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科普小知识 2024-04-16 12:14:37
...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是安徽省属13户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994年1月21日在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杨军,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煤、煤化工的开发、投资与管理,物贸物流,建筑材料等。其前身皖北煤炭工业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6年更名皖北矿务局,1998年改制组建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三十多年建设发展,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规模不断壮大、实力逐步提升,主营业务煤炭、煤化工和物流贸易,主要产业地跨全国七省十五市,拥有恒源煤电1家上市公司,初步形成了产物贸一体化、跨区域经营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现有员工3.9万人,资产总额518亿元。拥有11对生产矿井、产能2000万吨。省外矿井3对,年产500万吨左右。拥有2对在建矿井、核定产能640万吨。拥有1对前期矿井,核定产能1000万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70亿元。排名中国企业五百强第474位,中国煤炭企业百强第22位。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登记机关: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成立时间:1994年1月21日

发照时间:2015年1月9日

1、企业简介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徽省属国有大型企业,前身是皖北矿务局,1984年设立,总部位于宿州市。1998年依据《公司法》改制成为国有独资公司。20多年来,在省委、省*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皖北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煤炭企业,建设成为年产煤炭1700万吨以上、在全国煤炭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集团。

目前,集团公司拥有1家上市公司(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和24家子公司,主营业务是煤(煤炭开采及煤炭物流)、煤化工、非金属材料加工等。煤业所属15对矿井(含在建2对),产能3000万吨。煤化工产业现有产能175万吨,其中浓硝酸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亚洲第一,同时,与中石化合作正在建设煤制170万吨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非金属材料产业拥有1座恒泰石膏矿。另有4座综合利用电厂和3座煤矸石砖厂。资产总额350亿元,从业人员达40000人。

2、历史沿革

1984年5月,安徽省委、省*批准成立皖北煤炭工业公司。

1986年1月,更名为皖北矿务局。

1998年7月,改制为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行业地位

位列2013中国煤炭企业煤炭产量50强第35位。位列2013中国企业500强第294位,成为近三年安徽入围500强企业中上升最快的企业。

4、主营业务

煤炭板块

拥有11对生产矿井、产能2000万吨。其中省内恒源煤电于2004年成功上市,成为安徽省第一家上市煤炭企业;省外矿井3对(山西昌恒、山西恒昇、山西恒晋),年产500万吨左右。拥有2对在建矿井(陕西招贤、内蒙古麻地梁)、核定产能640万吨。拥有1对前期矿井(内蒙古嵯北),核定产能1000万吨。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板块

拥有淮化集团、中安煤化、西北能化三个公司。淮化集团是集团公司斥资4.36亿元收购的原淮南市化工厂,主要生产合成氨及氨加工、浓硝酸及硝盐,后成功研发高纯度火箭推进剂二氧化氮和水溶肥产品,煤制乙二醇项目正在试生产。中安煤化是皖北煤电与中石化合作,在淮南建设年产170万吨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西北能化年产2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已于今年9月份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优级品精甲醇。

物贸板块

拥有皖煤国贸、皖煤物贸、上海同粲等5家子公司。皖煤国贸主要从事煤炭贸易、江海运输,年交易量2700万吨,拥有10艘海轮,运输能力40万吨;皖煤物贸主要从事集团公司以外的钢材采购、储运、销售,电子贸易,化工品贸易,工矿设备贸易,钢材等大宗物资贸易,年贸易额达70亿元。上海同粲主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国内外现货贸易、融资融货、贸易链整合等业务,年交易额15亿元。

电力板块

拥有煤矸石热电厂3座,瓦斯(煤层气)电站3座,参股中国国电集团的宿州第二热电有限公司21%的股份。3座煤矸石热电厂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9MW,3座瓦斯(煤层气)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3.10MW,宿州第二热电有限公司现装机容量为2×350MW,在建的钱营孜发电公司装机容量2×350MW将于2017年四季度并网发电。截至2015年底,皖北煤电集团控股装机54MW,权益装机容量为200MW。

5、企业文化

发展战略:以煤为基、同心多元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思路:整合上下游资源、做大主业,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强企业。

战略框架:以采掘业为基础,以煤电化、煤炭物流、非金属材料开发、金融资本运作为支撑。

实施路径:“三扩张、两延伸”,即产能扩张、品牌扩张、资本扩张、煤炭产业链延伸、非金属材料开发延伸。

战略目标:建成华东地区极具竞争力的基础能源企业。

6、产业格局

目前,集团公司拥有26家子公司、16家参股公司、24家分公司,地跨七省十五市。

煤业:

恒源股份(省内煤业、安徽煤炭第一股、9对生产矿井、1对在建矿井、产能2000万吨)。

北方能化(省外煤业、3对生产矿井、年产300万吨以上,2对在建矿井、产能1000万吨以上)。

煤化工业:

淮化集团(安徽省最大煤化工企业,主导产品尿素生产能力50万吨/年,硝酸生产能力75万吨/年,连续多年保持亚洲第一,精细化工产品四氧化二氮助推“神州”、“天宫”系列飞船飞天)。

中安煤化(与中石化各按50%出资设立的合资公司,总投资300亿元,规划在淮南建设180万吨/年煤制甲醇及60万吨丙烯、60万吨乙二醇项目,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

物流贸易业:

拥有皖煤运销、长江能源、华江海运、四川江安等多家物流贸易企业,年交易煤炭2600万吨以上,拥有9艘海轮,运输能力达到40万吨。

生产服务业:

先后托管了中安联合煤化公司朱集西煤矿、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崔木煤矿,总产能达到700万吨。成立了“皖煤矿业管理公司”,专业从事此项业务的拓展。目前,正在洽谈华能滇东能源煤矿项目、中石化*能化煤矿项目和宿州龙王庙煤矿。

7、发展规划

目标:“5568”。就是“十二五”完成总投资500亿元,到2015年煤炭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年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员工人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并把集团公司发展成为“以贸为主,产、物、贸一体化”的综合经济体。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标志:四个并重

省内煤业和省外煤业并重。省内煤业稳定有序开采,保持2000万吨/年生产能力,并为“走出去”打造经验、技术、人才、资金、后勤的保障性基地。省外煤业加快项目建设,充分释放现有矿井产能,加快低成本扩张步伐,扩大产能规模,实现“以外补内”。

煤与煤化工并重。加快淮化由传统煤化工向精细化工、军品化工、化工新材料转型,并积极“走出去”,开展煤化工技术服务和托管业务。加快中安公司煤制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产,使煤化工业在集团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实业与物流贸易并重。以“皖煤国贸”为平台,不断加快物贸业整合,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新经营模式,拓展物贸品种,开展国际贸易,推动物贸业爆发式增长,打造安徽最大的物贸企业。

托管与自营并重。依托新成立的“皖煤矿业管理公司”,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技术、管理、队伍、营销网络等优势,大力发展托管业务,推进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8、公司旗帜


公司旗帜

公司旗帜由集团的标志、标准字、英文组合而成;白色底面有纯洁、壮大之感,体现企业诚信、协同、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红色条带象征企业的未来充满活力、蒸蒸日上。

9、企业标志


企业标志

标志诠释:1、标志整体是以皖北的中文首字拼音“W”为主创元素;2、蓝色是宽容、永恒的象征,具有博大、理智、沉稳的特性,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性色给人一种沉稳、高雅、优美的感觉,蓝色与标志中性色的搭配使用,使整体风格内敛、沉稳,与造形上的张扬互相衬托,凸现皖北煤电所具有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恢弘气势;3、两条平滑、流畅、上扬的线条象征皖北煤电以煤炭及其延伸产业为主体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趋势;4、寓意皖北煤电效益、安全蒸蒸日上。

10、董事长简介


董事长葛家德

葛家德,皖北煤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正高级工程师,南京大学EMBA硕士研究生学历。

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家,安徽省劳动模范,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

2006年安徽十大新闻人物,2008年安徽省经济年度人物。

葛家德自2003年10月担任皖北煤电董事长以来,坚持以战略引领企业发展,从皖北煤电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以煤为基、同心多元”的发展战略,使企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经营方式、发展布局的“三大转变”。目前,集团构建出煤、煤化工、煤炭物流“三大增长极”,形成了以恒源股份、淮化集团、北方能化“三大板块”为主、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荣誉证书

葛家德十分重视管理创新,将丰田精益管理思想引入煤矿企业,探索构建出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以企业文化建塑和员工培训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着力建立灵活高效的内部运营机制,培育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管理文化,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近七年的不懈推进,集团形成了三大管理成果,即:煤矿管理新模式、班组自主管理模式和集团管控模式。先后荣获*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企业和安徽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管理创新为企业战略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年来,在以葛家德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皖北煤电实现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销售收入由不到2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07亿元;总资产由40多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17亿元;成功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位列2010年第414位。2010年上海财经大学竞争力500强位列第33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