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板湖镇

科普小知识 2024-04-17 10:33:20
...

阜宁县辖镇。1942年置板湖区,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1公里。面积68.8平方公里,人口5.4万。陆硕公路、板陈公路过境,民便河、潮沟河通航。辖板湖、良种场、魏庄、卦场、陆庄、孙西、徐庆、陈庄、西崔、画士、孙庄、殷庄、东兴、南郭、北荡、沟东、张郭、松林、赵庄、汪黄、孔荡、金王、邵堪、前进、老王、戚桥、小郑、侉周、小夏、小晏、丰荡、前汪、张费、金陵、高杨、北曹、徐张、岔徐38个村委会。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

中文名称:板湖镇

行政代码:320923109

身份证前6位:320923

长途区号:0515

政编码:224000

隶属政区:阜宁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苏J

辖区面积:68.8km2

人口数量:约5.4万人

人口密度:785人/km2

1、地方简介


板湖镇

板湖镇位于阜宁县腹部,是江苏省“教育工作促小康先进单位”、盐城市“建筑之乡”、“盐城市新型小城镇”、“盐城市重点镇”和“村民自治模范镇”,享有中国工业除尘布“四大生产基地之一”之美誉,下辖18个村(居),人口5.4万,总面积为72平方公里。史载板湖:“湖明水秀、村坊稠密、土地肥沃、民富幅凑”,素有“金湖乐地”之称,历来是苏北重要的商业贸易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后,更是一个资源丰富、蓄势待发的投资兴业的热土。

板湖镇古为湖心镇,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苏中、苏北重要商品贸易集散中心,位于阜宁县腹部,紧依苏北灌溉总渠东侧,气候温和,土地肥沃,309省道、射阜淮公路、民便河、潮沟河贯穿其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水陆交通把板湖与外界拉得更紧。

板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整个镇地势平坦,河网纵横,雨水充沛,宜林宜果、宜栽宜养,粮、棉、油、畜、禽、鱼、果、蔬一应俱全,有“金湖乐地”之称;板湖人才济济。全镇在国家机关以及省、市大专院校担任重要职务的有100多人,海外“三胞”和侨胞60多人,分别分布在美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板湖人自我加压精神强。五万干群凭“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制造出省内外知名品牌“清湖“牌、”蓝宇”牌工业除尘用布,“绿地”牌滤袋更是闻名全国。生产出苏北一绝“戚桥歪子茶干”等农副工产品;板湖人凭诚信立身行事。每一位板湖人把“承诺”当成一顶“紧箍咒”,木鱼紧敲,警钟常鸣,践行成约,取信于民。

2、城镇建设

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板湖镇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亿万农民的新期待。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妥推进。从实践看,“建设板湖镇、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组建新机制(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和“创建好班子”则是板湖镇建设中群众最关注的“民心工程”,必须扎实抓好。

建设板湖镇,改善人居环境。“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卫生,四看住”。这个集中体现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最直接明了的“四看”工程,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对外有吸引力,对内有凝聚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农村住房建设和整个板湖镇建设规划,“建房杂乱散、环境脏乱差”成了板湖镇基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块心病,是农民对基层*工作不满的碰撞点。因此,加强村庄规划和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各基层领导*,要依据新农村建设“要有优美的自然风貌和田园风光,要有富含乡土气息的村舍农庄,要有清新宜人的人居环境”这一细化指数,抢抓国家和省市县有关惠顾“三农”政策的机遇,以村镇建设规划为龙头,以“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为突破口,开展好“三化”,即村道硬化、村庄净化、村边绿化活动,使板湖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让农民满意。

3、经济发展


板湖镇

发展新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而产业发展则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富裕农民,农民才有幸福,建设*新农村才有基础。如果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农民群众富不起来,建设新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培养新农民,增强发展动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的力量源泉。在当前,农民素质不高、创业能力不强是新农建设速度不快的根源之一。因此,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把培养“既有生存能力、又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型农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大力实施好“农民知识化”工程,即: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形成“一人打工致富一家,外出一帮带动一方”的效应,使广大农民成为“就业在二、三产业,居住在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4、行政区划

板湖镇区划

320923109001121板湖居委会

320923109200122孙合村委会

320923109201220三鑫村委会

320923109202220渠东村委会

320923109203220陈徐村委会

320923109204220南殷村委会

320923109205220西崔村委会

320923109206220沟北村委会

320923109207220戚桥村委会

320923109208220孔荡村委会

320923109209220邵湛村委会

320923109210220赵黄村委会

320923109211220侉周村委会

320923109212220郑朱村委会

320923109213220河北村委会

320923109214220蔡张村委会

320923109215220前汪村委会

320923109216220渠河村委会

5、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8833

男25211

女23622

家庭户户数12875

家庭户总人口(总)48298

家庭户男24898

家庭户女23400

0-14岁(总)9330

0-14岁男5106

0-14岁女4224

15-64岁(总)35731

15-64岁男18529

15-64岁女17202

65岁及以上(总)3772

65岁及以上男1576

65岁及以上女219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7631

6、城镇人物

朱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

(1930— )江苏阜宁板湖人。1946年1月加入中国*,曾任厂党支部代书记。1950年至195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工厂管理系学习。1952年至1957年于苏联第涅伯尔彼德罗夫斯克矿业学院地质勘探系学习。同年回国后,历任地质部江西赣东北地质大队技术员、技术负责人,上饶专区地质队副队长、队长、工程师,上饶专署地质处处长,赣东北地质大队队长。1963年至1966年任江西省地质局地矿处副处长、局副总工程师兼赣东北铜矿会战指挥部总工程师。1966年至1971年受“*”的冲击,下放到江西永丰县劳动。1971年至1973年任江西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地质组组长。1974年至1979年任江西地质局地质矿产处负责人,德兴铜矿地质工作会战指挥部指挥、党委书记。1979年后,任江西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82年后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部长、党组书记,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矿业协会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地学哲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校长。1994年后,任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党组书记。1994年3月至1998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是*第十二届*候补委员、委员,第十三、十四届*委员;政协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

7、附近景点


鸳鸯白果树

宋公纪功碑

人民群众为纪念原阜东县县长宋乃德于民国30年(1941)组织民工近二万人建筑防海潮大堤,造福后代,特购办此碑。碑长196公分,宽61公分,厚12公分,碑文为开明士绅杨芷江所撰。当时碑立于海堤上。“0”期间,碑身被“红小兵”砍断,现断碑存于临淮乡。

宋公纪功碑碑文维民国纪元二十九年,岁庚辰之冬,沁阳宋公乃德来宰吾阜宁。下车伊始咨询民之疾苦,以为政之急其修筑八滩东北之捍海堤乎。本邑地形受黄河冲积,变迁靡宁,爱居爱处悉依堤埝为障。自二十七年秋遭风涛冲激,沿海大堤荡为平地,淹死者万余人,损失财产无数,孑遗之民悚于危殆,迁徒流转,屋庐为虚。当经本地方人士呼吁得更拨款修复。卒以经费减少堤身低小,三年四溢,贻害弥滋。公有鉴于此,辛已秋,具情呈准-永兴黄公,乃集众议,排万难征求地方人士通治水利工程者十余辈,朝夕研讨,计划兴建,乃运粮筹款,任职分工,征集民夫八千余人,历时六十余日,北堤筑成,继拟赓续修复南堤,时已届冬季。初,复有敌伪狙伺,连戕我临工主任陈君景石、区长陈君振东,公坚不为动,督励益急。适大雨时行,民夫裸体没泥下,公为勤作循抚,已亦力疾往来雨下,日以继夜。寒冷节候忽放晴,十八日夜深南堤筑成。参加是役者莫不赞公之毅力,而为吾民也,劳瘁甚矣。据统计,筑成长堤南起华成北至淮河约八十华里,底宽二十一公尺,顶宽三公尺五寸,高度七公尺八寸,动用现币、粮食等共五十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元有奇,核与历次修筑之经费樽节盖多多也。既成,凡吾邑东北人民居者宅安,亡者返处,开荒辟卤,以垦以盐,咸感公德,颂公之功,公议勒石以垂久远,爱乃定名为宋公堤云。湘不文,不能表彰公之功德,仅就身亲历目亲见者翔实志之以抒其真,俾后世之人知公造福于吾邑也,如举之艰且困苦,后来子孙尸而祝焉可也,斯为记。

民国纪元三十年岁次辛已仲冬之月,邑人杨湘撰文,何冰生书丹,顾汝磊篆额,汪周刻石。

王桥战斗烈士纪念碑

民国32年(1943)年3月30日,在王桥战斗中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二营副营长王光汉等48名指战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地方*为了永志烈士们的功勋,在王桥建立烈士陵园。

烈士墓前立一墓碑身长170公分,宽45公分,上刻王光汉等48位烈士姓名,陵园中间建一座纪念塔,塔高16米,为长方体砖结构。1987年改建为纪念碑,钢筋水泥结构。碑为三棱形刺刀状,碑高18.5米,三面都塑有“王桥战斗烈士纪念碑”字样。

鸳鸯白果树

在废黄河入海口处的滨海港区,有两析相依相儇、高耸参天的白果树,当地人称之为“鸳鸳白果树”。此树所在滨海港镇友谊村,素有“果木之乡”、“药村秀”之称,旧时李桃园角美誉在外,此地既是地方名胜,又是-上有标名的要地之一。说名胜就是因为有两棵参天的雌雄株连的白果树而来。这两棵树树高均在15米左右,树围各为3.4米左右,东西座向,东雌西雄,树根缠绕紧密相连,有趣的是两株白果树露出表土的一根70公分粗的侧根连为一体,成挽手状,真可谓是名付其实的“鸳鸳树”,树龄有208年,人们称其为银杏王。这两棵树,是旧时李桃园角地主李素成、李为之个人财产,后又归李素成单独管理,解放后,产权归临淮乡条河村所有,如今承包给当地农民看护。多年来,两棵白果树枝叶繁茂,年产300多公斤,据住此地约78岁老人惠开宇介绍,传说李姓人家有80岁老太在其孩子的背驮下拿着从苏州城寻来的雌雄白果树苗,亲手栽植。根据旧时说法,李老太景0“智”,她亲自在80岁当时栽树期望在20年后在她活着时就能结果,好让子孙早获树果。

8、地方特产


盐城海盐

滨海白首乌

滨海白首乌,当地俗称何首乌、白何首乌,简称首乌,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耳叶牛皮消,是中国传统的食、药、美容兼用植物。全国白首乌耳叶牛皮消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当地农民种植白首乌的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首乌之乡。

本草考证表明,白首乌始用于晚塘,盛行于宋明,沿用至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历代医家视为摄身防老珍品,具有安神补血、收敛精气、滋补肝肾、乌须黑发、抗衰老等功效。唐元和七年(公元81年),李翱作《何首乌录》,宋《开宝本草》首乌项下载,“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又说:“春夏秋采其根,雌雄并用”。明李中梓指出:“白者入气,赤者入血,赤白合用,气血交培”。李时珍在临床实践中也重视赤白合用的传统经验,《本草纲目》收载的以何首乌为主药的补益方,均按赤、白何首乌各半的原则炮制和配伍。可见自古以来何首乌就有赤、白之分,并有赤、白合用的传统。至于原植物,据《图经本草》记载,“春生苗,茎紫色,叶相对类薯芋,而不光泽。夏秋开黄白花……,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结合《本草纲目》、《证类本草》以及唐李翱的《何首乌录》的附图记载,赤者原植物为蓼科蓼属何首乌,即赤首乌、雄首乌、赤何首乌。而白者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的耳叶牛皮消、隔山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这三个品种即为白首乌、雌首乌、白何首乌。其中耳叶牛皮消主产在江苏滨海,有二百余年栽培史,民间一直沿用至今;隔山牛皮消主产在吉林延吉,野生种;戟叶牛皮消主产在山东泰安,野生为主,亦有少量栽培。

白首乌耳叶牛皮消在滨海由原始的野生种逐步驯化为当地特用的栽培种,其种植历史已有二百余年。废黄河故道地区的滨海白首乌种植地域,其生态环境的综合因素形成了适宜白首乌生长发育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盐城海盐

盐城市区美景(15张)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盐城市区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阜宁的三灶镇、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

盐城海盐产地范围为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洋港、黄沙港镇107.37平方公里滩涂,滨海县滨淮镇东罾村、玉华村78.5平方公里滩涂,响水县陈家港镇、黄海农场210平方公里滩涂。

豉椒小银鱼

银鱼干100克、青椒一只、洋葱半个

准备调料:姜一小块、蒜两瓣、干豆豉一小茶匙、油、盐、胡椒粉制作过程:

1、青椒、洋葱分别切丝,姜切丝,蒜切末,小银鱼干用水稍浸,立刻捞起甩去水分;

2、锅中放油烧热,下干豆豉、姜丝、蒜末爆香;

3、下洋葱丝、青椒丝煸软,再将小银鱼干倒入,翻炒均匀,调入少许盐(豆豉有咸味,盐一定要少加),沿锅边略加入少许水;

4、翻炒2-3分钟,到小银鱼出香味,变软时,撒入少许胡椒粉关火起锅。小提示:银鱼干浸泡水是为了以免鱼干口感太过干硬,浸水的时间不能太长,是为了避免水将鱼干的香味冲淡。

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

上一篇: 芦沟镇

下一篇: 庆丰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