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原甘肃省秦剧团)为甘肃省首批转企改制的省级专业艺术院团,其前身为陕甘宁边区陇东文工团秦剧二队,1950年6月与兰州民众社合并,更名为兰州秦剧实验社,1952年8月被甘肃省人民*正式命名为“甘肃省秦剧团”。1970年在“*”中被错误撤消,1980年6月恢复建立甘肃省秦剧团,2012年转企改制后,更名为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文名称: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原名:甘肃省秦剧团
剧种:甘肃秦腔
经典剧目:《锁麟囊》、《大河情》、《游龟山》
1、剧院简介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六十多年来,曾先后创作上演了《飞将军李广》、《央金卓玛》、《白花曲》、《挂圈圈》、《思源》、《大河情》、《锁麟囊》、《敦煌恋》等三十多部新编剧(节)目和一百多部优秀传统剧目,并多次在全国汇演、调演中获得殊荣,受到了**朱德、*等人的亲切接见。先后培养出了王晓玲、刘茂森、屈效梅、王定秦、温警学、窦凤琴、谭建勋、苏凤丽等一批秦腔名家,为甘肃秦腔的普及、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甘肃秦腔”的龙头剧团,剧院现有职工173人(在职90人,离退休83人)。现有上演的大型剧目20多台,折子戏80多出。近五年年均演出190余场次,观众人数年均达150多万人次。为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甘肃省艺术的大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几年来,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省演艺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团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推进甘肃文化六大工程建设和特色文化大省建设这一主线,以*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为重点,以创作艺术精品为突破口,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扣发展这一关系甘肃省秦剧团事业兴衰的第一要务开展工作,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积极探索剧团内部机制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面对重重困难和种种压力,劲不松,气不馁,领导班子苦抓,职工苦干,把不利因素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动力,不断拓宽服务方式,扩大演出规模,提高演出质量,积极做好“千台大戏送农村”工作。经过艰苦不懈地努力,剧团在创作、排练、演出、创收等各方面屡创新高。特别是通过近几年来剧团内部机构的调整和机制改革,使剧团的内部管理、艺术水准、人员素质、综合竞争能力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转企改制后,剧院已建成行当齐全、阵容整齐、青春靓丽,能承接各类演出的强大阵容,剧院灯光音响设备一流,舞台美术装置新颖,乐队、舞美阵容完备,继续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2、剧种介绍
甘肃秦腔文献资料
由于较为古老,一度曾影响过中国戏曲发展的总趋势,故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史料记载,其前身"兰州影"金元已流入京都,曾随元蒙古西征传至波斯。因唱腔"以上下两句倍之",为我国板腔体声腔只滥觞。
明代,成为北京"九腔十八调",对当时西派"北京影"、河北"涿州影"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万历时又名"西秦腔二犯"阑入南体《钵中莲》传奇,也是它成为舞台戏曲之始。所创板腔体被当时南北方花部诸腔"转相效法",又"始蜀伶,后徽伶,尽习之"而流播广远,影响甚大。
甘肃秦腔和所有北方地方戏曲一样,具有唱、念、做、打综合艺术的共性特征,但在"四功"程式之内,本土地域特色鲜明突出,撷取艺术素材来源清晰,在甘肃等地有着极其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主要流传在甘肃全境及周边宁夏、青海、*诸省(区),也与陕西西府秦腔有所交流,是深受西北群众喜爱和欢迎的地方剧种。
其剧本蕴藏极丰,仅1956年甘肃省文化局开展"发掘戏曲遗产竞赛"期间,共收集到传统剧目三千多本(折),最早的出自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5)所抄《麒麟图》,次有清乾隆五十四年秦腔抄本《下宛城》、清嘉庆二十一年秦腔抄本《火烧新野》等珍贵原件;较晚者则系清宣统年间(1909)所抄《胭脂襦》、《龙骨床》、《冰冻岐山》、《九华山》、《双凤钗》、《明月楼》等,绝大部分均抄自清嘉、道、咸、同、光、宣等不同历史时期,且多系甘肃秦腔独有孤本。具有重要的史学、人文和审美价值。
3、所获荣誉
部分荣誉证书
2008年6月,“甘肃秦腔”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单位便设在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思源
创作排演的剧目《思源》2001荣获甘肃省“优秀新创剧目奖”;
2002年获甘肃省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03年获甘肃省第四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
大河情
创作的大型现代秦剧《大河情》2006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中荣获二等奖,同年在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中荣获“新创剧目一等奖”和“编剧一等奖”;
2007年在“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荣获“剧目金奖”和“编剧一等奖”等六个单项一等奖;
2008年在“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荣获“优秀剧目奖”;
2009年7月《大河情》被中宣部、文化部选定参加了“向祖国汇报——庆祝*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
2009年12月,在省委、省*举办的甘肃省第六届敦煌文艺奖评选中,《大河情》获得“敦煌文艺一等奖”。
锁麟囊
改编移植的大型秦腔《锁麟囊》在甘肃省省庆祝建国60周年新创剧目调演评奖中,荣获剧目“大奖”;“导演一等奖”、“作曲一等奖”、“配器一等奖”、“主演一等奖”、“配角一等奖”、“服装设计一等奖”、“舞美设计一等奖”、“灯光设计一等奖”、“道具设计一等奖”、“音响设计一等奖”等15项单项一等奖和一个单项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2010年6月12日和13日,晋京参加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获“改编剧目大奖”;“团体演出奖金奖”;“编导奖金奖”;“表演奖金奖”;“音乐设计奖金奖”;音乐伴奏奖金奖”;“舞台设计奖金奖”;“创意及出品人奖金奖”。
2010年9月1日、2日,该剧赴西安参加了“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获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并荣获“优秀舞美设计奖”(含灯光)、“优秀音乐奖”(含配器)、主演苏凤丽荣获“优秀表演奖”、演员王志平荣获“表演奖”。
4、剧院领导
董事长王建平
王建平,男,河北易县人,生于1956年10月,中*员,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编剧,第九届甘肃省政协委员,现为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555”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
其主要作品有:《西域情》、《黄土情》、《开国第一刀》、《胡杨河》、《思源》、《大河情》、《敦煌恋》等。以上作品经省、市院(团)排演后,曾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四次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三次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中国秦腔艺术节剧目一等奖”及中国“人口文化奖”,“甘肃省新创剧目编剧一等奖”、“编剧金奖”,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编剧金奖”等奖项。
其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剧本《黄土情》、《思源》、《大河情》、《敦煌恋》等被*刊物《剧本》等刊载;并在国内知名刊物发表《对我省剧场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甘肃舞台艺术的发展与思考》、《以艺术精品弘扬核心价值观》、《创排秦腔之有益探索》等论文二十多篇。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曲剧本《太平岭》2010年10月,获中国戏剧文学协会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银奖。
马临军
马临军,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中*员,大专学历。
1999年7月、2006年7月两次被评为省文化系统优秀*员。曾在《黑雾》、《家庭公案》、《大报仇》、《牡丹月里来》等剧中担任主演。小品《电话汇报》曾荣获全省小品调演一等奖。
苏凤丽
苏凤丽,女,汉族,生于1971年12月5日,高中学历,甘肃平凉人,1996年07月加入中*员。1986年07月毕业于甘肃省平凉市艺术学校,1987年10月至1999年10月在平凉市秦剧团工作,1999年11月调入甘肃省秦剧团。现为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甘肃省地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苏凤丽师承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尽得“肖派”真传,近年又潜心研究敏腔(即李正敏派),主攻青衣,是西北秦腔界最著名的优秀青年旦角演员。
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苏凤丽通过50多本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10多本现代戏中,创造和扮演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完善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艺术功力。曾先后主演了《锁麟囊》、《玉堂春》、《梨花情》、《铡美案》、《回荆州》、《玉蝉泪》、《五典坡》、《湖阳春梦》等30度部剧目。以其正宗、地道的秦腔表演艺术,赢得了西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骄人的艺术就成。
2009年6月13日陕西省第一批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展演活动中,苏凤丽拜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肖玉玲为师,由陕西省文化厅特发证书。从艺以来多次荣获省级、*金奖、一等奖。2013年主演的《锁麟囊》荣获中国戏曲类最高奖项梅花奖。
5、主要演员
名家风采
左育强
左育强,男,汉族,生于1963年10月,中*员,一级演员。
曾在《清风亭》、《铡美案》、《赵飞搬兵》、《赵氏孤儿》、《窦娥冤》、《金沙滩》、《回荆州》、《五典坡》、《游龟山》、《闯宫抱斗》、《牧羊卷》《葫芦峪》、《八件衣》、《辕门斩子》、《祭灵》、《走雪》、中担任主演;
在本戏《玉堂春》、《梨花情》、《出棠邑》、《火焰驹》、《玉蝉泪》、《三滴血》、担任主要配角。
在折子戏《三娘教子》、《打镇台》、担任主要配角。
折子戏《海瑞驯虎》、《苏武牧羊》片段,由*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现场转播。
1995在大型剧目《西域情》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获张掖地区行署授予"优秀演员"称号。
1997年在大型剧目《黄土情》领衔主演,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五个一工程奖"本人荣获表演一等奖。
2002年在大型新创剧目《思源》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表演二等奖奖;同年在折子戏《辕门斩子》头帐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表演一等奖奖;
2003年大型新创剧目《中国戏曲红梅奖七建杯》获省剧协,文联颁发的演唱一等奖;
2006年大型新创剧目《大河情》获全省新创剧目调演主演一等奖;
2007年大型新创剧目《大河情》获全国优秀地方戏评比展演优秀表演奖;
2008在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大河情》获优秀表演奖;
2009年《锁麟囊》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创剧目调演获配角一等奖。
贺忠宏
贺忠宏,男,汉族,生于1962年,甘肃省灵台县人,中*员,,一级演员。
1976年8月在甘肃省灵台县秦剧团参加工作,曾担任该团业务团长。1990年调入甘肃省秦剧团工作。
从艺30多年来,主攻文武须生,热爱党的文艺事业,刻苦学习,虚心求教,苦练基本功,先后主演过《忠义千秋》、《大登》、《忠保国》、《海瑞训虎》、《李奇伏剑》、《出堂邑》、《金沙滩》、《临潼山》、《出五关》、《徐策跑城》、《放饭》、《长坂坡》、《铡美案》、《大报仇》等。深受专家和广大秦腔爱好者的好评和欢迎。
主演剧目《挑袍》、《徐策跑城》曾在*电视台名人名段欣赏栏目播放;主演剧目《古城会》在陕西电视台"三秦之声"栏目和甘肃电视台"大戏台"栏目播放。个人专辑《杀庙》、《古城会》、《徐策跑城》现已出版发行。
主演剧目曾多次荣获国家和甘肃省有关部门表彰奖励;个人曾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
新秀演员
曹灵:三级演员,主攻小旦。曾主演《游龟山》、《火焰驹》、《霍小玉》、《劈棺》等。荣获全省旦角大赛一等奖。
陈慧霞:优秀青年演员,主攻闺阁,青衣旦。曾主演《苏三起解》《深宵幽会》。荣获全省旦角大赛铜奖。
陈金芳: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正小旦。曾主演《火焰驹》、《湖阳春梦》、《大回荆州》、《四贤册》等。荣获全省旦角演员大奖赛金奖,红梅大赛一等奖。
陈永胜:三级演员,主攻武生。曾主演《水擒史文恭》、《战冀州》、《伐子都》、《战马超》等剧目。曾获全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三等奖、二等奖;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等。
窦玮: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正小旦。曾主演《打神告庙》、《刺虎》、《湖阳春梦》等。曾荣获全省旦角大赛金奖。
杜玲敏:优秀青年演员,主攻小旦。曾主演《梳妆挂画》等。曾荣获全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全省新剧目调演二等奖。
高鹏杰: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武生。曾主演《伐子都》、《艳阳楼》、《盘肠战》等。曾荣获全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二等奖;荣获全国"小梅花"奖。
郭凤:优秀青年演员,主攻青衣。曾主演《铡美案》、《慈母泪》、《焚宫》等。荣获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
郭凯杰:三级演员,主攻文丑。曾主演《忠保国》、《湖阳春梦》、《拾黄金》、《教学》等。曾荣获全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二等奖;红梅大赛二等奖。
胡喆: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武生,主要剧目有:《三岔口》、《劈山救母》。
杨昕燕:优秀青年演员,曾参演《杀狗劝妻》、《走雪》等。
雷小均:优秀青年演员,主攻生角。曾主演《玉堂春》、《火焰驹》、《八件衣》、《拷寇》等。荣获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
李晨: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正小旦。曾主演《劈棺》、《香山寺还愿》、《慈母泪》等。曾荣获陕西省石榴花奖金奖。
李峰:国家二级演员,主攻须生。曾主演《游龟山》、《铡美案》、《出棠邑》等,荣获全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
李少锋:优秀青年演员:主攻丑、武丑,曾出演《三休樊梨花》、《八件衣》等。折子戏《拾黄金》等。荣获获西安市梨园大擂台表演一等奖。
李义东: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武生。曾出演《长坂坡》、《盘肠战》。
刘鹏:优秀青年演员,主攻须生。曾出演《打镇台》、《杀庙》等。
刘晚霞: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武旦。曾荣获"小梅花"奖。
罗娜: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正小旦。曾主演《三上轿》、《香山寺还愿》、《玉堂春》等。曾荣获陕西省首届秦腔大赛银奖。
马永红:三级演员,主攻花脸。曾主演《忠保国》、《铡美案》、《赵氏孤儿》、《斩单童》、《五台会兄》等,荣获红梅大赛一等奖。
潘慧: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武旦。曾出演《昭君出塞》。
宋少峰:优秀青年演员,主攻须生。曾主演《周仁回府》、《杀驿》、《拷寇》等。曾荣获陕西省文华奖一等奖。
王景平:优秀青年演员,主攻生角。曾主演《罗成叫关》、《杀嫂》、《周仁回府》等。曾荣获全省演员大奖赛二等奖。
王婷:优秀青年演员,主攻闺阁旦。曾主演《河湾洗衣》、《鬼怨》等。
肖松:三级演员,主攻生角。曾主演《玉堂春》、《周仁回府》、《火焰驹》、《慈母泪》、《白逼宫》等。荣获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
杨小凤: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武旦。曾出演《大河情》、《敦煌韵》《锁麟囊》《思源》等
杨晓龙:优秀青年演员,曾出演《徐策跑城》、《临潼山》、《杀庙》等
邹红艳:优秀青年演员,主攻老旦。曾出演《清风亭》、《火焰驹》、《大辕门》、《五典坡》等。
张月:三级演员,主攻武生。曾主演《大回荆州》、《火焰驹》、《火烧裴元庆》、《伐子都》、《白水滩》等。荣获全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张天兆: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架子花脸,曾主演折子戏《芦花荡》、《三对面》、本戏《火焰驹》
6、经典剧目
锁麟囊
锁麟囊
登州富家之女薛湘灵出嫁之时,其母按当地习俗予之"锁麟囊",取"早生贵子"之意,内藏珠宝。
薛湘灵出嫁当日,中途遇雨,在"春秋亭"暂避,恰遇同日出嫁的贫家女子赵守贞,赵感叹家境贫寒、世态炎凉,在破旧的花轿中悲恸,湘灵闻知,慨然以"锁麟囊"相赠。
六年后,登州遭遇水灾,薛家逃难,湘灵与家人失散,流落莱州,遇旧仆薛良,携至当地绅士家所设粥棚,适逢绅士为儿子麟儿雇保姆,湘灵应聘入府,伴麟儿游戏中,百感交集。
麟儿玩耍中抛球入一小楼,促湘灵去取,湘灵登楼,见昔日之"锁麟囊"供奉桌上,不觉感涕。赵守贞见状盘诘,方知湘灵为当年赠囊之人,敬为上宾,结为金兰,助湘灵一家团圆。
秦腔《锁麟囊》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加入了时代的元素;既保持了京剧程派的神韵,又融入了秦腔肖派的风采;把传统经典当代化,把京剧经典秦腔化。将传统道德审美与当代价值取向相结合,凸显此剧的现实意义和艺术追求;舞台设计深谙戏曲大写意之妙,干净大气,精美雅致;音乐设计独具风格,着力拓展秦腔的阴柔之美,把秦腔的真正文化意蕴挖掘出来;服装设计既尊重传统审美,又关照到当代观众的视觉体验,不陈旧,也不花哨;演员表演更是一大亮点,行当齐全,功力不凡。甘肃省秦剧团将《锁麟囊》搬上地方戏舞台,同时具有其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双重意义。
甘肃省秦剧团移植改编的大型秦腔《锁麟囊》,舞台呈现虽平素而不平淡,面目一新却修旧如旧,完整饱满,气畅韵怡。
秦腔《锁麟囊》的成功推出,不仅为秦腔这一古老剧种丰富了上演剧目,不仅为地方戏移植经典作了有益的探索,而且对于戏剧如何呼唤人性、回归艺术本体,以及经典剧目何以盛演不衰等成因的探讨,将更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尊重了人性,也必将被时间所尊重。
肯定了戏剧性,也必将被观众所肯定。
大河情
大河情
花儿、牡丹、牡丹、少年,古老的大河,围绕着美丽的月亮湾。回、撒拉、东乡、保安等各族*信众在大首领杨秉清的率领下,马背弯刀,日耕月作,生生不息。抗战爆发,日寇战机的硝烟,笼罩了月亮湾皎洁的月光……
风流倜傥的杨府公子杨世龙与爱国女学生白雪儿漫花儿时产生爱情,相约成婚。但日寇铁骑踏碎了白雪儿的情梦。为了国家,她决定推迟婚期,动员杨世龙同赴抗日前线。杨却认为抗日与穆民无关,心存幻想。白雪儿毅然奔赴抗日前线。杨因失去白雪儿,从而一蹶不振,沉溺于花儿美酒。
白雪儿的哥哥杨府大总管白达理趁购买军火之机,投敌为奸,将假扮成皮货商的日本间谍马选三带入杨府。马为达到建立"******国"的罪恶目的,将伪"满洲国"皇帝的远房表妹(格格)介绍给杨世龙,杨秉清不知是计,贸然答应了亲事。杨世龙为了白雪儿,不肯与格格圆房。格格在知道自己被日本人利用的阴谋后,表明心迹,拔刀自尽。
杨秉清为求安自保,拒不听从第八战区司令部整编,司令部以"满回联姻"的罪名,令杨缴械投降,否则,重兵围剿。日本间谍川草狂堂趁机策反杨,否则,将派战机炸平月亮湾,此时杨方知受骗。风雨欲来,剑拔弩张,杨陷入深深的选择之中……。千钧一发之际,杨秉清用生命做出了一个中国*惊天动地的决定……
阿大的"归真",唤醒了杨世龙的良知,他毅然选择了将家族武装整编为"西北回民抗日骑兵纵队",并率队开赴抗日前线。
一场血战,气势惊天,八百勇士,血染沙场。
日军围追堵截,将杨世龙和白雪逼上悬崖。天边升起一弯新月,面对侵略者的刺刀,杨世龙和白雪儿相拥着,走向了大河,走向了母亲,走向了永恒……
奇哉!大河子孙!壮哉!中华儿女。
主创人员
编剧:
王建平,现任甘肃省秦剧团团长,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西域情》、《黄土情》、《开国第一刀》、《胡杨河》、《思源》等。作品曾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四次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三次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及"甘肃省新创剧目编剧一等奖"、"编剧金奖"等。
张万红主要作品有:《黄花情》、《泛金的黄土地》等。
导演:
陈薪伊,著名戏剧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奥赛罗》、《雷雨》、《夏王悲歌》、《张骞》、《徽州女人》、《红楼梦》等。执导的《商鞅》、《贞观盛世》、《红领巾》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十多次获文华编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戏剧学院首届学院奖导演奖、中国戏剧"金狮导演奖"等多项大奖。
石宏图,著名戏曲导演。主要作品有:《哪吒》、《梅韵》、《甲申祭》、《换剑记》、《杜兰朵》、《芦苇情》、《红桥滩》等。多次获得导演奖、优秀导演奖。曾赴日本研修该国传统戏剧,并著有《东瀛戏剧录》一书。担任中国戏剧梅花奖评委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专家库专家。
作曲:
吴复兴曾担任秦剧《洪湖赤卫队》、《祝福》、《西域情》等几十部剧目的作曲。
王激主要作品有:大型秦腔历史故事剧《蔡伦》作曲获文华音乐大奖;大型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作曲获文华音乐大奖;《留下真情》、《陕北婆姨》、《飘来的媳妇》、《思源》、《谷雨》等戏均获*、省级优秀音乐奖。
孙铁民曾担任歌剧《阴山下》、《马五哥与尕豆妹》、《花海雪冤》等几十部剧目的作曲。
舞美设计:
王晶,200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在话剧《白领心事》、《花木兰》、京剧《袁崇焕》等剧中担任舞美设计。
主要演员:
谭建勋,主工小生、须生。中国第十八届戏剧"梅花奖"得主。甘肃省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国剧协会员。先后主演《周仁回府》、《赵氏孤儿》、《八件衣》、《梨花情》、《飞将军李广》等剧目。曾荣获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优秀表演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甘肃省文化艺术人才金飞天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奖项。
左育强,主工须生、老生。曾在《黄土情》、《思源》、《海瑞训虎》、《辕门斩子》、《二堂舍子》等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先后荣获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表演一等奖、中国第二届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二等奖等奖项。
苏凤丽,主工正旦。曾在《梨花情》、《飞将军李广》、《玉堂春》、《铡美案》、《探窑》等剧目中饰演主要角色。曾荣获第一、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新创剧目调演一等奖、文化艺术人才银飞天奖、首届红梅大奖赛"红梅大奖"等奖项。
陈金芳,主工正小旦。先后在《梨花情》、《打路》等剧目中饰演主要角色。曾荣获甘肃省旦角大赛金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二等奖、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表演二等奖。
获得荣誉
《大河情》是第一部在戏曲舞台上反映回族等*信众由觉醒到奋起到奔赴抗日前线共御外侮的艺术作品。首演后观众反映强烈,至今已演出89场。
2006年11月20日,《大河情》做为开幕式,参加了"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荣获"综合演出一等奖"等18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2006年12月参加"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获"二等奖"。
2007年10月参加"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获"剧目金奖";"优秀编剧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服装设计奖",主演谭建勋、左育强、苏凤丽同时获得"优秀表演奖"。
2008年10月参加"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优秀主演"、"优秀灯光设计"、"优秀舞美设计"、"优秀服装设计"奖。
甘肃省秦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大型秦剧《大河情》是一部具有独特民族意识的戏曲和浓郁甘肃地方特色的剧目,书写了一个民族觉醒的过程,主题鲜明、深刻,表现形式新颖,第一次在艺术上融二项*非物质遗产"秦腔"和"花儿"为一体,把秦腔这项传统艺术和现代舞台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第一次把甘肃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回族抗日事件搬上了戏曲舞台,拓宽了戏剧舞台对抗日题材的呈现,开创了少数民族抗日题材舞台剧的先河。是一部弘扬主旋律、展现民族团结精神、宣传爱国主义情怀和反映民族觉醒的史诗剧,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民族价值。
该剧故事情节精彩纷呈,西北"花儿"与"秦腔"交相辉映,气势恢宏,地方特色浓郁;舞美、灯光、服装设计大气,民族、民间色彩显明,大西北色彩一览无余;舞台人物形象突出,演员表演淳朴、自然,成功塑造了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群体英杰的形象,深刻揭示了一个民族在面临民族危亡之时的觉醒,完美地展现出了各民族之间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构造*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河情》上演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民日报》、*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通讯》、《兰州日报》等十多家省内外媒体对《大河情》的演出进行了相关报道。《*通讯》在报道中评价该剧是:"一曲讴歌*抗日的赞歌、一部*同胞必看的戏剧。"《兰州晚报》报道:"《大河情》好听好看,令专家们热血沸腾。"
在国家民委、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大河情》荣获最高奖"剧目金奖",并获得了"优秀编剧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服装设计奖"。主演谭建勋、左育强、苏凤丽同时获得"优秀表演奖",获奖数量列参演剧目之首。
目前,《大河情》已演出89场次,经济收入40多万元,大西北是我国*同胞的聚居地,该剧的成功演出为甘肃省这样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和谐、团结,社会稳定,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构造*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出棠邑
出棠邑(亦名《拆书》、《杀府》、《伍员逃国》)秦腔传统戏。
剧情:
春秋时,楚平王无道,父纳子妻,伍奢诤谏,反被下狱,又恐奢子伍尚、伍员为患,命奢下书棠邑,召二子进京同戮。尚、员得书疑之,商定伍尚回朝,同父受戮,伍员逃国。平王命武成黑追之,伍员箭穿其身,命告平王,如杀父兄,则将灭楚。
游龟山
《游龟山》剧情介绍:
湖广总督卢林之子卢世宽,闲游龟山,纵犬行凶打死了卖渔老翁胡彦。江夏县田云山之子田玉川亦闲游龟山,因抱打不平失手打死卢世宽。
田玉川在逃避缉拿途中,得到胡彦女儿渔家女胡凤莲相助,并在共患难基础上,为相互性格之美所感动,萌生了爱情,遂于小舟中私订终身。田玉川将随身所带传家瑰宝“蝴蝶杯”赠于凤莲。胡凤莲为父申冤,在县衙二堂凭杯认亲,得到田玉川父母关怀。适总督差人捉拿田云山,胡凤莲机智勇敢,义正词严,在公堂之上,有力地反击卢林,使卢林不得已怒而退堂。布政司董威被胡凤莲英勇大气而感动,将其收为义女,依仗公理,不惧权势,替胡父伸冤。
敦煌恋
大型原创现代秦腔《敦煌之恋》以"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为创作原型,是第一部反映敦煌文物保护战线上文化英雄的舞台剧,该剧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围绕敦煌展开故事,表现了
上世纪40年代,一群艺术"朝圣者"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前往环境艰苦的戈壁大漠,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历经妻离子散、命运浮沉的种种不幸,却义无反顾地为保护莫高窟,修复壁画,向世人介绍敦煌艺术,忍辱负重、艰苦奋斗的感人篇章。该剧通过主人公的人生选择、情感选择、事业选择,展现了他们的人性光辉和真、善、美的永存;展现了常书鸿先生心系民族命运,致力于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风范与情操,深情讴歌了以常书鸿先生为代表的艺术"朝圣者",对敦煌艺术宝窟的苦恋和守望,以及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
大回荆州
剧情简介
刘备赘婚东吴不思回转荆州。赵云按诸葛亮锦囊计,使刘备回荆州。途中周瑜堵截刘备不成,反中诸葛亮计谋,被张飞所败。
主演
贺忠宏饰刘备陈金芳饰孙尚香
左育强饰诸葛亮张月饰张云
雷小军饰周瑜郑春林饰张飞
司鼓:王鹏亮板胡:程雷
窦娥冤
剧情简介
该剧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故事讲述寡妇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主演
苏凤丽饰窦娥
司鼓:张先利
板胡:赵水龙
7、所属集团
中国甘肃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由原甘肃省直艺术表演院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而成,为省属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集团下辖甘肃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省演出公司、甘肃省舞台美术工厂有限责任公司8家子公司,并代管甘肃省歌剧院、甘肃省陇剧院2家事业性质的艺术院团。
初步形成了集国内外文艺演出、大型演出策划、舞台美术工程设计制作、灯光音响设备租赁、文化艺术培训、影剧院营运、*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艺品研制营销、音视频制作、广告设计制作及室内装饰设计制作、书画艺术品创作销售、承办各类*和省级的大型文艺活动于一体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
集团现有在职职工86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1人,高级职称人员4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1人。拥有实力雄厚的专业艺术创作和表演力量,创作和积累了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