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北京市八一中学

科普小知识 2022-12-25 14:42:53
...

八一中学在六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经过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保持并发扬了"思想领先、艰苦奋斗、严格要求、高度负责"的八一精神,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中文名:北京市八一中学

外文名:BEIJINGBAYIHIGHSCHOOL

简称:八一中学

校训:继往开来、开拓无前

创办时间:1947年

类别:公立中学

现任校长:沈军

所属地区:北京市海淀区

主要奖项: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北京市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足球传统学校

1、简介

北京市八一中学位于中国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始创于1947年,是由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的一所现代化历史名校。学校校园面积13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4509平方米。目前,学校初、高*有86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教职工300多人,是北京市示范高中校。

六十多年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的关怀。上世纪50年代,*曾多次接见我校师生代表,勉励我们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60年代,*、朱德、董必武、贺龙等*首长多次来我校视察,并寄语我们要秉承传统、培育英才;80年代,创始人聂荣臻元帅为学校题词"继往开来,开拓无前",为我们指明新时期办学的方向;90年代,江泽*席为我校题写校名,给予了八一永远的鞭策。进入21世纪,各级领导更是对我校倍加关注和支持,并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寄予着厚望。

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是学校一直努力的方向。"对一切学生负责,让他们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是学校一贯的办学宗旨。"爱岗敬业、以校为家"是八一人永远不变的情怀;"今天我以八一为骄傲,明天让八一为我而自豪"是八一人立下的铮铮誓言。多年来,八一中学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之中很多人已成为国家栋梁,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连续多年开设科技实验班,成绩斐然;OM头脑风暴、航模、刺绣、无线电、天文观星、走近皇家园林等110多门校本选修课全面铺开;管乐、舞蹈、机器人、DIY头脑创新、武术、模拟联合国、根与芽、记者站等四十余个学生社团蓬勃开展;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五四表彰、老区寻根等更是丰富着学生的课余生活。

2、历任校长

沈军:校长

任职时间:2010-至今

张小梅

任职时间:2004-2010年

李杉:校长

任职时间:1996-2004年

徐顺意: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任职时间:1985-1996年

吴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任职时间:1971-1985年

李玉章:校长

任职时间:1960-1969年

叶一峰:第一校长

任职时间:1949-1953年

边振瀛:校长

任职时间:1947-1960年

易茵:校长

任职时间:1947年

傅秀:校长

任职时间:1947年

3、管理团队

沈军-校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高中教学专家组成员。

作为北京市八一中学新任校长,用他敏锐的目光,先进的办学理念,*的管理风格,务实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全体教职员工的信任与支持。

沈军校长1989年大学毕业后就自主选择来到北京市八一中学,先后承担物理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德育主任、德育副校长、教学副校长工作,多年一线教育教学的工作为他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让他把工作关注的目光始终定位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走上管理岗位后,先后参加了教育部、北京市、海淀区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在教育理论各方面都有所涉猎,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对于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2007-2008年,被教育部派送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中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比较研究》,获得教育管理硕士学位。不断的学习吸收新知识、新理念,为他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教育教学上,他常常有独特的思考,从2009年开始被海淀区聘为高中教学专家组成员,主要是为海淀区全区高中教学工作提供咨询与建议。

担任校长以来,他用敏锐的目光抓住教育改革新机遇,提出特色办学新思路,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制定了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从学校办学理念的思考、历史传统的梳理、办学现状的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寻找、到学校今后发展方向的展望,带领全体团队成员建立共同愿景,并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


北京市八一中学

沈军校长把学校价值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希望通过学生价值观、教师价值观、学校价值观的梳理与解读,形成八一中学生生共同价值取向,以培养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袖素质和创造力的合格公民为学生培养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职业幸福指数,创建社会认可、家长满意的品牌学校。

沈军校长把学生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核心位置,提出初中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长足的发展,高中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全人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秀毕业生。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学校特色发展新设想,以北京市第二轮课程改革为契机,整合开发学校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以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为依托,启动高中资优生培养计划;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建设,打造生态校园,推出生态课程;以学校品牌建设为目标,拓展国际视野,探索学生多元化培养模式,让学校向着多样化办学方向发展。

王华蓓 

北京市八一中学教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紫金杯班主任,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学员。曾荣获海淀区优秀*员、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海淀区优秀青年教师。历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务副主任工作。先后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北京市新课程学习等各类培训活动。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以“博学、善思、笃行”作为工作信条。

多次承担高三毕业班授课工作,所带学生高考成绩突出。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学生荣获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关注个人业务发展,积极参加新课程学习与研究,多次参与市区教研活动,并承担各类研究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所开发课程荣获海淀区校本课程创新成果奖;参与多项市区级课题研究,并承担*、区级重点课题负责工作,积极撰写论文,多篇论文在市区获奖。

在管理中,善于思考,乐于奉献,先后组织多次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研组、备课组团队文化建设,关注青年教师培养,在团结协作、教学研究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张立红

北京市八一中学教学副校长,党委委员,中学高级教师。历任班主任、备课组长、年级组长、高中党总支书记、教务处主任工作。

多年来,始终保持对教育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信奉“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理念,主动研究学情,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将教育管理根基于课堂,根基于学生,根基于教师。以高尚的师德,深厚的功底,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艺,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

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关注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关注教师基本功训练。为基础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其最大的心愿。曾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海淀区优秀教师、海淀区优秀党员、中学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祝望北

祝望北,博士学位管理科学方向。北京市八一中学党委成员、后勤副校长、学校行政总支书记。中国教育学会《节约型学校》课题组成员,北京市教委节约型学校建设专家组成员,北京市海淀区后勤研究会常任理事,区“节约型学校”专家指导组成员。

在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后勤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学校后勤》杂志中开设专栏《祝力管理》,《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中学后勤用工之路》、《建设生态校园提高学生环保素养》等多篇论文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海淀教育》等期刊发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阳光校园设计方案》、《学校管理的“无为而治”》等多篇论文在国家、北京市级论文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主编《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研究》一书,参与编写《学校总务管理制度》一书。

朱凯 

朱凯,北京市八一中学副校长,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科技教育学科带头人,是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软件开发组主要成员。曾获全国创新型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北京市优秀科技教师、海淀区科技之星、海淀区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历任学校科技中心主任、教务处副主任、外事办主任等工作。

多年来,潜心专研课堂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在推动海淀区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发展,制作优秀教学课件等层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制作了如《中国古诗鉴赏》等优秀教学软件光盘,编写了《学用flash5制作课件》、《高中环境教育读本》等书籍。参与并负责海淀区教师CAI课件的评选和学生电脑作品的组织评选工作,成功举办了多次全区性质的教师课件颁奖大会和课件研讨会。作为学校科技教育主管,海淀区科技教育学科带头人,朱凯老师带领学校科技教育团队走出了一条有八一中学特色的科技教育之路。科技教育坚持脚踏实地、面向全体、突出普及这个重点,使学校在科技教育各个层面均衡发展,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均有突出的表现。在他的带领下八一中学连续多年荣获北京金鹏科技奖。所辅导的学生多次荣获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中小学生电脑创作作品评比活动一等奖。多名获奖学生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著名学府。

自2008年主管学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八一中学成功申办中美合作项目,创办了与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奖学金直升项目。在他的努力下八一中学国外友好学校已遍及美、欧、亚、非十余个国家20余所大中学校,每年都有较高质量的交流互访活动,对宣传中华文化、树立八一中学国际形象做出了较大贡献。

罗毅·柏格森

罗毅·柏格森,北京八一嘉德圣玛丽国际学校校长。罗毅本科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历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西东大学(SetonHallUniversity)亚洲研究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作为一位在独立学校教育和领导力方面拥有30余年经验的资深人士,罗毅曾在加州克莱尔蒙特韦伯学校(WebbSchool)担任多个管理职务,并曾在纽约市曼哈顿柯立记亚中学(collegiateSchool)任高中部校长一职。罗毅曾在多所中国学校任教,担任顾问、培训教师等,其中包括苏州中学和上海格致中学。

4、学校文化

品牌标识释义:

1、标志呈"品"字造型,体现学校"品质文化"的定位,表达了学校对"品质管理、品质教育、品质学习、品质工作"和"品质人生"的追求.

2、标志形似一个火炬,表达八一要传承红色传统和八一精神,传达薪火相传的期望.

3、标志由书构成,代表八一师生与书为友,以书为鉴,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强体、学以尚美,学以爱劳.

4、红色与金色组成的阿拉伯数字"8"、金色与绿色组成的中国数字"一",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学校的名称,也体现了中西结合、中外融通的办学深度和广度.

5、标志又似扬起的风帆,代表八一人"继往开来,开拓无前"的决心和气魄.

6、标志整体比较稳重,又似不断上升的台阶,体现了八一中学"为学生的品质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7、标志又似相互支撑的墙砖,体现了八一人团结协作,共勉共进的品格.

5、办学优势

一、地域优势

1.地理优势:学校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指出"把中关村科技园区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园区,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做出新贡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及首都创新型城市提供强大引擎",中关村园区建设必定带动海淀区域发展,吸引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到园区发展,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园区发展和家长文化层次的提高为我校多元化、多渠道、多种社会力量办学带来新的机遇.

2.竞争优势:学校紧邻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大学.丰富的高校资源,激烈的知名中学竞争环境均可成为我校发展的外在动力.我校初三、高三升学率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年递增.初中对学生的关爱与负责,高中特色校本教研活动均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历史文化优势

传统文化积淀主要体现在"八一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上.北京市八一中学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荣臻学校,1947年3月1日创建,1949年进驻北京.学校现已发展成为北京市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和历史名校.在63年的办学过程中,经过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保持并发扬了"思想领先、艰苦奋斗、严格要求、高度负责"的"八一精神",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八一学子,2003年学校被授予"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八一精神"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仪式、活动等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学校的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传统,并且植根于大部分师生的思想意识里,成为八一人的骄傲."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成为学生主流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生活动已形成系列,成为引导学生主流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手段.培养了一批全面发展,能力出众的学生*,初步具有学生领袖气质.在学校,"全员育人"的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服务学生已成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准则.学生重大活动教师全员参与,与学生分享成长的快乐和烦恼.教师参与指导社团活动,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星级社团.

三、师资优势

作为一所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高中示范校,经过数代八一人的努力,形成了"讲传统、讲师德、讲奉献"的优秀教师团队,也吸引了一批优秀教师加盟学校.学校发展突出团队优势,在学生管理上,拥有敢于管理、勤于付出的年级组长队伍和一批高度负责、善于管理、高素质的班主任团队;在学科教学上,拥有有思想,业务精的教研组长队伍和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骨干教师队伍.

四、教研优势

1.课题研究: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得益于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近几年来,我校围绕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了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依托"专家指导"、"教师论坛"、"论文年会"、"课例研究"、"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

2.特色研究:多年来,我校坚持独特的初三、高三校本教研模式.通过起始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几种课型的研究,探索提高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关注数据分析,发现问题,科学指导毕业年级教学方向.

五、课程建设优势

1.课程开发: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符合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精神,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学校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自身功能,努力建构可供学生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高品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重点关注国家课程优质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和德育实践课程化.近三年来高中开发了近百门校本课程,形成多册学校自编教材,教师参与主编的信息技术教材在全国推广使用.

2.课程管理:学校设立专业化课程领导团队,形成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系,校长设立课程中心,作为全校课程建设的核心组织机构.它负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与推进.并在其下分设三个领导团队:教研组长团队、年级组长团队、特色专业团队.校长、课程中心和三个专业实施团队,共同成为课程的领导者,建立三级管理模式.校长在其中主要充当引领者、协调者和办学愿景得以实现的促成者.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学校课程建设推动了学校整体向前发展.

六、制度保障

制定了完整的规章制度,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保障.根据新课程模块教学特点、积极探索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新机制.解决好学生选课给学校常规管理带来的新问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七、资源优势

我校体育场馆面积2.77万平方米.图书馆(室)藏书总数23.87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1573.3万元.经过多年的建设,校内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某些方面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八、管理优势

科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管理团队的建设方面,我校重选拔,更重培养,突出构建共同的发展愿景.把提高*"三力"----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作为管理工作目标.围绕提高管理*素质,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二是坚持中层*任课制;三是坚持**生活会制度;四是坚持抓工作落实制度.这个团队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和高效运行.

上一篇: 杜玥

下一篇: 棒距玉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