤凰到此”四个字的横联等等,说明高辛帝喾、东夷、徐夷、畲族具有极其密切的渊源关系。
(三)“越人”后裔说。认为畲族乃古代越人的后裔,此说根据史籍中关于古越人和今天畲族在分布地域上的对照、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偶同或从族称义、音的演变去推论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盘夸瓜传说,共同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和共同的风俗习惯等,认为畲族乃古越人的后裔。在“越人”后裔说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具体说法,如认为畲族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或范蠡的子孙;有认为畲族是我国秦、汉时代的越人后裔;还有认为畲族是源于汉晋讨代的’‘山越”,特别是与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封地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越人后裔南海王织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等等。
(四)“南蛮”说。此说认为畲族乃“蛮”或“南蛮”的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此说认为盘夸瓜传说不仅流传于‘武陵蛮”中,也包括《搜神记》中所说的“今即梁汉、巴蜀、武凌、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相当于今天大半个南中国。说畲、瑶同汉晋时代长江的崇奉盘夸瓜传说的“南蛮”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又因福建、浙江等地这畲族家喻户晓传说广东凤凰山乃是他们民族的发样地,从而论证畲族乃东汉时期久居广东的“南蛮”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
(五)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此说认为闽、越乃我国南方的两个古老民族,闽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于越族。
此外,还有人认为畲族源于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属于高辛氏近亲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认为畲族源于河南,其祖先是“龙麒”,等等。
总之,关于畲族的来源,尚无定论。
民族发展
畲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狩猎经济为辅。早在公元7世纪,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辟了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当时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种”,所耕之地多属于缺乏水源的旱地。由于耕作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作物产量很低,加上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所以狩猎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农耕”与“狩猎”是畲族早期的生产特点。
明、清时期,是畲族先民向闽东、浙南大迁徙的时期。他们到达那里时,平坝地区已多为汉族居住,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已为汉族所垦殖。因此,他们只能开山劈岭,拓荒造田,新建家园。他们所到之处,荒山变茶园、沟壑变良田。畲族人民为开发祖国东南山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中国民族政策使畲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关地区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名额上对畲族都给予了适当照顾,并大力培养和提拔畲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畲族山乡的经济搞活了,多种经营,变山为宝,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畲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浪潮中,畲族山乡已成为对外资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地方。在福建省的宁德、莆田和浙江省的景宁,“三资”企业已在这里“开花结果”。
2、人口
历史分布
7世纪初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闽南、潮汕等地、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约在明、清时始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迁到赣东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约在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桐庐、淳安等县迁来。
隋唐之际,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山区的畲族先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拓荒殖土。到了唐代,*王朝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畲族山乡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畲汉两族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唐王朝在漳、汀地区的建政,大大加速了畲族封建化的过程。封建统治者加深了对畲族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而且还实施一系列民族歧视政策,把他们视为“化外之民”。
分布现状
中国畲族总人口709592人(2000年),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福建省有375193余人,占畲族总人口52.87%,数量位居中国畲族人口首位,主要分布在福州、三明、漳州、宁德、龙岩等地区的十一个县市内;浙江省有170993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24.01%,主要分布在温州、丽水、金华三个地区的十多个县内;江西省的畲族大都散居在鹰潭龙虎山、铅山县、贵溪、吉安、永丰县、全南县、武宁县、资溪、兴国县等,人口约76500余人;贵州畲族人口有44926人,主要分布在麻江县、凯里市、福泉市和都匀市;广东省有28053多人,分布在潮安区、饶平县、河源、海丰县、大埔县、增城区、惠阳区、博罗县等14个县市区内;安徽省的畲族主要集中在宁国市,人口约13953人;湖南省的畲族主要分布在桂东县、汝城县、炎陵县等,人数为2891人。
3、文化
语言文字
畲族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支未定。全国畲族一般通行双语制,与汉族交往时,使用畲族居住地的汉语方言或普通话;畲族内部交际时,则使用本族内部通行的语言。畲族内部交际,又分别使用两种语言,一种是广东省惠东、博罗、增城、海丰四个县的畲族,约一千多人,自称“活聂”,使用一种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语言,简称“惠东畲语”。这种语言跟瑶族布努语炯奈话比较接近。其他地区包括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以及广东潮安、丰顺等约占畲族总人口99%以上的36.8万多人的畲族,则使用另一种语言,简称“福安畲语”。这种语言接近汉客家方言,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的客家话比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又有一些不同于客家话的特点。福安畲语所属的各地畲话因受当地汉语方言的影响,又分为福安、丽水、连罗、顺昌、华安等5个方言。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历来通用汉字。
宗教信仰
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盘瓠传说和祖先崇拜形成了畲族最原始、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民族宗教的神灵。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承,广为流传。传说内容,在闽浙粤赣皖,虽有地域性的差异,但基本情节相同。畲族称"盘瓠"作"忠勇王",闽东浙南畲族还称作"龙麒","盘护","高皇",皖南畲族还称作"龙猛",粤东畲族还称作"护王","盘大护","盘古大王"等。"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鱼龙,龙与麒麟等诸多说法。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形式。关于盘瓠传说,族内最有权威的文字资料是弁于畲家诸姓谱牒之首端的《敕书》,或密藏于族内的《重建盘瓠祠铁书》,《广东盘皇铭志》,《开山公据》,《抚瑶券牒》等。刊于宗谱的《历朝封赠》,《会稽山七贤洞记》,《重修潮州凤凰山总祠记》,《龙首师杖记》等也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还有,畲族史诗《高皇歌》也世代传诵着这个传说故事。祖杖又称"龙首杖","法杖",是畲家显示远祖权威的象征物。
畲族文化
服饰
畲族服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其主要特色体现在女性服饰上,女性服饰以凤凰形态贯穿整体,故称“凤凰装”。“凤凰装”由服饰和头饰组成,传统的头饰称为“凤冠”,由银钳栏、头面、银金、国铮、奇喜牌、奇喜载、银链、古文钱等组成凤凰翘首的形态。服饰有上衣、裙子、围身裙、脚绑、鞋等组成。
上衣:上衣保留古典交叉衣领,呈三角形,袷部自边沿向内侧,而间以红、白、黄、绿、蓝五色条纹;领部在条纹中间刺绣花卉或凤凰图案;胸部左右两侧三角区各绣一朵花卉或图案;袖子短而小,袖尾同样自边沿向上侧间以五色条纹;臂部和襟部都绣各式花纹,但便装不绣花。
裙子:裙子由两片布料组成,开襟于左右两边,用同色布扎成纽扣连合;裙子下方刺上有规则的长短不一的竖条线;裙子前方绣有几何图案,便装不绣。
围身裙:围身裙俗称拦腰,为边长30至35公分的正方型,上方左右分别缝裙带。脚绑:脚绑即绑腿。整体三角形,绑扎成倒人字花样,上方左右和下方角各缝1条红带子。普通装上方为白色边沿,盛装间以五色条纹于所有边沿并在小腿位置绣花。
鞋:鞋即绣花鞋,用黑色布做面料,鞋面先绣上花卉和几何图案;俗称“千层底”。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交面的增长,畲族女性服饰越来越显得刻板。畲族服饰以及畲族头饰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提出了每周的第一天穿着传统服饰的倡议,为传统服饰的继承与弘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姓氏
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四女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这个传说不但家喻户晓,而且载入族谱,绘成连环式画像,称为“祖图”,在节日里悬挂出来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龙头,这也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
文学
中国畲族的文学,由传统的民间文学和新兴的作家文学两部分共同组成。在畲族民间文学中,有关民族始祖盘瓠的神话作品异常地引人注意,这一题材的作品既有韵文体的神话古歌《盘古歌》和《麟豹王歌》,也有散文体的神话《高辛与龙王》和《三公主》等,这些在内容上大同小异的作品,讲述了畲族祖公龙麟因在争战中建立奇功而娶高辛皇帝的三公主为妻并繁衍出畲族后代的故事。畲族的叙事民歌,还有《末朝歌》、《元朝十八帝》、《灾荒歌》等,在内容上涉及到封建王朝的兴衰和民间的灾异事变等重要题材。"小说歌",是畲族民间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多是由近两个世纪以来畲族中懂汉语的歌手将汉族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叙事歌,如《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也有以本民族的历史故事为内容编写的"小说歌"作品,如《钟良别》、《钟景祺》、《蓝佃王》等。畲族民间传说的代表性作品,有《阿郎和媛莲》、《天眼重开》、《黄藤镯和毛竹筒》等。而流传于畲族地区的民间故事《卖炭》、《石牛》、《拾元宝》等,则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道德观念。
《盘古歌》中国畲族的民间神话古歌。又名《盘瓠王歌》、《高皇歌》、《祖公歌》。流传于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东部的畲族聚居区,是一部有关畲族起源的带有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韵文体神话作品。
百岁门传说
西汉时,仙人浮丘伯者,携二仙鹤,驾闲云漫游至景宁,见此处山色青翠,河水清澈,树木葱茏,心爱之,遂结庐河边,沐仙鹤于河中,后不知所终。因纪念仙人曾来此,后人乃称沐鹤之水为鹤溪、结庐处为浮丘。据说居住在此地的人都健康百岁,为此,景宁畲汉人民特别建立了一个牌坊,称其为百岁门,后就成为了地名。
景宁畲族世代深居山野,深谙察山观水,其建筑自然就依山傍水,风光旖旎;而名门大户望族更是四合一大院,门前小桥流水、后院鸟语花香,世外桃源也莫过如此。百岁门虽是畲族人的生活场所,更是畲族文化的创造、文明的传承之地,经年累月,百岁门化为畲族文化的图腾与符号。
始祖龙麒
畲族历史是中国古代商殷历史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始祖叫龙麒。是五帝时期,帝喾的第五个夫人刘氏娘娘耳中舍虫所变。传说刘氏娘娘耳中有虫三寸。一日因耳中瘙痒,急掏之,虫被掏出落地变为龙犬,身长一丈五色斑纹,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高辛帝(帝喾)60年(公元前2637年),北方的燕部落和犬戎部落联盟入侵高辛领地,直接危及帝都郾师,形式十分严峻。帝出榜征将,“谁能平得番将,愿将三宫主(刘娘娘的继女)嫁他。”龙麒接榜,出战,第二年,龙麒趁燕王酒醉酣睡,咬死燕王,含颅奔回本营,立了大功。高辛帝见龙麒平番成功非常高兴,即封为“忠勇王”,择日与三宫主完婚。宫主见是犬,不愿嫁之,龙麒做人语:“将我放入金钟内,七日后,变为人形。”第六日,宫主恐其饿死,揭钟观之,见身已成人形,头尚未完整,无奈何与其洞房。龙麒喜捕猎,不愿为官,高辛帝赐广东潮州带为其领地,并建祠凤凰山,赐盘、蓝、雷、钟四姓为一族。从此,畲族有了本名族的姓氏和地域,也有了本民族的风情民俗。
4、科学
天文历法
畲族的图腾信仰中依然保有“星宿崇拜”痕迹,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盘瓠形象的星宿原型。所谓星宿,本是对自然天体的泛称,同时也是先民标记方位、星空分区、制定历法的依据之一。随着道教文化的兴起,星宿逐渐被赋予具体的神的形象,并进入人们的信仰世界。从畲族“星宿崇拜”痕迹看,我们不可轻易断定畲族对天王历法的遵循,但畲族与汉族往来甚久,并且已基本同化。畲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但精通汉语,自古遵循汉族的天文历法,中国古代时期,汉族的科学技术成就十分辉煌。
汉族有悠久的天文学观测的传统。远在传说时代,就有世袭执掌天文的官吏,专门负责观测天象。以后历代沿续,设观星台、观象台、司天台、司天监、钦天监等机构,负责观测天象、推算历法。因此,汉文献中以日食、月食、恒星、彗星、太阳黑子等天象的观测与记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完整的。日食发生的最早记录,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夏代。距今约3000年前的商代甲骨卜辞中,有日食、月食的确切记录。周代以及春秋战国以来的典籍中,更有日食、月食的诸多记录恒星的观测记录,也见于商代甲骨文中。《周礼》有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战国时甘德著《星占》八卷,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人合称为《甘石星经》,其中记载120颗恒星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分三垣和二十八宿,用这种区域划分来确定天体和天象发生的位置。先秦时期汉族先民绘制星图,留存至今最早的实物有五代时期出土的二块28宿星图刻石,其它著名的有宋代苏州石刻天文图及敦煌唐代星图。
风水堪舆
风水在中国历史悠久,古称堪舆,是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布置等。主办方表示,很多人将风水与迷信联系起来,其实,风水是一门发现自然、利用自然的科目。
在古代,汉族对于风水学是十分重视的,畲族也是如此。像婚丧嫁娶、易居开业都要迎请易学风水大师来进行卜卦预测,提前破灾消难。用现代人的话去理解,就是风水好的地方,人们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在古代符合风水宝地标准:后有靠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风水告诉人们要能顺应自然规律,要优化自然环境。
医学
2008年浙江景宁“畲族医药”项目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畲民长期居住在偏远闭塞、村落分散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他们学会了防治疾病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它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疾病观,疾病分类法和特殊疗法,体现了畲医药的文化特色,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更有独到之处。
2006年,浙江省卫生厅立项的《中国畲族民间医药调查与整理》课题。课题组历时6年多,走访调查了全国主要畲族聚居地,根据调查所获大量资料,整理出了畲族医药的基本特征。
独特理论:“疳积理论”、“六神学说”为畲医防病治病的主要理论。畲医又把“疳积”分为狭义疳积和广义疳积,狭义之疳积,又称“小儿疳积”;风、寒、痧、食等因素引起诸多杂病,总称广义的“疳积病”。“六神”由心神、肝神、肺神、脾神、肾神、胆神组成,畲医认为“六神”失守就会生病。“痧症理论”则形成了完整的一整套发痧疗法。此外,畲医对伤、对风症等也有独特的认识。这些理论基础,形成了畲医的疾病命名与分类以及诊病方法。
特色疗法:包括外治疗法、痧症疗法、传统正骨、解毒通利法、食物疗法、心理疗法等和民间常用处方。外治疗法至今仍被广为应用的有刮法、挑法、捏抓法、熏法、吹法、搓法、熨法等。多种发痧技术,往往能起到手到病除的效果。正骨采取徒手复位、鲜畲药捣烂外敷和杉树皮固定的方法。此外,对蛇伤、风湿、黄疸肝炎、肺炎、骨髓炎等治疗均有祖传秘方。畲医还有“医食同源”之说,几乎家家户户常用家禽家畜配草药食用,经统计具有食疗作用的食物约100余种。据记载,几乎失传、而极其珍贵的景宁畲族绿曲酒就是采用了畲族医药“医食同源”之理的典范,但掌握秘方的的族人至今从不外传。
用药特点:畲药基本为野生植物药。畲医认为畲药有阴阳之分,十分讲究用药的阴阳平衡。畲药中为热性、温性的阳药,长在朝阳的山坡;治疗亢盛、炎症的阴药,生长在阴山沟里;不寒、不热、不温、不凉之药称“和”药,具有平衡和滋补功能,“和”药生长于低山谷。畲药有其品种特点,以鲜采即用为主,并有其炮制技艺,注重药引和辅料等用药习惯。
传承习俗:畲民患病,多数凭祖传验方服用畲药或采用其他传统治病方法。治病技术被视为珍宝,传男不传女,也有妇儿科婆传媳之俗,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自成体系。怀有一技之长的畲医一般以技艺为主业,仍从事农耕,或半农半医,也收受微薄的酬谢。
酿制技艺
畲乡谚语“无酒难讲话”,说的是畲民热情好客,善饮酒,常以自家酿制的美酒待客。客人一到畲家,主人一般不先泡茶,而是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捧上一大碗米酒请客人品尝,这是畲家最高的待客礼节。畲家一年四季,家家均酿有米酒,建房时有“上梁酒”;生日时要吃“生日酒”;定亲时要喝“定亲酒”;嫁女时要吃“嫁女酒”;娶亲时要吃“讨亲酒”,真可谓无酒不办事。畲族米酒,通常普通家庭家家户户都会酿造。
而以神秘存在于畲族名望家族中的景宁畲族绿曲酒配制技艺,从唐永泰二年至今,已传承1200多年,则堪称珍贵,其酿造工艺非常讲究,但下料配方一直由畲族雷氏后人世代单传,秘不外宣。其制法选用66味上等天然草本、野果,加酿造酒、蒸馏酒、绿曲、赤糖等辅料,经八步(选药、炮制、另煎、鼎合、封坛、泉浸、地养、茅缩)共三十六道工序精心配制。绿曲酒体在色泽上呈现出自然纯净的金黄兼翠绿,酒液莹澈透明,如深山碧玉;清新淡雅的山草香轻柔飘逸,入口顺滑,风格独特,整体以越上乘品质。1984年经国务院公布成立全国唯一的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后人为纪念先祖,整合专家学者、族人酿酒师等经过长期地挖掘、整理、研发,将景宁畲族绿曲酒进行了综合的质量评定和品牌提升,并取名“百岁门1984畲族绿曲酒”,以传承养生文化和宏扬民族精神。
5、艺术
音乐
在畲族的传统文化中,山歌作为畲民最主要的口头文学占有重要位置。畲家人称山歌为“歌”,“歌”自古以来就是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景宁罗源的畲族山歌在曲调上,是以本地为中心,与连江、晋安两县区和宁德市西南部地区的曲调融合、形成了闽浙畲族山歌三大曲调之一的“罗连调”。它的特点在于曲调与唱词紧密结合,根据各段歌词起字的读音音调来确定各段曲调的起音,人们会在演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调整歌谱。各段落在演唱过程中,常在同一调式调性(含有游移的角音的五声音阶宫调式)范围内,做音域与旋律的变化,基本音列为“do、re、↑mi、sol、la”,旋律的基本进行为“sol、↑mi、re、do”,有较多二、三度级进和四度跳进以及一些八度音的转换,五度跳进较少,装饰音多用前倚音。歌曲速度一般较为平稳,风格多质朴清新、娓娓道来。
畲族文化
畲族民歌有叙事歌、论古歌、婚嫁歌、劳动歌、伦理歌、仪式歌、祭祀歌、小说歌、儿歌等等类别,几乎涵盖了畲族人民的全部生活。胡适说:“过去种种,上至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支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活化石”。我们可以从畲族古老歌《高皇歌》《盘古歌》中寻找到畲族的起源,古老的畲族人从“盘”“蓝”“雷”“钟”四大姓氏开始繁衍发展。从丽水畲族古老民歌《柄歌》中,我们知道早期畲族人如何生存和生活,男人和女人如何分工协作。从畲族婚嫁歌《劝酒歌》《借锅歌》中,我们看到畲族的嫁娶风俗。从畲族丧仪《引魂》《哭娘》歌词中,我们知道畲族人的丧葬习俗及其祖先崇拜。从畲族诸多歌会中,我们知道畲族人的恋爱、交际和其他生活情况。
人与艺术的结合形成艺术形态,艺术形态是动态发展的,畲族民歌是在动态中传承的,必须尊重艺术形态的原生状态的艺术标准,做到对原生形态不篡改、不扭曲、不牵强的原则,就能最大限度本真地传承原有的艺术形态。畲族民歌根植于适宜她成长生存的畲乡生态文化环境,保护好畲乡生态文化环境就是对畲族民歌传承最大的支持。
潮汕人把用方言唱出来的歌谣,无论古今,都称为“畲歌”。“畲歌”的含义,其实就等同于“潮州歌”。畲歌的一般格式是:七言为一句,四句为一“条”(首),每条成一个乐段,亦即一个叶韵单位。这一格式至今仍被“潮州歌册”采用。
就唱歌形式而言,则有“小说歌”、“杂歌”和“斗歌”。《高皇歌》和《麟豹王歌》都是反映盘瓠王英雄事迹的史诗。如《高皇歌》开篇即曰:“当初出朝高辛皇,出来游戏看田场。皇后耳痛三年在,挖出金虫三寸长。挖出金虫三寸长,便置金盘拿来养。无色斑斓生得好,龙眼变作荔枝样。……”龙期又被描写成“半如麒麟半如豹”的神奇动物,故而盘瓠王歌又称《麟豹王歌》。《高皇歌》在各地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这正好说明畲歌历史的悠久。
潮州歌册吸收了畲歌的各种形式。在今天潮汕某些偏远农村中尚有“斗歌”的遗风。斗歌的序歌部分往往用“五字头”,如云:“畲歌畲哩哩,爱唱畲歌行磨边(意为”靠近来“);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几十勿磨边。”又如:“畲歌畲唉唉,爱斗畲歌行磨来;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几十勿磨来。”接着,歌手们便你一条我一条地“斗”起来。这种斗歌形式,就是畲族盘诗会的流变和余绪。
舞蹈
畲族由于大分散没有形成本民族的经济市场,也就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只有本民族语言,故其生产技能和文化艺术在*基本上处于一代接一代地言传身教状态。畲族也是一个善歌能舞的民族,歌比舞较普及,舞蹈主要蕴藏在祭祀活动中。解放后,在汉族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整理出了一批歌与舞的曲子,并创作了一批新内容的可上舞台表演的歌舞。
畲族舞蹈在旧社会主要蕴藏在祭祀活动中,故以往有的文艺研究者说畲族没有舞蹈,其实祭祀中的舞蹈也是民间舞蹈。《学师传师》可以说是畲族民间流传了700多年的大型歌舞剧。1987年搞民间舞蹈集成时,浙江省已把《传师学师》、《做功德》两部畲族舞蹈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
畲族以往的民间,一般都是为祭祀而舞,表演者多为男性。动作大多是坐蹲步、悠荡步、软步、两步半,左右对称、双膝微曲,与山地农耕附加狩猎的生产生活有关。舞蹈只有从以娱神为目的中脱胎出以娱人为目的的时候,人们才有了自觉的舞蹈意识。从此,舞蹈也产生了分野,首先一类是民众的自娱为主、业余的不以追求盈利为主的社会文化活动;第二类是娱他为主,专业表演为主,以宣传教育和追求盈利为目的的表演性舞蹈;第三类,当然是随着宗教的发展,为宗教祭祀祷念的仪式舞蹈也在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畲汉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创作了很多新歌和新舞。据丽水地区《畲族志》记载,丽水地区范围内就有《采茶舞》、《畲民欢乐舞》、《姐妹采棉》、《桔子丰收》、《月圆》、《银耳花开》、《选种》、《凤凰彩带飞北京》、《绘新图》、《庆丰收》、《赶歌会》、《追赤郎》等。
1980年由丽水地区组队代表畲族参加全国第一次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演出节目有《凤凰彩带飞北京》、《银耳花开》、《新女婿》等,演出三场,《新女婿》都为压台戏,当时雷森根就扮演“新郎”。载誉回杭,省委宣传部召开茶话会,副部长于冠西即席作诗云:“人言畲乡风光好,水绿山青人品高,‘银耳花开’花灿烂,‘凤凰彩带’云中飘,京华争夸‘新女婿’,‘畲乡春深’花正茂”。
1994年,日本福井举行环日本海国际民间艺术节,浙江与福井是联宜省,景宁组织畲族文化艺术代表团参加,演出节目有《灵刀舞》、《木拍舞》、《采樵舞》等。畲族舞蹈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1998年,丽水市文艺部门创编了反映畲族文化特色的四幕风情歌舞剧《畲山风》,集40多年来畲族民间文艺创作成果之大成。10月12日在景宁首演,11月10日赴京在海淀礼堂演出,12月向在杭召开的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演出,获得各界好评。进一步完善后,2001年9月代表浙江畲族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2011年,经过浙江省民委、省文化厅对全省民族文艺作品的筛选,最终确定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大型畲族风情歌舞《千年山哈》作为浙江省唯一剧目,去参加2012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该剧分为序、传师、耕山、盘歌、礼嫁、尾声六部分,整台歌舞将畲族最具影响力和文化内涵的历史传说、宗教文化、茶织耕猎、歌会婚恋等内容编织在一起,以音舞诗画的手法荟萃畲族山歌舞蹈、工艺建筑、服饰茶艺、体育竞技等文化艺术精华与畲乡山水家园风貌,诗意地讲述了畲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近百名乡土本色演员倾力演绎了畲族浓郁厚重的民族风情,充分展现了畲族坚韧不拔、忠厚热情、和谐奋进的民族性格。
建筑
由于深居山区,交通不便,传统的畲族建筑材料上没有使用贝灰,而是就地取材,取用黄泥土浸漂,再让牛多次踩踏练成,再制成土砖,为增强土砖的强度,聪明的畲族同胞在泥中加入稻草作牵引。这种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大大节省了费用。这样,用黄泥砖筑成的墙体,虽然内外都没有批档(用灰浆做成的墙体保护层),只要不直接或长时间受水浸泡,一百年也不会腐烂倒塌,完全可使用几代人。屋顶上盖的是当地自制的土瓦,可档雨。只是在铺设土瓦时,瓦片之间没有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为阳作瓦槽,以小瓦为阴作瓦瓴,这样也就能把可能漏雨的缝隙给封闭了,这就是俗称的“阴阳盖”。
由于没有灰浆粘接,瓦片之间没有牵引力,因而瓦片经风吹雨打,非常容易脱落,造成房屋漏雨,要修补也费时费力。再加上凤凰山区濒临大海,经常受强台风袭击,强劲的风力会将屋顶的瓦片吹走。为确保屋顶安全,畲民都将房屋建得很低、很矮,也很狭窄,以减少台风对屋顶瓦片的破坏。
畲村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有二种类型,“竹竿寮”和“走马寮”。“竹竿寮”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竹竿厝。它门面小但纵深长,就象竹竿一样修长。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栋柱与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与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为走廊,正厅照壁在后二柱之间,照壁就在两边的挟柱。照壁中间设有神龛,奉祀祖先。一幢房屋至少有两“木扇”柱子在两边牵墙,形成三格。也有五、七、九格不等的。正厅左右对称,偏间铺以地板,前一丈的方间为“暖堂”。堂前中间的桌下放有方形火炉,冬、春季可取暖、烘干。后一丈间铺设有对面床,中间空地为通往厨房的通道,照壁后无天井,而是砌上墙,做厨房用。楼上设谷仓和客房,正厅楼上不隔房间。走马寮的造型多为“日”字形,前后均有厢房,称为“伸手”后厢称为火厢。栋柱与第二柱相距八尺,偏间隔到廊柱,走廊不设廊柱,以马脚架下檐,过间一丈二尺,前后的卧室较大,少铺地板,不设暖间,仅在炉前设一火炉。照壁后有天井和小厅。“伸手”每排三根柱子,有二、三格不等。前天井较大,放中门,盖门楼。
(一)茅寮
山区畲族同胞传统建筑是茅寮,也称为“畲寮”。茅寮分为山棚与泥间两种:山棚,顾名思义就是山上的篷棚。
通常以三、五根带丫的树枝或树干作为支柱,上面架上横条作为棚的主体架构,顶部成金字状,中间高而两边低,上面再用茅草或树皮覆盖以避风雨;泥间,也称“土寮”,通常用小竹或芦苇杆编成篱笆状,拐角处用木头固定,然后涂上泥巴,做成“墙”。上面以三根木头横架,中间高而两边低,同样用小竹等编成篱笆状物铺在上面,盖上茅草或树皮,再用藤条将其固定而成。山棚通常建在靠近劳动的田边或山地旁边,作为劳动中间的休息场所,或临时过夜的住所。而“土寮”通常建中村中,为畲族同胞的普通民居。
(二)瓦厝
瓦厝也称为“瓦寮”,顾名思义就是上面用瓦片覆盖的房子。“瓦寮”的建筑通常是用泥巴夯实成墙。泥巴是用黄
泥土浸漂,再借用牛力在泥上多次反复踩踏,以增加土的粘性,然后加入稻草制成土砖,由于有稻草的牵引,土砖的硬度更高。将土砖按一定格式堆叠起来就成了墙。墙上面横架杉木,铺上木片,再盖上当地自制的土瓦,就成了屋顶,可档雨。只是在铺设土瓦时,瓦片之间不用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为阳作瓦槽,以小瓦为阴作瓦瓴,这样就把可能漏雨缝隙给封闭了,这就是建筑上所说的“阴阳盖”了。
山区畲族同胞瓦厝的屋楝高一般只是市尺1.05—1.35丈,一般房间的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为节省开支,窗户都做得很小,没有用灰浆做瓦瓴,而无法设置天窗。因而室内采光少,光线差。室内墙体没有用贝灰批档或粉刷,地埕也只用原土夯实,没有铺上其它材料,显得十分简陋。
有的房子底部用石头砌成基础,再架上横木,铺上木板,上面再用土砖堆叠,架上横木,铺好瓦片,成为“二层楼”。“楼”下可养禽畜,“楼”上可住人。村中不同形态的瓦厝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韵。如凤南的山犁畲族村他们的民居就很有特色:房屋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古色古香。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参观该村时,对传统的瓦厝建筑称赞不已。
(三)祠堂
大凡畲族村创村之时都会集中建一座房子,这座最早建设的房子就是他们的“祖厝”。早期一般畲村议事、祭祀等族内活动都在“祖厝”的公厅内举行。“祖厝”是创村的第一批建筑物,虽然年代久远,陈旧不堪,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宗族的权威性。此类建筑物与民居毗邻,建筑风格也与民居相类似,但规模较民居要大。到了一段时间之后,生活稳定了,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且人口发展到一定规模,这时村中畲族同胞会建设更大规模的祠堂。由于祠堂是在村民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之后,集全族同胞的经济与智慧于一身,因而建设的规模更大,装饰也更为庄严、华丽。
以前建设的祖厝也好,祠堂也好,基本上都是泥砖作墙,上面用瓦片覆盖,即前面所述的“阴阳瓦”。到后来,特别是解放以来这段时间,畲村中建设的祠堂,基本上改进为砂砖墙加瓦瓴屋顶,外表更为美观。
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畲民的居住条件也随之改善,相当部分人已把土木结构的瓦房改建为水泥结构的楼房。今天的畲族村也和其它汉族聚居点一样,新建的住房基本上都是二层以上的楼房,有的还施加了现代化的装修。这些新建的楼房为畲乡增添了浓厚的现代气息。
2006年,在福州晋安区新店镇健康村西村兰厝里发现一处畲族重要文物建筑兰氏大厝。兰氏大厝建于清末,
系从晋江区宦溪镇黄土岗畲族村迁移到今址的兰姓畲民先祖所建,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和畲族建筑风格。兰氏大厝为五间排土木结构房屋,面阔进深,主厅堂为木构架,是精华荟萃所在。屋梁为穿斗架连接斗拱结构,斗拱为莲花座形状,两侧有雕刻精美的花鸟鱼虫图案。厅堂大梁的两边,分别雕刻着一只硕大的凤凰鸟,相对凝望飞舞,呈现出畲族建筑的典型风格。
自明清多为“搭寮为舍”清末至民国初,除部分乃保留寮舍外,大部分村落又同时出现四扇以上大厝,他们以血缘相近的同姓聚族而居,但有的村落已经成为打破血缘关系,而以不同姓氏而居的地缘组织,因此相继出现小聚族而居的房屋,其多者二十来户,少者也有三、四户,由此可见,早期畲族住宅基本都趋于一种渐缓演变过程,但也保留大聚居大家族群体建筑。
编织
彩带用作拦腰带、刀鞘带,是定亲信物。畲家女善织麻布、生丝布、扎腰、大带等,工具是木机。多用麻布制衣、做豆腐袋、布袋和蚊帐。扎腰、大带长丈余,宽尺许,有花纹图案,两端经线结缨络,用于男子扎腰,畲语叫“扎包”,也用于背小孩,叫“水巾”。织彩带是传统手工,工具只要三条竹片牵好经线提好综,一头挂在门环、柱子或篱笆、树校上,另一头拴在自己的腰身上,上山放牛也能织。彩带有棉料、丝料,经线有多种颜色,纬线用白色,利用中间的黑经线挑织图案和文字,花带通常有”蝴蝶花“、“水竹花”、“铜钱花”和“*字花"等。字带由中间黑经线多少分布“三双”、“五双”、“十三桁”、“十九桁”、“三十三桁五十五桁”等,以“五双”最多,“十三桁”最出名,许多妇女虽不识字,但能织出很工整的方块字。渤海乡上寮村妇女织的“十七双字带”,一条带上就有“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古长青风调雨顺风雨同舟五湖四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49个工整的汉字。彩带织得是否精细,常常能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还有一种用丝编织的彩带,俗称“双面带”,宽约12-15厘米,带芯用34双套色编织成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工序严密,工艺精细,令人喜爱。
竹编主要用竹箴编织斗笠、线篓、火笼等。畲族用的斗笠以尖顶为特色。线篓、火笼常作伴嫁。
武术
2012年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地方武术文化研究会成立。
畲乡功夫源于畲汉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我县本土流传的民间武艺,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畲乡功夫重在强身健体,防身护身,攻防别具一格。据不完全调查,畲乡功夫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我县仍有70多个村庄传承本土功夫。县地方武术文化研究会成立两年多来,以抢救、传承畲乡功夫为己任,挖掘、整理出一批畲乡本土功夫。
畲族武术以畲族拳最为著名,棍术次之。畲拳乃畲族独创,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创编者名叫雷乌龙,人们尊称为“乌龙公”。畲拳的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拨、踢、扫、跳等。进攻时多用拳肘,防守时常用前臂和掌。讲究以肘护肋,步伐稳健,动作紧凑,进退灵活,具有“下如铁钉,
上如车轮,手如辗盘,眼如铜铃”的特点。畲拳中有点穴绝招,一旦被点中穴位,便动弹不得。在拳乡福建罗源县八井村,有一半以上的人会拳术。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不论男女都有练拳习武的爱好。畲家拳的流派和套路有数十种之多。练功的方法很特别,如练铁砂掌之前,先砍一节粗壮的竹筒,内装一条毒蛇,蛇腐烂后,练武者将手插进竹筒,蛇毒使其手奇痒难忍,急需插入米糠、谷子或沙子及铁砂中磨擦,久之则皮肉坚硬。
棍术笼统地来说,连“柱杖”、锄头、扁担等生产工具都是习武器械。“盘柴槌”(即打柴棍)是棍术的一种,有长短之分。长的3.6米左右,短的也有2.3米。其招式有7步、9步、猴子翻身、双头槌、3步跳、4步半、天观地测等。
龙头杖
畲族每一家族均有一根祖杖,杖首雕为龙头,故称“龙头杖”,又称“师爷杖”。过去每年正月请祖,都要请出供奉在祠堂里的龙头杖,并跳龙头舞。其时且唱“高辛皇帝赐龙杖,掏起龙杖舞一场”,“谁人那犯族规事,掏起龙杖打大细”云云。可见这是畲族的图腾之物,其源极古。龙头杖代表了畲族社会的一种*形式:酋长在决定族内大事时如果徇私,畲民可用龙头杖打他。这一习俗后来也见于汉俗,如老太君的龙头杖可有“上打昏君,下打贼臣”的特权,等等。潮剧老旦洪妙演《杨令婆辩本》,唱道:“老君手持龙头杖,定打昏君不留情。”此即是移用畲人的龙头杖,拟为杨令婆打宋仁宗的戏剧情节。
6、习俗
祖先崇拜
畲族崇拜祖先,把"敬祖宗"列为族规条例的首要内容,且相信祖宗有灵,能庇佑福荫子孙,以至将祖先视为保护神,虔加敬奉。
家祭:是畲民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祭祖仪式。畲族居住比较分散,加上崇山峻岭阻隔,各村寨的具体祭祀仪式因地而异。一般是逢年过节,每月的初一、十五,分别焚香点烛敬奉祖先。
墓祭:每年清时节,畲族也有上山扫墓习俗,各家各户带上香、酒、纸钱、糕点、猪肉或鸡肉等供品到祖坟前,焚香祭奠,墓祭仪式比较简单,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
祠祭:畲族比较看重祠堂合族祭祀典礼。祠祭分春秋两祭(或一年一祭),礼仪隆重、热烈。祭礼由族长或本族名望最高的人主持。
修谱祭:俗称封谱,是宗谱编修完竣时的祭祖活动。合族聚会,仪式与大祭同,旧例"封谱"的谱牒,由辈分最低者缄封,由辈分最高者收藏。
婚俗
畲族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初时实行族内远房成婚,对歌找恋人,自许终身,后来逐渐演变为经媒人介绍,双方同意后聘礼成婚,现畲汉通婚日趋增多。景宁畲族中间世代传承的婚俗极具民俗特色。较为多见的畲族婚俗,通常要经过相亲、定亲、送糯米、选亲家、选行郎、送彩礼、拦路、借镬、杀鸡、劝酒、对歌等阶段,在上轿、传代、嫁妆、踏路牛等程序上也别具一格。婚礼中的男歌手,俗称赤郎,往往有传承谱系,以歌代言,以歌传知,以歌论事,堪称一绝。畲族婚俗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极其强烈的民族特征和乡土气息,它的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不容低估,亟待加强保护。
畲族的婚姻制度在畲人传唱的史歌《高皇歌》里有记载:“当初皇帝话言真,盘蓝雷钟好结亲,千万男女莫作践,莫嫁河佬做人妻。当初皇帝话言真,吩咐盘蓝四姓亲,女大莫去嫁河佬,河佬翻脸便无情。”“你女若大我来度,我女若大你度去。”歌词里的“河佬”指汉族人,这些歌词讲的就是畲族的婚姻制度。这个制度规定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实行族内婚。畲族男女只能在盘、蓝、雷、钟四姓内结亲,不可以外嫁。
第二,同姓可以结婚。在族内婚中,没有约定要异姓相配。畲族有史以来,男女婚配只要隔三代以上就可以
结婚,不管同姓还是异姓。翻开畲族各姓宗谱,同姓婚配非常普遍。
第三,对违者的处罚是精神打击。一是“咒”,如“千万男女莫作践”就是咒罚,女子外嫁,就是作践。二是“吓”,如“河佬翻脸便无情”就是吓,“河佬”是无情人,翻脸就会把你扔一边,或把你休了,婚姻是托付终身的,不能嫁“河佬”。三是扣黑帽,如“养女若去嫁河佬,就是除祖灭太公”。“除祖灭太公”就是给你戴上“辱没祖宗”的黑帽,把你抹黑,让你抬不起头来做人。
第四,断情。如“养女若去嫁河佬,好似细细未养她”,父母和女儿断绝关系,就当是没有养育过她。畲族女子不能外嫁,畲族男子自然也不能外娶。这就是畲族严厉的族内婚制度,数千年来,畲族一直遵守着、维护着这个制度。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推行民族平等政策和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畲族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族内婚制度也开始受到冲击,发生动摇和嬗变。一些有见识、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畲族新女性,开始挣脱《高皇歌》的精神枷锁,鼓起勇气冲破“族内婚”制度,嫁给了汉族青年。
丧俗
火葬
景宁畲族的传说和有关资料记载,畲族在迁徙频繁时期采用火葬。即人死后置火中焚烧,后取其骨灰盛于陶瓮(俗称“灰瓮”)。当迁往新址时将灰瓮带走,暂埋于新址附近山地;再迁时又将其掏出继续带走,直至定居后始择地正式安葬。明代中期,受汉族影响,葬俗多改土葬,但仍有少数人相沿其俗。民国初期,罗源西溪畲族居民在迁居安井村时,曾将其母骨灰瓮带往安井,历数年返回时又将其母的骨灰带回原籍。*成立后,此俗已绝迹。
悬葬
福州地区畲族有悬葬之俗。悬葬又称岩葬。通常的葬法有2种:一是将盛有骨灰的陶瓮置于高处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叠乱石遮挡。罗源县安井村灰瓮岩石洞至今仍保存3个古时陶瓮及部分骨灰;二是在山上的半崖处挖掘土洞,将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块和泥巴封堵,过三年或更长些时间取骨(个别还采用焚烧)装于陶瓮,然后移葬他处。此俗,罗源县霍口、飞竹等地畲村仍沿袭。据罗源县内部分畲族相传,此葬俗始于古时的悬棺葬。其说法有二:一种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悬葬则寓其意;另一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生前被鹿撞死凤凰山崖,葬于崖前,其子孙仿其祖先葬法。
节日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三月三、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除去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畲汉族共同点节日外,潮汕畲民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例如农历正月初的拜始祖盘瓠节、三、四月间的拜老爷节或田头伯爷协天大帝节。此外,还有农历十月十四(五)日的神农节,畲民又称“五谷爷生”节。这一节日习俗一直到今天,仍在闽南和潮汕地区广泛流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备好米果品祭拜神农,米果品均要染上红色,作成尖担形或者鸡、鸭、鹅形,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这一节日习俗是创自畲民而流传于潮汕汉民之中的。
古代畲民还立有招兵节。相传盘瓠王在“茅山”学法后,统率各路兵马,扶正祛邪。潮汕畲民遂用招兵节来纪念这位祖先。招兵节一般每隔五年举行一次,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前择吉日举行。其仪式:在公厅上搭一高台,台上设神坛,以米斗作香炉,由法师做法、烧香、磕头、抛“杯”。若“杯”片一阴一阳,便是“胜杯”,表示盘瓠王率各路兵马已到。众人于是敲锣打鼓吹牛角,并推选几个壮士,各领令旗一枚,到公厅祭祖。其景象十分热闹壮观。招兵节习俗今天已经流行不广,但潮剧武戏中仍常用“招兵”程式,表明这一畲俗曾经影响过潮汕文化。
饮食
平时畲族饮食和当地汉族相同,主食大米和甘薯米,杂粮有麦、高粱、小米、玉米、鸭爪稗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有的地方已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
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大户畲族还有一种珍贵的景宁畲族绿曲酒,但通常用以敬待重要贵宾或重要节庆时才饮用,平常人家不多见。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
潮汕的畲人其最著者有以下几种:一是生食。例如把鲭鱼肉切成薄片,配上各种酱料食用之,称为“鱼生”。二是米果品。即捣米为粉,冲水混合,揉成米果皮,用各种香料或豆沙等为馅,作成“米果桃”。三是腌制品。例如用芥菜拌盐腌制,或拌以鸡肉共煮,称为“酸咸菜”和“咸菜鸡”。
禁忌
忌吃狗肉、蛇肉;小孩忌吃鳝、鳗;忌用筷子打猫,忌吃猫肉;忌用单只手捧茶招待客人;酒桌上忌空碗;上别人家做客,吃点心时忌吃光,应有所剩余;年初一忌喝菜汤,不然插田要下雨,整年出门要打伞;忌用脚踩地上饭粒,否则会被雷击死等等,畲族传统饮食文化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和财富。无形的民间文化资源不像地下的矿产资源那样,你不挖掘它,它将永远存在。
7、潮汕文化中的畲族文化
饶宗颐先生在《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中,郑重地指出,“潮州人文现象和整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是分不开的。先以民族而论,潮州土著的畲族,从唐代以来,即著称于史册。陈元光开辟漳州,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即与畲民结不解缘。华南畲民分布,据专家调查,皖、浙、赣、粤、闽五省,畲族保存了不少的祖图和族谱,无不记载着他们始祖盘瓠的传说和盘王祖坟的地点均在饶平的凤凰山,换句话说,凤凰山是该族祖先策源地。”由此可见,畲族文化与潮汕文化的关系历史上就是极其密切的。倘若运用“文化之源多层次说”的观点,对“潮汕文化”这一文化综合体,来一个“血液会诊”与“源流”考察,那么,人们将会立即发现,粤东畲族祖先所创造的文化,无疑是潮汕文化中一支古老的来源,也就是潮汕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先从文化学的语言、音乐、戏剧、民俗等要素入手,作一简要的记录。
畲歌。潮汕人把用方言唱出来的歌谣,统称为“畲歌”。“畲歌”的涵义,其实就等同于“潮州歌”。其一般格式为七言一句,四句为一“条”(首),每条成一个乐段,亦即一个叶韵单位。这一格式完全被今天的“潮州歌册”采用。
潮汕歌册吸收了畲歌的各种形式。它以历史上的英雄故事和恋爱故事为主要题材,实际上就是畲歌的史诗形式,或者说是“小说歌”(“小说歌”不同于《高王歌》等史诗。小说歌又称“全连本”,系把汉族的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而成)形式的余绪。今天的潮汕农村中还有“斗歌”的遗风。斗歌的序歌部分都是这样几句:“畲歌畲哩哩,欲唱畲歌行磨边(意为“靠近来”);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几十勿磨边。”或者:“畲歌畲挨挨,欲斗畲歌行磨来;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几十勿磨来。”接着,歌手们便你—条我一条地“斗”起来。这种斗歌形式,乃源于畲族的盘诗会。
古代畲人还立有招兵节。相传盘瓠王在茅山学法后,统率各路兵马,扶正压邪。潮汕畲民遂用招兵节来纪念这位先祖。其仪式是:在公厅搭一高台,台上设神坛,以米斗作香炉,由法师作法、烧香、磕头、抛杯。若杯子一阴一阳,便是“胜杯”。表示盘瓠王率各路兵马已到。众人于是敲锣打鼓吹牛角,并推选出几个壮士,各领令旗一支,到公厅祭祖。其景象十分热闹壮观。招兵节习俗在今天已流行不广,但“功德班”和潮剧武戏中仍常用“招马”程式,表明这一畲俗深刻地影响了潮剧。
潮汕畲人日用品中还有“瓠靴”和木屐。“瓠靴”半圆形,木制,用于舀水,舀水时恰与鼎锅的底部吻合;木屐则如同日本之制。
龙头杖。畲族每一家族均有一根祖杖,杖首雕刻有龙头,称“龙头杖”。这是畲族的图腾物,其源极古。龙头杖代表了畲族社会的一种*形式:其酋长在决定族内大事时如果徇私,畲民便可用龙头杖打他。这一形式后来也见于汉俗。潮剧老旦洪妙演《杨令婆辩本》,唱道:“老身手持龙头杖,定打昏君不容情”。此即移用畲人的龙头杖,拟为杨令婆打宋仁宗的戏剧道具。这一点表明了畲族*形式对潮汕人心态上的影响。
戏剧。畲族文化对潮剧的影响,以上已言及“假声”和“龙头杖”二例。此外,在潮剧创作和它作为剧种的产生方面,畲族文化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一,“畲人以言语代歌唱”,这一点影响了潮剧的歌唱形式和作曲形式。今天潮剧的清唱、拉腔和后台帮声,都明显模仿了畲歌的“单条落”和“双条落”。其二,畲人的水上生活,成为潮剧创作的素材。畲人的划船动作,被吸取为潮剧中三步进二步退的一种表演程式。其三,土著畲歌是潮剧音乐的源流之一。泰籍学者萧遥天说:“潮州的土著,陆为畲民,水为疍民。畲歌本是潮音的老调,而疍歌却是最原始与最有影响的东西。畲歌、疍歌是最纯粹的地方性潮歌,也是潮歌的主流。今日的潮州民谣,犹有概称作畲歌的。当外来各种戏剧未入潮境之前,戏童所唱的尽是畲歌和疍歌。”周硕勋辑《潮州府志》和陈坤的《岭南杂事诗抄》都有记载。今日潮音戏尚有畲歌的成分存在,如《桃花搭渡》的桃花姐和渡伯斗畲歌全段,及喜剧中穿插的丑角打诨那种‘扣子’(即所谓“倪了倪……”)调,都是畲歌的形式。
畲族文化对潮汕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广的。倘作深入发掘,必定还会有大批精彩的发现。譬如:畲族人的科学技术——木楼和板筑、刀耕和火种等原始文明;潮汕方言中的许多词语,如:“妈汶笑”、“蛮汶笑”(意为微笑)、“溜绝”、“绝溜”(意为漂亮)、“浪裂”(意为非常)、“有盘口”(意为有办法)、“天普雾普雾”(意为天亮前后的天色)、“一枝路’、“一枝蛇”(凤凰话)等土语以及大量无字可写但说起来却十分形象生动、明白贴切的词语,其中应当有很大一部分是畲语的遗迹。上述事例雄辨地说明,畲族文化早已融合于潮汕文化之中,它对潮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有其十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