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危机根源剖析
内容摘要:社会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其中*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本文从*信用的理论、*、能力、利益和行为方面去探寻*信用危机的根源,以期对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信用 危机 根源 理论 *
作为维系社会共享价值、稳定社会期望模式的复杂机制,“信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古老议题。社会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其中*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就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来看,*信用也面临着危机。分析当前我国*信用危机的根源,并从根源上解决*信用危机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信用危机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根源
*信用理论虽然没有被系统、完整地提出过,但是其它理论学派却给这一理论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被广大学者认为是*信任的理论基础之一,而委托—代理情况下的信息不对称也恰恰是*信用危机的理论根源。公众将行政权委托给*,是委托人,*是公众委托的代理人,*根据公众的授权采取行动完成委托的公共事务。而委托人要有效地控制代理人的行为,就需要了解代理人本身以及客观环境的完全信息,了解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可以限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由于*对信息的天然垄断性,另一方面*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这些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公众对*监督约束困难。WWw.11665.COm在*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约束的情况下,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可能完全颠倒过来,代理人由于掌握着公共权力而成为管理者。这样*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出现反客为主漠视委托人意愿的现象,使公众的意愿和利益得不到回应,公众也就无法再信任*。
*根源
一是行政管理*不规范。尽管*行为的失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未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不能满意的回应公众的期待和信任。受封建文化和计划经济*的深刻影响,我国*尤其是地方*行政管理*不规范,某些管理者超越公众给予的委托权力。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相互推诿责任或者相互争夺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约束、监督制度不完善。在实际生活中,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机制缺乏应有的力度,监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行政监督中监督主体过多、监督无力和监督职能不明确以及缺乏独立性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导致权力机关监督几乎流于形式。
三是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决策危害了公共利益时,应对主要的*责任人给予一定的惩罚,让失信的行为和失信的责任、后果相对应。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人员的权责主体很难划分明确,即使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行政程序规则,当面对行政责任问题时,无力追究或者是不去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行政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对于*官员的晋升考核机制不健全,过于看重政绩和经济效益,忽略了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也作为一个考核标准。
能力根源
(一)财政能力有限
*的存在和运作需要庞大的财政开支,如果财政能力弱小就会限制*行政职能的履行。而*行政职能的履行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使得*的政策执行缺乏物质保障,政策执行不力。财力的缺乏也会导致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滞后,像教育、卫生、医疗、水电、交通等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二)行政运作的能力低效
我国行政管理*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各级地方*的机构设置几经调整、精简,但至今仍存在机构臃肿、行政低效的局面。在同样的财政能力条件下,一个运作能力强、可以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机构,毫无疑问会比一个低效能的行政管理机构更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令公众满意和信任。
(三)意识形态的动员能力较弱
在制度经济学中,意识形态是非正式制度安排最主要的内容。价值观念、社会道德、风俗习性等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正确的理念引导正确的行为,而错误的理念也常常导致错误的行政行为。*危机表面上看是行政行为失范,但是从深层次上看是由于价值思想观念引起的。对于*来说,通过意识形态来调整和改变公众的价值偏好,使其意识形态能为公众接受,*就会有很强的威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相反如果*的意识形态的动员能力很弱,就很难使得*的意识为大众接受。
(四)制度能力的短缺
提供制度规则是*的一项重要功能和职责,*根据社会需要设计和组织实施新的制度安排,来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也根据制度来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设置合法的空间,来构建、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制度同样也是“经济人”行为选择的一个约束。制度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信任生成机制,由于一些*无法维护制度的权威性,无法有效的执行制度,才会直接动摇公众对*权威的信任。
利益根源
一是*官员作为“经济人”有自己的利益。*行为的主体是同样具有个人私利的*官员,当然也不可能完全超脱于现实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之外。在可能的条件下,他们都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特别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加注重追求自身利益,而这些行为目标并不是总能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吻合。社会公众对*的信任来自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来自于同*行政官员打交道的感知和评判。当公众感受不到公正时,也就会动摇和瓦解他们对*的信任。
二是*机构也有自己的利益。实际上,*机构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也有自己的利益,而且这些利益确实的存在着。随着*机构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自主权不断提高,其自利性的行为取向也越来越趋于强化,甚至会被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团所左右。
三是地方*机构利益。市场经济要求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方为了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的运作,人为割裂市场、限制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当地方*为了利益争夺运用种种技巧和策略博弈时,社会公众对*的信用也就逐渐丧失了。
行为根源
(一)*对市场的过度介入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职能是引导市场的宏观走向、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竞争、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处于主导作用。但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传统行政思维定势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一些行政官员角色错位介入本不应该介入的微观经济活动领域。*角色错位不但不会发挥维护社会公正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而且只会成为信用体系的破坏者。
(二)*行为不符合实际民意需要
有些地方领导在决策方面背离集体决策的原则,不走群众路线,不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功绩来制定某些脱离实际的政策,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效益,导致公众对*的政策不予以合作,对*也更加的不信任。
(三)*行为的短期化和政策的不稳定性
树立良好的公信力要求地方*在制订出台政策时必须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政策出台后也必须持之以恒的加以贯彻执行。现行的行政管理*和*选拔任用及考核评估机制的存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诱导、驱使地方*官员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绩效的激励机制。这意味着*的政策不再是稳定和连续的,使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和稳定的预期,从而降低了企业或个人讲信用的积极性,同时也削弱了*的信用。
(四)行政权力运行的法制化程度低
国家法律是保障国家正常秩序的关键,*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基础上的。西方发达国家用了约150年的时间建立了相当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使得在市场经济下信用不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而更是一种法律要求。我国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关行政法律、规章较为抽象,规范性和操作性差,导致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滥用权力的行为。
(五)*行为缺乏公开性
我国*信息偏重保密,公开程度较低,许多涉及公众利益的规范文件不向利益关系人和公众公开,公众也没有任何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径。*信息不公开,公众对*缺乏一种信任的基础,即使*政策努力追求合理,也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六)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信用体系也逐渐完备,并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信用体系。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信用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文化传统、小农经济传统的影响和社会信用保障的缺乏,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1.安贺新.关于我国*信用问题的思考[j].*财经大学学报,2006(3)
2.唐丽萍.关于开展诚信建设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
3.陈淑贞.我国现阶段*信用的缺失及危害[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4.吴开松.论我国地方*信用危机[j].当代经济,2006(9)
上一篇:浅析当前国内腐败特点及其根源
下一篇:行政权力监督存在问题的根源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