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和非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病变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单纯性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按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分为泵衰竭和肺衰竭,按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吸衰竭,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I型(单纯低氧血症)和II型(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小儿呼吸衰竭常见病因为严重肺部感染、哮喘持续状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
科普精粹
- 哮喘发作有哪些合并症?
- 纵隔淋巴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1、概述
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和非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病变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单纯性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按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分为泵衰竭和肺衰竭,按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吸衰竭,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I型(单纯低氧血症)和II型(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小儿呼吸衰竭常见病因为严重肺部感染、哮喘持续状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
2、病因
1.按病变部位分
(1)肺实质和间质性疾病肺炎、肺栓塞、肺出血、DIC肺水肿、结缔组织病、呼吸窘迫综合征。
(2)气道阻塞性疾病喉、气管异物、先天性气道狭窄软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
(3)胸膜胸壁疾病张力性气胸、血胸、胸膜炎。
(4)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病毒性脑炎、脑疝、颅内出血、重症肌无力、先天性肌肉疾病。
(5)全身疾病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休克、败血症、溶血危象
2.按病原分
(1)感染性肺炎和全身感染、常见的感染病原微生物为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病毒、支原体、卡氏肺囊虫、霉菌等。
(2)非感染性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疾病、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肺间质损伤、药物中毒及肿瘤等。
(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等。
3、临床表现
1.低氧血症主要表现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发绀,胸闷及脑功能障碍。患儿烦躁不安、记忆力差,严重时可昏迷。
2.高碳酸血症主要表现
患儿多汗、烦躁不安、头痛甚至精神失常。还可出现肌肉震颤、肢体内旋。患儿肢体转温、口唇变红、眼睑和结膜水肿。
4、检查
1.血、尿、便常规
肝功、肾功及电解质。
2.血气分析
单纯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酸硷平衡紊乱。
3.胸部X线片表现。
5、诊断
1982年儿科急诊学组制定的标准:
1.临床存在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
2.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青紫。
3.根据血气结果作出诊断:
氧分压(PaO2)小于7.99kPa(6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5.99kPa(45mmHg),氧饱和度(SaO2)小于90%为呼吸功能不全;
氧分压(PaO2)小于或等于6.67kPa(5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或等于6.67kPa(50mmHg),氧饱和度(SaO2)小于85%为呼吸衰竭;
I型呼吸衰竭氧分压(PaO2)小于6.67KPa(50毫米汞柱);
II型呼吸衰竭氧分压(PaO2)小于6.67KPa(50毫米汞柱);
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6.67KPa(50毫米汞柱)。
6、治疗
1.保持气道通畅
头后仰位,伸展头颈部,适度抬高上半身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湿化痰液。定时翻身拍背体位引流,应用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
2.氧疗
鼻导管给养,氧流量1~2升/每分钟;口罩、头罩给养,氧流量5-8升/每分钟。
3.呼吸兴奋剂应用
兴奋呼吸中枢或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可拉明,洛贝林交替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
4.病因治疗
控制感染:静脉滴注敏感的大剂量抗生素。
5.人工辅助呼吸
气管插管呼吸机间歇正压给养;气管切开。
6.并发症治疗
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肺出血治疗、脑水肿治疗、心衰治疗。
7.静脉给予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可增加患儿应激机能,减少渗出,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脑水肿及抗过敏的作用。
8.其他呼吸支持疗法
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吸入等。
9.支持疗法
加强护理、隔离患儿、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适度、可输成分血,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
7、预防
1.加强护理。
2.增强体质。
3.防止呼吸道感染。
4.患病后及时就医。