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大冶二中

科普小知识 2024-04-17 09:14:14
...

大冶二中位于鄂东南大冶、鄂州、江夏、咸宁、阳新五县(市)通衢的千年古镇——金牛,是一所有悠久历史的重点高中。一九一四年以前隶属武昌,后属鄂城、黄石、大冶。大冶二中有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130多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40人,中级教师6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8%。省市骨干教师和黄石、大冶学科带头28人。校园占地百余亩,建筑面积28000多平方米,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饭厅、学生公寓、教工宿舍、运动场,一应俱全。

1、学校特色


大冶二中

大冶二中校园幽雅宁静,古树名花相映成趣。在这所花园式学校内,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古朴风格与现代气息完美结合。教学楼、科技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运动场、图书室、阅览室、音体美教室设施齐备,学生学习、生活、健身、娱乐各得其所,互不干扰。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调频发射台、校园网把古老的学校推上了时代的列车,使教与学变得更加直观快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大为提高。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年都举办运动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文艺汇演等,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2、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大冶市第二高级中学 现任校长 陈迪荣
简称 大冶二中 所属地区 湖北省大冶市
创办时间 1902 学校地址 大冶市金牛镇
类别 公立高级中学 建筑面积 50亩

3、发展历程

宋朝以前,在该校现址就有学馆,后为书院。南宋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年)武昌县令胡朝颖任书院山长,是为县学。元·至元甲戌(一二七四年)改为府学。至元癸巳(一二九三年)建立“龙川书院”,延续至一九O二年。其间,多次重建校舍,书院长盛不衰,培育了一大批华夏英才,校名校址始终未变。

庆元元年(1195),武昌县令胡朝颖回乡主讲书院,任有史书记载的书院首任山长。

元癸巳年(1293),34名金牛镇名士募捐正式建立“龙川书院”延续至一九O二年。

光绪二十八年(1902)“龙川书院”改办“武昌县立高等小学堂”,是为本校近代教育的开端。

民国元年(1912),由“武昌县立高等小学堂”改为“虬川中学”,当年招收初中新生一百余人,俊义云集,生机勃勃,校园内一派辉煌。

1925年,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波及金牛,在*员王爱群、何耀祖的领导下,成立了农会、工会、商会。这时校友万松涛、黄永轼回母校积极进行革命宣传。有不少学生参加了北伐军。

1926年8月,北伐军路过金牛,借住校舍,失慎起火,校舍付之一炬。在关心教育者四处奔走、各乡贤达捐资相助下,学校恢复旧观。

“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侵略中国,1938年10月27日,日军波田支队开赴金牛。学校成了日本侵略军的据点,学校*停办,停办长达七年之久。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学校复学,改名为“鄂城县立初级中学第二部”,共开设6个班,学生195人。

1949年,金牛镇解放。大部分年轻教师赴大冶专署举办的“鄂南干校”学习,十月一日学校正式开学,鄂城县县长韩光兼任本校校长,教职员工19人,学生127人。

1950年3月20日,陈德厚被正式任命为校长,发动全校教师开展艰苦建校、生产节约运动,清理图书室,成立团支部、学生会,开展自愿减薪运动,支援国家建设和农村春荒。

1951年3月25日,大冶专署张体学政委(后为湖北省省长)来校视察并向全校师生作时事报告。同年6月,学习有关参干、参军的文件,成立保送委员会,报名人数达到178名。经过县招生委员会审查,批准我校学生30人参干。

1952年9月,学校开学,全校学生合计569人,人数增加一倍多,进入发展快车道。同年11月,学校新建教师办公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竣工,教师开始集中办公,图书阅览室开放。

4、师资力量

全校教职工230人,专任教师127人,其中研究生3人,高级教师46人,中级教师6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8%。省级优秀教师3人,地市级优秀(骨干)教师40人。学校以教科研为动力,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丰富的教研成果,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成效。

大冶二中是大冶市名副其实的平安校园。学校实行电子监控管理和封闭式管理,杜绝外界干扰,既保证了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又避免了学生随意外出沾染不良习惯。一流的学风是大冶二中的立校之本,也是它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每天中午班主任按时进班,组织学生休息或学习,教学楼上秩序井然;晚自习各科教师下班辅导,保证自习效果。二中校园进出皆学子,往来无闲人,是生活的好地方,更是修学业、养性情的好地方。

5、奖励资助

学校向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

1、达到大冶市第二批录取控制线下5分以内的考生来我校就读,免收第一学期学费。以上学生进校后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平均名次,文理分科前达到年级前60名,分科后达到年级前30名,继续免收下一学期学费。

2、大冶市中考成绩前200名的考生来我校就读,一次性奖励5000元;前500名的考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前800名的考生,一次性奖励2000元;前1000名的考生,一次性奖励1500元;前1500名的考生,一次性奖励800元。以上一次性奖励的奖金在建立学籍档案后发放。

3、符合以上条件的考生或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享受学校资助、社会资助及国家助学金资助。确保每年资助金额达1000——2000元。

6、学校历史


大冶二中

光绪二十八年(一九O二年)“龙川书院”改办“武昌县立高等小学堂”,是为该校近代教育的开端。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建立“虬川中学”。一九一四年,武昌县改称鄂城县,校名为“鄂城县立虬川中学”。一九二六年八月,北伐军路过金牛,借住校舍,失慎火起,房舍校产,付之一炬。翌年秋,重建校舍落成,学校开学。一九三八年秋至一九四五年夏,金牛沦于日寇铁蹄之下,学校*停办,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后,学校复学,校名为“鄂城县立初级中学第二部”。一九四七年元月校名为“鄂城县立第二初级中学”。

一九四九年春,金牛镇解放,同年九月人民*接管学校。

一九五三年秋,校名改为“湖北省鄂城第一初级中学”属省立一百O三所中学之一。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金牛镇划属大冶,翌年春,校名改为“湖北省大冶第一初级中学”,同年七月改为“湖北省大冶第二中学”。

一九五八年秋,新设高中部。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大冶县并入黄石市,校名改为“湖北省黄石第十中学”。

一九六二年大冶县恢复建制,校名亦恢复“湖北省大冶第二中学”。“*”期间,校名曾为“湖北省大冶红旗中学”。

一九七八年十月,县*正式确定大冶二中为全县重点高中。

一九八二年秋,初中部停办,学校由完中改为高中。1995年,大冶撤县建市,校名改为“湖北省大冶市第二中学”。

二OO一年元月,学校被授予黄石市示范学校”和“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称号。现设高中39个班,在校学生近2900人,教职员工210人,在岗教师133人,其中高级教师52人,中级教师68人,省骨干教师6人,黄石市学科带头12人,黄石市骨干教师28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2%。校园占地百余亩,建筑面积28000多平方米,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礼堂、饭厅、学生公寓、教工宿舍、运动场,一应俱全。有现代化的语音室、调频发射台、微机室、校园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多媒体教学馆。二中校园幽雅宁静,洁、绿、亮、美,被授予“湖北省绿化先进学校”、“黄石市示范学校”、“黄石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百年历程,世纪辉煌。大冶二中为民族解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祖国振兴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英才。一九四九年以来,有高、初中毕业生25000余人。其中,有8000余人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和出国留学、进修、考察的计四百余人,有地(师)级以上*20余人,县(团)级*数百人。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升学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来升学率更是一年一个台阶,节节上升。二OO四年高考上本科线428人,上线率达61%,二OO五年上本科线553人,上线率达64%,理科最高分607分。

进入新世纪,百年名校,传承文明,与时俱进,迎接新挑战,再铸新辉煌。制订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从而实现“名牌”战略目标:“在大冶是窗口,在黄石是名牌,在湖北有位置,在全国有影响”。古老的大冶二中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