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满族荷包

科普小知识2022-12-24 21:37:14
...

满族荷包是满族传统的民俗工艺品之一,是清代满族服装上的主要佩饰之一。满族荷包属于手工艺品刺绣类,2007年被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满族荷包

性质:民俗工艺品

产地:辽宁地区

荣誉:2007年被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满族荷包

满族人无论男女老幼,讲究佩饰,其中一个主要的佩饰就是荷包。

荷包一般有元宝、鸡心、葫芦等形状,缎面居多,颜色奇异,绣花有结有带,坠有料饰,小巧玲珑,美观大方。

原始的荷包是用兽皮制成的,形状较大,装有食物,实际上就是个干粮袋。清兵入关后,在汉族文化的熏染下,荷包逐渐由绫罗绸缎缝制,并绣有图案。规格也逐渐由大变小,功能也由装食物改为装香料、散银钱和旱烟等。装香料的叫“香荷包”,装烟草的叫“烟荷包”

荷包的质量不一,皇族王孙的荷包用黄色,平民百姓则不准用此色。《旧都文物略》中记载的宫样荷包照片中说:“清代荷包巷,所卖之宫样九件,压金刺绣,花样万千,当时施誉全国”。就是平民百姓的荷包,也是平金打子,这平金打子和压金色刺绣,都要用真金线,材料贵重,工艺复杂。

男的荷包佩于腰带的两侧,女的荷包则要佩于大襟嘴或第二个纽扣上,同时佩有香牌、香串、小怀镜等。

2、历史

满族荷包历史悠久。满族的先人女真人常年出没深山老林,同飞禽走兽打交道,因饮食无定,便在腰间挂一个用兽皮做成的囊袋,里面装着食物,上口用细细的皮带子抽紧。随着女真社会的发展,满族的先人走出了山林,开始了农耕生活,皮囊也演变成布囊,演变成用绫、罗、绸、缎等织物缝就的精致而小巧的佩饰,上面绣了花鸟虫鱼,成为后来的荷包。

3、特色


满族荷包

满族荷包属于手工艺品刺绣类,材质主要是绸缎,有几何图形、动植物形、器物形等造型,用手工刺绣花鸟鱼虫、吉祥用语、戏曲人物、神话传说、祥禽瑞兽、脸谱、古董等纹样,并配以珍珠、玛瑙、琥珀、玉石、流苏等装饰物件,广泛应用于婚恋定情、亲友馈赠、收藏把玩和装饰装潢。特别是端午节庆活动中,荷包用于消灾避邪、祈福呈祥,成为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民俗标志性工艺品。

4、用途

荷包是满族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女子将自己绣的荷包赠于男子,以示定终身,男子等以扳指等回赠。女子赠给男子的定情荷包,叫“对子荷包”。“对子荷包”是把荷包分成相同的两半,合起来一面为平面,另一面凸起,并绣有花鸟、龙凤等吉祥图案,赠送时男女各一半。也有男方到女方相亲时,由男方的母亲把荷包赠给女方的。赠送时,带去一个荷包盒。盒,一尺多、方形,原来是用桦树做的,后来改用玻璃盒。红棉糊底和四周,盒面上红油漆双喜字,四周漆有万字流云,盒地面糊绸。盒中放一对红绸荷包,用扣珠绣成葫芦万字。荷包内放小金如意柄,两荷包当中系一坠,有翡翠、白玉和红玉等,待迎娶送嫁时再一同送回。

荷包在满族中最大的用处是馈赠的礼品。从皇帝赐给大臣,内宫赠送官夫人、宫女,主人赐给奴仆,岁时节日长辈赏绐子孙。也可以转赠,以表示爱心。

5、价值

作为满族现存的“活态文化”之一,满族荷包是满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荣誉

先后4次荣获全国和省内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银奖、优秀奖,并于2007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一篇:娘娘坝镇

下一篇:方城黄石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