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体鸣乐器

科普小知识 2024-04-16 09:06:00
...

体鸣乐器是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

中文名:体鸣乐器

特点: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

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

1、简介

体鸣乐器是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一大类乐器。这类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体鸣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盏(中国古代)、乐杵(中国*省)、乐杯(欧美)和贾尔达伦格乐碗(印度)等。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2、中国

大金

大金,又称大铜锣。满族、朝鲜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清代已在宫廷和民间较为流行,是清代宫廷御前仪仗乐器之一,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卤簿乐制中的大铜锣有四件。大金铜制,外形似锅,锣面平坦无脐,近边部呈坡形,锣边较宽,并向背面收束。锣面直径35厘米、锣边宽8.5厘米、背口直径30厘米,锣边一侧钻孔系绳。

演奏时,左手提锣绳,右手执棰头包布的木棰击奏。木棰长21厘米、直径3厘米、棰头直径5厘米。音色洪亮、宽厚。可演奏锣心、锣边音,沿锣边有碎点、正点、边点等奏法。常与小金、大锣、大鼓等乐器合奏,或为朝鲜戏、民间演唱、地方戏等伴奏。


钲编击奏体鸣乐器。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古代的钲有两种形制,其一指殷周时代的“铙”(与现在所称的铙钹不同),《说文》:“钲,铙也,似铃,柄中,上下通。”其实当时的钲与铙在形制上有所不同。

钲用于军事,见后汉李尤《钲铭》:“申严号令,誓饬师旅;以肃纪律,万众是听”;其二系指古代传自南方民族的锣形乐器,唐杜佑《通典》云:“钲……有如大铜叠,悬而击之,以节鼓,呼曰钲。”宋陈《乐书》也记载钲是来自南方的乐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编钲。钲也用于仪仗乐队。《明会典·大驾卤簿》:“金钲四面,铜质、竹匡,用红梗系钲于匡。钲径九寸五分。”这种用于鼓吹乐的钲,悬挂在双龙架上,形如铜锣,以木槌敲击发音。

连厢棍

连厢棍,又称花棍、金钱棍、霸王鞭。是满、蒙古、彝、白、苗、土家、汉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我国北方、云南和中南一带盛行。

演奏时,可单手执单棍,也可双手执双棍,摇击或敲击发音。敲击部位有肩、腰、背、臂、肘、两手、两膝、两足以及两棍相击,都可振动铜钱作响,造成复杂的节奏变化,并配合以各种舞姿。技艺较高者可使其在手心、肩头或背部等处旋转。常由一人、数人或数十人手执花棍边打边舞。是近代广大城乡民间常见的歌舞表演形式。北方称打连厢,南方称打花钱、九子鞭,湖南等地称霸王鞭。表演时还可演唱各地民歌,形式生动活泼。满族耍单鼓(烧香)、跳萨满时也常使用连厢棍,它既是舞具,又是伴奏乐器。云南彝族和黔南苗族的青少年,多在传统节日里表演打花钱,并分别用铜鼓和木鼓等乐器为其伴奏。

韵板编

韵板,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敲击体鸣乐器。傣语称敢、腊敢、姐借、抵递。当地汉族称韵板、云碧、云板、饲片钟等。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地区。

青铜铸造而成,为等腰三角形板状体,形似扁平的鱼头或压扁的毡帽。上方钝角正中有一圆孔,用以拴系绳索吊挂架上或用手提携,下面两个对称锐角向上翘起,底边向外微弧,板体两面铸有线纹、云纹等多种纹饰。板体大小不等,规格较多.最大者宽60厘米、高50厘米、厚3厘米一4厘米;最小者宽10厘米、高7厘米、厚l厘米。板体下面两角稍厚.两角中间略薄,两个角为敲击部位。捶用铁棍、龙竹召或木制。竹或木制者捶头长21厘米、直径lo厘米,捶柄长27匣米。

演奏时,左手扶绳,右手执梗敲击,它可借助敲击惯性旋转,声浪缭绕、余音不绝。铜板主要作为小乘佛教法器,用于佛事活动中。大者悬挂于佛堂中,凡开经、诵经、段落终止、收经等都要敲击数声;在开坛、收坛等仪式中,大韵板是领奏乐器,然后鼓、俊、镣、海螺等才能齐鸣。当僧伯起居、餐饮、上下佛堂时也要作为信号敲击。不使用时,将其拴在佛堂内校广。小韵板用于大佛爷上街、进寨等场合,小和尚随行边走边击,以示意行路妇女迅速避让。沙弥化缘时也敲击小韵板作为信号。韵板只用于佛教寺院。

此外,在小乘佛教寺院的佛堂中,还有一种圆形韵板,傣语称桶丹.形状似锣、但无边框,*微凸,较锣稍厚的圆形板状体,吊技于三角形韵板旁。每当大佛爷诵完一段经文,就要敲击数声.发音明亮,音色纯净、清脆,余音长,传声远,使佛堂充满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这种圆形韵板还用于傣族、布朗族民间打击乐合奏中。

摇奏

摇奏体鸣乐器,亦称沙球。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传统沙槌用一个球形干葫芦,内装一些干硬的种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芦原有细长颈部为柄,摇动时硬粒撞击葫芦壁发声。也有木制、陶制、藤编和塑料制等形状类似的沙槌,内装珠子、铅丸等物。通常双手各持一只摇。多用密封的椰子壳制成,内装沙粒,两个一组。沙槌有木把,演奏时左右手各握一把,双手交替上下晃动,奏出各种节奏音型。沙槌发音清脆而略带沙沙声,多用于演奏有特殊风格的舞曲。沙槌为非固定音高乐器,用一线记谱。沙槌在拉丁美洲各国有多种形制,巴西有用马口铁制作的,以两个截头圆锥体的大口互对而成的沙槌;还有哑铃状的双头沙槌和十字形多头沙槌等。

沙槌,用密封的椰子壳制成,内装沙粒,两个一组。沙槌有木把,演奏时左右手各握一把,双手交替上下晃动,奏出各种节奏音型。沙槌发音清脆而略带沙沙声,多用于演奏有特殊风格的舞曲。

沙槌是非固定音高乐器,用一线记谱。

口弦


口弦

口弦,拨奏体鸣乐器。也称“口簧”、“口胡”、“口弓”等,是我国20多个民族普遍流行的乐器。由于使用口弦的民族及区域的不同,在制作口弦的材料上有采用金属制和竹制等。

历史

口弦的历史悠久,相传周穆王西巡至昆仑山见西王母,西王母为天子歌唱,当时所用的伴奏乐器就有笙、簧、琴、瑟、竽、篍、籥、管、鼓、钟等多种,说明当时已有了口弦这种乐器,并已流传至西域。现居住在黔西县林泉镇一带的苗族村民,至今仍然使用口弦这种乐器。口弦,苗语称为“阿锵”,是苗族民间较早的乐器之一。其制作方法是用一片较薄的金属铜片制成,长约10-12cm,宽约1cm,自腰部中间截出一条宽约0.4cm,长约5cm的簧舌,伸向头部,头部呈三角形。下部靠弦把,其形状犹如一把利箭。

演奏时,左手执弦把,将簧片中部置于唇间,右手拇指拨奏簧舌产生振动,乐音由口腔的气息控制。其发音似蝉鸣,音量微弱,颇具语言性和音乐性。口弦音域较窄,乐曲一般由sol、la、do、re四音列组成,通常在sol、re两音上任意延长。口弦弦把上系有花线可穿在制作的一个小竹筒上,不用时将口弦拉入筒内保存,竹筒外表刻有精美而细腻的各种花纹图案,花线上穿有各色珠子作装饰,青年男女还可作为定情之物。在调查中了解到,一般苗族家庭里有美貌姑娘的就珍藏有口弦,吹奏口弦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沟通方式。每当夜深人静、伴着月光,热恋的青年男女就会相约来到村寨外的大树下或树丛里,拿出心爱的口弦,情意绵绵地相互倾诉爱慕之情。据说,口弦发出的音调称为“口弦语”,是运用口弦特有的音调呼唤恋人,要听得懂口弦的人,才能懂得口弦语,实际上是通过音乐来传递语言所要表述的含义。不同的人吹出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檀板

简称板,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板之名。唐玄宗时,梨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此板,故又称绰板。满、蒙古、纳西、畲、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满族称察拉齐。此外还有扎板、大板之称。古代流传全国各地,现代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云南、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福建、*等省区。

檀板历史久远。古代的檀板,是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隋代已应用于乐舞、仪礼和佛教音乐中。在敦煌千佛洞的唐代初期壁画中,已绘有击檀板的乐伎像。吉林省渤海墓葬群(公元698年—926年)壁画中,也有一女乐伎怀抱檀板的图像。《旧唐书·音乐志》载:“檀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扌卞”。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夷部乐”有铁檀板,壶芦笙。当时,檀板已在宫廷的燕乐和北方民间流行的散乐中使用。唐代诗人曾为檀板写下诗篇,如朱湾在《咏檀板》中说:“赴节心长在,从绳道可观。须知片木用,莫作散材看。空为歌偏苦,仍愁和即难。既能亲掌握,愿得接同欢。”杜牧的诗中也有:“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之句。从成都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亦有击檀板形象可以看出,在五代前蜀宫廷乐队中,檀板已是重要的节奏乐器。在唐代的乐器中,控制节奏和起止的乐器是羯鼓,伴以歌唱的是檀板。唐代制作檀板,用檀木或桑木,又因唐代乐师黄幡绰擅操此器,故又称为“绰板”,这与潮乐旧称相同。

宋代,檀板已用于宫廷的教坊大乐、小乐器合奏、马后乐、民间器乐和说唱音乐中。宋代陈旸《乐书》载:“檀板,长阔如手,重大者九板,小者六板。”由此可知,唐宋时期的檀板有大、小之分。到了元代,檀板以宫廷乐器载入正史,《元史·礼乐志·宴乐之器》:“檀板,制以木为板,以绳联之。”元代陈元靓《事林广记》载:“《满庭芳》……十檀板音韵宣清,……诗曰:鼓拍清音按乐星,……板声有若静鞭鸣。”说明它在由扁鼓、笛和板组成的民间器乐鼓笛曲中是主要乐器,也是曲艺唱赚的伴奏乐器。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明、清的中和韶乐、清乐和番部合奏等宫廷音乐都使用檀板。在近代的满族民间歌舞中,檀板还是主要的伴奏乐器和道具。到宋代的说唱及词乐中,绰板已经成为起止和控制节奏的指挥乐器。唐代绰板多为六片,现福建南音的板有五片,而潮乐经过沿革,改为三片,其中两片相合用绳系扎,称发声板,另一片叫做击节板,发声板和击节板上有两个孔穿以红绸,演奏者左手挂着绰板,右手执鼓锤,左主节奏,右主变化,击节点鼓,指挥演奏,可谓有唐宋遗风。

用红木、紫檀、花梨或荔木制作,历代因使用目的不同,板的数量也不一致。通常由五六块板组成,最多者九板,最少者三四板。满族的檀板多为两板或三(两大一小)板,除木制者外,还有用铁片制成的。每块檀板的上端均钻有两个小孔,用细皮条或丝绳串联,下端可*开合。传世檀板有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六联檀板(图清代留联檀板),用红木制成,每板长40.5厘米、上宽7.9厘米、下宽8.5厘米、厚1.8厘米,两端均呈钝三角形,为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制品,此檀板与五代前蜀王建墓乐舞石刻中的檀板完全相同。现代福建南音所用五联檀板,多用荔木制作,中间稍小的三板长26厘米~30厘米、宽8厘米、厚2厘米,外侧略大的两板长30厘米~34厘米、宽10厘米、厚3厘米,每板的两端和外侧两板的外面均为半圆形。

演奏时,左右手分握外侧两板或左手握三板、右手握两板,将檀板置于胸前,互相撞击发音。无固定音高,音响清脆、短促,穿透力较强。用于福建南音器乐合奏和梨园戏伴奏,常在乐曲强拍上击奏,是力度变化不大的节奏性乐器。演奏满族的察拉齐时,左右手分执大小板互击,或左手托持大板、右手执小板,用小板撞击大板发音,用于合奏或歌舞伴奏。?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檀板多副。其中有一副清代三联檀板,红木制,三板厚度略有不同,盖板最薄,板面中间隆起呈脊状,板的上端呈弧形,下端齐平。另一副满族六联铁檀板,上端弧形,下端齐平,六板为一副。还有一副南音五联檀板,荔木制。在这些藏品里,清代三联木檀板和南音五联檀板,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3、拉美

拉美体鸣乐器中最大的一类是摇击类乐器,其中最重要的是摇鼓,它主要来自美洲印第安人,常被我们误称为“伦巴球”(Rumba-kugel)。自新大陆发现伊始就有大量关于美洲印第安人使用摇鼓的报告。德·布里(DeBry)在《美洲人》(Americae)第五卷中描写尼加拉瓜土著人跳米托特舞(mitote)时提到了它:“有人把手中的马鞭抽得劈啪作响,有人身上挂着挖空的葫芦,里面有许多小石子,发出轰隆隆的声音。”让·德·勒里(JeandeLery)以及比他更早的德国雇佣兵汉斯·施塔登(HansStaden)都在记述他们16世纪中叶在巴西的游历时描述了摇鼓。施塔登还提到了马拉卡(maracas)摇鼓在巴西图平南巴人(Tupinambas)中的宗教和神话意义。

在勒里和施塔登的描述中,马拉卡摇鼓是一种带手柄的挖空的葫芦,顶端饰有羽毛,就像我们今天在亚马逊地区的印第安人中所看到的那样。列维-斯特劳斯在《神话学》中用大量篇幅探讨了摇鼓的意义,最后得出的结论与施塔登的描述相去不远,即它们能帮助躲避和驱赶自然力量,但不能用来驱使自然力量去干坏事。有的民族使用不同种类的摇鼓来行使不同种类的魔力。特别是在萨满教中,摇鼓被和魔法仪式与歌唱联系起来,直到今天仍然在被使用。

摇鼓既能吸引,又能让他人保持距离,所以其应用并不局限于宗教。它发出的声音纯净而响亮,远远就能听到,因此会吸引远处的人过来,而走近时它们的声音又非常刺耳,让人自觉保持距离。

大部分的拉美摇鼓使用挖空的葫芦做成的,按果实的天然形状不同可以是圆形、梨形或蛋形。人们往里面填入玉米粒、小石子或小铁球。在宗教仪式中使用时还会用羽毛装饰。民间使用的会在手柄(或者鼓身,但比较少见)上涂以颜色或者雕刻花纹。在哥伦比亚沿海的ConjuntodeGaitas地区,人们还在马拉卡上钻出小孔(比里面的玉米粒之类要小)。据盖因萨(Gainza)说,在前哥伦布时期的玻利维亚,马拉卡或者说马特拉卡(matracas)被称作amele,bouttori,chanrara和zapaca。智利的阿劳卡那人(Araukaner)给它们取的名字是huada,瓜拉尼人称其为mbaraca,阿兹台克人叫它们ayacachtli。伊比利亚文化的影响也在马拉卡上得到体现,如guayo,sonaja等西班牙语的名字。

下面是拉美各地最常见的摇鼓名称:jabi,maracas(委内瑞拉),chinchin(危地马拉),capachos(哥伦比亚),güira,calbaza,huada(智利),maraca,karacha(秘鲁),maracá,ganzá(巴西)。

卡洛斯·维加(CarlosVega)观察了阿根廷的查科(Chaco)印第安人演奏马拉克的方法:第一次摇的时候很轻,让里面的玉米粒都集中到后壁上,以便下一次能把它们一股脑儿地很快地甩倒前壁上。这种抬起和甩的动作就像弱拍子(Arsis)和强拍子(Thesis)。

委内瑞拉的伊莎贝尔·阿莱茨(IsabelAretz)看到过印第安人用马拉卡划出几何图形,有时还会左手拿一个大的演奏低音,右手拿个小的演奏高音,节奏并非一成不变,有时还会加入震音(Tremoli)。阿莱茨还描述了马拉卡在霍洛颇(Joropo)民族舞中的应用:“马拉卡的表演者会把它挥得很高,以便发出尽可能大的声音。他们把手臂挥离身体然后再拉回来就像在画圆”。由于其在许多美洲印第安文化中宗教和神话意味,马拉卡在土著民乐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但在非洲裔拉美人中非常重要。

有的马拉卡用木头雕刻而成,还有的用龟壳制成。

进入殖民时期后,为了对抗鼓和其他乐器的声音,马拉卡需要变得更响。现代的马拉卡采用铁皮筒制成鼓身,常见的做法是把两个锥形筒圆形截面贴在一起,里面放入玉米粒和小铁球。在阿根廷和乌拉圭,人们称其为mazacallas,巴西称chocalho或者ganzá,海地叫guayo或者tchatcha,特立尼达称chac-chac,圣卢西亚叫shak-shak,后面这些名字可能来自加勒比海的cha-cha-cha舞。

有些摇鼓的根源在非洲,它们的特点是制造声响的小石子或玉米粒并不在鼓的内部,而是呈网状分布在鼓的表面,如巴西的piano-de-cuia,afoxê和xéque-xéque,阿根廷和乌拉圭的mate和porongo,古巴的atcheré,海地的açòn。它们也能被用作摩擦类乐器,演奏时用左手握住器身,右手转动手柄。


piano-de-cuia

有的摇鼓是圆柱形的管子,用竹子、木头或者金属制成,里面灌上米或玉米粒。这种乐器在巴西的桑巴音乐中用得特别多。巴西人常常将两根或者更多的大小不一或者大小相同的金属chocalhos绑在一起。在哥伦比亚的currulao音乐中也有类似的乐器,名叫guasa。我从亚马逊河流域的satare印第安人那里买到过一种大约一米长的摇管,好几根管子用线系在一起,有的里面装了较重的玉米粒,下落速度较快,发出的声音也大,有的填了轻质材料,在挥动管子时流动地较慢,声音较轻。

这种巨型的摇管起源于印第安和非洲裔美洲人的落击类体鸣乐器(Stampf-Idiophon)。Spix和Martius在巴西旅行时注意到了Juri-Taboca印第安人使用的击地管。Zerries写道:“他们把伞树(Ambauva)树干掏空呈槽状,上面留了一根长的树枝做手柄”。Martius说:“领舞者把一个用伞树树干制成的,饰有一簇羽毛的中空圆柱体顶在头上,左手拿了一根颜色相似,同样以这种轻质木料制成的三到四尺长的圆柱体,用它击地打着拍子”。在今天的拉美,人们称这种击地棒为节奏棒(bastonderitmo),但几乎只剩下土著人还在使用它们。

另一种仍在使用的是摇杖,这是一种可长达2.5米的细木棍。人们在上面挖出小洞,塞入小石子,击地时会发出短促的响声。

非洲裔拉美人把用来将面粉、玉米或者木薯粉放在研钵里碾压的一种下端粗大的棍子发展成落击类乐器。直至20世纪最初的十年,这种被称为tamboo-bamboo的乐器都在特立尼达的卡利普索(calypso)和钢铁音乐(steelmusic)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海地人用的落击类乐器是用竹管制成的graboes。委内瑞拉用大小不一的管子(大的称为macho或pujao,小的叫hembra或prima)制成一种马林巴琴,叫它losquitiplas。

敲击类体鸣乐器中最著名的是巴西的连体铃铛agogo和古巴的ekon。今天我们看到的agogo有两个三角形的铃铛组成,铃铛的尖端被连起来,重叠在一起并弯曲,而旧式的agogo则是把两个尖端插在一起,这样两个铃铛就能同时发声了。最早使用这种乐器的是巴西的candomblé教,后来被各种非洲裔巴西人的民乐吸收。和这种乐器一样,agogo一名无疑也来自非洲,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非洲的许多地方找到它,如班图人就有一种叫ngonge的乐器。从词源学上说,它表示“时间”和“尊敬”。与其类似的是巴西的adjá,这也是一种连体铃铛,两个花蕾般的锥形铃铛体的顶端连在同一个把手上。

在智利、秘鲁和乌拉圭(还有一些暂时没有记录的其他地方)人们直接用牛铃(cencerros)演奏。

陶制罐子也是一种敲击类体鸣乐器。在阿根廷,有人把椰子壳灌满水,在上面蒙上一层牛皮制成水鼓。更为特别的是秘鲁的tinyaacuatica,现在碗里灌满水,将切开的半个葫芦断面朝下放进碗里,然后用木棍敲击它,漂浮的葫芦撞击碗壁时,后者就会产生颤鸣。葫芦本身也会颤动,但非常轻。

刮擦类乐器是在不平整的表面上刮蹭发出的声音,它在前哥伦布时代就已经存在了。阿兹台克人和他们同时代的人在骨头上每隔一定距离凿出凹槽,然后用一小片骨头在上面刮蹭。为了加强音响,有时还会用树干、篮子或者龟壳。直到今天,仍有拉美土著人用骨头制作刮擦器。

历史资料显示,非洲裔拉美人最早的刮擦器使用木头或竹子做成的。在巴西,用铁皮制成的reco-recos在桑巴音乐以及与之相关的,batucadas复试节奏音乐中可以追溯到batuques音乐的各种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种封闭的圆柱体,在上面挖出狭长的四边形口子,嵌入一条金属弹簧,演奏时用金属小棒在上面划过。在非洲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人们使用的是老熟的葫芦,上面刻有凹槽,乐器下部开有共鸣孔。使用时,演奏者一手将其水平放置,另一手演奏。这类乐器有多种形状,天然未加工的即黄瓜状的、带图案的和动物形状的。在安第斯山区也有动物形的刮擦器,如鱼形或小屋子形状的matracas或者carracas。委内瑞拉人称刮擦器为charrasca,有木质、青铜和角质等类型,用葫芦制成的刮擦器güiros与古巴、海地和墨西哥等地的同名乐器十分相似。

最后提一下智利和秘鲁的一种特殊乐器,它用驴或牛的颌骨制成,演奏者用短棒敲击时,上面的牙齿会被震动而发出声响。智利人称它cacharaina,秘鲁叫quijada。

上一篇:

下一篇: 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