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四川大学

科普小知识 2024-04-16 08:53:36
...

四川大学(SichuanUniversity)简称"川大",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研究型大学,被誉为西南地区第一学府。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6万平方米。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1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截至2013年年底,有专任教师488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370人。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

中文名:四川大学

英文名:SichuanUniversity

简称:川大

创办时间:1896年8月27日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类

属性:211工程、985工程、珠峰计划、卓越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

所属地区:四川省成都市

现任校长:李言荣

知名校友:巴金、郭沫若、陈昌智、*

主管部门:教育部

硕士点:443个

博士点:349个

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学校简介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4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4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截至2017年底,学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14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17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549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73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5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长期项目入选者15人、创新短期项目入选者17人、外专项目入选者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3人、讲座教授1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4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0人,“四青”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4人次,“973”首席科学家9人,牵头“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30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获得者39人(42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5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含原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23人。

2、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国立四川大学

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主要以学习“西文西艺”为特征的四川中西学堂,这是当时四川惟一的省级新式学堂,也是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四川文化教育方面的产物。学堂经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核准于6月18日(农历五月初八)开堂。学堂设有英法文科、算学科,学制四年,采用西式教学法,分班上课,实行学分制,生员分“学长”、“学生”、“附学”三个层次。学生至少学12类26门内容深奥的课程,毕业后由川督分发新式中学堂任教,也有少数出洋留学。它与天津大学前身的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的南洋公学属同时期、同层次的近代新式高校。

1902年,清廷下诏“废科举,兴学堂”,川督奎俊奉旨将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大学堂,年底又奉旨改称为四川高等学堂。

1905年创办的四川师范学堂,以及五大专门学堂即四川法政学堂(1905年)、四川农业学堂(1906年)、四川藏文学堂(1906年)、四川工业学堂(1908年)、四川存古学堂(1910年),与四川高等学堂一起形成清末四川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容。

辛亥革命后,四川高等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学校,四川师范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师范学校。五大专门学堂分别改称四川公立法政、农业、外国语、工业、国学专门学校。

1916年,四川高等学校与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合并为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成为当时的全国六大高师之一,是当时西南学区最高学府。

1926年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开始分化,其中原四川高等学校部分又独立组建为国立成都大学,设文、理、法3个学院11个系;师范部分升格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设文、理、教育3个学院11个系、两个专修科。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是当时西南地区仅有的两所(也是全国仅有的几所)国立大学,其校址位于当时的成都皇城,即今天的成都天府广场。原法政、农业、外国语、工业、国学五大专门学校于1927年组合为公立四川大学,设文、理、法、工、农5个学院19个系。四川公立高校形成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大、公立四川大学三强鼎立的局面。

1931年,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大、公立四川大学,三所学校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当时全国最早的13所国立大学之一,并在办学规模上位居前列。抗战期间,由于地处西南地区中心城市,而且地处抗战大后方,本来就作为国内最早国立大学之一的国立四川大学,群贤毕至,各类学科大师云集,学术繁荣,被誉为当时的“国立十大学府”之一。

1949年成都*夕,国立四川大学共有文、理、法、工、农、师范6个学院,中文、历史、英文、法律、政治、经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航空工程、土木水利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农业、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业经济、农业化学、森林、畜牧兽医、教育等25个系,10余个专修科,文科、理科两个研究所。共有教职工981人,其中专任教授113人,副教授53人,讲师79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合计5057人,占全省大学生数的三分之二,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

50年代,国立四川大学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前,国立四川大学拥有六大学院(文、理、法、工、农、师范),共几十大学科。按照调整方案,国立四川大学定位为文理综合大学,保留和加强文理学科,其余学科全部调出,四川大学院系调整情况如下:

四川大学航空系,与清华大学航空系,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共同组建成立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时国内高校唯一一架研习飞机,现世界仅存2架的“黑寡妇”,1952年随四川大学航空工程系一并划归北京航空学院)

四川大学土建铁道专业调往参与组建中南土建学院,后中南土建学院分化为长沙铁道学院和湖南工学院,分别为现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的渊源之一。

四川大学化工、农产等系与兄弟院校组建四川化工学院,是新中国最早的两所化工专业高校之一。

四川大学工学院剩余部分独立,以其为主体组建成都工学院,成为当时全国八大主要工学院之一。

成都工学院与四川化工学院合并,仍名成都工学院。成都工学院发展为后来的中科院、国家教委(即今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成都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政法学院师生400余人调往重庆,与重庆大学法学院共同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即后来的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化四个系的教师26人,学生165人于1952年调整到西南农学院。调出的教授、副教授,有侯光炯、李驹、张文湘、李隆术、刘佩英、刘明钊,赵烈、王道容等。并从西南农学院、云大农学院等调入小部分师生。西南农学院后为西南农业大学,现并入西南大学。80年代初重庆高校共有3个首批博士点,其中之一是西农土壤学博士点,领军人物就是当时从川大调过去的侯光炯院士。

四川大学农学院剩余部分独立建院,全迁雅安成立四川农学院,后为211院校------四川农业大学。彭家元、曾省、程复新、李荫桢、张松荫、佘耀彤、陈之长、刘运筹、王善佺、陈朝玉,杨允奎,杨凤、杨志农、周开达、颜济、夏定友、荣廷昭、郭万柱等川农的顶梁柱级知名教授,基本都可追源至川大农学院时期。人才济济的川大农学院时期为后来的四川农业大学在国家科技奖励等科研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

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本科部分调往西南师范学院,现并入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学院的主要优势学科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知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大多都来自当时的实力雄厚的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如普施泽、张敷荣、叶麟、何其恺、张增杰等。

四川大学师范学院专科部分调往当时的四川师院,后该校又分化为四川师院(今四川师范大学)和南充师专(今西华师范大学)。先后担任四川大学教育系主任及教务长的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刘绍禹教授(创建当时西南地区唯一的心理实验室),于50年代调任四川师院院长。

四川大学地质系调往重庆大学,而后重庆大学地质系全部调出,参与组建成都地质学院,即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地理系,与浙江大学地理组,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共同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

四川大学经济系的彭迪先教授受西南局之委派做为四川财经学院筹建小组主任,领导创办了四川财经学院(之后又调回了川大),1951年10月,刘诗白,柴咏,何高著,高成庄,罗经先,税显光和归润章等一批教授随彭迪先教授从四川大学来到了光华园,协助创建四川财经学院(今西南财经大学),1952~1953年,四川财经学院由当时西南地区17所学校的财经系科合并成立。

此外,还有一些个别系科从川大调往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社科院所等科研机构。一些本应加强和保留的文理科,也有不同程度的学科和师资外调。至此,川大自身只剩下了文、理两大学科,并接收来自重庆大学和华西大学的文理学科,遂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文理科综合大学,归教育部直属。1960年,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全国13所全国重点文理综合性大学之一。

成都科技大学

1954年,以四川大学工学院(此时,工学院的航空、土建铁道、地质、化工等系已调出)为主体,保留了大部分学科(如机电、化工、水利、材料等),但也再迁出了一些学科,比如植物造纸迁往天津大学,糖品物工学迁往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整迁至重庆交通学院,并接收西南地区部分高校的科系,建立成都工学院。同年,四川化工学院并入成都工学院,仍名成都工学院。(1952年,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西大学等校的化工系合并成立四川化工学院,它与上海的华东化工学院是新中国最早的2所化工专门学校,1954年,四川化工学院并入成都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是当时全国主要工学院之一,是西南地区侧重建设之工学院,设有机电、土建、化工、材料、水利等多个工学科系,拥有1956年全国首批国家二级教授8人(在当时全国主要的重要工科大学和工学院中处于前列,也是西南地区第1名),其中2人于1959年升为国家一级教授。

1978年,在标志着“科学春天”到来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成都工学院在科学大会奖励中排名全国理工类高校第9名。同年,成都工学院转归中国科学院,并更名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一起,成为当时中国科学院直属的3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成都科技大学有着比较综合而强大的工科,是国家首批博士点、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在科技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上更是一直位居国立高校最前列。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获得了4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重要的科研指标均在当时处于西南地区所有高校第1位,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也居于前10位。在与四川大学重新合并之前,成都科技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科研经费等重要指标,均雄踞当时的西南地区所有高校第1位,是一所工科实力相当显著的全国重点大学。

华西医科大学

1910年,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三国的5个基督教会在成都“南门外二里许、锦江之滨、南台寺之西选择了据传为古‘中园’旧址的风景清幽之地”创建华西协和大学。采用当时牛津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办学模式,目标是建立一所规模宏大科学完备的高等学府。

华西协和大学是成都乃至中国西部所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化意义的大学,设有文、理、医、牙等各大类学科,是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开端。1924年开始招收女学生,成为四川女子高等教育的开端,也率先在西部实现了男女合校。

抗战时期,华西协和大学与内迁华西坝的*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联合办学,联合办医,是时名师名医云集,群英荟萃。华西坝,也成为了抗战时期的全国三大高教阵地之一,更是保存、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的圣地之一。

华西协和大学是中国牙科学的发源地,享有牙医学“远东第一”的美誉,国内各大学的著名口腔医学院,最初大多是由华西人所创建。华西协和大学的文理哲等各科,在当时的西南地区也是处于顶端的位置。

1949年,华西协合大学已是1所包括文、理、医、牙4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设有26个系和2个专修科,7所附属医院。其中创刊于1946年的《华大牙医学杂志》已发展成国际一流水准的口腔医学杂志。

1951年10月6日人民*正式收回华西协合大学,学校定名华西大学,刘承钊出任校长,其后,经过院系调整和发展,华西大学仅保留医科,其余学科调出。

1953年,华西大学仅剩余医学类学科,同时,山东医学院药学专业,浙江医学院卫生专业及1946年华西教授支援创建的重庆大学医学类专业(重大医学院于1946年由陈教授带领的一批华西协和大学教授支援创建,短短几年后又应院系调整回到了华西),调入华西大学,学校更名为四川医学院,于80年代重新使用“华西”二字,更名“华西医科大学”,成为专门的医科类大学。1978年,四川医学院是全国6所医学类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98年,华西医大成为卫生部3所医学类211大学之一。

三校合一

1994年,原同属国家教委的两所国家重点大学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完成强强合并,成立“四川联合大学”,仍归国家教委直属。1998年,“四川联合大学”再度更名为“四川大学”,*、*等**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原属卫生部的国家重点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并入四川大学,成为新四川大学的华西医学中心。

3、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9879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85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436人,专任教师5494人。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人事管理*机制,形成“一流大学、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业绩考核与绩效分配紧密挂钩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了教授委员会制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实施全球英才汇聚工程,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有两院院士15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3人、讲座教授1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4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0人,“四青”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4人次,“973”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00余人。

院系设置

文学与新闻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数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轻纺与食品学院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药学院

附属医院

华西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华西第四医院

独立学院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学科建设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1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4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33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学校现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8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34项。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0.15亿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总数列全国第7位,SC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5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硬件设施

从1997年底起,学校望江、华西老校区新建房总建筑面积685083平方米,其中,新建和在建教学科研用房16栋,共176535平方米;教工宿舍4557套,共360317平方米;学生宿舍17栋,115031平方米;建成千兆校园主干网、百兆到楼、十兆到桌面,11620个宽带接入点,网络用户3万余户(98年初全校仅300余户);新增、改造景区景点92个,面积24.71万平方米,新增、改造草坪绿化11.18万平方米。

学校有多个计算机中心,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中心内学习、上网等。川大有完善的体育设施,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排球场、全年开放的游泳池,另外还有一个大型的体育中心,中心内有各种健身设施和娱乐设施,如真冰场、健身房等。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631万册,人文博物馆珍藏文物5.4万余套(8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4万余件(份),档案馆和校史展览馆收藏各类档案25万余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还建有校园网、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等,主办有49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

4、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四川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网上合作中心1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5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临床研究基地3个,医疗技术精湛的附属医院4所。四川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学校在文学、史学、宗教学、数学、材料、能源、化工、轻纺、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2005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CDZS系列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系统

2006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加工中的应用

2006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基于动力学研究的新型微波化学反应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微特电机用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及其元器件研究与开发

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微创化保肛术与肿瘤微转移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岩体多场广义耦合理论及工程应用

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川麦107及其慢条锈性研究

2007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Ca-P生物材料的骨诱导性及其机理研究

2007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破断岩体表面形貌与力学行为研究

200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紊流模拟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200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慢性肾脏病防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008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帕金森病和痴呆流行病学及干预、控制研究

2009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性能聚合物/超细无机粉体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

200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坝工程泄洪消能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010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典型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化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口腔颌面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百万册数字图书馆的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服务系统

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水电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混凝土坝整体稳定安全控制新理论及工程应用

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异交性优质香稻不育系川香29A的选育及应用

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型糖尿病新治疗方案研究与临床应用

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深部盐矿采卤溶腔大型地下储气库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学术资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是由四川大学主办的工程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57*,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的核心期刊;并被多家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和引用,如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系*教育部直属高学校——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59年,原名《四川医学院学报》,1986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更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生物学文摘》(BA)、《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一份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

学术成果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2年度我校SCI收录论文数(Article和Review论文)2903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5位;EI收录论文1489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18位;发表国内统计源期刊论文(Article和Review论文)2746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6位;MEDLINE收录论文1904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6位。

在专业领域科技论文方面,我校有6个学科SCI收录论文数量在中国机构排名中进入前20位(较2011年新增数学领域):化学领域,第3位;医学领域,第5位;生物领域,第9位;材料科学领域,第11位;数学和物理领域,均为第13位。

同时,我校科技论文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我校过去5年发表的国际论文在2012年被引用3609篇,共计10144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8位;即年被引用论文913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7位;2003-2012年国际论文累计被引用13969篇,共计83593次,列全国高校第7位,较去年上升1位;“表现不俗的论文”(其被引用次数高于该学科国际平均线的论文)696篇,占全部论文的23.98%,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7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表现不俗”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1位。华西口腔医院“表现不俗”论文数连续第5年在全国口腔医学领域排名第1并进入全国医疗机构排名前30。

5、现任领导

校党委常委、校党委书记:王建国

校党委常委、校长、校党委副书记:李言荣

校党委常委、校党委副书记、校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书记:陈志坚

​校党委常委、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向成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晏世经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太平

校党委常委、校党委副书记:李旭锋

副校长:许唯临

校党委常委、校党委副书记:曹萍

校党委常委、校党委副书记:敬静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梁斌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蓉军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林

6、知名校友

吴玉章、张澜、任鸿隽曾任校长,童第周、周太玄、刘承钊、冯友兰、朱光潜、李劼人、吴宓、魏时珍、恽代英、王右木等曾在川大传道授业,*开国元勋朱德、*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和毛英才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50余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7、校园文化

校名

四川大学校名中文标准字体是*同志题写的“四川大学”,中文名简称“川大”;英文名“SICHUANUNIVERSITY”的标准字体是AdobeHebrew-Bold字体。


校徽

四川大学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以锦绣红为标准色。双圆之间上方是*同志校名题字“四川大学”、下方是学校英文名“SICHUANUNIVERSITY”(AdobeHebrew-Bold字体)。内圆正中是“凤钟楼”图像标志,该图像标志下方是“1896”字样,代表学校最初创建年份。

凤钟楼图像标志是根据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作为百年老校象征的原川大、成都科大、华西医大古建筑意象与凤凰涅槃图腾创意而来。钟的两侧是一对相向高歌的凤凰。双凤之间形成“川U”两字,U表示“University”,与负形形成的“川”字一起意指“川大”。同时,“川”字三笔画像三条水脉,向上延伸,交汇一点,并形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其中下端是“Men”的缩写M。一对凤凰、三条水脉、“川U”之形,且人立其中,整体有机融构成钟的图像,同时又酷似一座蓄势向上、顶天立地的学术殿堂,既隐含川大海纳百川并最终两次强强合并、三水融一的发展历史及革新精神,又寓意由三所重点高校合并一体的新川大,百年涅槃,不断升华,旨在弘扬百年传统,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川大精神,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用钟声敲开学校百年树人、作育英才的新纪元。


校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八个字语出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它不仅蕴含着多种精神之内涵,并且恰巧暗嵌“川大”二字。


校旗

四川大学校旗为红、灰双色旗帜。

根据旗帜对色质运用的特定要求,四川大学校旗采用了学校标识色锦绣红的衍伸色中国红(C:0M:100Y:100K:10)与标识色优雅灰搭配,中国红在上,优雅灰在下,其高度比为71:29。旗帜上的校徽和中英文校名(中文名字体为*同志题名书体;英文名字体为AdobeHebrew-Bold体)均以白色印制。

四川大学校旗上,“四川大学”中英文校名标准字样和校徽标识居中,合理分布于具有川大标识特征的中国红与优雅灰色块上。旗面热烈庄重、典雅朴实、简洁大方,昭显着四川大学立足中华、放眼世界,既求真务实、严谨沉稳,又不断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理想信念和永远朝气蓬勃、如锦如绣的灿烂前程。


校歌

《四川大学校歌》采自于学校历史上张澜担任校长期间的校歌。

作词:张澜

作曲:佚名

岷山峨峨开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

聚精会神生大禹,近揆文教远奋武。

桓桓熊罴起西土,锵锵鸣凤叶东鲁。

和神人,歌且舞,领袖群英吾与汝。

标识色

四川大学标识色为锦绣红(C:12M:92Y:95K:20)和优雅灰(C:47M:37Y:37K:0)。

红檐青砖是四川大学老建筑的形象特征。这些老建筑承载着四川大学百年的文化传统,见证着四川大学百年的砥砺奋进,昭示着四川大学今天的豪迈气度。作为四川大学标准色的锦绣红和优雅灰萃取于这些老建筑的色彩运用元素,既是对学校百年人文底蕴的形象化昭显,也寓意着对学校百年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

锦绣红,具有阳光和朝霞的气质,既给人以激情热烈、朝气蓬勃的活力,又不乏典雅沉稳、古色古香的朴实,透露出中国名校当有的文化气质。

优雅灰,具有青砖与银色的品格,既给人严谨沉稳、求真务实的传统韵味,又因其坚毅执着、洗尽铅华的特质,寓意着百年老校坚守的文化追求。

上一篇: 文软书本扫描软件

下一篇: 陆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