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神木县

科普小知识2022-12-23 23:44:15
...

神木县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的前沿,素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塞上重地。神木县的建制始于秦汉,唐置麟州,金设神木寨,明称神木至今。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秦晋蒙金三角地带,西北邻鄂尔多斯,东隔黄河与吕梁相望,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县域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辖15个镇629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

名称:神木县

外文:Shenmu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省榆林市

*驻地:神木镇府阳路1号

电话区号:0912

邮政区码:719300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北部、黄河西岸

面积:7635平方公里

人口:45万

气候条件: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火车站:神木火车站

车牌代码:陕K

行政代码:610821

1、简介

神木县境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后来成为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的前沿,素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塞上重地。神木的建制始于秦汉,唐置麟州,金设“神木寨”,明称神木至今。相传城郭东南原有古松三株,遮天蔽日,冠如华盖,当地人皆称“神松”,神木县名由此得来。北宋时,以生长于麟州的一代名将杨业为代表的满门忠烈杨家将英雄群体,戍边卫疆,忠勇无敌,流芳百世。一代名臣范仲淹曾到此巡边,写下了不朽名篇——《渔家傲·麟州秋词》。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创建了党组织,1934年创建了红色政权,开辟了神府革命根据地,一大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人民的*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神木县域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辖15个镇629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2011年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36位、西北第1位。神木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卫生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中国金融生态县和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县。

2、地理环境


神木县

神木县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陕西省的北端,约在北纬38°13′至39°27′、东经109°40′至110°54′之间,北接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雄踞秦晋蒙三角地带中心,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素为塞上重地。

神木县境版图近似菱形,南北最大长度约141公里,东西最大宽度约95公里。县城东至马镇镇葛富村65公里,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裴家川乡相望;西至尔林兔镇石板太村54公里,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巴旱采当为邻;南至万镇镇的界牌村85公里,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大峪口乡相望;北至大柳塔镇后石圪台村77公里,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乌兰木伦庙毗连。

神木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在中鸡镇木独石梨村,海拔1448.7米。最低点在万镇镇西豆峪村,海拔738.7米。最大相对高差700米。按照地形特点,全县可分为北部沙漠草滩区、中部丘陵沟壑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

由于受极地大陆冷气团控制时间长,受海洋热带气团影响时间短,加之深居内陆,地势较高,下垫面保温、保水性不好,神木县大陆性气候显著。其主要特点是寒暑剧烈,气候干燥,灾害频繁,四季分明。

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窟野河、秃尾河和流入红碱淖的几条内陆河流。由于受地质构造和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窟野河、秃尾河都由西北流向东南流入黄河。

3、历史沿革


神木县

四五千年以前,神木已有人类定居。夏时,县境属雍州地,为熏育族占据,商朝为鬼方地,西周时为;狁族占据,春秋时县境为白狄故地,战国时属魏国上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县境设置了新秦县,属九原郡管辖。汉元朔二年(前127),置五原郡。元狩三年(前120)又置朔方郡,称新秦中。后又在秃尾河下游置言阳、言阴、鸿门3县,属西河郡;秃尾河上游置白土县,属上郡。三国、西晋时,为羌胡占据;东晋十六国,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夏政权属地。南北朝时,北魏在今解家堡一带置石城县,后改为银城县,属上郡管辖。唐开元12年(724)始置麟州(在今杨家城),领属新秦(今杨家城)、连谷(今黄羊城)、银城(今解家堡一带)。南宋时,因城外有神松3株,遂改名为神木寨,先后被金、夏占有。元初置云州于神木寨,至元6年(1269)废州设神木县,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

1936年,红色政权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成立,统辖神木县城以南及府谷县、佳县、榆阳区的部分地区,与*统治的神木县并存。1937年,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改为神府特区苏维埃*,同年10月神府特区苏维埃*改为神府县*,与*统治的神木县同时存在。1947年9月,神木县城解放,新的神木县*成立,与南乡神府县*并存。1950年撤销神府县,辖地归榆阳、神木、府谷3县。1958年将府谷县并入神木县,1961年神木县又分为神木、府谷两县,同属榆林市直到现在。

4、行政区划

神木县域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辖15个镇629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

神木县辖15个镇:神木镇、高家堡镇、店塔镇、孙家岔镇、大柳塔镇、花石崖镇、中鸡镇、贺家川镇、尔林兔镇、万镇镇、大保当镇、马镇镇、栏杆堡镇、沙峁镇、锦界镇。

5、人口

据县*局统计,2013年末全县共有169016户,比2012年增加1702户;2013年末全县共有427169人,(其中:男224283人,女202886人),比2012年增加了5069人,上升率为1.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5.86万人,出生率11.61‰,死亡率5.72‰,自然增长率5.89‰。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全县城镇化率为68.07%。

6、自然资源

神木县地域广阔,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英砂、岩盐、石油、天然气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煤炭资源为最,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500亿吨,占神府——东胜煤田总储量的1/4,且煤质优良,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气化和化工用煤。神木县光热资源可观,是陕西省多日照、强辐射区之一,年平均日照2876小时,全年平均气温8.9℃。粮食作物有21大类,133个品种,是传统的红枣、小杂粮种植区,也是优质牧草适生区。县境内黄河的主要支流窟野河、秃尾河流域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51.2%和31.4%,年均径流量分别为7.67和4亿立方米,是全县主要水利资源。县境西北部的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

7、交通条件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秦晋蒙金三角地带,西北邻鄂尔多斯,东隔黄河与吕梁相望,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神木交通条件优越,包(头)西(安)、包(头)神(木)、神(木)延(安)、神(木)黄(骅)等干线铁路和准(格尔)神(木)、红(柳林)柠(条塔)等支线铁路在神木交汇,神(木)瓦(塘)、神(木)靖(边)、朱(盖塔)大(保当)等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包茂、榆神、神府、府店、杨陈、神盘、神佳、店红等高等级公路沟通了与周边的联系,榆林、鄂尔多斯两个机场距县城仅百公里,全方位的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形成。全县水利设施完善,瑶镇水库、采兔沟水库和县城引水工程等相继建成,电力、通信等设施不断优化,现代通讯网络覆盖全县。

8、经济发展


神木县

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54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2282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13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670.58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242.82亿元,增长0.7%。三次产业结构为1.31:72.45:26.24。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280.45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30.3%。全年新增民营企业475户、个体工商户3906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86亿元,增长0.3%。

农业

优化农产品供应结构,有效保障市场需求。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实现粮食总产量12.41万吨,比上年增长2.5%;油料总产量6799吨,比上年增长0.6%;蔬菜16209吨,比上年增长12.6%;园林水果33144吨,比上年下降1.6%。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160.1亿元,比上年下降6.3%。主营业务收入950.24亿元,比上年下降9.0%;产品销售率94.3%;利润总额250.12亿元,比上年下降18.3%;亏损企业108户,亏损额12.13亿元。

建筑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6亿元,比上年增长0.2%;实现建筑产值26.2亿元,比上年下降4.2%。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5.58亿元,比上年下降17.8%,其中*投资28.36亿元,比上年下降11.6%,地方投资257.21亿元,比上年下降18.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8.07亿元,比上年下降16.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137个,新增固定资产45亿元。红碱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按计划实施,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工业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锦界、柠条塔、燕家塔、二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年度完成投资2.43亿元。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需求不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8亿元,比上年增长5.4%。分城乡看,城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16亿元,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1亿元。全年实现批发业销售额606.64亿元,增长-1.15%;实现零售业销售额10.24亿元,增长-10.06%;实现住宿业营业额0.4亿元,增长-3.17%;实现餐饮业营业额1.86亿元,增长-35.92%。

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准神铁路县境内部分基本贯通;神佳高速开工建设;店红一级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旧榆神路、沿黄公路等6条干线道路按计划完工,全县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达704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66%。全年完成客运量147万人次,完成货运量1252万吨,全县货物周转量125200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稳定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5.66亿元,城乡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390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37000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36568户。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石峁遗址入选世界十大田野考古新发现。全年共接待旅游、参观各项活动的游客2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旅游总收入达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县国家AAAA级景区2家,农业旅游点2个。星级宾馆11家,其中四星级宾馆3家。全县拥有旅行社11家。

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全县财政收入175.26亿元,比上年下降20.6%;地方财政收入50.11亿元,比上年下降6.4%;基金收入4.58亿元,比上年下降45.4%;上划*“四税”收入84.67亿元,比上年下降25.8%。上划省市收入40.47亿元,比上年下降23.6%。教育、科技和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0.7%,农、社、卫和住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1.5%。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63.62亿元,比上年增长8.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各项贷款余额371.98亿元,比上年增长6.5%。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198.81亿元,比年初减少10.30亿元;中长期贷款169.44亿元,比年初增加32.91亿元。

9、社会事业


神木县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成绩显著。全县专利申请量达116件,专利授权51件,获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6项,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计划到位经费500万元。富油化工“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技术”世界领先,“神木兰炭与捣固焦配合用于高炉炼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兰炭制备大块铸造型焦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化产业稳步发展,延长安源100万吨煤焦油加氢、电石集团120万吨电石循环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东风镁业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轻纺产业快速推进,国华墩梁风电项目一、二期并网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00兆瓦;通海羊绒二期生产线建成投运,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羊绒分梳企业。

“教育两优”战略深入实施,七幼、八幼等6所幼儿园建成招生,通过省级“双高双普”验收。全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4467人,其中小学32017人,普通中学21129人,职业学校6838人,特殊教育11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4371人。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8%。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惠民成效显著,全县公益性文化设施达标率100%,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12场,文化下乡送戏260场、送图书900册、送电影8370场,直接受惠群众9万余人次。举办承办民俗风情节、读书节等节会文化活动。重点文保单位得到全面修缮,完好率达100%以上。

医改工作深入推进,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县转外就医率仅为6.2%,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9.74%。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80个,其中医院20家,卫生院21家,编制床位2607张,实际开放床位2424张,编制人数830人。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20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78人,注册护士1308人,药师131人,技师192人,其他691人。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片区二级医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新增公共体育设施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县区6万平方米。新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8人。全县经常参加锻炼人口超过12%,国民体质总体达标率达3%。县级体育场馆设施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学校、企业、社区等公共体育资源实现了共建共享,全县镇、街道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10%。竞技体育取得佳绩。全县运动员获省市金牌37枚、银牌17枚、铜牌20枚。通过加快培育与引导,形成了体育用品生产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休闲业、体育产品销售业、体育彩票等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体育产业。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4000万元。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6万人次,多渠道安置高校毕业生450人,城镇新增就业2700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00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00元,比上年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13225元,比上年增长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7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8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563.8元,比上年下降6.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989元,比上年下降14.6%。

社会保障统筹推进,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年民生投入达40.53亿元,其中,教育、医疗、养老经费支出分别增长4.35%、1.95%和4.13%。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11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78200人,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8000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35000人和37000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全县各类福利机构拥有床位720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1579人,其中城镇为6579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4507万元,其中县城为3912.48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696人次,支付救助金368万元;实施临时救助4706户,发放救助金872.82万元。全县重点优抚对象2527人。五保对象分散供养标准由4200元/年提高到4700元/年。

10、旅游景区

神木县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有以明长城为代表的古代防御工程,有以杨家城(麟州故城)为代表的古城堡,有以凯歌楼为代表的古建筑,有以二郎山、天台山为代表的宗教建筑群,有以石峁新石器遗址和大保当汉墓群为代表的古遗址,也有以红碱淖为代表的风景名胜,还有以贺家川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纪念地。在神木可以饱览塞上大漠风光、体验黄土文化风情、感受黄河长城雄宏壮阔、领略现代化煤都开发盛况。


麟州古城遗址

麟州古城遗址

麟州古城遗址位于神木县店塔镇杨城村西北的杨城山上,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废弃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五代麟州刺史杨宏信及其长子杨重勋、孙杨光镇守麟州,抗击契丹入侵。次子杨业和其孙杨延昭均为宋代名将,称雄一方,所以这座城池又被称为杨家城,当时威震边关的“杨家将”就驻扎在这里。 

麟州古城遗址位于神木县店塔镇杨城村西北的杨城山上,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废弃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五代麟州刺史杨宏信及其长子杨重勋、孙杨光镇守麟州,抗击契丹入侵。次子杨业和其孙杨延昭均为宋代名将,称雄一方,所以这座城池又被称为杨家城,当时威震边关的“杨家将”就驻扎在这里。

为了配合麟州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榆林市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测绘。除了对城址本身进行全面调查以外,还对城址北面残存的墩台及东面、南面的营堡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文物标本132件,发现各类遗迹现象95处。其中门址10处、墩台2处、马面5处、角楼3处、砖砌基址2处、夯土基址2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肖健一告诉记者,该遗址依山势修筑,呈不规则长条形分布,周长约5公里,城垣轮廓清晰,共由三部分组成,形成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小城,分为东城、西城和紫锦城。

红碱淖

红碱淖位于榆林神木县尔林兔镇东北角,在榆林以北140公里处,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有“沙海明珠”之称。湖面面积54平方公里,景观别致。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沙滩和湖水,还可观赏沙鸥、天鹅和湖中自在的鱼群,十分惬意。湖西南岸有一个半岛,名为红石岛,岛上有许多野生的沙生植物,值得一去。

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古城位于神木县城西南海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距明长城西北约5公里,原为夯筑土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用砖包砌,后多次修茸。高家堡古城是神木县乃至整个陕北较为完整的一座城堡,独具特色的保护价值。

11、民间艺术

神木人在千百年的劳作中,不仅创造了许多物质财富,也给神木的后代留下了许多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艺术瑰宝,这些富有神木地方特色的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故事传说等。


神木县

民乐

神木民间乐器有唢呐、二胡、板胡和三弦等。但最普及成就最高的要数唢呐。神木的琐呐分东西两派,黄河以西至窟野河川一带由晋北传入的唢呐为东派,音色圆润娓婉,能演奏晋剧戏曲等;秃尾河以东山区流行的则是正宗的陕北唢呐,称为西派,唢呐大而长,音调高亢宏亮,宜奏陕北民歌及牌曲。据载唢呐在明末清初已在神木流行,始为军中乐,后来传入民间。传统牌曲有《得胜回营》等。

舞蹈

神木的民间舞蹈主要是喜庆、节日中所扭的秧歌,形式有耍狮子、舞龙灯、流水船、骑竹马、踩高跷、跑驴、老王八送闺女、抬灯官等,最有特色的是抬灯官,抬灯官又称独龙杠,是明朝流传下来的一种舞蹈兼彩灯艺术,每年元宵节晚上都有灯官爷查看灯火明暗,相传灯官爷是皇封的七十二品半烟熏侯,扮演者需穿官服骑在两米高的独龙木架上,由数名扮为差役者抬著,在锣鼓开道彩灯簇拥下,随着鼓点颤悠前进;后来木架化简为一根5-7米长的独杠,灯官骑在上面口中念念有词(多为彩灯名目和喜庆顺口溜),做着许多滑稽惊险的动作引入发笑,骑独龙杠必须具备一定功夫和技艺,有的老艺人可以撒开双手随木杠上下振动,左右摇摆。

工艺

神木的民间工艺主要有雕刻、刺绣、银器、柳编、地毯等,最有名气的是地毯。神木地毯具有悠久的织作历史,据传是明末时由宁夏传过来的。神木地毯选用弹性好、纤维适中、光泽亮的土种绵羊毛为原料,经过纺、染、织、剪等一系列手工制作,传统的图案有鹿鹤同春、松鹤延年、金砖漫地等,现在又创作了许多新的图案,如仕女图、万里长城、花卉等。神木地毯风格古朴典雅,色彩鲜亮艳丽,织作精雕纫琢,铺用柔实坚久,被称为铺在地上的画。

民歌

神木民歌融陕北信天游、内蒙爬山调、晋北二人台的优点,形成了旋律优美粗犷纯朴的风格,这些民歌多系民间口头创作,句式变化不定,常即兴高歌,信口成词。民歌节奏*,抒情味较浓,分爬山调和小调,爬山调音域宽广,大起大落,听来高亢激越,感情奔放,适宜表达相爱相思之情,多出在青年男女之口,如《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小调又分小曲和山曲,结构匀称,叙事为主,音乐娓婉动听,细腻流畅,一般流行于妇女当中。传统山歌表现男女爱情,流传至今的有《走太原》、《跳粉墙》等。现代山歌中既有咏叹爱情的内容,也有反映革命斗争;歌颂翻身解放,赞扬*的领导及幸福生活的内容,如《妇女放足歌》、《当红军哥哥回来了》、《十唱神木好地方》、《新走西口》、《家住神木大柳塔》等。

故事

神木流传的故事丰富多彩,按内容可分为风物传说、人物传说、生活故事和笑话故事。风物传说是以神木的河、山、名胜的形成、得名等为内容,赋予神话色彩,如《神松》、《驼峰山》、《现山》等。人物传说是以颂扬勇敢、足智多谋的劳动者、侠士为内容,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如《宋丑则》系列故事,塑造了神木人理想的见义勇为、惩恶扶善的智慧人物形象,是神木的阿凡提。生活故事以家庭纠葛、处世琐事为题材,歌颂劳动群众的聪明才智,讽刺乡绅、吝啬鬼的贪婪愚昧,揭露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一般结构小巧,记述生活,寓意深刻,如《武大郎开店》、《半升麻籽倒*》、《打破小店规矩》等。笑话故事是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辛辣讽刺的手法抨击官绅邪恶,鞭答懒惰愚顽,读来妙趣横生,如《三个女婿》、《金生戏知县》等。

12、特色美食


肉夹馍

神木绿豆粉皮

神木有名的小吃。绿豆水芡加入白矾水用子涮匀。锅中水烧开后,将芡面倒入锅内,用木铲快速搅动,直至芡糊透亮有光泽为止。起锅倒在抹油大案板上,用木刮子刮成薄皮,晾冷后,切成小块卷成卷。吃时切成细条,加调料,食之清凉爽口,色泽透亮,为夏季清凉饮食佳品。

肉夹馍

肉夹馍,由腊汁肉和白吉馍组合而成。肉夹馍鲜、香、干,既可单独食用,也可以搭配汤汁食品,春夏多配以凉皮,稀饭,秋冬则和米线,粉汤等搭配食用。

荞面饸饹

饸饹,古称"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韩城的羊肉餄餎不是作为汤饼(古时称汤面为汤饼),而是用一种特制的箔餄餎床子,将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捞入碗中,再泼入多味调料的羊肉汤,故称羊肉餄餎。如凉吃,放少许凉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调味,成为凉粉餄餎,食时不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补益。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乔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因荞麦性寒,故韩城俗话说:"荞面凉冶沿,离不开三样好调和,油泼辣子、蒜、芥茉。"荞面热缩铝,原汤加调料,羊肉臊子辛辣椒。"

碗托

碗托是神木的一个特色小吃。吃碗托除了手拿的(手拿的吃法就是在碗托上抹层辣酱之类的)以外,就是调汤了,也可以叫醋汤。而醋汤的味道直接影响到碗托的味道。

杀猪菜

杀猪菜!听上去就有一种“气冲霄汉”的山野豪情。酸菜夺其油,肉糜解其酸,这就是一道正宗杀猪菜的妙处。其原料十分讲究,所需的猪肉必须是农家现杀的新鲜五花肉,肉要精选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这里的肉层比例最为完美,脂肪与瘦肉交织,粉红与雪白相间;酸菜也要挑口感脆、味道酸的优质酸菜,酸菜丝要细且粗细均匀;土豆也得挑个儿既大又圆的,粉条也最好选上好的土豆粉。由于现在市场上大都是饲料猪肉,因此,吃一顿正宗纯粹的杀猪菜也成了奢侈的事情。

上一篇:迷雾围城

下一篇: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